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不聽父母教導怎麼辦?

用戶8189323594031


重點班學生,不聽父母的話怎麼辦?值得每一個家有兒女的爸媽反思,今天就公開討論一下,讓更多的家長和孩子彼此的理解更好溝通一些。

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必需聽父母的,至少父母不會害孩子,都是為了孩子好,這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真實寫照!

但是,孩子到了高三,事實上已經是一個獨立人格的人了,有自己獨立的觀點,價值,有自己的喜好和思辨力,雖不及家長的經驗豐富,但是在他們的生活圈子裡,已經算是成人了,他們更需要家長的關注,認同,和支持,而不是凡事都拿家長的觀點與孩子對視,家庭關係時時處在極度矛盾中,痛苦不堪!

和諧的親子關係,更多的需要從結果和價值最大化上考慮,孩子的思維有時候更具備簡單性,聚焦性,高效性,創造性,只是父母和孩子站的角度和思維模式不同!




校長名家


高三學生由於學業壓力大,再加上現在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正常可以回答學校學習的他們現在卻不得不在家裡學習著各類的網課,但是網課與線下授課終究是有差距的,這也使得高三的學生在解決自己學科方面的問題的時候遇到了瓶頸。高三的學生雖說也長大成人了,但是在心智上還是不成熟的,父母說的一些教導在他們聽來會感覺到很嘮叨,很煩惱。

我們作為家長此時一定要包容孩子,理解孩子的難處,正如莫言老師之前說過的,高三的學生努力程度不亞於一個創業的人,創業會經受各種磨難,高三學習同樣也在考驗孩子的毅力。所以孩子頂嘴不聽父母管教也是其內心的一種釋放,但是我們要清楚當孩子不聽管教頂嘴的時候他的內心其實也是很不舒服的。

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等到他輕鬆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和他聊一聊生活上的事,距離高考也只剩下100多天的時間,陪伴著孩子熬過去上了大一,等到今年放寒假的時候再看孩子的改觀。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專業教育回答,總有跟你情況相近的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莫言,一個讓學習變得更簡單更快樂的老師


莫言No1


朋友你好!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個人覺得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以下方向供你參考:

第一就是孩子處於青春叛逆期,高三學生20不到的年紀,正值叛逆期中段,情緒非常不穩定,對外界的看法比較敏感,作為父母不應該老是揭孩子的短、批評孩子,更不應該把自己的固有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應該多多瞭解孩子喜歡什麼,跟孩子與朋友一樣相處;

第二是不是家庭環境所影響,比如父親酗酒,嗜賭,爸媽頻繁吵架,母親在圈子裡負面新聞很多等因素,會讓孩子覺得你們自己就那樣,還來講我?

第三就是校園戀情所困擾,青春期的戀情總是懵懂而長情的,如果情場失意,勢必會讓孩子意志消沉,無心學習。這時候父母的教導與批評,往往會遭到孩子的漠視甚至強烈的反擊。

總而言之,先要弄清楚原因,再對症下藥,方可藥到病除!家長一方面要在生活上多關心,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多多迎合孩子的需求,進行正確的引導!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堯老師的微課


高三一般學習壓力都挺大的,尤其是現在得孩子,學習課程比我們那會深一些,還生活在這麼高科技產品的時代,很多事情都想去探索。

跟我們80後讀高三的還不一樣,對於我們那時候我覺得BB機挺[贊],時代不一樣了,但是叛逆都是一樣的。

還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孩子從早就在爸媽身邊長大,孩子的一切父母都瞭然於胸,點點滴滴都看在眼裡,這樣孩子不會覺得自己另類,自卑。二種就是隔代帶孩子,老人疼愛孫子,老人只管吃飽穿暖,是非對錯,行為禮儀不注重。

作為家長應該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應該多溝通、多開導、多耐心、不能像我們讀書時不斷的催促,有時候起到的不是他們想要得結果。


現代美女紅紅


家長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因為高三了,壓力比較大,孩子這時可能心情比較煩躁,再加上孩子這時也處於叛逆期,家長如果不換位思考,直接批評或者教育孩子,這樣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導致不願意聽話。


鴨娃兒1


高三學生已經成年了,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想教育孩子也要講究方法,不能像管小孩子那樣生硬直接,要像朋友一樣給建議,最終決定還是要留給孩子自己!



筱元的育兒生活


高三的孩子,不聽父母的,很正常。原因都知道不提。

這時候就要看父母的素質了,

素質低的,恐怕不是高三,初三就已經管不了了

而素質高的,

別說高三了,他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找媳婦結婚生子到死都得聽話

這就是素質

這就是素質的威力

孩子的教育,

真的就是拼爹!


善良不能再沉默


已經高三了會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希望家長過於干涉自己的事,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孩子有共同話題,然後在你想管她的時候以一個朋友的方式給予建議,而不是以家長的方式去要求,這樣孩子不會過於敏感就會聽從你的意見的。


科一科四理論彭教練


因人制宜,不要一味奉承,也不要一直剛到底,看孩子到底適合幹什麼,有的孩子走上學的路子是對的,有的孩子確是是不適合上學,那還不去去學個一技之長。問孩子,也問自己,為什麼要上學?自己上學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微維談


[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忍著吧,一定能行的!加油,母親!加油💪,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