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裕會被稱作“皇帝殺手”?

鐵寶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劉裕是誰?估計一般人這得一腦門問號,能一下子撞進來的這都是衝著皇帝殺手這四個字來的。

畢竟皇帝不是地裡邊的山藥蛋一刨就一窩,這都是珍惜物種,一般人一輩子能瞅見一兩個這就不錯了,劉裕倒好這就成了皇帝殺手了。這事說道根子上和當時的大背景有莫大的關係。

所以在說題主這事的時候,咱不妨先了解一下這事的大背景。

背景

司馬懿聽說過嗎?估計就這三個字擱咱大華夏地頭上,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沒有幾個不知道的。

就他一傢伙就掘了曹魏的政權,給他們司馬家挖了好大一坑,東晉王朝就這麼的讓他成為了奠基人。

你說你司馬家這都當皇帝了,咱好好當成不?答案是不成。

咱大華夏曆史上最為黑暗的篇章就是他們家給掀開的,你好死不死的弄一傻子司馬衷(就那何不吃肉糜)當皇帝,還弄一潑婦(賈南風)給這傻子當皇后。

這要是一般的王朝,靠著正統的禮儀道德多多少少靠著能幹的大臣,囫圇吞棗的就這麼過去也成。

但架不住司馬懿他是用陰謀詭計,不講信譽篡了曹魏家的政權。這就給司馬家留了那不好的根。

齊活,你說一頂好端端的皇帝帽子戴到了一傻子頭上,別人還沒惦記呢?一幫子司馬家的人那叫個眼饞,都想把這帽子撈自己腦殼上戴上一戴,畢竟傻子都可以,他們感覺自己更加的夠格。

這一下好了全亂了,司馬家的人為這皇帝帽子打破了腦袋,玩命的搶,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亂。

咱說你搶就搶吧,有那實力比較弱的,還想摻和一腳,自己不行請了外援來助陣,這一傢伙胡人就進入了中原,這就開啟了五胡亂華。

把一幫子吵吵把火要皇帝帽子的司馬家的人嚇的一哆嗦,擱南方跑。

好好的大一統王朝,這就變成了佔據一偶的東晉。留下一幫子拉家帶口的北方人被胡人禍禍。

你都不知道最慘的時候,打長安出發往北方鄴城這地走,那一路上的大樹,您都不能瞅上一眼,那掛的全是屍體。

路過那城市,牆頭上掛的全是人頭,沒別的胡人為了震懾漢人,嚇唬人用的。

所以有人說五胡亂華極其殘忍,已經突破了人類的道德底線,將人一傢伙打進了動物世界,這真沒胡說。

就八年的時間,你都想不到華北地區90%的人口憑空消失了,十室九空這真不是胡說。

畢竟胡人嗎?壓根就不事生產,沒事天天的打仗,這打來打去的消耗的可不僅僅是兵刃,還有成堆的糧食。

就胡人那手巴掌讓他種地,他都不認識啥是地,問急眼了他拿刀子捅你。

大好的良田長的全是草,冷不丁野狗瞪著一雙綠色的眼睛,蹲在裡邊等著咬人呢?那麼胡人為了打仗,把漢人當做糧食進行儲備,美其名曰兩腳羊。

所以那會漢人能活下10%,這都是奇蹟了。

後來不就出了個冉閔的大英雄,帶著他的乞活軍(不為別的就為了活下去,像個人一樣的活下去),像狼一樣盯上了胡人。

殺胡令橫空出世,三道殺胡令。

大致內容:胡人亂我中原數十年,今我誅之,有願意來的咱們一起幹,胡人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討伐之,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願殺盡天下諸胡,復我大漢基業,冉閔不才受命於此昭告天下。

從此漢人不願意在如同豬狗一樣的活下去,他們拿起了武器和胡人狠狠的撞到了一起。

這不是戰爭,這是一場為了生存的戰鬥,每個人都為之戰鬥。所有人從隱蔽的地方,湧向了城市,他們聽到了號令,聽到了有人召喚,他們不願意在苟活下去,要麼去死,要麼活下去,路只有一條,沒得選。

短短三天的時間,殺盡鄴城二十萬胡人。

這就是歷史有名的平皇帝冉閔。至此胡人開始離開中原,向著他們的老家中亞地區流竄。

那麼劉裕的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所以此時此刻的大華夏就一個字——亂!

劉裕

而劉裕是最終將這亂局關上的人,他終結了東晉無能的統治,開啟了南北朝的時代,為了之後大隋一統天下做好了準備。

為了這個準備,劉裕前前後後殺掉了六個皇帝。

所以皇帝殺手的字號還真不是白給,那麼有人總是嘲笑劉裕,他殺了那麼多皇帝,而他的兒子做了皇帝也被殺掉了,這叫因果。

瞅到這裡俺就呵呵了,就那個時代割據一方的這就想做皇帝,做了皇帝難道你把他打趴下之後,在供著?沒那麼多的時間,每一個皇帝,就代表著一大堆的隱患,指不定啥時候起,大好的局面就被破壞了。

劉裕不是不明白殺皇帝的後果,但局勢已經擺在哪裡,這種仁義要不得,不然亂局何時可解?

那麼咱把劉裕這事給大傢伙嘮叨一下。

話說劉裕這血脈也高貴,西漢楚元王劉交的後人,當然了這中間都擱了好多年了,到他這裡家道已經落到了貧民堆裡了。

當年出生的時候,老母親為了生他死了,父親瞅著他感覺這壓根就是個負擔,這就琢磨著找個地給丟了。

這得虧他們的鄰居瞅著他蠻可憐的,這才援救了一把。

長大成人之後他特別的孝順他的繼母,但家裡邊確實窮,為了補貼家用什麼上山砍柴,編草鞋賣鞋這都幹過,有時候實在是沒錢,還去賭那類似於飛行棋的樗蒲,多少還能弄點外快。

就這時間點劉裕還叫劉寄奴呢?所以從這名字當中,大傢伙也能感覺到劉裕的生活狀態並不好。

為了生活,還借錢,還不上,被人家吊起來打。

這日子真的沒法過了,那會也亂,西晉被人家揍成了東晉的,已經到了膽戰心驚,風雨飄搖的日子了。

所以劉裕就去當兵了,好歹給自己弄口吃食,打這裡起劉裕就像開了掛一樣。

成為了一員大將,封為了宋公。

在這裡咱不得不說一句,劉裕的上司就是晉安帝司馬德宗,估計大傢伙對這名字不瞭解,俺要說的是,這也是個傻子皇帝。

這比那晉惠帝司馬衷還傻,連一句完整的話都整不明白。司馬衷還能說句何不食肉糜,就這位司馬德宗連冬天和夏天都分不清,這俺可沒有胡說《晉書》當中就有記載。

咱說司馬衷的出現,讓司馬家的人為皇位打破了腦袋,而這司馬德宗的出現讓那些個有權有勢的世家瞅見了縫隙,東晉不滅亡才怪呢?

這不經過一幫子慘烈的鬥爭,司馬德宗和那司馬衷一樣,也是起起伏伏的,最終能做了東晉這主的就剩下劉裕了。

而劉裕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封無可封的,就賜給了九錫殊禮。

其實就這禮已經說道頭了,歷史上得到這東西的,基本上最後都反了。

劉裕弄死了司馬德宗,立了司馬德文做了皇帝。

後來這司馬德文進行了禪讓,皇位就落到了劉裕的手裡邊。

就這個時間點上,放眼望去,是個腦袋的世家這就想做了皇帝,那皇帝太多了。

這裡邊有司馬德宗,再有就是那禪讓的司馬德文。

說道種類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這劉裕咋把人家給殺了,人家都禪讓了,你這過了。

真沒有過,畢竟司馬德宗那會為什麼那麼亂,說道根子上,都是以司馬德宗這塊招牌起事的,你不殺這司馬德文,估計還有那有小心思的擱這人身上做文章,你還不如把這念想給掐了。

所以後來劉裕乾乾脆脆把司馬家的所有人都砍了,至此再也沒有人扛著司馬家的招牌鬧事了。

估計這讓司馬懿沒有想到,當年他誅殺老曹家的人,他的後人也會遭此厄運。

殺皇帝的事

以上,已經倆了。

還有桓楚的桓玄,這位就是東晉的將領,瞅著傻子皇帝不行,自己把司馬德宗給攆下去丟了王的帽子,自己當皇帝了,結果被劉裕給弄死了。

西蜀的譙縱,這是東晉十六國,那十六國裡邊的一個,他也是東晉的一個將軍,後來自己個擁兵建立了西蜀,結果沒嘚瑟多久就被劉裕幹掉了。

南燕的慕容超,這位沒事就讓部下去禍禍東晉的老百姓,這傢伙左撩一下右撩一下的,把劉裕給惹急眼了,直接攻破了首都,然後給斬首了。

後秦的姚泓,被劉裕打趴下帶著一百多個宗室子弟投降,最後還是別劉裕給砍了。

所以這麼算下來一共六個皇帝就死在了劉裕的手上。

至此劉裕開創了南北朝當中的南朝,而他的南朝是存在時間最為久遠,地域最為廣大的。

可惜的是老天爺沒有給這位留下太多的時間,但他做了皇帝已經是個老人了。

而他生生的知道士族對於皇權對於社會的危害。打從他這裡開始,寒門學子開始出現在了朝堂之上,士族的地位開始下降。

到了隋朝的時候,依然秉承了他的這一政策,這就出現了科舉制,而皇權擺脫士族束縛,在一系列的制度下,到了武則天之後才有了好轉。

其實縱觀整個歷史,從漢末到晉末,亂糟糟的時期,那個沒有士族的身影,都是他們在背後搞事情。

大傢伙一直說漢朝是因為太強大了才滅亡了,根子上還不是士族權利壯大了,曹魏之所以被司馬懿挖了坑,還不是士族的支持,你以為三千人就能鬧事?開玩樂呢吧!

所以劉裕的貢獻是相當巨大的,只是老天爺沒有給他留太多的時間而已,時間足夠哪有什麼南北朝。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史


公元420年7月10日這一天,劉裕終於得償所願,君臨天下。他站在高臺上,看著司馬德文顫巍巍地將玉璽捧上,他寬慰地對司馬德文說:“天下當與卿共之。”

不過劉裕並沒有兌現他所說的話,一年之後,他派人毒殺了司馬德文,並給他諡號“恭”,意思是“識時務、獻國家”。可是,即便司馬德文“欣欣然”地禪位給了劉裕,依然沒能逃脫被殺的命運。

算上這一位,劉裕手上已經結果了六個皇帝的性命了。

(劉裕:帝王終結者)

這個劉裕究竟是個什麼人,怎麼這麼生猛,牛人如宇文護也不過殺了兩個皇帝,他怎麼就能殺了6個?

要說劉裕的出身,因為他後來做了皇帝,還是南朝第一帝,政績、人望都很強大,所以他的出身也是很有帝王的特點,基本上是紅霞滿天,像著火一樣,人們紛紛來救火,卻發現是劉裕出生了。

真實的歷史一點都不浪漫,劉裕一出生,母親得了血崩症死了。劉裕父親迷信,認為劉裕“克母”,是不祥之人,就把他丟棄了。一個本家的叔叔看到劉裕可憐,撿回去養了兩年,劉裕父親才把劉裕接回來。

劉裕父親沒幾年也死了,家裡一貧如洗,劉裕打柴、編草鞋、種田過了二十年,一直到36歲。

在古代,36歲是一個很大的年紀了,畢竟當時的人們平均壽命都不高。劉裕這一輩子不出意外就這樣交代過去了,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

在他36歲這一年,他賭博輸了,快被打死了,被一個叫王謐的人救下來,還告訴他,他是一個英雄人物,要去建功立業。淪落到生活谷底的他走上了當時世家大族當政時,平民百姓唯一的上升之路:參軍。


(劉裕:從小兵開始做起)

他參軍之後,就開始運氣開掛的歷史了。孫恩五斗米道教起義反抗東晉政府,劉裕所在的北府兵被派去平亂。其他幾路人馬都被打敗,劉裕一個小卒表現生猛。只見他一個人橫著長刀,追著幾千人砍!

這一幕被北府兵幾戶所有的前線士兵看的是目瞪口呆。劉裕這麼猛!南朝第一猛人的名號自此響徹大江南北,連以勇猛見長北方少數民族政權,聽到劉裕都說“此虎兒,不可與之交鋒”。後來劉裕的幾次政治生命轉折點都與這次作戰有關。

劉裕以作戰勇猛被提拔,從低階軍官一直到高級將領,都是因為孫恩起義軍給他刷的軍功。孫恩起義軍打哪哪有,卻總是在劉裕身上栽跟頭,劉裕僅僅用三年時間就成了北府兵的參將。

(東晉孫恩起義)

這一年,東晉政府變天了。桓玄憑藉著桓家的勢力,從荊州席捲而來,東晉王朝趕緊派北府兵去擋。可是北府兵的領頭的將軍劉牢之聽信了什麼功高不賞的鬼話,竟然投降了桓玄。劉裕苦勸不聽,只好被下崗。

桓玄卸磨殺驢,劉牢之等一眾高官被殺被免,劉裕竟然從中級將領直接榮升為高級將領。只是此時,北府兵已經名存實亡了。

桓玄建立楚國,廢掉了東晉皇帝司馬德宗。劉裕在公元402年帶領100多人在京口造反,很快隊伍發展到1700人。桓玄派了三波人馬去阻擋劉裕都被擊敗。其實,桓玄此時還能翻盤,可是他被劉裕的氣勢嚇到了。他撤到荊州,負隅頑抗,劉裕就把司馬德宗給迎接回來,復國東晉,自己做了大將軍,開始參與國政。

(劉裕:討滅桓玄)

劉裕繼續追擊桓玄,將他殺死——這是劉裕滅掉的第一個皇帝。

劉裕是寒門,甚至連寒門也算不上,很多世家大族都覺得他是一個土豹子,他只是僥倖成功而已,都看不起他,所以劉裕就需要外戰立威。

剛好這時北方的慕容南燕總是騷擾東晉邊境,朝廷拿南燕沒有辦法。有人激將劉裕,說執政不能滅掉南燕,也沒什麼大本事。劉裕因此就在公元409年發大軍北伐,攻打南燕。

(劉裕北伐消滅的南燕位置)

劉裕這一仗打的很艱難,圍城戰都打了八個月,晉軍損失慘重。城破之後,劉裕憤恨難消,將俘虜的南燕王公大臣都給殺了,皇帝慕容超也算在內——這是劉裕殺的第二位皇帝。

劉裕第一次北伐,差點走了麥城,後方生亂,孫恩的妹夫盧循帶著人馬從廣東殺向京城,差點被盧循偷襲得手。劉裕回師之後,立刻帶兵阻擊盧循。盧循士兵一聽當年那個一人追著幾千人砍的猛人回來了,立刻鬥志全無。劉裕獲得勝利,派兵追擊盧循一直到廣西北海,逼得盧循自殺。

劉裕這次功勞很大,增加了很多榮譽。惹起了很多人的嫉妒,劉裕逐一消滅了他們,大權在握。公元413年,四川境內的譙蜀想趁荊州之亂,攻打東晉,劉裕派朱齡石消滅了後蜀,皇帝譙縱被殺——這是劉裕殺的第三位皇帝。

因為譙蜀敢攻打東晉,背後是後秦在撐腰。當時後秦佔據中原和關中,勢力強大,劉裕沒有攻打。三年後,後秦國主姚興病死,諸子爭立,國內大亂。416年8月,劉裕帥兵北伐,攻打後秦。一年時間,劉裕大軍攻克後秦洛陽、長安。姚泓投降,被殺於建康鬧市——這是劉裕殺的第四位皇帝。

劉裕北伐回來後,就因功被封為宋王,以十郡建國,已經開始了篡位的準備。他聽說讖語“司馬昌明後還有二帝”,因此就廢掉了司馬德宗,改立司馬德文。公元418年,廢弟司馬德宗被劉裕派人殺死——這是劉裕殺的第五位皇帝。

司馬德文做了皇帝后,知道自己是個過渡皇帝,每天生活的戰戰兢兢。直到劉裕派使者讓他來寫禪位的詔書,司馬德文說:“二十年前,桓玄篡位時,司馬氏已經失國。之所以能夠到今日,都是大將軍的功勞啊!朕早就想把皇位禪讓給他,你們怎麼今天才來?”

可是劉裕擔心司馬德文名望太高,會被人當做旗幟造反,在一年後還是派人去殺了他。司馬德文靜靜地說:“我知道是躲不過今天了。可是佛經上說,人不能自殺,不然不能投胎為人。你們看,我應該怎麼死?”

最後大家商量的結果是用被子悶死就可以實現他殺了,也算滿足了這個末日帝王的最後請求。——這是劉裕殺的第六位皇帝。

(劉宋王朝疆域)

劉裕為什麼會對這些帝王這樣殘忍呢?畢竟中國人有滅人國不絕其祀的傳統,劉裕這麼做會不會太不人道?

有很多原因導致劉裕選擇這麼做,最大的原因,可能是苻堅善待這些少數民族的君主,結果被忽悠攻晉,隨後眾叛親離,各種少數民族的皇帝貴族根本不感恩戴德,反而倒打一耙。劉裕因此認為那些蠻夷,畏威而不懷德,不願意重蹈苻堅覆轍。所以,除惡務盡。

可是,當劉宋王朝滅亡時,他的後代子孫也被屠戮殆盡,末代皇帝劉準說:“願生生世世,不復生帝王家。”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不知道這麼說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底層英雄劉裕,合不合適?

劉裕,生於363年,卒於422年,終年60歲。那一年,他本來想再度北伐,攻滅北魏,統一中華,還沒發兵,就身染重病,隨後一病不起。

如果劉裕再有兩年陽壽,會不會北伐再有大勝?南北朝會不會提前結束?畢竟,南北朝期間,劉裕是南朝最有可能恢復故土的皇帝,威望、實力都具備條件。

他的去世,使得南朝的政治整合的工作戛然而止,隨後的整合工作沒有盛大的軍功做背書,往往執行不徹底,最後造成了南朝長期的政治動亂。


而知而行的歷史


劉裕代晉建宋,南征北戰,滅國無數,因此死在他手中的皇帝數量較多,被他滅族的皇族也較多,因此人們送他一個外號“皇帝殺手”。劉裕,西漢楚元王劉交之後,跟劉備一樣是漢室後裔。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明人李贄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稱。

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控制東晉中央政府的楚王桓玄篡奪政權。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晉安帝獻上國璽,禪位於桓玄。十二月三日,桓玄正式稱帝,國號楚,史稱桓楚。劉裕興兵滅楚,桓玄敗逃,不久死於戰陣之上。桓玄被稱為楚武悼皇帝,雖然在位時間短,但也算得上是一位皇帝。

410年二月,劉裕北伐攻滅南燕,盡殺南燕鮮卑族王公以下三千人以洩憤。 南燕皇帝慕容超被押送回師,在建康街頭斬首。413年,劉裕攻滅西蜀國,蜀王譙縱自縊而亡。413年,劉裕滅蜀後北上攻擊漢中之地,仇池國氐王楊盛戰敗而降。415年,劉裕起兵攻擊司馬休之,佔領荊州、揚州,司馬休之率宗族北投後秦。

417年,劉裕北伐後秦,晉軍率師直進,一舉攻陷長安,後秦皇帝姚泓率群臣投降,後秦滅亡。419年1月28日,劉裕指派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晉恭帝及司馬皇族被屠戮一空。


大秦鐵鷹劍士


南朝宋武帝劉裕雄才大略,堪稱一代英主。他不僅自己親手建立了劉宋王朝,一生之中更是幹掉了六個皇帝,算得上是真正的皇帝終結者。

東晉元興二年(403年)十一月,大臣桓玄廢掉晉安帝司馬德宗,自己當了皇帝,國號大楚。桓玄上位後,大興土木,生活奢侈,民怨沸騰。第二年,劉裕便起兵反楚。由於劉裕策略得當,桓玄這邊卻民心盡失,所以進展十分順利。到這年五月,桓玄便兵敗被殺,頭顱被割下,放在建康城頭示眾。

隨後,劉裕便擁戴司馬德宗復位,自己則掌控了朝中大權。公元409年二月,北朝的南燕起兵南下攻晉。劉裕率軍迎戰,反擊勝利後,就順勢進攻南燕。攻燕之戰時間較長,打得十分艱苦。410年二月,劉裕攻入了南燕都城廣固城。南燕皇帝慕容超帶領隨從幾十人逃跑,結果被活捉。劉裕將慕容超押回建康,在街市上斬首示眾。

公元405年,譙縱殺掉益州刺史毛璩,佔據四川,自稱成都王,脫離了東晉。409年,譙縱接受後秦冊封,稱蜀王,對內則以皇帝自居,史稱西蜀。413年,劉裕派兵殺入四川,譙縱自殺,西蜀滅亡。

緊接著,劉裕便著手對付後秦。417年,劉裕親率大軍討伐後秦。後秦大敗,皇帝姚泓帶著妻妾子女到劉裕軍中投降。劉裕把其他人員全部殺光,僅剩姚泓一人押回建康。後又把姚泓在鬧市中斬首。此後,劉裕被封為宋王。

劉裕是自己想當皇帝的。所以,在418年的時候,劉裕就殺死了司馬德宗,另立司馬德文為帝,以試探朝中文武百官的反應,也通過這樣的方法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力。很快,司馬德文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僅僅二年之後,在420年的六月,劉裕便逼迫司馬德文退位,自己當上了皇帝,建立了劉宋。劉裕把司馬德文封為零陵王,421年九月,又派人殺了司馬德文。

從起兵反桓玄開始,一直到建立劉宋,劉裕先後殺了桓玄、慕容超、譙縱、姚泓、司馬德宗、司馬德文等六個皇帝,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時代,在劉裕的殺人如麻的腥風血雨中開啟了。


多爾袞愛新覺羅


劉裕為什麼會被稱作“皇帝殺手”?想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就必須要了解其做了什麼事才導致他有這個稱號的。下面我來為大家一一介紹這些事。

劉裕生於公元363年,卒於公元422年。劉裕生前是個霸氣與狠辣的人,他到底有多霸氣呢?通過辛棄疾的一首詞便能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了,“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寄奴是劉裕的小名,由此可見劉裕是多麼的霸氣。

我們再說說他的狠辣,劉裕從小家境貧窮,但是他卻有著大志向,有人對他說:“你會成為一代英雄。”想著自己以後能成為大人物,後來去參軍,從基層做起,最終被封宋王。在此之間,劉裕在征戰中一共殺了兩個皇帝,分別是在公元409年的對南燕國的滅國作戰中,攻破南燕都城後,殺了南燕末帝慕容超。此為劉裕殺的第一個皇帝。

公元416年,作為太尉的劉裕指揮軍隊攻克後秦都城長安,次年後秦皇帝姚泓被俘虜,隨後被送往建康(南京)斬首。此為劉裕所殺的第二個皇帝。

公元419年,劉裕殺害晉安帝,立其弟弟司馬德文為帝,即後來的晉恭帝,同年,劉裕被晉室封為宋王。次年,劉裕取代晉後稱帝,改國號為宋,改元為永初。在其取代晉之後對於司馬氏則是趕盡殺絕,這打破了之前禪位後還能保全性命的慣例,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由此可見其狠辣,是名副其實的皇帝殺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宋末年,齊王蕭道成要求宋順劉準禪位,劉準很害怕,試探著問他準備怎麼處置自己,蕭道成說:“只不過是請您到另一間宮殿居住罷了,就像您的先祖對待司馬氏那樣。”劉準自知沒有活路,流淚道:"希望我以後不要生在帝王之家!”等到蕭道成稱帝后,劉準果然被殺害了。


汗青長綿


劉裕,中國南北朝第一個朝代南朝宋的開國國君。他是中國歷史上殺皇帝最多的人,共殺過6位皇帝,後世有稱他為"皇帝殺手".那麼,他殺的都是哪些皇帝,為什麼殺?他的結局又如何呢,我們接下來聊.

公元363年4月劉裕出生在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其字德輿,小字寄奴,自幼家裡貧困,母親因生他分娩後得疾病而亡.父親無力養他,一度想拋棄他,後是同鄉劉懷敬的母親養育劉裕,他才得已活下來.長大後的劉裕,才華出眾,而且胸懷大志,時琅琊王氏王謐欣賞劉裕,曾對他說:"你應當會成為一個英雄".劉裕後來從軍北府軍,開始了他開掛的一生.

東晉元興元年(402)年,重臣桓玄叛亂,率軍殺入建康,把持朝政.元興二年(403),逼迫晉安帝禪位給自己,改國號為楚.桓楚政權僅僅一年後,元興三年,以劉裕為首的討伐大軍和桓玄的大將桓謙在南京城外覆舟山展開激戰.桓謙兵敗潰散,桓玄逃出皇宮,後在江陵被殺.

收復建康後,劉裕迎回晉安帝,晉安帝對劉裕大加封賞,封了許多官位和賞賜.此時的劉裕,已經掌握了東晉的軍政大權,可謂位極人臣.

劉裕本人胸懷大志,在總攬朝政後,環顧四周的其他政權,對於晉朝來說都是威脅.於是,劉裕決定北伐.

義熙五年(409),劉裕率領數十萬大軍從建康出發,討伐南燕.在與南燕皇帝慕容超在臨朐和南燕都城廣固先後激戰後,慕容超兵敗,南燕滅亡.慕容超被俘,後押到建康,在集市上被斬首.

義熙九年(413),劉裕還派兵討伐割據四川的譙縱,後譙縱兵敗自殺,其建立的西蜀政權滅亡.

義熙十二年(416),劉裕為了建立蓋世奇功,收復晉朝故都洛陽和長安,再次北伐消滅後秦(羌人建立的政權).劉裕此次並分多路,一路由他率領直接殺往洛陽.攻下洛陽後,劉裕和其他趕來的晉軍匯合,殺入關中,直搗長安,最終攻下長安,生擒後秦皇帝姚泓,後秦滅亡.姚泓也被押往建康,在集市被斬首.

至此,死在劉裕手下的皇帝已經四個了.有人會問,剩下兩個是誰呢?對了,就是劉裕最後竄晉立宋的東晉最後2位皇帝:晉安帝司馬德文宗和晉恭帝司馬德文.劉裕在滅姚秦回建康後,趁司馬德宗生病之時,派親信勒死晉安帝.晉恭帝是在劉裕建立宋,他被封為零陵王后,劉裕始終不放心,最後派人用被子捂臉窒息而亡,死的有點憋屈.

公元420年,晉恭帝禪位給劉裕,劉裕代晉建立宋朝,史稱劉宋.劉裕在位三年就去世了.在位期間,勤政愛民,打壓世家大族,加強中央集權,為劉宋的繁榮打下堅實基礎.

作為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在歷史上的地位並不算高,但論起軍事能力,劉裕絕對是歷代皇帝中的佼佼者.我們熟悉的宋代詞人辛棄疾寫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名句"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中的"寄奴"指的就是劉裕.





小小張品歷史


劉裕是東晉末權臣,因自幼家貧而投身北府軍,輔佐東晉期間,其對內平定孫恩起義,攻滅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使得東晉一統南方,對外則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大破北魏,先後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而在此過程中,他更是連斬四位皇帝,再加上之後篡國時殺死的司馬德宗和司馬德文,最終實現了“皇帝六連斬”,因而被冠以“皇帝殺手”。

△宋武帝劉裕畫像

攻滅桓楚政權,殺楚武悼帝桓玄

劉裕雖是西漢楚元王劉交二十二世孫,但到了西晉時期卻已經是家徒四壁,由於自幼家貧,劉裕最終投入北府軍,成為冠軍將軍孫無終的司馬。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孫恩起兵反晉,在孫無終的推薦下,劉裕以參軍身份跟隨東晉名將劉牢之平叛。

△桓楚政權

孫恩雖然最終兵敗身死,但東晉也是元氣大傷,因此盤踞於東晉長江上游的桓玄以為有機可趁,於是也起兵作亂,並攻入建康,殺死驃騎大將軍司馬元顯,劉牢之也自縊身亡,劉裕無奈之下於是轉投桓玄,被任命為中兵參軍。效命桓玄期間,劉裕還率兵平定了盧循叛亂。

大亨元年(403年)十一月,桓玄篡權稱帝,建立桓楚政權。稱帝之後,桓玄為了消除後患,便意圖徹底毀滅東晉的主要戰力“北府兵”,北府兵舊將接連被殺,而劉裕則在暗中與北府兵殘餘兵將聯絡,於次年二月在京口起兵,連敗桓楚軍隊,攻入建康,桓玄敗逃江陵重整軍力,卻又遭戰敗,之後試圖入蜀,卻被益州督護馮遷殺死。

之後,劉裕又從後秦手中討回了淮北的南鄉、順陽、新野、舞陰等十二郡。義熙二年(406年),劉裕因公受封豫章郡公,食邑萬戶,獲賞絹三萬匹。

北伐攻滅南燕,殺燕末帝慕容超

義熙三年(407年)正月,出身琅琊王氏的大臣王謐去世後,獲授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徐兗二州刺史,開始入朝執掌大權。

而就在劉裕執掌大權的兩年前,即義熙元年(405年),南燕獻武帝慕容德去世,太子慕容超繼位,作為南燕的第二任皇帝,慕容超繼位後政刑不恤、遊冶無數、奢靡成風,而且凌虐宗室大臣,結果導致人心離散,就連宗室貴族也多有叛逃,南燕國力日漸衰敗。

義熙五年(409年),慕容超縱兵肆虐淮北,執掌朝政的劉裕於是決心北伐,於四月自建康發兵攻打南燕。慕容超連忙派韓範和王蒲向後秦求援,結果韓範也被劉裕勸降,南燕軍心士氣大降。次年二月,南燕尚書悅壽打開城門迎降,晉軍攻入廣固內城,慕容超則率數十騎逃走。

△燕末帝慕容超

破城之後,以廣固城久守不降為由,盡殺南燕鮮卑族王公以下三千人以洩憤,而逃走的慕容超也被東晉士兵捕獲,並被押回建康街頭斬首示眾,南燕就此滅亡。而在回軍之後,劉裕又平定了趁自己領兵在外而叛亂的盧循、徐道覆等人。

攻滅西蜀政權,成都王譙縱自縊

譙縱出身世家大族,本為東晉安西府參軍,義熙元年(405年)正值桓玄叛亂時期,益州刺史毛璩派遣譙縱出兵平叛,結果由於士兵不願離鄉,侯暉與巴西人陽昧聯手逼其反叛,攻陷涪城,殺死刺史毛璩的弟弟毛瑾,譙縱自稱梁、秦二州刺史。

同年,譙縱又擊敗了毛璩的平叛軍隊,益州營戶李騰更是大開城門迎接譙縱軍隊,之後毛璩和弟弟毛璦被殺,家族也被屠滅。毛璩死後,譙縱自稱成都王,建立西蜀政權。從此,蜀地局勢大亂,譙縱之後則向後秦稱臣,後秦姚興則冊封譙縱為大都督、相國、蜀王,加授九錫。

義熙六年(410年)九月,譙縱請求後秦出兵討伐東晉,並出兵兩萬進犯東晉荊州,後秦姚興則派前將軍苟林率兵與其會和。與此同時,劉裕又平定了佔據荊州的東晉宗室司馬休之,之後開始積極謀劃攻打西蜀。義熙九年(413年),劉裕出兵兩萬,從江陵出發征討譙縱,連敗西蜀各路守軍,同年七月,譙縱放棄程度出逃。

△成都王譙縱

七月初九,東晉軍隊進入成都,殺死譙縱族人,赦免蜀地百姓。譙縱本想投奔從涪城趕來的譙道福,卻被臭罵了一頓,最終上吊自盡,西蜀政權滅亡。

北伐攻滅後秦,殺後秦末帝姚泓

平定內憂外患之後,劉裕開始在東晉積極推行改革,東晉國力得到了一定提升。與此同時,後秦文桓帝姚興於義熙十二年(416年)去世,姚泓繼位為帝,改元永和。姚泓雖然有心治國,奈何後秦此時已經是內憂外患不斷,內部叛亂迭起,政權動盪不安。

眼看後秦動盪不安,東晉國力也有所恢復,劉裕便於義熙十二年(416年)八月發兵,親率大軍分四路北伐,後秦諸屯守皆望風降附,晉軍進展神速,同年十月便攻佔了洛陽。不過,之後由於北魏出兵十萬騷擾,而糧道也被秦將姚紹截斷,東晉軍隊一度極為危險,幸好有當地百姓支持,這才得以繼續北伐。

義熙十二年(416年)冬,東晉軍隊攻佔後秦都城長安,姚泓帶著妻妾子女向劉裕投降,後被送往建康鬧市中斬首,其餘宗室則要麼被殺,要麼被遷往江南,後秦就此滅亡。而當劉裕打算在長安修整時,負責留守後方總覽朝政、深受劉裕信任的劉穆之卻突然病逝,劉裕不得不率兵南歸。

△後秦末帝姚泓

然而,就在劉裕南歸之後,先是胡夏皇帝赫連勃勃率兵進犯長安,之後留守長安的晉朝文武又發生了內訌,最終導致長安得而復失,不過好在潼關以東收復的部分關中之地和整個河南地區得以保留。

篡東晉建劉宋,劉裕連殺東晉二帝

長期把持朝政,再加上一連串的軍功,使得劉裕在朝廷內外的聲望一時無兩。義熙十四年(418年),劉裕接受相國、總百揆、揚州牧的官銜,以十郡建“宋國”,受封為宋公,並受九錫殊禮。

△晉安帝司馬德宗

不過,此時的劉裕早已不再滿足做一個宋公,他的目光已經投向了那個高高在上的寶座,不過他還得做一次最後的試探,以保證最終的順利。於是,同年十二月(419年1月),劉裕派王韶之縊殺了晉安帝司馬德宗,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

劉裕雖然一步步在向那個皇位靠近,但他還在不斷試探。元熙元年(419年),劉裕進爵為宋王,宋國又增加十郡食邑。同年末,劉裕又獲加皇帝規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禮。

眼看一系列的行動都沒有遭遇到反對的聲音,劉裕於是命令黨徒傅亮草擬好禪位詔書,入宮逼迫司馬德文謄抄,估計此時的司馬德文也是長鬆了一口氣,連忙執筆抄寫詔書,甚至還對左右表示“東晉正是因為劉裕才延長了二十多年國祚,因此自己禪位也是心甘情願的”。

△晉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正式代晉稱帝,東晉至此滅亡。不過,司馬德文雖然態度極為恭順,但劉裕並未放過他,次年九月,司馬德文還是被劉裕派人以棉被悶死。

如上所述,劉裕一路走來,在不到二十年間,連滅五國誅殺六帝,因而被戲稱為“皇帝殺手”,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能力出眾,不僅穩固了南方相對統一的局面,而且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也被史家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更有“南朝第一帝”之稱。


香茗史館


劉裕,是斬殺皇帝最多的人之一。

公元404年,劉裕以遊獵為由,與何無忌集合一百多人,襲殺桓修,佔領京口,眾人推舉劉裕為盟主,反對桓楚政權,在京口起義!從這一刻起,劉裕便開啟了“殺皇帝專業戶”的歷程。

劉裕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從京口殺到建康,從建康殺到荊州,殲滅桓楚十萬大軍,斬桓玄首級,復興晉室。

這是一殺。

公元409年三月,劉裕率舟師自淮水入泗水討伐南燕;圍南燕皇帝慕容超於廣固半年之久,被晉軍生擒,被劉裕壓回建康斬首。

這昰二殺。

公元413年,朱齡石兵至白帝城,受劉裕密令,深入蜀地,兵入成都,譙縱走頭無路,上吊自殺。

這是三殺。

公元416年一月,後秦皇帝姚興去逝,劉裕下令出兵北伐。

劉裕大軍攻克長安,姚泓攜妻子女兒文武百官投降,後秦亡國,後姚氏被劉裕斬殺。

此四殺。

公元418年,劉裕安排心腹王韶之殺害晉安帝司馬德宗,後立司馬德文為帝。

此五殺。

公元420年晉恭帝司馬德文禪讓皇位給劉裕,廢司馬德文為零陵王,後被毒殺於秣陵。

此六殺。

劉裕於公元420年稱帝,公元422年春天去逝,縱橫天下的劉寄奴僅僅當了兩年的皇帝便離開人世。

他殺的皇帝創下了記錄,所以被稱為“皇帝殺手”;

“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這位奮長刀逐萬人的平民英雄將被歷史銘記。




殼子馬甲


那要先從劉裕的生平說起,劉裕(363年4月16-422年6月26日),祖籍彭城郡彭城縣綏 輿裡,正處於東晉至南北朝混亂時期,劉裕自幼家貧,初為北府軍將領。自隆安3年(399年)後對內平定恆玄,盧循、恆楚、西蜀、劉毅等割據勢力,對外滅南燕、後秦、北魏、南征收復林邑國。 東晉末年,皇帝昏庸、朝廷混亂、百官奢侈風嚴重。 元興二年(403年)十二月,恆玄篡位。元興三年(404年)二月,劉裕聚集北府殘餘兵將一千七百多人,在京口舉兵起義,先是殲滅了恆楚在此的兵力殺恆修。劉裕在進建康城後,派 諸將領追殺恆玄,迎建安帝返回建康。 義熙五年(409年)四月,劉裕自建康率舟師溯淮水入泗水,義熙六年(410年)二月,晉軍攻入廣固城內,殺慕容超南燕滅亡。 義熙八年(412年)十二月,劉裕任命 朱齡石為主帥,帶領劉鍾、朱林等共兩萬餘人攻打蜀國。義熙九年(413年),晉軍殺譙王蜀國滅。 義熙十二年(416年)一月,後秦皇帝姚興駕崩,太子姚鴻繼位,當時的後秦內部叛亂不斷,姚鴻政權不穩。同年,劉裕率大軍分四路北上討伐後秦。義熙十三年(417年)八月,一舉攻下長安,姚鴻率群臣投降後秦滅。 巨大的軍功,使劉裕在朝廷的地位顯赫無比,他先後擔任太尉、中書監、北平將軍、 兗州刺史。至此,劉裕一人已經 都督徐州、南徐、梁、益、並、江、湘、寧等二十二州。義熙十四年同年十二月戊寅日(419年1月28日)劉裕派王韻之勒死了建安帝,擁立其弟司馬德文為皇帝,即晉恭帝,改年號元熙年。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東晉滅亡,改國號為“宋”改元年初。是為南宋的開國皇帝。 劉裕這一生南征北戰、功績顯赫,殺了六位皇帝:楚國恆玄、蜀國譙王、南燕慕容超、後秦姚鴻、東晉的建安帝、晉恭帝。所以劉裕會被稱作“皇帝殺手”。


你好mxl


導語:

劉裕是劉宋王朝的建立者,也是南北朝的開局之人,他結束了東晉王朝,所建立的劉宋王朝是南朝中實力最強大的一個。

不過劉裕有一個諢號,被人稱之為皇帝殺手。因為他死在他手裡的皇帝實在是太多了,他這一生先後殺掉了六個皇帝,所以才得了這麼一個稱號。

01劉裕滅桓楚殺桓玄,重建東晉傀儡政權。

劉裕和劉備一樣,都是賣草鞋出身的皇帝,他小時候家裡窮,只能靠手工藝品混飯吃。長大以後,劉裕參加了北府兵,終於混上了有軍糧吃的生活。

玄棄眾,復挾天子還復江陵。玄黨殷仲文奉晉二皇后還京師。玄至江陵,因西走。南郡太守王騰之、荊州別駕王康產奉天子入南郡府。初,徵虜將軍、益州刺史毛璩,遣從孫祐之與參軍費恬送弟喪下,有眾二百。璩弟子修之時為玄屯騎校尉,誘玄以入蜀。至枚回洲,恬與祐之迎射之。益州督護馮遷斬玄首,傳京師,又斬玄子升於江陵市。---《宋書》

在軍中劉裕成長非常快,在領導北府兵名將劉牢之的帶領下,劉裕逐漸建立功勳,成為了東晉末年的著名將領。

可是這個時候大司馬桓溫死掉了,這對東晉來說似乎是鬆了口氣的事情,可是他兒子桓玄卻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1. 因為桓家在東晉的實力巨大,所以桓玄順利地成為了東晉的掌權人,久而久之桓玄就萌生了野心,他給自己加九錫稱楚王,這已經觸碰到了東晉皇室的底線了。
  2. 這還不夠,桓玄為了達到自己稱帝登基的目的,居然逼著晉安帝司馬德宗禪讓皇位給自己。當時北府兵還不在桓玄的掌控範圍內,所以桓玄的這一舉動等於是與天下為敵。
  3. 果不其然,劉裕帶領北府兵起兵討伐桓楚政權,桓玄僅僅做了半年皇帝,就被劉裕給宰了。桓楚政權也自此宣告滅亡。

這個時候的劉裕聲威正隆,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自己取而代之,一個是恢復東晉王朝。冷靜的劉裕明白,這個時候的他不具備登基稱帝的任何可能性,所以他甘願扶持晉安帝重新登基,恢復東晉江山,贏得了北府兵的一致好評。

劉裕在這次平叛的過程中,積累了自己的大量人脈和人才,這也為他在日後的發展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可以說桓玄的篡位,成就了劉裕的人生。

02北伐南燕,西滅譙蜀,劉裕接連殺掉兩個皇帝慕容超和譙縱。

北伐一直以來都是南方將領們心中的痛,因為幾乎沒有人成功過。劉裕不信這個邪,他認為要想再建功立業,就必須要北伐。

劉裕帶著大軍從南京出發,直奔淮水地區而來。南燕君主慕容超似乎認為東晉將士不擅長打仗,所以對他們並沒有太嚴密的防守,甚至沒有采用任何堅壁清野的措施。

超遁還廣固。獲超馬、偽輦、玉璽、豹尾等,送於京師。斬其大將段暉等十餘人,其餘斬獲千計。明日,大軍進廣固,既屠大城。超退保小城。於是設長圍守之,圍高三丈,外穿三重塹。停江、淮轉輸,館穀於齊土。撫納降附,華戎歡悅。援才授爵,因而任之。七月,詔加公北青、冀二州刺史。超大將垣遵、遵弟苗並率眾歸順。---《宋書》

等到劉裕殺到了大峴山以後,慕容超這次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刻派遣公孫五樓率領五萬大軍南下,兩軍在山東濰坊地區相遇。

結果公孫五樓大敗而歸,劉裕繼續繞向燕軍後側,痛擊慕容超所在軍隊。結果慕容超在慌亂中只能逃亡,手下將士傷亡慘重。

此後慕容超長期被劉裕困在城內,絲毫不敢出城迎敵,最終南燕尚書悅壽開城門投降,劉裕帶兵入城,殺光了南燕鮮卑族的皇族多達三千多人,而慕容超本人也被帶去南京斬首。

  • 巴蜀政權在西部川地,是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的政權。也正是因為如此,譙縱才會在這裡稱王稱霸。進攻巴蜀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內水,一條外水。
  • 上次劉敬宣進攻巴蜀的時候,是從內水走的,所以蜀帝譙縱認為劉裕這次一定假裝從外水進攻,其實為了掩人耳目,依舊把主力放在內水。
  • 而劉裕卻偏偏反其道而為之,他把主力佈置在外水,而佯攻部隊則趕往內水。
    這件事為防止洩密,直到出兵後到了白帝城時,劉裕才命人宣佈了這件事。

結果譙縱果然是把主力大軍安排在內水,結果劉裕大軍從外水進入,成功滅亡譙蜀政權。而譙縱則選擇了上吊自殺,算是被劉裕給逼死了。

03滅後秦,劉裕殺姚泓,真正實現了光復洛陽長安兩都。

劉裕在南方的戰事非常順利,解決完南方事務以後,劉裕便打起了北伐的念頭。之前滅亡南燕算是小試牛刀,這次他要面對的對手,是後秦。

後秦不算強大,但是後秦有個盟友北魏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所以要滅亡後秦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

二月,冠軍將軍檀道濟等次潼關。三月庚辰,大軍入河。索虜步騎十萬,營據河津。公命諸軍濟河擊破之。公至洛陽。七月,至陝城。龍驤將軍王鎮惡伐木為舟,自河浮渭。八月,扶風太守沈田子大破姚泓於藍田。王鎮惡克長安,生擒泓。九月,公至長安。長安豐全,帑藏盈積。公先收其彝器、渾儀、土圭之屬,獻於京師。其餘珍寶珠玉,以班賜將帥。執送姚泓,斬於建康市。謁漢高帝陵,大會文武於未央殿。---《宋書》

當時姚泓剛剛登基,後秦政局並不穩,這正是劉裕最看重的好時機。他說幹就幹,果斷帶兵從彭城出發,直奔洛陽和長安而來。

劉裕以彭城作為根基,讓兒子劉義隆鎮守,此外又分兵拿下了洛陽,攻佔河北。一時間劉裕大軍所到之處皆望風而降。

  1. 其中王鎮惡軍從洛陽直奔潼關而去,遭到了後秦頑強的抵抗。
    檀道濟大軍的糧道也被人給截斷了。正是千鈞一髮之刻,當地百姓成為了東晉軍隊的救命稻草,所以說任何時代都不能小看了老百姓,他們往往能夠改變歷史。
  2. 劉裕自己也不輕鬆,被北魏大軍牽制住了,根本就沒辦法去救助檀道濟和王鎮惡。在劉裕的策劃下,一番苦戰後,劉裕終於擊敗對手,收復河南全境。
  3. 此後劉裕大軍直奔長安而來,姚泓根本就不是王鎮惡的對手,不用等劉裕來,王鎮惡就已經多次擊敗了姚泓。此後王鎮惡打下潼關,攻陷長安,後秦宣佈滅亡。

姚泓雖然選擇了投降,可是後秦有一百多位宗室子弟,他們全部被劉裕給誅殺了,劉裕這不僅是殺皇帝,連皇族都是一塊兒殺的。

總結:司馬德文的死,標誌著劉裕登基稱帝的時間。

劉裕打下長安以後,志得意滿,天下再也沒有劉裕做不到的事情了,他的心裡肯定是這麼想的。不過這個時候一個不幸的消息傳到了劉裕耳中,劉裕的首席軍師劉穆之死了。

  1. 劉穆之為劉裕穩住後方,使得劉裕放心北伐。可是劉穆之的死使得劉裕擔心朝中會有變故。所以劉裕班師回朝,結果長安內亂,無奈之下,劉裕只能撤出長安中的軍士。
  2. 回到東晉以後,劉裕暗殺了晉安帝司馬德宗,可能這傢伙歲數大了有點不聽話了,所以改立司馬德文為天子。隨後劉裕晉封為宋王,所有待遇和天子一模一樣。
  3. 這當然不能滿足劉裕的野心,既然已經殺了一個晉帝了,不如再殺一個好了。所以劉裕安排了一場禪讓儀式,司馬德文將皇位禪讓給了劉裕,劉裕正式建立劉宋王朝,而司馬德文這個傀儡皇帝沒多久就被劉裕給殺了。

從桓楚的桓玄開始,到南燕的慕容超、譙蜀的譙縱、後秦的姚泓,以及東晉的司馬德宗和司馬德文兩兄弟,劉裕一共殺了六位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