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子偕行,背水一戰

這些天,打贏武漢保衛戰成了熱搜關鍵詞,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一語中的指出,“武漢是決戰之地,我們要集中力量打殲滅戰,而不是鬆鬆垮垮打持久戰。”疫情每拖一天,代價都是巨大的。不管從全國支援武漢的力量、還是市民的耐心、亦或是各級幹部的精力來看,都不能久拖。“我們必須背水一戰,沒有退路,沒有時間,務必打贏!”

2月15日,冒著紛飛的雨雪,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飛赴武漢,他們將入駐雷神山醫院四個病區,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開展中西醫結合救治。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他們與武漢,與子偕行,背水一戰。

晚上8點半,通往武漢市天河機場的道路冷冷清清,抵達12號接站廳時卻是熱鬧溫馨的場面。隨處可見的標語“同舟共濟馳援武漢,堅定信心共克時艱”“向抗疫英雄致敬”。接站廳的一側,設有湖北機場集團援鄂醫療隊義務服務點,放著水果與飲料供醫療隊員選擇。廳內大約有20餘名接站人員,這也是好久沒有過的熱鬧場景。原來這天是全國各地醫療隊同時赴鄂的一天,不僅有支援武漢的,還有支援湖北省各地市,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但他們的信念一致,目標一致,就是打贏這場武漢保衛戰。

每支隊伍出來,都會有專人舉著標明隊伍名稱的引導牌,當國家中醫醫療隊上海隊出現在遠處的通道,我的身後突然有一人大喊:“感謝上海,武漢加油!歡迎上海,武漢加油!”隨後,在場的全體人員都齊聲高喊,我被眼前的場景深深震撼,也為之感動。這些人都是來自各地的負責人,他們來接支援他們的白衣天使。但此刻,無論哪支隊伍到來,都是一家人,都是戰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向醫療隊員們表達最誠摯的敬意。

2月17日晚,同屬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的深圳隊也抵達武漢,接站的站臺上,有一個人忙前忙後搬運物資。原來,他就是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面對遠道而來的同鄉戰友,他告訴我,“見到他們就像見到親人一樣,希望大家都能保護好自己,一個不少地打贏這場抗疫仗。”

在前線,工作節奏不再是我們常聽到的“996”,而是“4668”。醫護人員分為四班上崗,第一班4個小時,從上午8點到中午12點;第二班6個小時,從中午12點到下午6點;第三班6個小時,從下午6點到凌晨12點;第四班8個小時,從凌晨12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由於穿防護服的緣故,無論上哪個班,中間都不能出來換衣服出病區,醫護人員的辛苦可以想象。

但是,他們依舊前赴後繼,不畏艱險,衝鋒在前,上海隊帶來了十幾臺呼吸機,全力支持武漢抗疫,深圳隊帶來了二百多箱物資支援前線。每個隊都竭盡所能,為上前線做好充足準備,為背水一戰不惜一切。每每看到他們,我都會倍感踏實,倍感振奮,這是一群身披白色戰袍的戰士,他們一批又一批來到前方,背水一戰,武漢保衛戰必將戰無不克,攻無不勝!(本報記者 李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