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一臉疹,脾虛、溼氣鬱結,醫生嘆息:3事是禍根

晚晚是個1歲的小寶寶,他的爸爸媽媽白天都需要上班,晚晚平時就由老人幫忙帶。但是最近細心的寶媽發現每天下班到家都看到晚晚小臉蛋紅紅的,摸上去也越來越粗糙,以前晚晚的皮膚可都是白白嫩嫩的,寶媽認為是老人給寶寶穿了太多的衣服給"捂"得太熱了導致的。誰知道最近兩天晚晚突然臉上長滿了疹子,一粒一粒的像粟米一樣,而且裡面還有濃水,晚晚每天晚上一到半夜還哭鬧,小手亂抓,這讓寶媽感到很是擔心,家裡用了一些止癢的藥膏也不見好,不得已請了假帶著晚晚去看中醫。

1歲寶寶一臉疹,脾虛、溼氣鬱結,醫生嘆息:3事是禍根


經過中醫的問診,確診晚晚這是脾虛溼盛型溼疹。明代著名醫家萬全在《育嬰家秘·五臟證治總論》中提出嬰幼兒的體質特點為"脾常不足",因此,溼疹在嬰幼兒中非常多見。一些寶寶之所以反覆出現溼疹,主要是薄弱的脾胃受到外邪,如風溼熱邪所致。在出疹子的同時,還容易伴隨其他症狀。很多家長看到寶寶出現口臭、大便臭,就覺得肯定是溼熱所致,一味地清熱利溼。但清熱利溼類中藥多為苦寒之品,弱弱的脾胃再次受到傷害,溼疹常常反覆發作。

寶媽感到很疑惑,寶寶怎麼會出現脾虛溼盛型溼疹呢?

中醫告訴她,如果寶寶飲食生冷肥膩、海鮮難消化的飲食過度,容易損傷脾胃,導致溼邪化生,溼邪流竄阻滯皮膚,並且有時洗澡水過熱,毛孔大開溼邪入侵,加之穿衣過多溼氣不散,就會導致寶寶皮膚溼疹的現象。

1歲寶寶一臉疹,脾虛、溼氣鬱結,醫生嘆息:3事是禍根

1歲寶寶一臉疹,脾虛、溼氣鬱結,醫生嘆息:3事是禍根

不合理的添加輔食會導致脾虛溼盛的情況,添加輔食這個階段寶寶吃得較多,而容易導致積食,同時與外界接觸較多容易受涼感冒,這都將導致脾虛。如果輔食中過多增加了河鮮海鮮類溼寒的食物,寶寶更難消化,甚至引起過敏症狀。

穿衣過多捂熱容易讓溼邪入侵,穿衣過多,寶寶皮膚薄弱容易發汗,汗液瀦留在寶寶肌膚紋理中,溼邪入侵,並且加上汗液上的細菌滋生,破壞皮膚的屏障,寶寶也就容易長溼疹。

環境過於溼熱導致體燥難耐,一到冬季與春季是溼疹易發時段,如果依舊不注意日常養護,如不及補充肌體水分,或開熱風空調,導致寶寶體內燥熱,氣血運行不暢,溼疹併發。


中醫教你1個方子,調理脾溼,清熱解毒,溼疹自己好

說到清熱解毒調理脾溼,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金銀花,不過對於溼疹的寶寶,我們不但要用金銀花給孩子洗澡,還要搭配桃油果脂來調理。

1歲寶寶一臉疹,脾虛、溼氣鬱結,醫生嘆息:3事是禍根

桃油果脂種含有金盞菊、馬齒莧、甜扁桃仁等5種中草藥植物。《新修本草》中有相關的記載:"主諸腫瘻疣目,搗揩之;金瘡血流,破血癖癥瘕,小兒尤良"。對於脾溼溼蘊溼疹的寶寶,能夠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溼,並且起到消腫、止癢、緩解疼痛的作用,防止寶寶的焦慮搔抓。再者,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它能夠對溼疹皮損進行收斂,抑菌滅菌,避免滲液溢出引發二次感染。經常使用還能預防溼疹的復發,讓寶寶肌膚更加細膩滑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