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翁,從不捐款濟貧,他認為應興辦實業,讓窮人就業,才是真扶貧,他說得對嗎?

浪花一朵廣雪水


很多窮人就只知道靠政府救濟,好吃懶做,要就濟這種人有何意義,別人累死累活來養個廢人,當然不排除有些確實是有困難的


星空若藍藍


所謂扶貧,是扶不起來的。

我一叔講了他在退休前對口扶貧那個縣的事。農業局用扶貧資金買了羊,並派了專家組一起去指導他們養殖,結果,一個村的村民說不要羊,要直接發錢,還把專家組也趕了回去。

所以,不改變思想,捐款扶貧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捐款只能應急

當然也不是就不捐款了,比如汶川地震的時候,那麼多房子倒了,大家居無定所,要不要捐,當然要,但是我們需要在捐款後繼續帶領他們靠勞動讓日子好起來。

汶川的幫扶就很到位,汶川的青脆李走出了大山,成為了李子中的高端產品,平均價格在20一斤左右。

再窮不能窮教育

教育扶貧是一項長遠的工作,也是能夠斷了窮根的工作。許多山裡的孩子,通過高考走出大山,見到了他們從來沒見過的大城市,瞭解了現代科技前沿的互聯網經濟,正是這些人,走出來再回去,讓自己的村莊發生了跟本的改變!

小農經濟本質是保守的,沒有熟悉和信任的人帶頭,他們很難接受新思路,新方法。


總之,窮不是靠捐錢捐物就能扶起來的,它需要從根本是來改變,從思想上來覺悟。所以我認為,興辦實業,讓窮人就業,這樣的扶貧是可取的,比作秀似的送東西來得實在。


曉琴是誰


講個大家都聽過的故事,有個男人天天給一個乞丐一些錢,某天突然不給了,乞丐想不通就去找那個人問,那人說他要結婚了,沒有多餘的錢給他了,乞丐聽了更生氣,說你怎麼能拿我的錢去養你老婆呢?這個故事能充分闡釋富商的行為是對的,另一個最近發生在雲南的一名女扶貧幹部“罵”貧困戶的事火🔥了,“現在政策越來越好,國家退耕還林還給補貼,老了有養老保險、病了有醫療保險、日子過不下去了還有低保,蓋房子了給你們補助,你們想一想,還有什麼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幸福不是靠張嘴要來的,不是伸手要來的,不是在家中蹺著腳等來的。你看看那些開車、住洋房的人家,哪個是靠低保富起來的,不都靠自己雙手。”女幹部說的句句在理,直指人心。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給予,只會使人散失鬥志使人越來越變得惰性。心態和觀念沒改變過來,捐助的錢物總有用完的時候,到時還會坐吃山空又變得一貧如洗甚至會更嚴重,但如果通過其他途徑,讓其自身改變,靠人不如靠己,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而旁人提供平臺和機會給他們,這才是真正的脫貧致富。


川海魚


非常贊同這個富翁的見地,一個正常國家,地區,要讓全體公民富裕起來的唯一渠道就是要把自己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做活,做好,讓民眾充分就業,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掙到更多的錢,企業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就業人員的多寡,也決定了就業人員的收入多寡。

良性循環的構架,直接決定了企業與員工之間良性與惡性的關係,一旦大多數企業走向倒閉,那麼員工被裁的幾率也就大幅上升,從而步入惡性循環,沒有了就業,就沒有了收入,國家稅收也將影響深重,銀行貸款也將成為爛賬,社會結構必將走向不穩定結構,而正向內生性良性循環正是通過企業存活,銀行貸款收放盤活,民眾收入增加,國家稅收穩定所取得的。

至於扶貧,其實更多的是應該通過國家稅收進行二次分配,稅收從哪裡來?當然是如前所述,如果我們的扶貧僅僅是依靠財政扶助的方式,那麼一旦離開了財政扶貧款,大多數人必將是重返貧困。而財政保障來自於哪裡?不也正是企業興旺,稅收穩定得來的嗎?

總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不能空中樓閣,中國有句俗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




梁毅


這個富人做的對!

貧困,究其原因主要是無就業,自己的勞動變不了錢,自己本來擁有的資源就很少,不能向富人一樣,利用擁有的資源去投資而獲取利潤,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換取工資,滿足自己生活所需,免強達到脫貧標準。

一個富人,如果不投資辦企業,他擁有的財富完全夠幾代人坐著消費,而人們的消費消耗品主要是農產品,而農產品一家子又能消耗多少,很少吧?對麼?

一個富人假如投資辦企業,舉個簡單例子,投資1000萬辦個服裝廠。

首先得辦證照,公共管理就有了就業!

徵用土地,財政就有了收入!

新建廠房,建築工程行業就有了就業!

購買設備,機械加工製造企業就有了就業!

用電,電力企業就有了就業!

購買原材料,紡織行業就有了就業!

組織生產,自己企業就有了就業!

不管是什麼就業,都要用工人,工人勞動,拿了工資後,工人也要消費,消費最低級的產品,農產品就有了消路,農民就有收入,在各個行業生產的同時又改變了農民身份,變成工人,領取工資,也有了收入!只要有收入,就不存在貧困!

所以我認為,富人做的對!

我們國家在振興農村,就是要大力扶持民營企業,他是解決農民就業的主力軍,我們就是要積極幫助他,早日落地,早日生產,早日引領農村致富奔小康!


想象力69321523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救急還是救窮的問題。救急就直接捐助幫助窮人,但是過後大部分還是窮人。見效快後遺症多。甚至會滋生一部分我窮我有理,不幹活坐在家裡等救濟的渣。辦實業促就業是救窮,見效相對慢效果好。能幫助大部分的窮人自食其力走出貧困。當然坐在家裡等救濟的那種蛀蟲不提也罷。救急為輔救窮為主善莫大焉,可是誰都不是聖人。能以自己的方式幫助別人,其它指手劃腳的人都應該給抽大嘴巴。


金30895348


長遠看這樣是對的,但是我們不能排斥眼前之善,有能力就做一下,和長遠的善並不矛盾。更多的時候,這種說法只是一種藉口,難以想象對眼前可以做到的救助不屑一顧的人,會是個善良的人,只不過是用這種藉口袖手旁觀吧!說穿了就是一個又當又立的人!


桃小福


捐是情分不是良心發現,不捐是本分不是泯滅良心。企業家有企業的難處,原因多多。換句話說你每月拿4-5000元以上的工資你能捐多少?捐上個2000---10000你會嗎?當然不太會,因為你有你一大堆事要用錢,本身自己都不夠花,可你比貧困山區的和無勞動能力的人要好太多了。有些企業家也是和你一樣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別看他風風光光紅紅火火,實際上資金賬簿上也是捉襟見肘,難有富餘,可能還欠著貸款每月到期付賬。至於藝人明星的收入跟企業收入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收入所需要的成本和企業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方式,企業的利潤是非常低的,通常是靠大批量的生產銷售才能得以實現,這還不包括不可預測的資金損耗流失。所以,每個人捐不捐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困難。


海派牛爺


辦實業能使更多窮人就業,確實是真扶貧的好途徑。

有人認為資本家辦實業雖增加了就業,但也同時可以賺取更多的剩餘價值。

資本家擴大實業還使有些中小企業破產,最終形成壟斷企業。

其實是分光吃盡的平均主義、小農思想,違背社會發展規律。

剩餘價值分光吃盡,用什麼發展,拿什麼搞科研。

現代企業就應該做大做強,我國的華為、中興,日本的三菱,豐田,美國的波音,歐洲的空客,莫不是超大企業。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最多當配角。

所以富翁不損救濟,轉辦實業才是利國利民的好舉措。


辛福先


聽其言觀其行,能踐行自己的理念也可以。怕的是說一套做一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