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建一個合格的300頭的養豬廠?

用戶1207998161247


首先,需要對養殖場功能定位。是自繁自養型豬場,還是外購仔豬育肥型豬場。這兩種豬場對功能設計是有不同要求的。

第二,要充分考慮當地氣候條件,在北方要有防寒設施,否則影響肉飼性價比和人文關懷。

第三,要了的當地環保政策,要符合環保條件。

第四,裝備現代化設施,降低勞動強度,可能投資要大些,但長期看是符合經濟原則的。

第五,如果是生態型的,可選擇發酵床或沼氣模式。





北社南家


農村養豬戶建造一個小規模的養豬場,即300頭生豬以下規模的養豬場,需要多少投資,作出估算如下,以供參考。

第一,自建小規模的養豬場佔地面積和設施。目前,自建小規模養豬場佔用的土地資源是不需要投資的。按標準化養豬場,每頭豬佔地3平方米。小規模養豬場在農村一般都是以300頭之內的規模養殖,才算小型養豬場,佔地面積包括所有相關設施在內,需要900平方米。目前農村自建的小規模養豬場,一般的建造和配製的造價是每平方米110元,包括簡單飼料加工設施、糞便處理設施、所有佔地設施,一共需要99000元,大約10萬元。

第二,自繁自育養殖模式的母豬繁育的投資。農村養豬一般提倡自繁自育的養殖方式,有非常多的優點。300頭生豬規模的養豬場,最少需要養殖25頭母豬。一般母豬是按每窩仔豬10頭來計劃,其中包括了敗育率。按照目前的母豬價格大約是4000元/頭,購買25頭母豬大約需要10萬元投資。還需要餵養一頭公豬。公豬目前只能從地方畜牧良種場去購買,一般推廣型的公豬價格每頭1萬元。自繁自育公母豬投資一共11萬元。

第三,起始階段養豬所需的飼料添加物投資。起始階段生豬一個生長週期,所需豬飼料,按收購的標準肉豬體重220斤計算,料肉比以3:1,每頭生豬需要660斤,大約需要700斤/頭。飼料採取自購原料自己加工配製,每斤需要2元。一頭豬大約需要1400元飼料。300頭生豬包括母豬、公豬和育肥仔豬,一共需要42萬。

第四,自建小規模的養豬場所需要人工投資。一般農村小規模300頭的生豬養殖,是適合家庭養殖,只需一個主要勞動力,大忙時家庭成員幫助,通常不需要傭人。自己家裡建造的養豬場,不請傭人,省去了人工投資。另外,防病防疫醫藥費、飼料加工電費、水費、交通運輸費、零雜開支,以100元/頭計算,大約需要3萬元。

總之,在農村利用確權承包的普通土地,自建一座能養300頭生豬的小規模養豬場,從建場到第一批生豬上市時止,所有投資成本大約需要66萬元。

豬場設備有:豬欄、漏縫地板、飼料供給及飼餵設備、供水及飲水設備、供熱保溫設備、通風降溫設備、清潔消毒設備、糞便處理設備、監測儀器及運輸設備。

養豬場在母豬、仔豬、種豬和肉豬飼養過程中所使用的專用機械、工具和內部設施的總稱。養豬場所需設備的品種及類型,因養豬場的經營方向、規模大小、生產水平和機械化水平的高低而有不同,主要包括豬欄、喂飼設備、自動飲水器、除糞設備和豬糞處理設備等。

豬欄是機械化養豬場的基本生產單位。常用的豬欄類型有下列種類:

1、隔離排糞式豬欄。躺臥區和排糞區由隔牆分開,並配有可開閉的活動門。在排糞區設置飲水器,平時打開活動門,利用豬隻在飲水時有排糞尿的習性,將糞便集中於排糞區,便於清除。

關閉活動門能使每個豬欄的排糞區連成一條通道,利用刮糞板清除糞便。這種豬欄能保持躺臥區乾燥清潔,減少飼料浪費,但由於排糞區設在豬舍內,易造成舍內空氣汙染,使用時應加強豬舍通風。

2、明溝除糞式豬欄。不設隔牆,而是在排糞區設置糞溝,用刮糞板除糞。這樣便於清洗,有利於提高勞動效率。

3、部分縫隙地板式豬欄。在排糞區設置深溝,在溝上鋪以縫隙地板,溝中糞尿定期用水沖走。

擴展資料:

豬場建造

豬場的運輸量大,一般要求豬場距交通主幹線200米以上,距離一般公路100米以上.豬舍的設計要根據豬的生物學特點,因地制宜地進行科學設計,為豬群提供一個空氣新鮮、溫度適宜的良好環境.一般豬舍分為種公豬欄、母豬欄(配種欄)、分娩欄、保育欄、育成(肥)欄等。

1、公豬欄:公豬多以單圈飼養。公豬欄面積為6~7平方米,正面高1.05米,配有1門,高1米,寬0.8米。

2、母豬欄:妊娠母豬一般採用小欄單體限位飼養,這種飼養方式具有佔地少,便於觀察母豬發情和及時配種,單欄限位寬0.6米,長2.1米,高1米。

3、分娩欄:分娩欄是一種單體欄,分娩欄寬為2~2.2米;其中母豬限位架寬0.6米,長2.1~2.2米,寬1.1米,仔豬圍欄高0.6米,兩邊放置仔豬保溫箱。

4、保育欄:多采用高床保育,可保持高床上清潔乾燥,仔豬不被糞尿汙染,保育欄的面積一般為3米×2米或1.5米×1.5米。

5、育成(肥)欄:育肥豬所佔面積可視總體佈局而定,一般每頭佔圈面積0.8~1平方米。






感性哈櫻桃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在豬場工作一年多的經驗回答你吧!以我的觀點建議你能注意以下幾點

1.養殖生豬是有汙染的,選址非常重要。既不影響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要交通方便。所以要建一個好的合格的養豬場配件設施要好。水源足夠,建有150立方以上的沼氣池,建有淨化池,還要有一個幾畝地的池塘接水。豬場日常的汙水要經過沼氣池酵,沼氣可以利用起來,再流入淨水池,經過淨化的水基本是清澈的了,最後再流入魚塘,魚塘可以養塘蝨之類的,可以淨化水質。豬糞也可以合理利用起來,可以曬乾賣給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做為肥料作為樹的肥料。

2.要有合格的執照,也就是要去辦證。這裡也需要去相關部門申請…畜牧局,國土局,環保局,本地的村委等等,具體的要根據你自己本地具體情況,去辦理就知道了。經過層層審批下來,你就可以有自己的規劃,建豬場了。

3.以母豬自繁自養模式為例,簡單來說從後備母豬--待產母豬--產床--中豬--大豬,每個時期都要有豬欄。後背豬,中豬,大豬三中豬欄根據自己場地建,多長多寬沒有標準。待產母豬需要定位欄,一個母豬一個欄,預防母豬因為特殊情況流產,做好母豬的記錄,配種時間和生產時間,建立母豬檔案,後期跟蹤。產床需要保溫設備,預防小豬受冷。每個豬欄需要通風,夏天需要有降溫設施,以防中暑。備有公豬欄,病豬隔離欄,藥房,蓄水池等

4.豬場周邊要有圍場,防止外人或其他動物進來,大門有消毒通道,門口消毒池等。






北流小蘇


農村養豬戶建造一個小規模的養豬場,即300頭生豬以下規模的養豬場,需要多少投資,作出估算如下,以供參考。

第一,自建小規模的養豬場佔地面積和設施。目前,自建小規模養豬場佔用的土地資源是不需要投資的。按標準化養豬場,每頭豬佔地3平方米。小規模養豬場在農村一般都是以300頭之內的規模養殖,才算小型養豬場,佔地面積包括所有相關設施在內,需要900平方米。目前農村自建的小規模養豬場,一般的建造和配製的造價是每平方米110元,包括簡單飼料加工設施、糞便處理設施、所有佔地設施,一共需要99000元,大約10萬元。

第二,自繁自育養殖模式的母豬繁育的投資。農村養豬一般提倡自繁自育的養殖方式,有非常多的優點。300頭生豬規模的養豬場,最少需要養殖25頭母豬。一般母豬是按每窩仔豬10頭來計劃,其中包括了敗育率。按照目前的母豬價格大約是4000元/頭,購買25頭母豬大約需要10萬元投資。還需要餵養一頭公豬。公豬目前只能從地方畜牧良種場去購買,一般推廣型的公豬價格每頭1萬元。自繁自育公母豬投資一共11萬元。

第三,起始階段養豬所需的飼料添加物投資。起始階段生豬一個生長週期,所需豬飼料,按收購的標準肉豬體重220斤計算,料肉比以3:1,每頭生豬需要660斤,大約需要700斤/頭。飼料採取自購原料自己加工配製,每斤需要2元。一頭豬大約需要1400元飼料。300頭生豬包括母豬、公豬和育肥仔豬,一共需要42萬。

第四,自建小規模的養豬場所需要人工投資。一般農村小規模300頭的生豬養殖,是適合家庭養殖,只需一個主要勞動力,大忙時家庭成員幫助,通常不需要傭人。自己家裡建造的養豬場,不請傭人,省去了人工投資。另外,防病防疫醫藥費、飼料加工電費、水費、交通運輸費、零雜開支,以100元/頭計算,大約需要3萬元。

總之,在農村利用確權承包的普通土地,自建一座能養300頭生豬的小規模養豬場,從建場到第一批生豬上市時止,所有投資成本大約需要66萬元。

豬場設備有:豬欄、漏縫地板、飼料供給及飼餵設備、供水及飲水設備、供熱保溫設備、通風降溫設備、清潔消毒設備、糞便處理設備、監測儀器及運輸設備。

養豬場在母豬、仔豬、種豬和肉豬飼養過程中所使用的專用機械、工具和內部設施的總稱。養豬場所需設備的品種及類型,因養豬場的經營方向、規模大小、生產水平和機械化水平的高低而有不同,主要包括豬欄、喂飼設備、自動飲水器、除糞設備和豬糞處理設備等。

豬欄是機械化養豬場的基本生產單位。常用的豬欄類型有下列種類:

1、隔離排糞式豬欄。躺臥區和排糞區由隔牆分開,並配有可開閉的活動門。在排糞區設置飲水器,平時打開活動門,利用豬隻在飲水時有排糞尿的習性,將糞便集中於排糞區,便於清除。

關閉活動門能使每個豬欄的排糞區連成一條通道,利用刮糞板清除糞便。這種豬欄能保持躺臥區乾燥清潔,減少飼料浪費,但由於排糞區設在豬舍內,易造成舍內空氣汙染,使用時應加強豬舍通風。

2、明溝除糞式豬欄。不設隔牆,而是在排糞區設置糞溝,用刮糞板除糞。這樣便於清洗,有利於提高勞動效率。

3、部分縫隙地板式豬欄。在排糞區設置深溝,在溝上鋪以縫隙地板,溝中糞尿定期用水沖走。

擴展資料:

豬場建造

豬場的運輸量大,一般要求豬場距交通主幹線200米以上,距離一般公路100米以上.豬舍的設計要根據豬的生物學特點,因地制宜地進行科學設計,為豬群提供一個空氣新鮮、溫度適宜的良好環境.一般豬舍分為種公豬欄、母豬欄(配種欄)、分娩欄、保育欄、育成(肥)欄等。

1、公豬欄:公豬多以單圈飼養。公豬欄面積為6~7平方米,正面高1.05米,配有1門,高1米,寬0.8米。

2、母豬欄:妊娠母豬一般採用小欄單體限位飼養,這種飼養方式具有佔地少,便於觀察母豬發情和及時配種,單欄限位寬0.6米,長2.1米,高1米。

3、分娩欄:分娩欄是一種單體欄,分娩欄寬為2~2.2米;其中母豬限位架寬0.6米,長2.1~2.2米,寬1.1米,仔豬圍欄高0.6米,兩邊放置仔豬保溫箱。

4、保育欄:多采用高床保育,可保持高床上清潔乾燥,仔豬不被糞尿汙染,保育欄的面積一般為3米×2米或1.5米×1.5米。

5、育成(肥)欄:育肥豬所佔面積可視總體佈局而定,一般每頭佔圈面積0.8~1平方米。


A嶽永超


發展養豬生產首要的問題就是豬場設計,包括確定飼養規選擇建築場地,進行結構設計、費用預算和施工技術等。

  一、生產規模

  這裡以基礎母豬300頭為例,介紹豬場生產週轉過程(表1-1)。

  1.基礎母豬300頭

  2.每週配種16頭

  3.配種分娩率80%

  4.仔豬成活率95%

  5.育仔成活率96%

  6.育成成活率97%

  7.育肥成活率98%

二、場址選擇原則

建造一個標準化豬場,首先要考慮選址問題。場址選擇是否得當,不僅關係到豬場衛生防疫、豬隻生長以及飼養人員的工作效率,而且關係到養豬能否賺錢以及環保成敗。場址選擇是系統工程,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如面積、地勢、朝向、水源、電源、交通、防疫條件、自然災害及經濟環境等,一般場址選擇要遵循如下幾項原則。

1.1地形地勢

一般要求地形整齊、開闊,以便於充分利用場地和合理佈置建築物,減少施工前清理場地的工作量。地勢要求高燥、向南、平坦或有緩坡。如是緩坡,坡度不得大於25°,以減少基建投入。

1.2立體、生態相結合

豬場的糞尿如果通過附近的農田、果園、漁塘等自然消化,它是資源,是肥料;若無序排放會造成環境汙染。因此,選址時考慮周圍有農田、果園、漁塘等配套,是最划算、最經濟的糞便處理方式。國外的大型牧場也多采用集糞池存放糞尿,定期運送到田野裡,當作農作物肥料。

1.3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對豬場極為重要。1個萬頭豬場平均1d進出飼料約20t,每天運出商品豬30頭左右,肥料4t,交通不便會給生產帶來巨大困難。此外,交通不便也影響職工的生活和工作。

1.4有利於防疫

因豬場的防疫需要,規模豬場應建在離城區、居民點、交通幹線較遠的地方,一般來說,距離交通要道和居民點1km以上比較好。

1.5場地要有水源和電源

豬場需要用水用電,故必須要有水源和電源。萬頭豬場必須有一個質好、量多而無汙染的可靠水源,一般1個萬頭豬場日用水量150-250t。萬頭豬場有成套的機電設備,包括供水、保溫、通風、飼料加工、清潔、消毒、沖洗等設備,加上職工生活用電,1個萬頭豬場裝機容量(飼料加工除外)應有70-100KW。如果當地電網不能穩定供電,大型豬場應自備相應的發電機組。

1.6場地面積

一般情況下,豬場面積應符合年出欄1頭育肥豬佔地2.5-4.0平方米的要求,生產建築面積應符合年出欄1頭育肥豬需0.8-1.0平方米的要求。因此,1個年出欄1萬頭的規模豬場需佔地面積約50畝,生產建築面積需15畝左右。

2、規劃方案

2.1面積規劃與場內總體佈局

豬場規劃總面積為50畝,總體分為管理區、生產區、隔離區。根據當地主風向和流水向的特點,管理區建在生產區年主風向的上風向或側風向地勢較高處,隔離區位於生產區常年主風向的下風向及全場地勢較低處。生產區從上至下各類豬舍排列依次為:公豬舍、配種母豬舍、妊娠母豬舍、分娩母豬舍、保育舍育成舍、育肥豬舍。育肥豬舍應靠近場區大門,以便於出欄。

2.2排汙、環保措施

豬場的汙染物主要是豬糞和汙水,採取沼氣工程或堆積發酵消滅有害微生物後供應給附近農田、果園及漁塘作肥料,是當前較為普遍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養豬業已經進入生態驅動的新時代,如果你不搞環保,很快就會被市場邊緣化。

2.3豬舍建築考慮的因素

冬暖夏涼,舍頂要有一定的厚度(不少於10cm),隔熱性好。圈舍方向坐北朝南,以利於通風、採光。場門口、生產區門口建有消毒池,與門口等寬,長度不少於出入車輪周長的1.5倍,深度15-20cm。規模化養豬場在生產區門口要建有專用更衣室、紫外線消毒間及消毒池等。育肥舍每欄飼養10-13頭。


李SU420


第一,需要對養殖場功能定位。是自繁自養型豬場,還是外購仔豬育肥型豬場。這兩種豬場對功能設計是有不同要求的。

第二,要充分考慮當地氣候條件,在北方要有防寒設施,否則影響肉飼性價比和人文關懷。

第三,要了的當地環保政策,要符合環保條件。

第四,裝備現代化設施,降低勞動強度,可能投資要大些,但長期看是符合經濟原則的。

第五,如果是生態型的,可選擇發酵床或沼氣模式。


王良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570000870c3fc69241\

心遙


、設計原則:造價低,使用方便;舍內地面不積水、不打滑,牆壁光滑易於清洗消毒;豬舍 屋頂應有保溫層,冬暖夏涼,易於環境控制。

  二、設計規模: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和管理能力。最好一棟10-15間,養育肥豬200-300頭,整棟豬舍實行全進全出。

  三、飼養方式:每欄10頭小群飼養,豬苗進圈後訓練定點排糞;自動料槽喂乾料或顆粒料,自由採食;自動飲水器飲水。

  四、清糞方式:育成豬轉育肥舍後,要訓練其定點排糞。每天定時將糞由除糞口清至糞車上推走,不要堆在舍前清糞口下汙染牆壁和地面。尿及汙水由地漏流入舍前上有蓋板的汙水溝,汙水溝在每棟舍的一端設沉澱池,上清液流入豬場總排汙管道匯至汙水池,經嚴氧、好氧和沙慮或人工溼地後達標排放。

  五、欄牆設計:南北欄牆為24的磚砌水泥摸面的格稜花牆,中央走廊的通長欄牆為鐵欄杆,以利通風,相鄰兩欄的隔欄為12的磚砌水泥摸 面實牆,以防相鄰兩欄豬接觸性疫病的傳播。

  六、環境控制措施:

  夏季豬舍南北開放部分用塑料網或遮陽網密封,既通風又擋蚊蠅;冬季上面覆蓋塑料薄膜保溫(包括南北格稜花牆),舍內汙濁空氣由屋頂通氣孔排出。夏季利用涼亭子效應,冬季利用溫室效應基本可滿足育肥豬的環境溫度要求,夏季中午溫度過高時,應在欄舍上方拉塑料管,每欄安裝一個塑料噴頭,進行噴霧降溫。

  對於育肥豬舍的搭建大家都瞭解了吧,這些設備是豬場必須的這些搭建都是豬的生存必要的。


南長溝吳彥祖


農盛樂母豬產床是現代化工廠化養豬必不可少的設備。在使用方面,為了提高產床的性能和效果,養豬場應滿足以下三點要求。

(1)母豬產床高度應適當

產床高度調節有助於調節母豬舍溫度,離地面越低溫度越低、溼度越大,越容易受賊風侵襲。生產實際調查發現,將母豬產床的高度由20釐米提高到45釐米,子豬大腸桿菌的發病率減少50%~70%。根據母豬的生長、繁育規律,可分為後備母豬、妊娠母豬、臨產母豬、哺乳母豬和空懷母豬五個階段。各階段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母豬的生長繁殖及價值。

(2)圍欄應平坦,產床應平整,防止剮傷剮掉乳頭

每天堅持用0.1%清洗乳房、乳頭1次~2次,防止乳房炎,影響母豬泌乳。 避免了母豬壓死仔豬的現象,同時還專門為仔豬設計了一個保暖箱,天氣冷時仔豬可以在裡面避寒。母豬產前兩週應將產房、產床徹底沖洗乾淨。

(3)空圈2天以上保持豬舍乾燥

母豬產前一週轉入產房(有條件的豬場應該給臨產母豬洗澡後再轉入產房),使其適應新的環境。並要保持母豬產床清潔、乾燥、安靜舒適、空氣新鮮,冬季最好陽光充足,舍內溫度保持在 。有專用產房的豬場,應在母豬產前及時把產床準備好,並在產前5~7天把母豬趕進產房,讓它熟悉環境。如在原舍產子,必須在母豬分娩前15天把積肥坑的土肥徹底清除,分娩前3~5天。再把豬床上的舊土連同汙穢的墊草一起更換掉,保持豬床平整、乾燥。 產房應經常保持清潔、乾燥、溫暖、陽光充足和空氣新鮮。


鄉村全龍


一頭豬1平方米 長50米 寬3.5米 就差不多了 投資就要看你的材料了 房舍大概需要15w左右 小豬估計300元一個,要看行情了啊, 加油。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