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哪個省的人最勇武善戰?

真歷史


古代,浙江省北部的人最能打,其次是江南地區的人。

明清之交,江南多地,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慘案,和民風強悍有直接關係;有人振臂高呼,餘眾要有百應才行!臺上人,慷慨激昂!臺下人都在低頭玩手機,就沒戲了!

蒲松齡說,“百二秦關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據《方輿考·山川》載,“義烏之民,因以勇武稱,而兵事之多亦自此始”。

戚繼光於明嘉靖38年(1559)8月奏本上書《議練義烏兵》,“乃今烏合者不張,徵調者不戢,吾不知其可也。聞義烏露金穴括徒遞陳兵於疆邑,人奮荊棘御之,暴骨盈野,其氣敵愾,其習慓而自輕,其俗力本無他,宜可鼓舞”。

古今,江南地區最富裕,和當地人敢於直面社會現實有直接關係,平時要解決貧窮問題,戰時就要解決敵人進犯,反映的是地域文化,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促進作用;勇於面對,不迴避困難,積極進取之心,鑄就了戰場上的無畏,商場上的成就。

近代,廣西人最能打。川軍是出兵最多,犧牲最大。歷史上,湘軍不比淮軍特出,也就談不上能打。

當年紅軍有一句順口溜:“滇軍黔軍兩隻羊,湘軍是條狼!廣西猴子是桂軍,兇似老虎惡似狼”。日本軍人描寫桂林人,“這些土著武裝的裝備雖差,但是極為兇悍,至死決心甚濃,其勇猛為我軍遠遠不及,我軍士氣低落到極點。”一名日軍中佐更是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從南京天堂來到了地獄,這裡就是地獄”。

縱觀歷史,總體上,就兵的個人素質,長江以南的兵,比北方兵要強悍些,也就是“蠻”;南蠻,絕非虛名,反映的是固執,頑強,強悍,以致於不想聽你的道理;“野蠻”並用,也說明南方兵的性格特徵。

1621年,瀋陽戰役·渾河之戰,明朝川軍秦良玉的3000白桿兵和浙軍4000戚家軍合股徵調北上,對陣後金多爾袞的正白旗和正黃旗,共50000東北軍王牌嫡系,“

女真滿萬不可敵”;進關前,就是這50000人力戰割據,進關後,就是這50000人督戰,驅使以“四王”為代表的漢人打天下。而“瀋陽戰役·渾河之戰”,家門口本土作戰的後金軍,卻慘敗於勞師遠征的,僅7000人的“南方川浙聯軍”,無奈!最後,後金調投降的明軍炮隊助陣,轟擊白桿兵陣地,致川軍主將周敦吉、秦民屏戰死,兵敗;由此戚家軍側翼面敵,全軍死戰不退,而朱萬良(虎皮驛總兵)、李秉誠(奉集堡總兵)率領的30000遼寧河北籍援軍到達後,只觀戰不參戰,“既不能解瀋陽之圍、又不能救南兵之覆”,(一個字告訴你戚家軍殘兵的境地),畏戰總是有理由的;遼東經略(最高軍事首長)袁應泰聞知後金軍進逼瀋陽,“畏敵多,主守”(擔心敵人太多,不能進攻;而此時,他手上有13萬人);而數百戚家軍殘兵此時被數萬東北軍圍毆,“萬矢環集,(浙軍陳)策、仲揆等猶揮刃衝突,各殺十餘人乃死”,餘眾皆各自為戰,無一人投降,直至最後浙兵戚家軍全部陣亡,從此史無戚家軍。

舉例“渾河之戰”,就能看出南方和北方(華北、東北)兵的差異。

所以,金朝第五位皇帝完顏烏祿(雍)就說,“南人勁挺(固執),敢言直諫者多,前有一人見殺,後復一人諫之,甚可尚也”見《金史·世宗本紀》。南方文化中的蠻的特質,即使現代,尤明清至民國,宗族間械鬥,都是你死我活,昨天還哥倆好,固執起來,一交手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隨即二姓宗族之間大規模武鬥,不是二個家庭打架,是同姓的數個村莊和另一姓的數個村莊之間武鬥;古代更是輕易割據,彼此各不順眼,各過各的;故北有五代,南有十國。

反觀中國歷史,幾乎都是北方統一南方,北方部落、割據軍隊、地方武裝,大家一交手,比劃幾下,坐下一頓酒,何必你死我活呢?都是一家人!(此處有笑聲),形成了規模優勢,再南下,千鈞壓頂,各個擊破,一統天下!

歷史是人書寫的,而人是由性格決定的,性格是由環境養成的,大抵如此!

提示】本文僅討論地域文化、人群特質,與戰爭的關係,沒有地域歧視之意,中華民族各族群皆吾同胞!謝謝!


大漠孤雁入胡天


就問問當過兵的人,部隊裡日常訓練、團隊意識、整體素質等,廣西兵排第幾就知道了,普通老百姓說了不算!因為打仗是殺人技,不是高個,猛男就是第一!敏捷如猴,耐力似駿,才能走下戰場!





百色花開開花百色


請安靜的看完這篇文章,答案揭曉!!

1937年7月7日,日軍偷襲盧溝橋,29軍奮起反抗,全面抗戰爆發。全面抗戰爆發後的第一場會戰是淞滬會戰,這場會戰中國軍隊投入了80萬軍隊,是當時中國軍隊的全部精銳,中國軍隊在苦戰三個月,傷亡20萬人後以失敗告終。在隨後的一年裡,中國丟失了半數國土,而且都是資源豐富,經濟富庶的地區,中國華東經濟基地悉數淪陷,中國海岸也被敵人封鎖,對外聯繫通道幾乎斷絕。1938年12月,汪精衛叛變投敵,汪精衛的投敵對當時的戰局影響很大,致使一大批軍隊和政府要員也跟著投敵。在抗戰中國最被孤立的時候,蔣介石說了這句話:“只要川滇黔三省還在,失去再多領土也能收復。”

四川在抗戰時的作用很大,四川在抗戰時期為國家輸送兵員350萬人,傷亡60多萬人,傷亡數量佔到全國兵力的五分之一。民族危亡之際,無數川軍將士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忍辱負重,慷慨赴死,拿著手中的劣質武器和日軍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慘烈搏殺。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四川百姓也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很多百姓寧願忍飢挨餓也要捐出自己的口糧給前線的將士。

中國最重要的一個省,如果它不復存在,再無任何翻盤的希望!為什麼四川盆地是中國最重要的戰略備份區呢,其實答案非常的簡單。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戰略備份區這個名詞,對他了不瞭解。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為什麼說四川盆地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備份區呢。

我想大家都應該聽說過這麼一句話,那就是四川不滅,中國就不亡。那麼接下來就讓我來給大傢俱體的講述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吧。

第一:那麼首先我們先從歷史的角度來給大家講一下,四川在我國是最後一個反攻復國的地方。如果在那個時代裡四川也被侵佔了的話,那麼對於當時的那個朝代來說就根本沒有任何翻盤的希望了。

第二:而且當時外族想要入侵四川四非常的困難的,因為會遭到四川人民非常頑強的抵抗。就比如說在宋朝時期的時候,當時宋朝就已經被滅亡了有30多年的時間了。但是當時的四川地區人民依舊在進行頑強的抵抗,而且在重慶的釣魚城還打倒了一個蒙古的大汗。

即使是到了清朝入關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民國時期以及抗日戰爭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可以說每一次都是自死方休的一種狀態,誓不投降。就是因為四川人的這種狀態,歷史上四川曾經多次發生過屠城的事件,遭受過非常多的苦難。

第三:不過也就是因為他們這樣的性格,中國才有了最後的希望。而且從經濟上來說,四川自古就有著天府之國的美稱。那裡有著非常豐富的物種資源,而且四川周圍都是群山圍繞,易守難攻,人口資源也是非常的豐富。

而且最重要的是雖然他們始終是處在一個比較封閉的地區當中,但是始終都沒有想到過獨立自主的念頭。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要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拼盡全力的保衛祖國。

在當時的抗日戰爭時期,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話,那就是無川不成軍。所以說在抗日戰爭中,川軍還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的。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它被譽為戰略備份區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第四因為四川周圍都是山區,而且常年多霧,所以說不論是機械部隊還是空軍,都很難在四川這種地理位置上展開非常大的作用,非常的有利於中國軍隊進行遊擊戰。而且四川也是中國的最後一道關卡,因為再往後都是西藏或者是青藏高原,根本就沒有任何退路了。所以說,如果要是沒有了四川的話,也就沒有了中國。

戰時雲貴川,富時北上廣。無川不成軍!!





Il魅惑


在古代名將

古代的名將有很多,我們來挑選出名氣最大十個人,也是神級別的人物:吳起、白起、王翦、孫臏、關羽、韓信、衛青、霍去病、岳飛、徐達。

這十個人,他們的籍貫分別為:山東、陝西、陝西、山東、山西、江蘇、山西、山西、河南、安徽。

可以看出,山西的名額是最多的,名將第一省當之無愧,其中衛青和霍去病兩二人可謂是給山西人立了大功。

在近代:

十大元帥:

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這十個人,他們的籍貫分別為:四川、湖南、湖北、四川、湖南、四川、湖南、山西、四川、廣東。

可以看出,四川的名額是最多的,名將第一省當之無愧。

隨著年代的更替,勇武善戰的省也是隨之改變的


讀史論人生


一、從整體上來說。

縱觀悠悠五千年,在軍事上,一直是北方在大部分時期佔據著主導優勢。從秦滅六國開始,到滿足一統天下,幾乎都是北方統一南方!就算是解放戰爭時期,我黨也是從東三省開始,打到海南島,解放全中國的。而南方產生的政權是很難北伐成功,統一天下的!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北方人確實比南方人英勇善戰一些。

二、從地域上來說。

歷史上產生的兩個軍事政治集團——關隴集團和淮西集團,幾乎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當然除了“蒙古、滿族”兩個少數民族的崛起)。關隴集團是指位於陝西關中和甘肅隴山(或稱為六盤山)周圍的門閥軍事勢力。淮西集團是指安徽以及江淮地區形成的軍事集團。

從秦滅六國開始,關隴集團就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周發揚光大,建立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統治中華大地四百餘年。而關隴集團的主要對手也是淮西集團,天生的對手,雙方交手之中互有勝負,互相顛覆!而其餘地區基本都是看客,因為他們沒有能力統一天下。

三、近代。

近代戰爭主要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而這兩場戰爭區別於歷史上任何時期。針對外族的入侵,全國上下一心,在日軍入侵地區都進行過殊死的抵抗。每個地區的軍隊都抱有必死的守土之責當然,每個地區都出過民族的敗類。這樣的國家之戰,真不能分那個地區就英勇善戰了!





淪客人


要說哪個省的人最英勇善戰,當然非湖南省的人莫屬了。守土意識最重,為國家打起仗來不要命的什麼都不管不顧的,有團隊意識,並且不居功等等…如果這幾年我不是在手機上看到四川人那麼放肆囂張跋扈不知羞地自誇自己四川人怎樣怎樣,那一直低調隱忍的我們這些湖南人絕對不會表揚自己的。所以古人說,人貴要有自知之明嘛。


清風明月在心中A


自古以來,中國哪個地方的兵最能征善戰? 如果這樣問,那就不能回答四川、湖南和廣西了,因為湘軍興起只是從清末開始,無川不成軍始於抗戰,廣西真正軍興開始自太平天國。

如果我們去掉少數民族要論能打,從古以來來自東北和蒙古的各個民族比如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和滿洲都非常能打,經常動不動就打下半個中國,甚至統一全國。

我們如果只計算漢區,那自古以來最能打的肯定是長城沿線地區,特別是陝西、甘肅、河北和遼東三省。正所謂自古秦兵耐苦戰,來自陝西的秦兵支撐起了大秦帝國、大漢帝國和大唐帝國的主力兵源。

所以要論自古以來,恐怕沒有人敢和陝西相比吧?就是到了明清時代,也是大明三邊強兵精甲,甘肅、寧夏和陝西三邊是大明邊軍兩大最精銳力量之一。到了清朝,陝西綠營甲天下,從康熙、雍正一直到道光年,陝西綠營隨同大軍出征青海、新疆、蒙古等各省,戰功卓著。

到了近現代,國民黨部隊號稱天下第一軍的第1軍就是陝西兵,我軍第一野戰軍主要也是陝西人,對越反擊戰戰功最大的部隊也是來自蘭州軍區,立功最多的省份是陝西省。

只是陝西近百年沒有湖南和四川那麼耀眼,但是從整個中國歷史來看,陝西兵無疑是最能打的。如果從整個中國歷史排出第2能打,其實就是遼東和燕山以北河北地區。畢竟忽必烈說過燕山以北漢人同等蒙古,就是說都是同樣的驍勇耐苦戰。


古今歷史觀文


抗日時川軍屬國軍編制,人數可比國軍中央軍,老蔣有點顧忌川軍,所以沒給什裝備和槍彈,並派川軍上最前線去當炮灰消耗,所以川軍死傷最多,可見老蔣私心歹毒,好在川軍不敢說驍勇敢戰,但也不曾誤國。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四川出錢出物資比例達到了全國四分之一,全國總共多少個省,四川一個省出了多少錢和物資。岀錢出物資全國第一,岀兵350萬全國第一,戰死沙場60萬全國第一,關鍵當時日本人並沒有打進四川,四川軍隊全是出川抗日,60萬川軍出川就再也沒有回來了,好在川軍不負國,整個國家也沒有忘記四川,08年四川大地震,全國人民也全力支持四川


mmtyvcdhk


川人對外最硬氣,抗戰爆發後,前前後後一共有350萬川軍將士出川抗敵,爆發了許多四川民眾送自家的孩子上戰場催人淚下的故事,安縣王建堂參軍出征時年邁的父親送其一幅出征旗。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死字,旗幟的右上方寫著給兒子的期盼“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份上盡忠”。而左上方的內容似乎抒發著老人家對自己年老體邁無法報國的遺憾和辛有一子代父出征的安慰“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匹夫有份,奈過年齡。辛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出征的川軍穿著草鞋揹著大刀裝備落後,其它戰區都不願接收,後來被蔣介石硬塞到了李宗仁的第五戰區。在臺兒莊戰役中,王銘章的一二二師孤軍守滕縣。面對日寇的瘋狂進攻,王銘章知道在外無援軍的情況下,滕縣失守已成定局。面對危局王銘章對部下說道“我們身為軍人。犧牲原為天職,現在只有犧牲一切以完成任務,雖不剩一兵一卒,亦無怨尤。不如此則無以對國家”。苦戰三個晝夜,日軍突破城牆,王銘章組織餘部與敵巷戰,最終寡不敵眾,全部壯烈殉國。 中條山戰役日軍突破國軍防線,國軍兵敗如山倒,所有部隊都在向後撤,只有川軍未退阻擊日軍。日軍被阻久攻不下,調來數門大炮,對著川軍猛轟。然而,川軍死傷無數,卻沒有一個人後退半步,至死都牢牢地站在那裡, 等到戰鬥結束後,日軍軍官才發現,原來川軍士兵們的腳都用鐵鏈子牢牢地固定在地上。日軍軍官讓翻譯問一個奄奄一息的傷兵,為什麼把腳鎖在地上。這個傷兵瞥了一眼翻譯,說:“老子是四川人,這叫血戰到底!”正如劉湘將軍生病奄奄一息時所說“餘此次奉命出川抗日,志在躬赴前敵,為民族爭生存,為四川爭光榮...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光影之


中國古代,最少不了的就是抗戰了,說到底就是為了保衛國家,而在古代,哪個省的人最勇武善站呢?估計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認為的一個省份,其實最善戰的就是四川了,在古代,為國家提供最多人力就是四川。

國民革命軍中,有戰鬥力的部隊幾乎一半的人是來自四川,抗戰中傷亡的326萬人中有64萬是來自川軍的將士,在抗戰時期全軍戰亡的85萬人中,有26萬是四川的將士,四川將士的勇武善戰也是出了名的,在抗戰時期,四川可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宋朝末年和蒙古的戰鬥中,蒙古花費了數10年的時間才攻下了四川,只是因為川蜀之地的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再加上四川土著的奮力抵抗,達到了天時地利人和,才取得獲勝,如果說人心渙散,哪怕是有著這樣險峻的地勢,恐怕最後的結局也是隻能夠讓蒙古大軍得逞。

在明清之戰中的四川,當時努爾哈赤進攻瀋陽,只在一天之內就攻下了瀋陽,又在渾河遭遇到1萬川軍的隊伍,最終掀起了著名的渾河大戰,當時在滿清入駐中原之後,到達四川巴蜀之地時,當地的老百姓拼命抵抗,發生了大規模的屠殺事件,後來又發生了“湖廣鎮四川”的事件,四川將士的勇武善戰也是聞名天下。

四川將士不只是在抗日戰爭中,在歷史上也是值得讓人敬佩的,他們為了保全自己的家園,為了保護我們的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四川省自然而然成為了最勇武善戰的省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