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操作系统虽然与 iOS 系出同源,但 iPad 却有了截然不同的使用体验。

这一句话是出自 Apple 官网对于 iPadOS 的描述,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的 iPadOS 体验。

*本次体验的内容主要从 iPadOS 系统功能层面出发,再结合 APP 的使用,无 iPad 性能评测内容。


【iPadOS 新的主屏幕和 Dock 栏】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随着 iPad 的屏幕尺寸增加,Apple 在 iPadOS 中 APP 布局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缩小图标体积和间距来放置更更多的 APP,加入了可长期固定的使用小组件也让 iPad 在横屏的模式下多了一分“电脑”的感觉。
我会将“天气“和”日历“放在小组件工具置顶的位置,因为这样可以更容易的看到相关的信息,例如温度和天气的变化或下一个会议安排。
而 Dock 栏会放置我最常用的几个APP,这样就可以在任一APP中随时的打开自己常用的APP并快速进入分屏浏览的模式。


【侧拉和分屏浏览】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Microsoft OneNote:我最常用的“笔记类” APP 之一,经常用于会议中进行要点记录,相比起笔纸记录,如果会议内容信息庞大、要点多,那么用文字记录后期修改和完善的空间会更大。如果速度跟得上,边记边排版后可以轻松的直接导出 PDF 分享到邮件或者钉钉中。
Trello:在使用 OneNote 时会用“分屏”打开 Trello,Trello 是一个用面板管理形式的协同办公的 APP,我常用它来记录团队成员的待办事项,面板管理在转移工作和分项管理上会更加的方便快捷。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日历:凭借着 iCloud 可以在登录同一个 Apple ID 设备中查看日程信息,只需在一处创建,Mac、iPhone、iPad、Apple Watch 都可以同步并且随时随地进行查看编辑。使用日程管理的方式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尝试过第三方的APP,但还是离不开 Apple 自带的日历应用。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Notability:

说起“笔记类”APP,它在其中算是数一数二的了,这款 APP 在我手上有两种使用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之前为了考试需要看网课,所以搭配 Apple Pencil 用来做笔记,第二种方式是用来看合同或者 PDF 文件,同时使用 Apple Pencil 进行批注。当打开 PDF 的时候不希望在原件上留下修改的痕迹和内容,只需要导入 Notability 就可以像创建了一个新的文件一样进行修改。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Office 365:Word、Excel、PowerPoint 其实在 iPad 上用的不多,因为我把文档编辑和排版的工作交给了 Macbook Pro,而 iPad 只承担了修改和阅读的角色。当然搭配 OneDrive 使用,可以让我在外或者会议中轻易打开 Office 文件,但不会刻意为了在 iPad 上使用 Office 而去使用。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Outlook:办公室的工作总是离不开邮件,邮件就像氧气一样。因为经常需要和外国的集团公司来往许多工作上的邮件,而且时差的关系,在 iPad 登录邮箱可以多了阅读邮件的选择权,我并不一定要待在电脑前才能查收邮件,走着、站着、坐着、躺着都能阅读和处理紧急的邮件,而 iPad 正是满足了这个痛点。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Bear:“熊笔记” APP 是一次意外在 App Store 推荐中发现的 APP,开通会员后可以“多端同步”,而吸引人一点的就是,这款APP的编辑界面会让你在“码字”的时候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而且间距和行距非常的舒服,当然还有更深入的功能可以研究,大家不烦试一试。其实 iPad + 键盘 +任一一款“笔记类”的APP,都可以满足随时随地想要创作的需求,这比在电脑上编辑轻松舒服得多了。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MindNode:非常受欢迎的“思维导图“APP,可以将会议中的想法或者规划中创意有条理的梳理起来,也为方案和稿件的编写提供清晰的逻辑思维。利用 iPad 屏幕的优势,看起”脑图“来格外的舒适,在指尖缩放的感觉不是电脑可以带来的。


【 iPadOS + Apple Pencil 】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目前在售的所有 iPad 均已支持 Apple Pencil,Apple Pencil 为操作 iPad 提供了更精细的触控体验,iPadOS 支持使用 Apple Pencil 从左、右下角向屏幕中心滑动快速截图和锁屏界面下点触屏幕立即进入“备忘录”的快捷体验,这也是硬件和系统深度融合才能带来的体验。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Focos:让 iPhone 拍出更有景深效果的”摄影类“APP,然而这款 APP 在 iPad 端进行了深度适配,利用 iPad 的屏幕优势可以更精细的调节照片的虚化、前后景亮度的效果。
而使用 Apple Pencil 在拖移滑轴调整参数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精准的进行操作,如果你是一个绘画爱好者,那么再搭配 Procreate 你肯定能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iPadOS + Smart KeyBoard】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如果说 Apple Pencil 是为了满足“绘画爱好者”的需求,那么 Smart Keyboard 肯定是为了满足有“码字”需求的用户了,iPadOS 增加了更多快捷键,只需要在 APP 中长按 “cmd 键” 即可查看当前 APP 或系统目前可用的快捷键,虽然前期会有一些学习成本,但是熟练了运用起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正如我们一开始接触 MacOS 系统时一样,感觉相比 Win 系统简直反人类,但是当我们付出了一定的时间、精力适应和学习后,才会不由自主的说一句“真香!”。


【第三方字体】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在 iPadOS 发布会时,公布了即将“支持第三方字体”的环节还是有不小的欢呼声,但是目前好像还没有官方的字体公司针对 iPadOS 上架字体 APP,倒是出现了一些第三方的 APP,字体库蛮齐全,但是存在内购和非正版字体的问题,建议大家试试就好,耐心等待正版的字体库上架。

只要 iPadOS 在 APP 中下载了字体并安装,即可在其他 APP 中调用。


【文件管理】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在 iPadOS 的“文件” APP 中,可以看得出 Apple 花了不少的精力去让 iPad 的体验更加接近电脑,事实证明路是对的,但是路还没完全的修好。
目前的体验令我最头疼的一点就是,如果你的 iCloud 或者 OneDrive 上有上百个文件夹和子文件夹,用手指点按进入文件夹、退出文件夹、在不同层级间切换的体验非常不佳。
正常来说,唯一解决这个方式的方法就是优化“文件” APP 内的搜索功能,但是在实际体验中会存在我要搜索某个文件却搜索不到的情况,而如果在 Onedrive 中搜索文件,必须联网才能快速的搜索到相应的文件,否则你看到的只是一个“加载中”的画面。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这个问题很大一部分在于,目前“文件“ APP 无法主动同步下载你在其他设备上存入的文件,导致了每一次都需要找到相应的文件,下载后才能打开,这样就跟电脑的体验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我心目中的最佳打开文件体验是:在 iPad 主界面 cmd+空格——输入文件名称——点击文件打开,因为这个操作正是我在 Macbook Pro 上打开文件的操作方式。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iPadOS 也支持移动存储设备的读取,无论是U盘、SD卡还是移动硬盘都可以进行读写,对我来说最大的改变就是过去拷贝美剧到 iPad,资源需要先下载到电脑,然后再通过 itunes 同步到 iPad 中,而现在我可以拷贝到U盘,然后再拷贝到 iPad 中,你可能会问:岂不是更加麻烦?


答案是:不会,因为插拔U盘远比插拔线缆方便,而U盘会比线缆更经常随身携带。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iPad 在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书桌上:

  • 搭配键盘规划日程和规划待办事项;
  • 搭配键盘整理工作上的笔记;
  • 搭配 Apple Pencil 修修图片;
  • 阅读文章(包括 数字尾巴 的文章);


应勤路上:

  • 小技巧:用 Safari 阅读外文,分屏打开“欧陆词典”,哪里不会点哪里,另一边的“欧陆词典”马上为你显示单词的翻译和解释;


办公桌上:

  • 如果我需要同时看很多表格,使用“随航”搭配 Macbook Pro 做第二个屏幕;
  • 查看和编辑工作计划和代办事项;


会议室:

  • 搭配键盘进行笔记记录;
  • 使用“屏幕镜像”投影文件;


咖啡店:

  • 刷微博或看新闻;
  • 搭配键盘编辑稿件;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很显然,我只发挥了 iPad 不到20%的功能,绘画、AR、视频剪辑、3D建模、矢量绘画等等功能我都还没有深度的去接触,或许这也是 iPad 的魔力,可以七十二变变成你最需要的样子,无论你需不需要,它就在那里。而 iPadOS 就像是 iPad 的灵魂,没有它你会觉得“还能用”,有了它你会觉得“更好用”,而能帮到你的所有功能都可以称之为——“生产力”。



iPadOS 体验|一个名字,就说明了一切

iPadOS 评测总结:

优点:

  • 保留以前的手势操作的同时增加了新的手势,操作体验得到提升;
  • 更多的快捷键,使用键盘的时候可以减少抬手操作屏幕的频次;
  • 多任务侧栏切换方便,大部分 APP 均已支持“分屏浏览”功能;
  • 浮动式键盘,手持 iPad 也可轻松输入/滑动输入;
  • “文件”中的文件可以解压缩文件,并且可以查看文件更多元数据;
  • “文件”中的文件拖移方便,可将文件“丢”到钉钉中进行发送;


缺点:

  • 即使iPad 内存充足,系统也无法自动下载 iCloud / Onedrive 中的文件;
  • “搜索”功能不强,无法完整搜索 iPad 中的文件;
  • “下拉通知栏”翻页无法滑动左右两边空白区域,必须在中间区域进行操作;


中立点:

  • 鼠标支持:目前鼠标操作体验不佳,主要是为了给行动不便的用户使用,但如果无法找到鼠标操作更好的方式,即使提供了接近 Mac 上的鼠标体验,在 iPad 上也未必可以达到大家假想中操作体验,这个问题还是需要留给 Apple 去解决。
  • 专业 APP 价格:许多 APP 都是订阅制,相比买断制 APP,如果想要发挥 iPad 更大的用处其实后续的投入蛮大的,目前许多 APP 的订阅价格我认为属于偏高阶段,而这大部分的 APP 都是国外的开发商。


写在最后:如果你看到了这里,小生倍感感动,在编辑 iPadOS 众测文章时的角度都是从自己实际体验出发,所以没有刻意的为了体现某个功能而刻意使用某个APP,如有不全面的地方还请多加见谅,希望从我的体验中可以帮大家找到自己使用 iPad 的新方式。也希望 iPad 和 iPadOS 可以帮助更多的用户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正如 Apple 的广告语:让每一个人受益的科技,才是真正强大的科技。


  • 照片使用 iPhone X 拍摄
  • 照片使用 Focos /Pixelmator Photo 在 iPad Pro 上进行后期
  • 文字使用 熊笔记 在 iPad Pro 上进行编辑
  • iPad 嵌图模版使用 OneScreen 制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