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開學”指南——教師

特殊說明:本文組稿完成於2020年2月17日,其中某些內容可能因時間發生客觀變化,因此在實際使用此指南時,需注意核對相關事物的現實情況,避免產生誤會。

恭喜你發現一篇乾貨,預計需要你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本系列推文後面會考慮做成視頻來講解,讓各位看的更舒服。現在我的資源比較有限,暫時還做不到…

儘管本文閱讀時間預期很長,筆者仍建議在閱讀本文前閱讀此文章:《【規劃參考】疫情期間網上授課,何以招致普遍質疑?》,點擊標題可以直接閱讀。那篇文章反映的種種問題與思考,是我撰寫此文的前提。

“網絡開學”指南——教師/學校版(篇1)

前言

特殊時期,為追求“躺屍時間”的高效利用,各行各業無不正在討論如何讓互聯網幫助自己的工作獲得新生,避免在這一場寒冬中過早死去(倒閉)。教育業也是如此,因中考、高考,乃至學生的人生著想,有能力的學校都表示要進行“遠程開學”。然而,在當前的技術限制下,“遠程開學”的效果並不理想。以至於遠程教育常用軟件——釘釘,於近期在B站發佈《釘釘本釘,在線求饒》 的視頻作品——可能是為了挽救它在應用市場評分低的慘狀。

不過,與很多被刷差評的教育周邊APP一樣,釘釘只是一個工具。學生無能向學校反抗,只得向工具攻擊,希望這樣的狂怒可以解決問題。但眾所皆知,工具沒有情感,沒有原生的思考能力,它本身是沒有錯誤的,錯誤的是使用工具的人。所以這是這篇文章寫作的前提,也就是:如何儘可能用“網絡開學”來彌補因特殊原因造成的時間損失?

在這種“線上開學”的模式下,各方無不其擾:

學生失去快樂:本來以為可以放個超長假期,你還強迫我在家學習?

教師感到恐懼:原來班級上課可以有組織教學、當面溝通、紙質批改等,現在這些都沒有了,而且我對“網絡開學”的流程也不熟悉,正常教學還怎麼開展?

家長也很煩惱:本來春節不上班,還要走親訪友、發紅包,支出本來就很高了。現在你告訴我還要在家裡監督著孩子學習?我再不上班,家裡都開不了鍋了!

程序員更頭禿:客觀需求增大造成服務器肉雞、崩潰,資源供不應求,產品使用體驗下降,老闆問罪,而自己經驗不足、能拿到的經費、資源也不足,如何破題?

······

本期我就從教師/學校的方向入手來嘗試破題,後續會寫一篇學生方向的方案——我認為,主要參與者的問題如能得到解決的話,至少會是個好消息。

找出“線上開學”的需求——正常開學的情況下,學校為了運作,需要做出什麼?

  1. 日常教學——在學校裡面對面授課
  2. 開會——使用會議室
  3. 辦公——以紙質辦公、電話辦公為主(若是線上辦公為主的學校,不會在這個時期產生巨大問題)

其它一些”網絡開學後“不需要特殊面對的問題(如後勤保障、校園安全、學生課間活動等)就不寫出來了。這些需求該如何線上化解決?


一、學校建立之本:日常教學活動。

日常教學活動的本質是讓學生掌握知識,評價知識是否掌握的方式就是測驗、考試。在正常的線下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手段觀察出學生是否能夠在課堂掌握知識,如觀察學生上課形態、發言情況,乃至日常的所作所為。但是如果還想在線上教育中用這些手法來判斷自己的教學手段,是不太現實的,對學生來講也是一種壓力(如強制要求開啟攝像頭)。

因此,既然我們都是在互聯網上開展學習,我們應當借鑑現有K12(基礎教育)線上輔導教育的運作模式——至少他們的模式已經證明了是可以應付現在的應試教育需要的

K12階段線上教育中開展大班課的先例並不多,但是開展大班課的基本上都有個特點,就是確定學生他喜歡學習這個內容、喜歡這個教師,然後才開始付費上課。而上課的教師與課後輔導的教師團隊可能不是同一個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跟商業運作有關係,商業化的教育機構保證自己的口碑是擴大發展的最好方法,而學生”主動學“、”被動學“的效果差異是巨大的——相關論述文章過多,我就不再重複了。二是客觀來講,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被很多學生所喜歡,這可能與教學方式、基礎能力有關係,同時也是學生獲取知識效率的重要因素。

所以,現在K12階段的線上教育是解決了線下教與學中的最大問題:如何讓喜歡學習的學生,遇見喜歡的老師?

反觀現在學校應對“線上開學”,還在使勁的生搬硬套原來學校的管理理論:依然是一個教師負責到底,依然是固定時間去安排上課,依然是固定的學生範圍——到底有沒有點互聯網思維,敢去向追求教與學的本質創新?

誠然,原有體制造成的困擾是阻礙創新的因素。話說多了,如果您也與我一樣想做出些許改變,不如看看這些解決方案。


“網絡開學”指南——教師/學校版(篇1)

1. 合理調配教師資源,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提供學生喜愛的內容

目前,各互聯網教育平臺已經將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的優秀教學資源實現共享機制。K12階段的網課資源,因為應試教育被模式化的原因,百度一搜皆是,有些地區還建有內部的共享系統;大學階段的網課資源,也有像中國大學MOOC這樣公益性的平臺。篩選這些資源是否能夠為學生所用並不複雜,只需要先去看看有沒有這些資源,然後試看一兩節,看看這些資源是否講的有用、講的好、符符合教師所帶學生的能力水平,然後再徵求學生的意見。

如果有合適的學習資源:

  • 建立比線下教學更頻繁的反饋機制。也就是要合理地按照學生學習這些資源的進度來進行階段性考核,教師根據這些考核情況對學生做有針對性的集體輔導或者單獨輔導。
  • 收集學生在學習資源時產生的問題。作出一對一解答。
  • 為學生學習進度制定合理的時間安排。結合反饋機制進行,但是不能做出一個“課表”,限定學生的具體學習時間(國家教育局已公開反對強制因課表設計去打卡)——因為有些學生學習能力差,他多看幾次資源也許可以理解,不能理解也會找到教師,不找教師也會無法通過學生懼怕的考試;有些學生一學就會,那麼就可以多給他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真的沒有必要還對優秀的學生施加學習壓力——但是我們不能反對他想學習更多內容。

這三條方案能夠有效的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被動轉換為主動之後,儘管完成的目標可能還是應試教育,但是也能大幅優化學生的學習形態。

如果沒有合適的學習資源:

一般來講一套課程是由多個老師分頭講授的(如果不是,說明這套課程創新力十足)。學生對這些教師的主觀評價也並不會完全相同(除非是評價機制有問題)——那麼就

讓學生覺得“講的好的老師”開大班課授課。

為什麼這麼做?

  • 互聯網課堂沒有最大人數限制;
  • 其它教師可以參與進這個課程的其它部分,如備課與課後輔導等,幫助整個課程的質量得到提升;
  • 節省教師資源。

可能這樣有人就會問了,不是那個實操能力最強的老師來統領全局,接觸學生嗎?並不是。因為是線下突然轉變為線上教學,必須考慮哪個教師能夠更有效適應線上教育的模式,減少實際操作負擔;另外,教師本身能力不足,客觀上來講也不會講出什麼好課,所以能被選上的教師實際能力都不會差到哪裡去;還有,“統領全局的人不一定幹基層的活”

具體執行方法參考:同一課程教研團隊收集有意線上授課的教師名單——給學生票選——根據票選的結果,決定最終開線上大班課的教師是誰。

其它教師就可以有精力出來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了。


“網絡開學”指南——教師/學校版(篇1)

2.選擇合適的授課平臺,不生搬硬套教學模式,平臺穩定性是最重要的

可笑的是,本文前面提到的釘釘原本只是個辦公軟件,他卻要來不惜一切代價地搶教育事業的飯碗,這真實地反映了商人逐利的本質——這是被學生炮轟的原因之一。但是釘釘在剛開始應用於“遠程開學”的時候,不穩定的現象是出了名的多;騰訊旗下那個最能夠被人們用作是線上課堂的工具——QQ群電話(屏幕共享),本來卡頓現象就很嚴重,清晰度也很糟糕,

如果不是因為QQ群電話體驗極差的問題,誰還會費那麼大個勁去裝個釘釘來上課呢?

所以,有必要對現有授課平臺做一個分析。

下面這份分析是筆者前段時間根據華南師範大學教研團隊的研究成果、網絡主流媒體報道、我所在的線上社群的反饋以及我的個人經驗做出。具體的評分內容可能與您感受的並不一樣,因為我的能力還不足以完全反映每一個人的想法,也因為平臺更新速度太快,可能有些客觀內容已經發生了變化。點擊圖片可以放大查看。

“網絡開學”指南——教師/學校版(篇1)

我對比較重要的要素做了黃色底色標記。對於某一個平臺與其它平臺相比的劣勢,一般都會用磚紅色底色標出。

具體來說,視頻直播能力是還原教師場景的重要工具,有無這個能力對授課效果影響是巨大的(老師都看不見了,學生的心理感受能好到哪裡去?);

教師的講課工具應至少有電腦。因為用手機講課不只是不穩定的原因,還有可能出現尷尬的場面……(相關新聞已經被和諧了)

屏幕共享也是很重要的能力,都用電腦直播了,咋不能直接把屏幕給放上去呢;

課堂互動功能:在這裡我的標記條件僅僅是”不能文字聊天”。因為線上平臺的特殊性,生搬硬套原來的那個教學模式是不行的(如“主題討論”功能本質上也是文字聊天、“連麥”功能實際用的時候因為技術問題,學生端聲音、麥克風同時打開會造成整個課堂巨大的迴音,損害課堂體驗,等等)

學生能不能發言:這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能文字發言,其它花裡胡哨的建議不要嘗試。

學生用什麼設備進課堂:有些學生沒有電腦,能不能直接用手機解決上課問題也是一個關鍵。如果能不下載APP直接打開(比如在微信直接打開)那就更好不過了。

近期平臺網絡整體表現:卡來卡去的,人都崩潰了,怎麼正常上課?所以這是一票否決項。

課堂教學過程是否在平臺公開:也就是,不是本校群體的用戶能不能主動在這個教學平臺上看到直播內容。有些老師會顧忌這點,所以也加了個重點標記。

不付費/簽訂合同能否正常使用:難道讓老師掏錢交平臺費嗎?這跟學校特殊時期有沒有相關資源有關係。有的話,可能是一件好事。

免費/未認證/籤合同賬戶最大的收看直播用戶數量(或相關限制)

:決定了這個虛擬課堂的最大人數是多少,這是做大班課的致命要素。

因此,整體分析下來,這四個平臺是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最應優先考慮使用的(排序越靠前越推薦):B站(等其它直播平臺)、騰訊課堂(非QQ)、釘釘、中國大學MOOC(限簽訂協議大學)。


就以上四個平臺做簡單的評價(中國大學MOOC除外,因為沒有教師賬號,就不多言了):

B站(等其它直播平臺):

為什麼把其它直播平臺給隱蔽了?是因為它們雖然也是優秀的,但是因為用B站的學生很多,學生在一個熟悉的網絡環境下面上課——至少會高興一些嘛~

B站需要使用直播工具來進行直播。好處是可以把教師攝像頭、講授內容、彈幕(學生聊天、提問)內容整合進一個畫面中,方便觀看和回放(如果沒有錄製進學生的聊天內容,錄屏回看的時候有些地方會無法理解——如學生提出了某問題,教師解答問題,回看時看不到問題,只能看回答,就是浪費腦筋了。)

壞處是…其實沒有什麼壞處,除非老師覺得持續的、高強度的監視學生是一件好事,或者老師對課堂內容公開一事反感(那我也沒辦法啦)

如何在B站直播相關的教程在B站上面已經有很多了,官方文檔也很詳細,只要用心研究一下就會了。後面我還考慮寫個B站直播教學類內容的指導與建議文章。

騰訊課堂:

不是QQ的視頻通話!有些老師可能會將兩個東西弄混(其實說明這位老師是曾經做過線上教學的)。騰訊課堂是從QQ劃分出來的東西,因為有直播准入限制,其穩定性一直都很好,直播是使用騰訊課堂相關專用軟件,比B站簡單,弊端是課堂內容同樣在平臺公開。

釘釘:

除了課堂內容不在平臺公開,真沒想到什麼優點。只有釘釘突然被罵的那麼慘,不是沒有原因的。

可能你們會問一個問題:

這三個平臺能夠實現課堂考勤的功能嗎?答案是都可以。B站結合小葫蘆彈幕助手使用(具體方法我考慮寫個教程,有需要就寫),騰訊課堂自帶有統計,釘釘,放了很大的一個打卡功能,但這也是被很多網文批鬥的對象。

關於“日常教學活動”部分的內容,到此告一段落。


二、線上開會如何高效進行?

使用合適的平臺。教師間開會一般是私密性的,規模也不會很大,使用微信群或QQ群語音溝通就可以解決了,如果規模比較大,也可考慮使用騰訊會議,也是私密性強的一個平臺。如果是教師給學生開會,私密性不強的話也可以在B站上面做直播,這種直播不限制觀看人數,確實也是一種開會的辦法。

人員分配也要重視。線上開會本來效率就不是很高,更需要有人對整場會議做記錄——無論是文字要點記錄,還是對整個視頻的錄製。

能不開會就不開會。杜絕領導講話式開會,開會這件事情應該是要充滿討論性的。發個通知直接在群裡發個公告、收復就可以了,單純講個話沒有必要調用這麼多人在一塊的資源。

我對於線上開會的建議其實並不多,因為開會這件事情很相對於教育來說並不複雜。


三、辦公問題。

我對於此甚至不想給出什麼建議了。有能力、有想法、有遠見的學校早就已經實行線上辦公了,要是讓一個單純依賴線下辦公的組織突然全面線上辦公,誰受得了這樣的折騰呢?或者,因為我並不是一位基層教師,也許別的人也會給出像上面一樣全面的操作建議,局外人就不多做評論了。


“網絡開學”指南——教師/學校版(篇1)

總結

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線上教學的解決方案,其它的並沒有深入撰寫。這一方面是限制於作者的客觀經驗水平,一方面是很多客觀事務是依靠於線下需要而存在的,在線上進行操作的意義不大。誠然,“線上開學”是大趨勢,在此之下暴露的種種教育問題很明顯並不能迅速得到扭轉,我也只是在儘可能地提出優化方案、解決方案,能做到的其實很少。疫情無情,但人有情,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戰勝這次災難。但在這場無聲的戰爭勝利之後,我們每個教育參與者也確實應該對現有的模式、體制、思維,做一次全面的反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