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中有哪些年過百歲的人?他們有何長壽的祕訣?

十點歷史君


生存和長壽,應當是人類最根本的慾望,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裡,就有不少長壽的人物。這是因為在金庸武俠的設定中,內功高強的人,若不突逢災難提前離世,自然衰老的話,一般皆能長壽,而且內力還會隨年齡的增長日益漸深,內功與壽命幾乎是相互相成的。當然了,也有好幾個人物的長壽,是與內功無關的,但他們各自也有長壽的秘訣。羽菱君以年過百歲,作為最長壽的標準,選擇了以下幾位人物,略作分析,來看看他們各自長壽的原因和秘訣。



逍遙子

這位人物在《天龍八部》中,跟達摩祖師等人一樣,是屬於傳說中的人物,他就只在後人的回憶中出現,從未在小說中真正出場,甚至可能就只有在新修版的小說中,才出現了他“逍遙子”的名號。不過他的事蹟雖然大多不詳,但是他必定是非常長壽的一個人物。因為大理“長春不老谷”中,那部教人如何長春不老的神書,在當年就是被他搶走的。不老谷裡面的人,個個都能活到百歲以上,除了喝谷中的“不老泉”,就是在這部神書中獲得長壽的秘訣。逍遙子後來傳給大弟子天山童的“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應當就是從這部神書來的。

即便逍遙子自己沒練“不老長春功”,只是把童姥當作實驗,他自己也必定長壽,畢竟他還有“北冥神功”和“小無相功”。與“不老長春功”一樣,這三門神功,皆有延年益壽且青春常駐之效,這點從他三大弟子的年齡就可看出。童姥去世時九十六歲,無崖子九十三歲,李秋水則是八十八歲,這還是他們在功力都給了虛竹的情況下才去世的,若沒有這番緣故,他們三人活過百歲肯定問題不大,而且神功護體,便是過了百歲一樣年輕貌美。所以說逍遙子應當是活了很久很久之後,可能是自己不想活了才登仙而去的,一百歲以上對他來說是小問題。



段譽

段譽的長壽是有跡可循的,因為他的原型大理國宣仁帝段正嚴,就活了九十三歲(1083-1176年),乃是大理國曆代君主中,在位時間最長,壽命最長的皇帝。不過在小說中,段譽的壽命較之歷史還會更長一些,這是因為小說中提前了段譽的出生年。

說小說中段譽的年齡,其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因為對照大理國這邊的故事情節,金庸先生對段譽的年齡描寫,是遵照了歷史,段譽也確實是出生於大理保定二年(1083年),但是對照中原武林這邊的時間背景,卻又不同了。小說中明寫,杏子林事件突然爆發時,喬峰已經當了八年時間的丐幫幫主,而從汪劍通的信上可看到,喬峰是在大宋元豐六年五月初七接任的幫主,這一年恰好也是大理的保定二年(1083年)。然而此時的段譽卻已經十九歲了,可見按照中原武林的時間背景,段譽足足被提前出生十一年,大約是出生於1072年左右。假如去世的時間不變,那麼以此來推斷,小說中的段譽去世時,至少一百零四歲,十八年後,華山論劍才舉行。


實際上段譽必定長壽,因為除了身擁深厚內功,他也是有大慈悲之心的人,而且佛法修為高深,清心寡慾,不好殺戮,不易動怒,如此修養心性,必定益壽延年。

黃裳

小說中黃裳的年齡,似乎是個謎,因為小說中對他的生平涉獵不多,不過黃裳跟段譽一樣,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歷史上的黃裳也確實奉徽宗皇帝之命,役工鏤板刊印了《政和萬壽道藏》。不過出生於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的黃裳,到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刊印道藏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徽宗皇帝也是看他養生有道,且道學有成,才命他校對道籍。

假如以歷史原型為準,那麼小說中的黃裳至少活了一百一十多歲。這是因為黃裳從道藏中無師自通,練就了一身蓋世武功,後來徽宗皇帝命他帶兵圍剿明教總壇,黃裳一戰殺死了不少明教高手,結果引致與武林許多門派結仇,這些門派結成聯盟共討黃裳,殺了黃裳一家,黃裳逃脫後,潛隱四十年,破解各派仇人的武功之道,這才有了後來的《九陰真經》。可見黃裳的壽命有多長,他是熬過了所有比他年輕或年長的仇家。當然了他也有這個可能,畢竟他當年為了應付浩大的道藏刊印工程,為了有足夠的精力體力,從道藏中所練的也是強身健體的延年益壽之法。



一燈大師和周伯通

一燈大師段智興,其實也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便是大理宣仁帝段正嚴的孫子,諡號功極帝。不過相比於在小說中他是避位為僧,歷史上的段智興卻是在位離世的,在位二十八年後病逝,傳位其子段智廉。金庸先生將他離世改成出家,其實更能不受歷史的束縛,極致地發揮自己的創作。小說中的一燈大師究竟活了多久,沒有明確交代,但《神鵰俠侶》結局時,他就差不多一百歲了。

一燈是前五絕中,年齡僅次於王重陽的人,華山論劍時,他至少三十五歲以上。因為《射鵰》小說中洪七公被歐陽鋒重傷,功力盡失,他曾說過一燈若用一陽指打通他的奇經八脈,可治他之傷,但一燈已經五六十歲了(老版小說是六十幾歲),他不好意思相求,這時距離華山論劍過了二十三年,而到《神鵰》結局的第三次華山聚首,距離華山一論,已經過了六十餘年,那麼一燈就差不多一百歲了,按照老版小說則已至少超過了一百歲。


《神鵰》之後,一燈與周伯通還有瑛姑三人隱居百花谷,應當還活了一段時間才離世。老頑童也是至少一百歲以上的,因為他跟一燈一樣內功深厚。而且小說中明說了,周伯通生性樸實,一生無憂無慮,內功又深,兼之在山中採食首烏、茯苓、玉蜂蜜漿等大補之物,鬚髮竟至轉色。即是不諳內功之人,老齒落後重生,筋骨愈老愈健之事,亦在所多有。周伯通雖非道士,卻深得道家沖虛養生要旨,因此年逾九十,仍精神矍鑠,這一大半可說是天性使然。



張三丰

估計許多朋友跟羽菱君一樣,看到金庸武俠中長壽之人的字眼,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近似仙人的張三丰。張三丰是金庸先生筆下一代武學的大宗師,也是在小說中真正有出場,唯一活了一百一十二歲以上的絕頂高手。張真人在歷史上也是確有其人的,出生於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但他究竟活了多久,歷史上並無記載,傳說是到明成祖永樂年間他還活著。

小說中對張三丰的年齡設置是遵循了歷史的,因為《神鵰俠侶》結局,他在華山出現時十三歲,蒙哥大汗離世為推斷,以那年剛好是南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年)。《倚天屠龍記》小說結束時,張三丰明顯還沒仙逝,以張無忌的年齡推算,那時距他百歲大壽,張翠山夫婦離世,已經過了十二年左右,因此小說結尾張三丰至少一百一十二歲。


張真人能夠這麼長壽,一是他內功深厚,二是他深得道家沖虛養生要旨,相比於郭襄,他雖也有情思,但卻無情傷,清心寡慾,不尋煩惱,講究養生,自然長壽。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張三丰擁有廣闊無比的胸懷,能夠海納百川,容納各事各物。這點從他對明教的態度是求同存異,就能看出,張無忌也是受他包容萬物、和衷共濟思想的影響,才能放下自身仇恨,團結各派共抗蒙元。

以上這幾位,是身負高深內功,必然長壽的高手,下面羽菱君再談兩位不靠內功長壽的人物。

柯鎮惡

吵架沒輸過,打架沒贏過的柯鎮惡,是“射鵰三部曲”中第一個不靠高深的內功,能活過百歲的人。柯鎮惡的武功水平,幾乎從《射鵰》到《神鵰》都沒變過,一直在二三流的水平。雖然第三次華山聚首,柯鎮惡沒參加,但他很明顯還沒離世,楊過救援襄陽之前,還在嘉興鐵槍廟拜託他為楊康修墓。


新版小說《射鵰》中柯鎮惡出場的年齡在三十多歲左右(老版是四十來歲),那麼《神鵰》結束時,他已經九十多了,雖然性格暴躁,但並無病痛,在桃花島頤養天年,和黃藥師一樣,活過百歲自然沒問題。按道理來說,柯鎮惡這樣的人設,是很難活的那麼久的。武功並非一流,內功不深,性格又暴躁乖戾,怎麼看都不是高人的形象。

實際上他能活那麼久,不用找其他可以解釋的原因,主要就是小說情節設置所需。因為他是除了黃蓉,楊康死時唯一的正派見證人,藏在暗中的他聽到了鐵槍廟中所發生的一切,金庸先生留下他的性命,就是為了借他之口告訴楊過,楊康之死的真相。別人說楊過未必相信,像沙通天等人也未必會跟楊過說實話,而讓柯鎮惡提前告訴楊過又不行,只有在小說結尾,讓楊過知道真相,才能體現出楊過化身神鵰大俠的仁義之舉,乃出自他的真心,不然會變成為父贖罪。可見,柯鎮惡是真正情節所需,才得以長壽的。

壽南山

這個人物可能有些朋友不大認識,他是《倚天屠龍記》中的一個小角色。這個人是張無忌與趙敏前往少林之前,在“護國寺”遇到的成昆手下之一。壽南山有個外號叫做“萬壽無疆”,卻是江湖上朋友取笑他臨陣畏縮、一輩子不會給人打死之意。他雖拜在成昆門下,成昆卻嫌他根骨太差,人品畏葸,只差他跑腿辦事,從來沒傳授過什麼武功。這次是奉成昆之命,派發英雄帖,護國寺中的成昆爪牙都死在張無忌“九陽神功”的反震之下,他不敢對張無忌下手,反而保下一命,卻被趙敏欺騙點中了死穴,聽她和張無忌差遣,照顧了他們好幾日,張無忌和趙敏的重傷也得以順利復原。


趙敏留下他的性命,為了不讓他返回少林知會成昆,欺騙他雖死穴已解,但是他這一生必須居於南方,只要一見冰雪,立刻送命。叫他急速南行,住的地方越熱越好,倘若受了一點點風寒,有什麼傷風咳嗽,都能危及性命。壽南山信以為真,拜別二人,出廟便向南行。這一生果然長居嶺南,小心保養,不敢傷風,直至明朝永樂年間方死,雖非當真“萬壽無疆”,卻也是得享遐齡,最起碼都活過了百歲。雖是個小人物,但很大可能在《倚天》中,他是除了張三丰之外,唯一一個活過百歲的人了。

總體而言,在金庸武俠中,若要長壽,必先深諳內功,只要有內功傍身,即可減少病疾,益壽延年,這是最根本。除此之外,從以上所述的這些人物中,又可得出一些共同點,那就是必須清心寡慾,多學養生之道,但最重要的還是為人處世,必須心胸開闊,能容萬事萬物,談薄名利的追求。像張三丰這樣的仙人,可以說是萬世的楷模,世上若多有像他那般胸懷的人出現,社會也會更加的安定。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