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緩療護」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掀開銀康整合照護新篇章

「舒緩療護」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掀開銀康整合照護新篇章


[我們的使命]

尊重生命 給予希望


2019年,上海銀康投資旗下的上海虹口區銀康老年公寓與上海勝似家護理院聯合設立臨終關懷的舒緩療護專區,由美國Seasons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在銀康自有體系裡閉合了老年人全生命週期照護服務鏈的最後一環,掀開為老服務又一篇章。


什麼是舒緩療護?


我國將臨終關懷、舒緩醫療、姑息治療等統稱為安寧療護;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安寧療護(palliative care)定義為一種改善有不可治癒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質量的方法。通過早期識別、正確評估、治療疼痛等手段來預防和減輕生命末期的患者所經歷的包括軀體、心理、社會或精神上的痛苦。


舒緩療護作為一種全面照顧,為疾病終末期患者在臨終前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關懷等服務,控制痛苦和不適症狀,提高生命質量;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地離世,通過預測、防止及對痛苦的處理來優化患者生命質量,提高家屬的生活質量。舒緩療護貫穿疾病的始終,涵蓋生理、心理、情感、社會等方面。


與美國Seasons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為了更好的做好舒緩療護服務,銀康與全球領先的臨終關懷醫療服務提供商Seasons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2020年1月8日,Seasons培訓團隊來到銀康為舒緩療護區團隊成員做項目培訓。


「舒緩療護」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掀開銀康整合照護新篇章


上海勝似家護理院總經理賀友訓先生在歡迎辭中表示,“舒緩療護是我們兩家的項目,也是中美兩國的項目。在美國已經有長時間的探索研究,在中國還需努力,但經過中美兩家的共同緊密合作下,我們有信心把舒緩療護這個項目搞好。”


培訓過程中,Seasons團隊的Russell先生和王纓女士圍繞舒緩療護的服務理念、營銷技巧、服務方法,如患者終末期的臨床表現,不適症狀的處理方法,如何給家屬提供哀傷輔導等方面進行系統培訓,並通過案例輔導讓銀康舒緩療護團隊更高效的學會Seasons的舒緩療護技術。


「舒緩療護」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掀開銀康整合照護新篇章

2019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二批安寧療護試點工作的通知》,上海已確定成為國家安寧療護試點省市,同時也是全國唯一整體開展安寧療護試點的地區。


老者善終,生者善別。數據顯示,我國健康投入的80%用於生命的最後一個月,即臨終救護佔據了醫療支出的最大份額。國際研究也證明,每用於臨終關懷1美元,可節省1.52美元的醫療保險費用。


這意味著,舒緩療護可為社會與家庭節省鉅額醫療開支,同時真正關切臨終患者的痛苦與需求。很多臨終病人在臨死之前都想減輕痛苦,擁有生命的尊嚴,完成心願,安然渡過最後的時光。


「舒緩療護」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掀開銀康整合照護新篇章

我們希望通過此次中美合作,構建機構、社區、居家相銜接的舒緩療護服務體系,改善臨終患者生存質量,提升臨終患者生命尊嚴,溫暖生命最後一程,讓每個生命有尊嚴的謝幕,也能讓患者家屬能勇敢地渡過哀傷,重新展開自己的人生。


「舒緩療護」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掀開銀康整合照護新篇章

「舒緩療護」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掀開銀康整合照護新篇章


“對你的愛從未停止”

舒緩療護


舒緩療護作為一種全面照顧,通過預測、防止及對痛苦的處理來優化患者生命質量,提高家屬的生活質量。舒緩療護貫穿疾病的始終,涵蓋生理、心理、情感、社會等方面。


通過早期識別、正確評估、治療疼痛來預防和減輕患者身體、心理、社會及精神上的痛苦,同時對患者家屬的心理輔導、哀傷輔導提供支持與幫助。


哀傷輔導


2020年1月13日,美國Seasons培訓團隊Russell先生和王纓女士在舒緩區親情室做輔導,輔導對象是舒緩區一位患者的女兒張女士,張女士還帶來了6歲的外孫女(剛從學校接回來),小朋友帶著大大的書包,正拿出彩筆玩。


「舒緩療護」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掀開銀康整合照護新篇章

Russell先生非常親切地與小朋友互動,如叫什麼名字、上幾年啦、幾歲了、有什麼興趣愛好等等,當小朋友說她喜歡畫畫時,Russell先生告訴她有什麼想畫的可以畫出來。隨後,在輕鬆的環境中,開始了本次哀傷輔導。


Russell先生:“您的媽媽是怎樣的一個人?”

張女士:“媽媽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

Russell先生:“您是媽媽主要照顧人嗎?”

張女士:“是的。”

Russell先生:“在您媽媽離世前,您是以她為中心,那走後有什麼不同呢?”

張女士:“本來挺失落的,但這邊的社工助理小席經常和我微信聯繫,關心我,使我的傷心減到最低。”

Russell先生:“媽媽離世後這段時間,你是怎麼生活的?”

張女士:“今天是去菜市場買菜時想媽媽,睡覺時也會想念。”

Russell先生:“您除了睡覺想媽媽,還會做夢嗎?”

張女士:“是的,有時會夢到媽媽生前的事情。”

Russell先生:“當您回憶您媽媽時,會有什麼情緒表現?比如:憤怒、哭泣、無助、安慰等。”

張女士:“大多是心裡的安慰,因為媽媽在舒緩區走完最後一程,我們的決定是對的。”

Russell先生:“如果再給您選擇的機會,您會選擇其他機構嗎?”

張女士:“不會,還會選擇這裡(勝似家舒緩區)。”

Russell先生:“媽媽離世前對你們說過什麼話嗎?”

張女士:“她說對不起我們,覺得麻煩子女和服務人員,給我們帶來照顧負擔。”

Russell先生表示,家屬的對外交流很重要,可以通過舒緩團隊對其母親的關愛行動對別人講述,緩解悲傷情緒。Russell先生舉了他母親的例子,23年前母親去世,他經常回憶母親生前教導他正能量有價值的事情,並且繼續傳承下去,感到人生非常有意義。

張女士表示“媽媽的善良影響到子女了,我們也想把這份善良傳遞下去”。

接下來,Russell拿出準備好的紙和筆請張女士畫五指,並說道:“您的媽媽給了您這雙手,她很偉大。”

張女士感動地流出了眼淚,這時Russell先生與張女士握手並安慰她:“您把傷心情緒表達出來,平日裡如果傷心過度拿出手指圖看看,媽媽給了自己一雙手,把人生課程一一教給您,您把這樣的人生夢想代代相傳,所以媽媽不會消失,永遠活在自己心中。”

Russell先生轉向小朋友,引導小朋友也畫出五指,同一張紙上,大小兩個五指,畫好後問張女士:“您母親的希望是什麼,請用五個內容來表達,另外您對外孫女又有什麼期望?”


「舒緩療護」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掀開銀康整合照護新篇章


希望列表--媽媽對張女士

1.做善良、關愛別人的人

2.照顧好下一代

3.保重自己的身體

4.走出去開闊視野

5.姐弟團結並照顧好弟弟


希望列表--張女士對外孫女

1.健康快樂成長

2.長大以後關愛別人

3.多學點文化知識

4.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5.喜歡吃外婆做的菜


從以上2個“希望列表”中可以看出,愛一直在傳承,愛你的人並未真正離開。Russell先生鼓勵張女士,表示可以從美好的回憶中之找尋面對新生活的力量;或者投入新的工作,挖掘自身的才能,建立新的關係,延續母親未完成的夢想。

張女士也表示,將會用自信的心態來重新看待自己,重拾生活的信心,開始迎接新的開始。


“我已經越來越少感覺你的存在了”,這並不意味著關係就此終結,對於生者而言,更重要的是給逝去者在心裡找到一個可供安放的位置。


聯繫方式: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聯繫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涼城路2267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