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女排從“朱袁張”時代已經來到了“朱袁張李”時代,大家想說點啥?

心依舊夢依然3


現在中國女排還不能說從“朱袁張”時代進入“朱袁張李”時代。因為李盈瑩還不是中國女排的主力,李盈瑩參加世界大賽的得分還不如龔翔宇、顏妮多,因此所謂的“朱袁張李”時代名不副實。

“朱袁張”組合是郎平2013年執教中國女排以來,挖掘並培養的進攻三叉戟。

自2015年世界盃“朱袁張”組合形成以來,一路攻城拔寨收穫了二屆世界盃冠軍、一屆奧運會冠軍、一屆大冠軍盃冠軍的好成績。


2015年世界盃、2016年奧運會、2017年大冠軍盃、2019年世界盃這四次世界大賽中國女排奪冠,朱婷都是中國女排的第一得分手,張常寧是中國女排總得分的第二得分手,袁心玥是中國女排總得分的第三得分手。

由此可見“朱袁張”組合並不是球迷信口開河想當然的說法,而是“朱袁張”進攻三叉戟為中國女排幾次世界大賽奪冠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而李盈瑩在2019年世界盃中國女排奪冠的得分表現顯然還不能稱為“朱袁張李”時代。比如2019年世界盃朱婷178分是中國女排第一得分手,張常寧117分是中國女排第二得分手,袁心玥116分是中國女排第三得分手,龔翔宇100分是中國女排第四得分手,而李盈瑩只拿下53分。

由此可見,與其說2019年世界盃奪冠中國女排是“朱袁張李”時代還不如說是“朱袁張龔”時代。

而且龔翔宇是2019年世界盃奪冠的中國女排一傳第一,防守第二,扣球第三,攔網第三,得分第四,發球第四,絕對是世界級全面型接應的表現,對中國女排的貢獻遠遠大於李盈瑩。

至於2020年東京奧運會中國女排能不能進入“朱袁張李”時代,現在還不好說,進入“朱袁張李”時代的首要條件是中國女排必須東京奧運會冠軍衛冕成功,而且李盈瑩在東京奧運會要發揮出色,總得分至少進入中國女排隊內前四,只有這樣才能說中國女排進入“朱袁張李”時代。


厚德載物49847


朱袁張還是現階段女排不可或缺的組合,除袁之外,朱,張還能撐幾年,就不好估計了。很顯然郎導已經感到“後繼乏人”的危機……李盈盈距“挑大樑”還有一段路要走(3~5年),而與之能一起打對角的人,還很難找到……這是女排的近憂!而後繼乏人的現狀非郎導能解決的!因此,女排基層建設,青訓建設……有進展,但積重的問題是高水平的教練,高質量的科學訓練……距離理想狀態還差得不是一點兩點,特別點高校高水平女排還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在這方面我們還是需要踏實地向體育發達國家學習學習,沒有高水平的高校體育為基礎,高水平的國家隊只能再堅持苦熬苦訓,難以維計!我們把希望寄予一個郎平,而郎平不可能解決中國體育的基礎癱塌問題……如果我們的國家體委,教委還是磨磨蹭蹭,不痛不癢地邁四方步……中國體育,包括體質培育,競技訓練的前景不容樂觀!(看看我們現在學校的孩子的體育素質,大家心裡就有數了)


用戶72898551809


中國女排人才濟濟,2015年構建的朱袁張組合,還處在職業生涯的巔峰期,2018年00後小將李盈瑩又橫空出世,朱袁張迎來了新的幫手,中國女排正式步入了朱袁張李的時代。


①朱袁張組合是郎導2013年再次執教女排以來,挖掘並培養的進攻三叉戟。自2015年初成立以來,一路過關斬將收穫了二屆世界盃、一屆奧運會冠軍的好成績,如果說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朱袁張還顯稚嫩,那麼四年後的東京她們應該處在最為穩健的成熟期。

②朱袁張聯手創造了屬於她們時代的輝煌。朱袁張從2017年大冠軍盃首度正式合體,一路大殺四方最終奪冠,讓球迷感受到了她們的威力,但隨後也經歷了18年世錦賽的低谷,袁心玥被稱為攔零王,張常寧被質疑成張一分,好在2019年世界盃張袁滿血複合,朱袁張進攻三叉戟火力十足,得分隊內前三,助力中國女排十一連勝強勢衛冕。
③東京奧運週期朱袁張組合迎來了00後李盈瑩這樣一個好幫手。李盈瑩年少成名,獲2015年世少賽最佳主攻+得分王,18歲首戰排超創總得分804,單場45分的記錄,作為排超三年級新生,已獲二冠一亞的好成績,入選國家隊兩年,敢打敢拼屢屢扮演奇兵角色,體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沉穩。

有了李盈瑩的加入,朱袁張的時代順利更迭為朱袁張李的時代,李盈瑩和張常寧可以共同撐起朱婷對角主攻的位置,李盈瑩還可與朱婷搭檔主攻,張常寧改打接應,構成最強邊攻組合,再加上袁心玥的2號位高點背飛可以當強攻使用,那麼東京奧運朱袁張李聯手,註定會打遍天下無敵手。


老褚說球


朱婷世界第一主攻無可爭議 袁心玥已有世界一流副攻的實力 張常寧具備世界一流主攻實力並且攔網發球防守和一傳非常出色攻守均衡 丁霞顏妮王夢潔是世界盃最佳不再多說 龔翔宇為全能接應 攔網防守串聯一傳非常出色 進攻稍弱 整個隊伍 有攻有守 沒有弱點 李盈瑩進攻有自己的特點但是面對歐美高大攔網還需大賽的考驗 發球攔網可以 防守目前看一般 一傳是最大短板 一但遭對手追發 給全隊會造成困難 個人見解 不喜勿噴


飄143811140


我認為提“朱袁張李”時代不可取。

原因倒並不是因為要否定李盈瑩的實際作用和發展前景。

李盈瑩作為一個很有天賦的排壇新秀,又依靠她的很有威力的左手進攻現在己經成為國家隊裡一名不可或缺的主攻手。

我們從過去一系列的國際比賽中看到,李盈瑩一般是被郎平指導做為一支“奇兵”使用。而李盈瑩上場後也表現突出,能夠打出許多高質量的進攻,還有就是她的發球質量也是高的。

我覺得,特別是打意大利隊時,李盈瑩總能打得順手,對方對她有點無奈。

至於李盈瑩剛入隊時的短板——接一傳,現在通過她自身努力已經改善很多了。

但是我還是認為提什麼“朱袁張李”時代不合適。

為什麼?

一方面,李盈瑩的作用雖大,但是終究還不是絕對主力。從去年世界盃比賽來看,中國女排還是以“七仙女”為核心主力,她們是:朱、袁、張、顏、龔、丁、王。李盈瑩還須要在今後的大賽中繼續證明自已。

另一方面,過去網友提的“朱袁張”叫法其實是帶有一點恢諧的成分的,因為和明朝皇帝朱元璋諧音嘛,順口溜又好記。為什麼不叫“朱袁張龔”、“朱袁龔張”……呢?龔翔宇也是新秀呀?為什麼不提?因為那就失去了幽默感啦。


fairplay012


有人說,那不是我說的,依我說三個足夠,弄四個不倫不類,要說東京奧運週期,怎麼也得夠七、八個首發,:那就是朱袁張,丁龔顏林王,這才全面,也符合預選賽人員。


Gcp2


中國女排“朱袁張”的說法是錯誤的!想過龔翔宇在隊中的作用了嗎?她比袁心玥差嗎?缺少袁心玥的比賽一樣能贏,而缺了龔翔宇的比賽想贏都很難,個子高不等於能力強,輿論宣傳應該尊重事實,一共6個人的團體,為什麼要分幫分派製造矛盾呢?


Wxfwklz


競技體育,一個良好的氛圍,積極推廣,普及,全民參與,這樣,從少年,青年,再強身健體,層層篩選,形成良性循環,就不會出現斷代現象!


五丁3


中國女根本就沒有朱袁張時代,那是自媒體的調侃。里約奧運奪冠主要是魏秋月,惠諾琪,徐雲麗等老隊員帶著朱婷,張常寧等年青隊員拼搏奪得的。世錦賽上老隊員退役,所謂的朱袁張就先原形了,如果沒有朱婷,顏妮,李盈盈等隊員恐怕連銅牌都拿不到。張常寧,袁欣玥身體條件在國內是一流的,技術也可以,為什麼到大賽或關鍵性比賽發揮不佳呢,有各種原因,但最關鍵是兩人心理素質差。這也是最致命的,阻礙了二人達到朱婷和李盈盈的水平及境界。


慶華1934


中國女排是由十四名女排姑娘們組成,這十四名球員基本上代表現今中國女排球員中各位置最好的球員,排球是一項集體項目,是一項需要這十四名球員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全體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讓自己熔入到這支球隊技戰術打法中,在自己位置發揮出最好水評,這樣球隊才有希望取得勝利,一步步邁向冠軍。所以說不要說什麼朱袁張時代,朱袁李時代而不重視其它十一名球員的付出是走不到最後的,中國女排從80年代第一次獲得世界冠軍的那隻女排隊員到16年獲得里約奧運會冠軍的球隊。從來都是以集體力量團體打法為建隊根基,從來沒有以明星球員來建隊,雖然現在我們有一個世界級球員朱婷,但我們組隊的原則沒變。當然每個集體項目球員中都有一個核心球員,現在的中國女排核心球員當然是朱婷,核心球員在球隊作用是什麼,是能將所有球員團結在一起,能通過自己讓其它球員樹立必勝決心,當球隊在比賽中遇到困難時,能站出來幫助球隊渡過難關帶領大家獲得勝利。在這方面朱婷做的很好,還有其它球員如張常寧,袁心月她們都心幹情願的服從球隊的技戰術打法,那怕讓自己做球隊最髒最苦的事,比如接一傳,一傳是一支球隊的命脈,一傳接好了,全隊的技戰術就能發揮到最好,就會形成球隊打法多樣化,就會形成多點進攻,讓對手防不勝防,一傳不好就會造成失誤增多,進攻點單一,使對手防守攔網容易起,使自己球隊出現困難從而有可能失去比。可想一傳的重要性,張常寧心幹情願做出犧牲,成為一名主接一傳的保障性主攻,但一傳好的球員永遠成不了球星,人們都喜歡攻擊力強,得分多的球員,都把勝利歸功於她們得分多。但贏得比賽確實得多得分才行,得比對手得的分多才行,因些得分多的選手就會成為比賽勝利英雄而人們確忘記了那些主接一傳的球員,而且大多數球迷都會認為球員接好一傳是應該的,一旦接失誤或沒接到位,就會遭到球迷的責怪。其實接一傳的球員才是贏得比賽的功臣,一傳接好了,就會讓二傳組織進攻變的容易,就會讓二傳組織起多變的攻擊方向,讓對方摸不清楚從而使得分變的容易和簡單。朱婷為什麼很多人說她是當今女排第一人。很多世界級女排選手從心裡佩服朱婷,單說進攻,朱婷沒有意大利的艾格努強。但為什麼朱婷在很多教練球員心中認為朱婷是女排第一人,就是因為朱婷接一傳上是艾格努沒法比的。所以說現在這隻中國女排沒有什麼朱袁張,朱袁李時代,只有以朱婷核心,全部球員努力發揮,以所有球員力量戰勝所有對手。中國女排是一個集體,是一個十分團結勇於拼搏的團隊,是不怕任何艱難困苦的隊伍。是不怕任何強敵,首敢於戰勝任何對手決心。正因為這樣,全國人民才特別喜愛中國女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