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專家說,當心面肌痙攣

眼皮跳相信大家都有過經歷,甚至還會玩笑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偶爾的跳動無關緊要,但眼皮頻繁跳動就需要警惕了。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神經內科楊以寧醫生介紹,這種情況指向疾病“面肌痙攣”,它的初期症狀就是眼瞼跳動,經過一段時間可連動到嘴角,嚴重的話還會連帶頸部。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專家說,當心面肌痙攣


眼皮跳其實是面部肌肉痙攣


六十多歲的李阿姨近幾年發現自己左眼皮時常會跳,她一直沒有很重視,認為會慢慢自愈。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阿姨發現自己的眼皮跳得愈發嚴重,甚至連左側臉部肌肉也開始一起抽動了,有時甚至連眼睛都無法正常睜開。


李阿姨覺得這已經影響正常生活、工作,便來醫院檢查,結果被醫生診斷為典型的原發性面肌痙攣。


楊以寧醫生介紹,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偏側面肌痙攣,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發作性、節律性的不自主抽動。多發於中老年人,女性略多見。起病多以眼瞼間歇性輕微跳動開始,逐漸擴散到一側面部的其它肌肉,口角部最易受累,可表現為閉眼、口角歪斜,嚴重者睜眼困難。


面肌痙攣也是“情緒病”


由於面肌痙攣時好時壞,不少患者會存僥倖心理,覺得可能觀察幾天,沒準就會自愈。


楊以寧醫生說,其實,面肌痙攣與情緒有一定關係,情緒一緊張、激動,患者面部肌肉就抽動的厲害點,情緒放鬆可能就情況相對好很多。所以,不少患者會有這種僥倖心理。


在楊以寧醫生曾經診治過的病人當中,有一位患者,一上臺發言面部肌肉抽動就加劇,這可能與他發言時情緒緊張有關。同時,由於面肌痙攣病程呈週期性,一段時間會好很多,讓不少人抱著僥倖心理,希望疾病能夠不治療也能逐漸減輕、甚至期望疾病能夠自愈。


進展性疾病難自愈


“面肌痙攣屬於進展性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疾病逐漸加重,一般是不會自愈的。”楊以寧醫生說,據臨床調查發現,約有80%-90%的面肌痙攣患者是由於面神經受顱內迂曲血管搏動性壓迫所致,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容易硬化,病情會加重,而對於發作數年不見痊癒的病人,應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以防更嚴重的後果出現。


患者病例


小許在病情反覆的情況下,嚴重的影響到了日常的工作,尤其時接單和送外賣的路上,總是擔心容易出現交通問題。


隨著情況的加重,家裡人幫忙聯繫了神經內科楊以寧主任,預約了專家號進行看診。


在11月面診楊以寧主任時,楊以寧主任經過詳細的診斷給出了明確的治療方案,開具了一個月的針對性中藥服用,一個月後西藥已經配合減量到了1/4。


12月複診時,眨眼不在頻繁,面部和嘴部已經不在抽動。各項情況經過檢查後都在變好,小許心情變好了,心態也平和了;楊以寧主任重新調整了藥物進行鞏固治療,叮囑小許:按時繼續服用剩下的藥物,過年前就可以體體面面的了。


中醫如何應對面肌痙攣疑難問題


1


修復—修復神經 恢復傳導


在中醫辯證論治的基礎上,通過調動人體的經絡,達到扶正、行氣、活血、通絡驅痺的作用,從而使神經細胞活躍、加快血液循環、提高免疫機能,促進對修復受損神經、調節神經系統功能,讓患者的初步病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2


通絡—疏通經絡 固本培元


中醫認為“血氣不通,百病乃變化而生”,調節五臟六腑、疏通經絡、平衡陰陽,可以促使機體氣血流暢,使臟腑、氣血恢復正常的功能,進一步激活並鞏固神經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目的。


中醫“活絡修復”平衡診治優勢


通過中醫辨證,西醫辨病的理念,結合個體差異,對神經病變程度進行科學評估,制定出科學、有效、個性的治療方案,以達到平衡人體內環境恢復,修復受損神經,疏通面部經絡,調節臟腑氣血,恢復神經正常傳導,提高機體免疫防復發。


運用中醫內、外同治的方法,以雙重作用修復受損神經和打通局部經絡功能,改善神經外圍氣血,消除內外症狀,從根源上達到修復、通絡、標本兼治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