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滬28條”!上海金融助力疫情防控顯成效

CFIC導讀

◆上海金融業落實“滬28條”,全方位、多渠道開展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舉措,全力支持企業儘快復工復產。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2月20日電(記者桑彤)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金融業落實“滬28條”,全方位、多渠道開展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舉措,全力支持企業儘快復工復產。

專項貸款力度大:實際成本遠低於1.6%

在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和上海銀保監局指導和支持下,上海不斷加大對疫情防控重點領域的專項信貸支持。

在滬銀行積極使用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政策,截至2月18日已累計向48家重點企業發放90筆共13.1億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2.35%,中央財政補貼50%後,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大大低於1.6%。其中,全國性銀行在滬分行發放6.7億元,地方法人銀行發放6.4億元。

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軍介紹,這些貸款大多在1天內完成發放,最長不超過2天,集中投向與防疫相關的產品生產、設備製造以及醫藥物品採購等關鍵領域。同時,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利用再貼現等工具加大支持,截至2月18日共發放再貼現1.1億元。

比如,上海銀行充分運用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財政部貼息等支持政策,聯繫近200家地方防疫重點名單企業,截至2月19日已投放14筆金額達4.41億元;並迅速設立了30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支持疫情防控重點醫用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的生產、供應和運輸等企業。

與此同時,上海增加對受疫情影響企業和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截至目前,54家在滬銀行已累計投放疫情防控貸款176億元,支持企業1796戶,貸款綜合成本3.62%左右。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4360戶企業,減免貸款手續費與利息約3.5億元。

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銀行還通過變更還款安排、延長還款期限、無還本續貸等多種方式予以支持。54家在滬銀行累計為440戶企業續貸44.7億元,通過貸款延期等方式累計為8910戶企業開展信用修復,金額約33億元。渣打、花旗、星展等多家外資銀行也積極響應,採取延長貸款還款期限、墊付資金、免收利息等舉措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金融保障全方位:發揮“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

為全力保障支付清算系統穩定運行,作為金融基礎設施的金融機構積極優化現金、支付、徵信等金融服務和管理工作,確保資金劃付及時高效。1月24日至2月18日,上海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為防控疫情投放原封新券28億元,累計出庫現金95億元,累計入庫現金161億元。

銀行普遍開啟了疫情防控授信審批和跨境業務綠色通道,簡化購付匯業務,應急信貸審批實現當日上門、次日放款等。截至2月18日,上海市中外資銀行共計辦理與疫情防控相關且屬於特事特辦的經常項下外匯業務180筆,合計金額等值2290萬美元;通過自由貿易賬戶匯出防疫採購資金17筆,摺合人民幣1989萬元。

保險機構也充分發揮經濟補償功能,保障疫情防控“兩手抓”。一方面提高疫情防控期間人身保障,將新冠肺炎納入保障責任,50家在滬保險機構銷售涵蓋新冠肺炎責任的保險產品522個,共計約30萬件,已對38人次新冠肺炎客戶賠付約521萬元;另一方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人保財險上海分公司、太保財險上海分公司等多家保險公司迅速將僱主責任險、營業中斷險、團體意外險、團體健康險等相關險種責任範圍擴展至新冠肺炎。此外,人保財險上海分公司完成關稅保證保險16單,累計保額約1400萬元。

中國太保集團副總裁馬欣介紹,中國太保充分發揮保險“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公司向全國醫務工作者贈送含新型肺炎補償的各類保險361萬份,針對上海25萬醫務人員及其家庭成員提供了更具針對性的保障。同時,向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捐贈1000萬元,定向推動科技創新企業復工復產。

“近期,公司在海南省研發試點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解決企業復工後因場所內出現疫情導致場所隔離、關閉、營業中斷所造成的產品損失、員工工資支出及隔離費用等難點問題。2月19日起,我們向全國多地推廣了這一險種。” 馬欣說。

直接融資審核快:科創板上市即申請即受理

加強對企業的直接融資支持,上海金融市場開闢“綠色通道”。不僅加大創新服務力度,拓寬疫情防控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還視情減免交易結算費用。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清算所等加快審核,支持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發行。浦發銀行落地上海市首單疫情防控債,交通銀行發行銀行間市場首批疫情防控專項同業存單,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等6家在滬券商主承銷發行了疫情防控專項債共計約50億元。

據悉,國泰君安成功發行了湖北省內企業首單疫情防控公司債券,不僅獲上交所支持開啟“綠色通道”,還受到投資者的歡迎。債券發行利率4.5%,創下了近三年中西部地區國有AA+企業同期限非公開公司債券發行利率新低。

上海證券交易所還對申請科創板上市的相關企業,做到即申請即受理,組織熟悉生物醫藥行業的專業審核人員集中攻關、快速審核。2月5日,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科技創新企業——東方生物在上交所科創板順利上市。

中國信登辦理完成信託公司報送的公益(慈善)信託產品預登記29筆,其中定向“抗擊新冠肺炎”等專項慈善信託計劃募集金額累計達10億元。相關市場機構分類採取股票質押協議展期、對部分融資融券客戶不主動強制平倉、適當延長客戶補充擔保品的時間等措施,加大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支持。

上海金融業正全方位、多渠道開展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2月20日下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聞發佈會(第28場)舉行。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軍在會上介紹,上海金融業正全方位、多渠道開展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加強對受疫情影響行業和廣大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在滬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舉措。

落实“沪28条”!上海金融助力疫情防控显成效

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軍介紹情況

金融市場:加強企業直接融資支持

在滬金融市場開闢綠色通道,加大創新服務力度,拓寬疫情防控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視情減免交易結算費用。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清算所等加快審核,支持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浦發銀行落地上海市首單疫情防控債,交通銀行發行銀行間市場首批疫情防控專項同業存單,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等6家在滬券商主承銷發行了疫情防控專項債共計約50億元。

上海證券交易所還對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的相關企業,做到即申請即受理,組織熟悉生物醫藥行業的專業審核人員集中攻關、快速審核。2月5日,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科技創新企業——東方生物在上交所科創板順利上市。

中國信登辦理完成信託公司報送的公益(慈善)信託產品預登記29筆,其中定向“抗擊新冠肺炎”等專項慈善信託計劃募集金額累計達10億元。相關市場機構分類採取股票質押協議展期、對部分融資融券客戶不主動強制平倉、適當延長客戶補充擔保品的時間等措施,加大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支持。

銀行業:增加信貸投放提供高效服務

在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和上海銀保監局指導和支持下,上海市銀行紛紛加大對疫情防控重點領域的專項信貸支持。在滬銀行積極使用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政策,截至2月18日,在滬銀行累計向48家重點企業發放90筆共13.1億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2.35%,中央財政補貼50%後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大大低於1.6%。

其中,全國性銀行在滬分行發放6.7億元,地方法人銀行發放6.4億元。這些貸款大多在1天內完成發放,最長不超過2天,集中投向與防疫相關的產品生產、設備製造以及醫藥物品採購等關鍵領域。同時,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利用再貼現等工具加大支持,截至2月18日,共發放再貼現1.1億元。

同時,增加對受疫情影響企業和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截至目前,54家在滬銀行已累計投放疫情防控貸款176億元,支持企業1796戶,貸款綜合成本3.62%左右。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4360戶企業,減免貸款手續費與利息約3.5億元。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在滬銀行通過變更還款安排、延長還款期限、無還本續貸等多種方式予以支持。

截至目前,54家在滬銀行累計為440戶企業續貸44.7億元,通過貸款延期等方式累計為8910戶企業開展信用修復,金額約33億元。在滬的渣打、花旗、星展等多家外資銀行也積極響應,採取延長貸款還款期限、墊付資金、免收利息等舉措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此外,強化保障措施提供高效服務。在滬金融基礎設施全力保障支付清算系統穩定運行,在滬金融機構積極優化現金、支付、徵信等金融服務和管理工作,確保資金劃付及時高效。1月24日至2月18日,全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為防控疫情投放原封新券28億元,累計出庫現金95億元,累計入庫現金161億元。在滬銀行普遍開啟了疫情防控授信審批和跨境業務綠色通道,簡化購付匯業務,應急信貸審批實現當日上門、次日放款等。

截至2月18日,上海市中外資銀行共計辦理與疫情防控相關且屬於特事特辦的經常項下外匯業務180筆,合計金額等值2290萬美元;通過自由貿易賬戶匯出防疫採購資金17筆,摺合人民幣1989萬元。

保險業:擴展責任範圍提高人身保障

在滬保險機構充分發揮經濟補償功能,保障疫情防控。

一是提高疫情防控期間人身保障。在滬保險機構積極擴展健康險責任範圍,將新冠肺炎納入保障責任。截至目前,50家在滬保險機構銷售涵蓋新冠肺炎責任的保險產品522個,共計約30萬件,已對38人次新冠肺炎客戶賠付約521萬元。

此外,針對疫情防控和專業醫護人員、志願者、新聞工作者、交警等一線工作人員,在滬保險機構通過贈送醫護人員專屬保障項目、免費提供人身意外傷害險等給予支持。截至目前,在滬保險機構已為25萬名上海市醫護人員贈送專門針對疫情防護的保障項目,同時覆蓋支援外省市病區醫務工作者的意外事故,總保障額度達到2億元。

二是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針對企業復工復產保障訴求,人保財險上海分公司、太保財險上海分公司等多家保險公司迅速將僱主責任險、營業中斷險、團體意外險、團體健康險等相關險種責任範圍擴展至新冠肺炎,國壽上海分公司為相關企業提供了涵蓋新冠責任的保險套餐。此外,人保財險上海分公司完成關稅保證保險16單,累計保額約1400萬元。

李軍介紹,2月14日,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政府共同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在舉國上下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文件的印發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深化改革的堅定決心,也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高度重視。

下一步,上海市金融系統將繼續做好防疫情與促發展工作,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積極支持企業儘快復工復產。同時,在國家金融管理部門指導和支持下,奮力衝刺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這個目標。

落实“沪28条”!上海金融助力疫情防控显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