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考研,數學應該怎麼準備?

龍殤之烈


如果說英語和政治決定你能不能讀研,那數學和專業課則決定你能不能上好學校。從幼兒園開始,數學都一直佔據首屈一指的地位,考研也不例外。我本人考研考的是數學一,所以介紹的話也在它的基礎上說,數學總分是150,題型包括:選擇題(8*4')、填空題(6*4')、解答題(9*約10')。涉及:《高等數學(上、下)》、《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2~4月:對於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建議跟隨輔導班學習;對於底子比較好的同學,基礎班視頻可能過於簡單了,你們可以自己把握複習的進度,這段時間把《高數》、《線代》和《概率論》的書過一遍。

5~6月:大家肯定都已經買了輔導書了,不管是李永樂的還是張宇的,買一套就夠了,這兩個月把你買的輔導書過一遍。

7~8月:這是考研中比較關鍵的一個時期,建議所有同學都看輔導班視頻。其實考研數學的套路性也非常強,輔導班能快速幫你抓住複習的重點。這兩個月把你買的考研輔導書配套的練習題給做了,並整理錯題集。

9~10月:這兩個月就是1994-2020年真題,反覆做,查漏補缺。

11~12月:到考試前,歷年真題做2遍以上,再做10套以上的模擬題。

至於考研輔導班的話,如果你基礎比較差,建議聽湯家鳳的,個人覺得湯老師的課用來打基礎非常好。


蛋蛋師兄


每年的考研數學真題都可以說是考研命題組專家“精心研製”出來的,綜合了我們考研大綱所要求的各知識點,且也考查了各位同學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運算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以實戰演練的方式檢測考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可以以最直觀的形式(比如說:正確率)供考生自測。

  下面海天考研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究竟該如何去做真題。

  一、究竟該做多少年的數學真題

  考研數學真題

  按照年份來劃分真題,可以分為1987—2002年真題以及2002—2019年真題。其中1987—2002年的真題滿分為100分,題型也和現在考察題型有所區別。2002—2019年的真題滿分為150分,考察題型和知識範圍和大家複習內容完全吻合。

  可能會有考生會有疑問,為什麼2000年以前的考題還要再做,會不會時間過久,已經失去了它的參考價值?考研數學和和考研英語、考研政治不一樣,英語和政治的時代感比較強,時效性也比較強,比如說,大家在做10年前的英語和政治真題和現在真題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然而,數學恰恰與此相反,經過近28年的萃取,考研數學早已發展成熟,不會在知識點和深度上面有太多的變化。

  大家都知道,時尚圈存在著一個輪迴,這個道理在考研數學界也是同樣存在的,比如說,在2012年考過一道和1994年完全一樣的題目。

  所以君君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縱然不會考原題,至少也會在做題的思路和做題的思想上是完全一樣的,所以說,建議大家至少要做近20年的考研真題。

  二、正確的做題方式是什麼樣的?

  1、定時、整套(3h/套)

  真刀真槍地模擬考場上的情況,必須整體操練切忌單打獨鬥輔導。

  真題的意義在於實戰演練,什麼是實戰演練?就是嚴格按照考研的時間安排來, 不做套題你或許不能理解,腦袋高強度地運轉3個小時,還是非常耗費體力的,最好是在8:30-11:30限時做,做的時候脫離課本、錯題集、手機、計算器等在考場上不能帶進的物品,同時還要準備一張草稿紙,完全模擬考場做題。

  切忌邊做邊對答案、超時、將套題割裂開來,分塊來做。這樣既沒有做套題的經驗,也沒有發揮整套真題的價值。因為套題是將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如果分開來做頭腦裡面知識還是斷裂開的,做高數的時候只知道高數,線代的時候只知道線代,概率的時候只知道概率,三部分沒有結合,還有的同學超時,用4個小時,或者5小時做整套試卷,這樣做完即使得了140分以上也大大折扣,真正考試時至少減掉30分以上。

  2、打分、總結

  3個小時完成一套數學教研組真題,試卷做完之後,一定要給自己打分,只有打分才能最直觀的看出自己的水平、給自己壓力,而總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知識在你大腦中有序地存儲的過程。

  禁忌:有的同學前面已經養成依賴答案的習慣,看到答案會做題,扔掉答案什麼都不會。這樣的做法一定要做套題的時候校正過來。只趕進度,只做新題,不總結,草草看一遍答案,說聲“原來如此”就結束了。如果這樣對待,我相信有的題目你遇到3遍也不一定能夠掌握,最後的結果也許就是:你從考場下來的時候,看到答案時也是那聲“原來如此”。

  三、考研數學的命題規律

  1、重視計算

  計算能力可以說是現在考研的第一能力。2013-2016年的題的計算量都比較大,良好的計算習慣,同學們要從打草稿開始。大家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克服滿足於知曉運算過程眼高手低的毛病,要真正動手計算,在實踐中提高計算能力,這一點希望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計算,是命題專家這兩年一直強調一個點,就是說考研數學考試的計算,不是簡單的數字計算,是對概念和算理的一個考察,同學們計算上的共性,一個是計算能力弱,第二個是我們覺得計算沒有找到好方法,以致於算得慢,做得煩。這一點需要大家注意。

  2、三基本

  70%的題是考察三基本。數學基礎知識的考察要求既全面又突出重點,注意層次,重點知識是學習支撐體系的主要內容,考察時要達到較高的比例並要達到必要的深度。重點內容重點考,還要達到一定的深度。

  在2015年的真題中,大家可以看到考試中心比較強調基礎的。在數一數三的題當中有一個公用大題十分是同濟教材六版88頁的定理的證明,這是比較基礎的,直接考教材中定理。這個題的得分率,數一隻有0.5,數三0.42,說明其實考的並不理想。所以現階段同學們複習還要注重核心的,基礎的內容。

  再比如說利用泰勒公式求極限,這一屆命題組是很穩定的,每年必考的這種問題。那麼即便是數三的同學也要注意,泰勒公式可能是瞭解的。但是這是求極限的一種核心的方法,這個題用泰勒公式做顯然是簡單的,2015年數一數三這個題也是利用泰勒公式,核心方法重點考察,重複考察,所以這一點。

  3、應用必考

  繼續加強應用性的考察,應用性是數學學科的特點。解答數學應用題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高層次的反應,反應出考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所以實踐中應該有所體現。2015年試卷中數二的物理應用得分率是0.319,數三一個經濟應用,這個還是比較常見的,得分率只有0.488。所以可見同學們對應用的重視還是不夠的。物理應用很多年沒有出現了,考一下得分率比較低,所以數一數二的同學應該重視的是物理應用與幾何應用。數三同學應該重視的是經濟應用與幾何應用,這一點希望大家要加強。

  4、注重本質,注意定理的適用條件

  強調數學考察三基,注重對概念本質的考察,考察大家對數學的理解和掌握,淡化對特殊的結題技巧的考察,往往注重定理的結題和應用,往往不看定理的前提,這是不注意的地方。比如說在一點存在導數,不能用羅貝塔法則,這個法則是在這一點的零域內,這需要辨析,這就可以拉開差距。

  5、客觀題的得分率低

  基本上每年閱卷都會發現,數三的填空題的得分率比大題還來得低,數一數二也是如此。所以同學們,客觀題,小題的得分率要重視,畢竟這個題要麼四分,要麼零分,三個小題相當於一個大題。客觀題做的時候也要注意是有特殊的方法的。比如說抽象的問題,一般的問題我們可以找特例處理。

  6、全面複習,杜絕應試的傾向

  從大家的作答題情況來看,常見試題和知識點的得分情況比較好;對大綱中要求的,以前考試中出現頻率比較低的試題和內容的得分情況不好,說明同學們有一種急功近利應試想法。這一點希望考高分的同學要注意了,是要全面複習。

  比如說2013年數一的時候考了一個空間解析幾何的大題,這個題得分率希望是0.289,是當年得分率最低幾個題之一,因為前面的卷子中空間解析幾何都不出大題的。考綱中仔細看一下,同學們現在要回歸考綱。考綱中解析幾何部分並不是都是要求不高的,也有理解和掌握的內容。

  建議對於要考高分的同學,原來評論比較低,但是在考綱中又級別比較高,在原增題中出現過的,還是要會。每年都會有這種類型的題。比如說2014年數三,考了一個類似於證明的問題,這是比較少的,又是概念性的考察,強調的概念,得分率只有0.5。再比如2014年的數一數三,線性代數出現了負慣性指數,這個內容很多年沒有出現了,就是杜絕這種應試的傾向。2014年數一數三這兩個題,這證明兩個矩陣相似,證明兩個矩陣相似的一般的判別方法在教材中比較少,真題中也比較少,難度只是0.386,考試情況並不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