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了”的爸爸

“奶奶,爸爸怎麼不見了?我已經好幾天沒有見到爸爸了,他幹什麼去了?”

“乖孩子,你爸爸去上班了,你每天起床晚,你爸爸早早就走了,晚上爸爸加班回來你都已經睡著了。”


這段祖孫倆的對話

孩子口中那個“不見了的爸爸”

是市生態環境局汙防科副科長張傳鑫

疫情就是命令。作為曾經的軍人、現在的汙染防治科負責人,從接到取消休假的通知那一刻起,張傳鑫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即返回崗位,投入到緊張的抗擊新冠肺炎的疫情工作中。
汙防科所承擔的醫療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工作,是防控肺炎疫情的關鍵一環,做到安全、規範、及時、有效地處置全市各大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特別是肺炎疫情產生的醫療廢物,是打好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絕不能失守的戰略高地。

“不見了”的爸爸

1月22日,張傳鑫同市局張遠聞副局長緊急約談了全市唯一的一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寶雞市晶玖宇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要求嚴格落實醫療廢物收集、運輸相關要求,加強工藝管理確保穩定運行、安全處置。1月25日大年初一,安排調度上報全市每日醫療廢物處置量;1月26日大年初二,按照市局統一部署,安排落實市縣生態環境系統內部疫情防控工作;1月27日大年初三,張傳鑫陪同市局趙永懷局長前往市中心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檢查。在實地調研後,他迅速制定了全市新冠肺炎醫廢處置管理預案,對這項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2月1日,省廳下達了對疫情期間醫療汙水進行監測的緊急通知,汙防科連夜安排部署。

2月3日,是他39歲的生日,已經連續沒黑沒明堅守崗位10天的他,也打算早早結束工作,因為早上出門前,母親叮囑他早點回來,一家人一起吃個飯,上一次全家人一起吃飯還是在除夕夜。

可是,全市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已近上限,他一整天都在忙著給市政府和指揮部打報告,忙著協調落實備選的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設施。等到他回到家,孩子早已入睡,桌子上擺著簡易的自制生日蛋糕,插著未點燃的蠟燭,旁邊放著一幅畫。他輕輕地捧起,是兒子稚嫩的畫筆,上面畫著三個小人,他知道那是他們一家三口,他有多久沒陪孩子玩遊戲,有多久沒給孩子講故事了,而在教育部門工作的妻子,這段時間也是天天早出晚歸,他們三口想見一面都難。父母親過來安慰他:“傳鑫,你是黨員幹部,這個時候你就得衝在前,家裡有我們。”質樸的話語,溫暖的親情,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那一刻,這個七尺男兒的眼睛溼潤了。


“不見了”的爸爸

是呀,他不僅是父母的兒子,是孩子的父親,他更是一名黨員幹部。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張傳鑫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初心使命,體現了責任擔當。
“你就是一個小科長,這麼拼值得嗎?”他的朋友不解地問。
“值不值得這個問題,我從來都沒有想過。比起衝鋒在第一線的環保執法人員和監測人員,我又有什麼辛苦可言?我只是做了一名黨員應該做的,做了一個環保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張傳鑫平靜地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