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丨漳浦縣司法局赤嶺司法所所長調解在“疫”線

“你們給我滾出去,我家沒事,不要聽外面人胡說八道。再不走,我就拿掃帚趕人了。”說這話的婦女姓藍,赤嶺鄉自然村人,一家三口年前剛從武漢返鄉,見到眼前入戶排查的工作人員,她非常反感。


戰疫一線丨漳浦縣司法局赤嶺司法所所長調解在“疫”線

2月18日上午,漳浦縣司法局赤嶺鄉司法所接到村民電話,說村民藍某這幾天出現咳嗽,又不去衛生院檢查,擔心傳染給別人。接到電話後,劉坤江所長馬上查詢第一輪排查的情況,並沒有發現這一情況的記錄。

“有線索就必須馬上排查到位。”劉坤江立即帶著工作人員入戶瞭解情況。村民反映的情況不假,藍某的確有咳嗽症狀,但她堅持認為自己只是普通的咳嗽,正在家裡服用草藥。按照畲族群眾的說法,要求別人過年期間去看病是很忌諱的事。村幹部的好心勸導觸及到她的“痛點”,她不僅不聽,還耍起了脾氣。

見此情況,劉坤江知道,此時的“硬碰硬”必然激發矛盾,他想到 《茶論》中的一句話:“煎以文火細煙,小鼎長泉。”於是耐心勸說藍某身體健康最重要,要為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考慮,孩子還小,父母年老,抵抗力相對較弱,此次從武漢返鄉,誰也無法保證在途中沒有被感染。看到藍某似乎有所觸動,劉坤江接著從疫情防控常識和國家法律政策等方面做她家人的思想工作。

戰疫一線丨漳浦縣司法局赤嶺司法所所長調解在“疫”線

經過一個多小時“文火”的遠交近攻,藍某幡然悔悟。她緩緩抬起一直低著的頭說:“劉所長,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我應該要服從配合鄉里的措施。不好意思,是我不曉理太沖動,也感謝你們一直這麼耐心地勸我,我現在就去做檢查。”

剛勸服藍某去鄉定點衛生院做疫情檢測,劉坤江又接到楊美村調解員反映,該村有一對老鄰居吵得不可開交,併發生肢體衝突。情況危急,劉坤江急急“轉場”。

原來,藍某旺、藍某友兩戶人家因宅基地界線糾紛打過架,雙方積怨達20餘年的事件。去年春節前,司法所在入戶矛盾排查時發現這對老鄰居衝突時有發生,劉坤江多次上門進行調解,最終藍某旺同意司法所建議。但因為矛盾激化,雙方之前動了手,導致藍某友受了輕傷,他覺得自己面子上下不來,說再考慮兩天,沒想到今天又忽然激化。

戰疫一線丨漳浦縣司法局赤嶺司法所所長調解在“疫”線

劉坤江一到現場立即制止雙方的過激行為。本著分別調解的原則,分別走訪糾紛當事人,從血緣的追溯,利用緣親的導線把他們拉在一起,最終藍某友同意司法所調解建議,但前提是藍某旺得當面向他道歉。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他既然已經同意和解,你就大量一點,道個歉吧。”藍某旺也知道今天這事是自己惹起的,加上所長又這麼說了,他的確有點過意不去,於是說道:“劉所長,疫情這麼嚴重,別人都躲在家裡,你們司法所的幹部不顧個人安危,為我們保平安,我打心眼裡敬佩。就衝你這麼把老百姓的事掛心上的實在勁,我給他道個歉也是要的。”在劉坤江的引領下,藍某旺親自登門道歉,藍某友氣消了許多,接受了道歉。雙方順利簽署調解協議,握手言和。

戰疫一線丨漳浦縣司法局赤嶺司法所所長調解在“疫”線


戰疫一線丨漳浦縣司法局赤嶺司法所所長調解在“疫”線

劉坤江,1979年出生,中共黨員,漳州市漳浦縣司法局赤嶺司法所所長。軍轉幹部。1998年參軍入伍。在“濟南第一團”服役期間,2次被評為“優秀士兵”,5次被評為軍事訓練標兵和先進個人,2次榮立個人“三等功”。1999年參加國慶50週年閱兵。2015年轉業到漳浦縣司法局工作。2017、2018年優秀公務員。2018-2019年度赤嶺畲族鄉優秀共產黨員。

戰疫一線丨漳浦縣司法局赤嶺司法所所長調解在“疫”線

劉坤江說,“爭任務、爭第一、爭頭功,是我曾經所在部隊‘濟南第一團’的精神力量。我是一名退伍軍人,但退伍不能褪色。現在國家有難,當過兵的人必須挺身而出,守護群眾生命健康和守護國旗一樣神聖、莊嚴。”

漳浦縣赤嶺畲族鄉,是福建省畲族人口較集聚的一個少數民族鄉,“藍氏三傑”的故鄉。總人口1.44萬人,其中畲族人口1.24萬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赤嶺司法所積極響應當地黨委政府的號令,認真履職,聯合鄉黨員幹部,對轄區內的行政村開啟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地毯式排查,他們一邊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做好社區矯正對象管控、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等工作,一邊配合做好轄區疫情防控工作,入戶摸排、參與村居檢測點輪值,宣傳疫情防控常識,充分展現了司法行政幹部的守土有責、司法為民的作風。


審核丨林成武 盧琳寧

來源丨漳浦縣司法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