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一大批珞珈青年

奮戰在抗疫一線

還是在後勤、後保、保衛

多點位長戰線的抗疫戰場

一個又一個“逆行先鋒”迎難而上

用默默的付出記錄責任與擔當


人民醫院東院區重症醫學科主任 周晨亮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自稱是“最大的機動力量”的周晨亮已經連續在醫院住了3個多星期了,隨著疫情的發展,重症室早已是爆滿狀態,但他沒有絲毫的退縮或是懈怠


上午8點,在重症醫學科病區,周晨亮完成了交班,便立刻換上厚厚的防護服,進入病房查看病人。完成查房後,整個科室還要進行討論,分析所有病人情況,並制定後續24小時的治療方案。


“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病情變化是非常快的,所以治療方案我們也是每天更新,使之更有針對性。另外,每天輪守在病房裡的醫生,也會隨時根據病人出現的變化,及時分析並做出治療上的調整。”周晨亮還結合“非典”和禽流感時期的救治經驗,對肺衰竭病人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療方案,從現有治療效果來看,“

這個病是可以治療的”。


這次疫情是對武漢市、湖北省乃至整個國家醫療體系的一次巨大考驗。但有政府的綜合治理和廣大醫護的前赴後繼、老百姓的理解和配合,以及社會人士的無私贊助,周晨亮相信,“我們能勝,而且有信心不會是慘勝”。

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Ⅰ科團支部書記、青年護士 陽莉沙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曾獲評湖北省優秀共青團員的陽莉沙一直和同事堅守一線,弱小的身體每天穿著幾層防護服奔波,一脫下來全身都汗溼了,口罩、護目鏡等也把臉勒出了道道痕跡……


科室裡好幾個醫護人員病倒了,她所在的科室也成了隔離區。作為團支部書記,當嚴重的疫情一步步擊垮部分人的心理防線,她鼓勵支部成員們要相互加油打氣,不要獨處太久、不偏聽偏信,想哭就哭出來,哭完以後繼續加油,繼續幹

中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長 吳長蓉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到接管目前武漢市規模最大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任務後,吳長蓉便全力投入到協助籌建方艙醫院的工作中,每天休息不到4小時


開辦讀書會、帶領患者跳舞做體操,她想方設法豐富患者的精神文化生活,緩解患者緊張焦慮,以增強患者自我恢復的能力。


吳長蓉的愛人是一名呼吸內科醫生,不幸確診新冠肺炎,已高熱十餘天,一個多月沒有回家的她含淚忍住,堅持奮戰在一線。


作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護士長,從開始開展“抗病毒肺”護理工作開始,吳長蓉帶領著科室不斷完善流程,實現了醫護人員零感染

她用她的實際行動默默的詮釋著勇氣和擔當,給同事們樹立了精神榜樣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面對疫情,張翼飛和機關後勤團員青年們奮戰在捐贈物資保障的一線,努力守好後勤保障的大後方,他在醫院捐贈工作小組和戰友們並肩作戰,感受到來自五湖四海的關心和熱愛,以及武大校友的高效和大愛,

撐起了醫用物資供應的一方天地,更溫暖了全力抗疫的醫者仁心。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武漢封城的第三天,劉雯登上了由南昌開往北京西的高鐵,她手裡拿著南昌到鄭州的車票,目的地卻是武漢。劉雯是這輛列車唯一一個在武漢下車的乘客


劉雯是武漢大學校醫院放射科的一名醫務工作者,在此次疫情中,影像診斷是判別病毒性肺炎的關鍵之一,面對工作需要,她顧不得父母的不捨,顧不得自己的安危,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我要去武漢”。從26號發熱門診開診到現在,劉雯每天都在崗位上連續工作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我已把兩個孩子送到媽媽家,隨時都可以出發,青年人、共產黨員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帶頭。”在得知醫院有外援任務時,賀宇最先向護理部報名參加。根據安排,她先到紫荊醫院參與援助,如今又轉戰大中醫院,和廣大同事們並肩作戰,奮鬥者抗疫第一線!

後勤保障部校園管理中心主任 周龍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1月29日,武漢大學後勤保障部成立了疫情防控物資保障應急突擊隊,他擔任突擊隊隊長,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捐贈物資到達,他都親自到場:調派突擊隊員到崗、聯繫貨車司機、尋找貨物倉庫儲存。


他是隊長,也是搬運工;他是相關防疫規範起草者,也是堅定不移的執行者;他是接受物資的學校代表者,也是司機、跑腿員。因為個人防護的要求,他忙了一上午都喝不上一口水;到城外接受捐贈,他和突擊隊員們從早上出門直到下午五點,沒能吃上一口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黨員幹部,他深知關鍵時刻所擔負的政治責任和使命。

文理學部社區幹部 陳小凡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從1月22日開始,吃住在辦公室,一日不休帶領網格員們迎難而上,克服物資短缺、人員不足等困難,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大年初一早上,陳小凡為隔離者送米送菜,深夜還要分送確診、微症、疑似病人,等送完最後一批病人已是深夜3點。這樣的忙碌,幾乎每天都在經歷,2月6號,為了送確診病人工作了一個通宵,第二天一早又繼續戰鬥,再苦再累、再多委屈都沒能讓她退縮!

校園管理中心青年職工 謝雨露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作為疫情防控後勤保障物資應急突擊隊的一名隊員,無論白天黑夜,哪裡有需要就衝向哪裡。他是搬運工兼司機,蔡甸、青山、光谷到處代表學校接受捐贈,同時也是校醫院替班司機。

保衛部青年幹部 姚琪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在工作人員吃緊的情況下,他主動請纓、放棄休息,從校外搬到校內居住,只為完成好保衛部後勤保障工作。從防控工作啟動以來,積極主動配合辦公室主任完成各項任務,從防護物資的配備發放到為執勤人員一日三餐送餐,他全部圓滿完成。他起早貪黑,14天來連續奮戰,未曾休息過一天。雖犧牲了許多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但他說,“

疫情當前,這是我應該奉獻的。”

武漢大學門崗保安大隊隊員 潘亮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疫情發生後,他一直堅守門崗工作之中,2月3日,在檢查外來人員的工作時,一位腿腳不便的老師向他求助,家中生活用品沒有了,自己又不方便,潘亮隊員主動答應下來,利用休息時間,幫老人買來生活必需品。

病毒無情,保安有愛!

宿教中心團支部書記 熊可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作為宿教中心團支部書記,疫情蔓延期間,他自告奮勇地擔負起為宿教員工們運送保障物資的工作,駕駛個人車輛為宿舍管理員發放消毒液、口罩和食品等防疫、生活物資,每天戰鬥在一線,為學生宿舍和教學樓的公共區域進行消毒,確保留校學生的生活環境不受威脅。

留校的學生紛紛表示:有這樣的安全保障,他們覺得心裡很踏實。在熊可的帶領下,宿教中心的員工們都表示一定會做好宿舍和教學樓的防疫工作,和大家一起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物業中心團支部書記 汪偉成


珞珈青年一線戰“疫”故事

疫情爆發後,

物業中心負擔起校內員工公寓與校內市場的消毒工作,面對公寓數量多、校內市場分散的情況,汪偉成對支部內團員青年指派了責任區,要求每天彙報工作情況。1月23日,為防止人流量過大引發交叉感染,工學部市場予以關閉,他加班到半夜,對市場內攤位、衛生死角進行消毒工作,確保衛生環境安全。他24小時隨時待命,在一線為守候留校師生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這場戰爭不見槍炮、沒有硝煙

“逆行”先鋒堅守第一線

攻堅克難,不懼風險

抗擊疫情

珞珈青年一直在奮戰!

這場戰“疫”,我們一定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