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為什麼不免費開設舞蹈、跆拳道、書法等興趣班?

碧靈巧兒


拜託,這位家長,是不是腦回路太跳躍了?

恕我直言,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就算有免費的午餐,也是一種營銷的策略,比如培訓機構,讓你的孩子免費試聽一節課,然後催你報名

免費的午餐有,但是你覺得好不好?

比如醫院推出免費生孩子,但是隻給你提供生鏽的手術刀,還是接生成功率百分之十的醫生,你覺得可行不?

你可以去飯店免費吃飯嗎?可以去醫院免費看病?還是可以找老師免費給你孩子上課?



你想太多了,一分錢一分貨

曾經我也去一家培訓機構面試過,面試我的那個人說,招聘老師是為了去小學上美術課

但是課時費低得可憐,還有教二三十個學生

但是那個面試我的人說,一堂美術課,只要重點培養幾個精英學生就行,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得過且過,隨便畫畫就行

所以,你可以想象,學校裡開設的免費的美術興趣班,教學質量如何,孩子又能學到什麼

而且免費的興趣班,老師的工資誰負責,免費的課程,老師拿不到工資,你可想而知老師能有工作激情,上課的積極性嗎?

老師上免費的課,沒什麼積極性,肯定得過且過,教學質量可想而知,你的孩子也學不到什麼

我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的教師的勞動力那麼廉價,甚至可以免費

那老師又怎麼生存?

現在許多家長,給孩子報名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時,既希望學費是最便宜的,同時還希望老師是頂尖的

為什麼不知道一分錢一分貨?

你是不是也可以免費上班,免費給老闆打工,沒工錢你也樂意,放心,老闆會特別喜歡你這種免費員工

曾經有一個奇葩家長,帶孩子來免費試聽了所有課程, 所有課程都免費試聽了一遍,還想免費試聽第二遍

殊不知,看似佔了大便宜,但是試聽課孩子學不到什麼,更不用說學到精髓了



恕我直言,免費的課程,你反而不會珍惜的

唾手可得的東西大家多半不會珍惜

說不定免費的課程,你覺得可上可不上,於是帶孩子三天兩頭不去上課,你孩子養成了不堅持的懶散習慣

還有,你覺得接送孩子去培訓班,心累

拜託,你既然生下了她,為什麼不負責到底?你不願意對孩子付出,那麼你生下來幹嘛?

孩子遇到生而不負責的父母,確實太可憐了

接送孩子上興趣班,你覺得累,那麼孩子高考陪讀的父母,是不是就不用活了?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粉絲們,條友們,你們有什麼高見呢?


藝術狂人2


現在小學都有少年宮,也叫第二課堂,就是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

這些少年宮,或者叫二課,開設很多門課程,書法、樂器、戲曲、舞蹈、合唱、剪紙、花樣跳繩、球類,等等。

一般每週都有一個固定的下午,利用一節或者兩節課的時間進行興趣或者特長學習。不要小看看這短短的一節兩節,長期堅持下來,效果也很不錯。

我曾到一所小學觀摩過,孩子們的節目搞一場演出根本沒問題,還有好看的花樣跳繩,特別吸引人。

有的學校的戲曲表演學員還曾參加過省級比賽。還有合唱團(歌手平安團隊支教的學校合唱團)參加過中央臺的演出。



這是學校特長教育效果特別可觀的一面。

美中不足的是,孩子在學校的時間畢竟有限,需要學習文化知識,能夠用來學習特長的時間還是比較少的。而且因為是在學校進行,學生不一定和家長彙報,以致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學校還有這樣的教育內容。

另外,孩子在學校選特長班,因為時間關係,每個人只能選一種,科目再多也沒有辦法兼顧。

家長帶孩子去培訓機構學習也是很正常的,一是因為學習學習特長的時間短,二是科目少。孩子想再學習其他特長,或者取得明顯成效,就得去校外了。


艾悅之洲


以十八線小縣城為例,前年上半年,教一個培訓機構的表演課,九個學生,每個學生交800元。一個老師一節課一個半小時,上課老師拿90元,一週兩節,共計180元。一學期按16周計算,共計2880元。也就是說,64節課(以學校45分鐘為標準)換來2880元。去年,學校組織人員準備節目,元旦要演出。我帶的都是寄宿生。然後10月份兩個週日下午,每個下午2節課,共計4節課。11月份,感覺不對勁,加了週一至週四晚餐後到晚修前的時間。這樣,11月就有了四個週日下午8節課加上18個晚餐後的26節課。12月,取消週日下午,增加中午時間,等於每天2節,共計16天(元旦前兩天演出)32節課。總課時為4+26+32=62課時。您猜,學校最後給了多少錢?400塊。說學校每週只安排一節課,總共上了8週記8節課(第一節課不算,最後一節課演出了)。就這樣,還有不少老師眼紅:一節課50塊錢?憑什麼?大家平時上課也就是7塊錢而已。您說,學校能夠調動得起老師的積極性嗎?難怪那麼多老師願意在外面自己開班。申明一下,我不是音美老師。本人教語文,愛好表演而已。


黃習兮


題主的娃,讀過小學沒有?

如果沒有,麻煩你去借你鄰居的小學生的課程表看看。

學校是有音樂課,美術課和體育課的。

至於這些課學啥,要看這學校的特色。

比如我家樓下那家小學,是跆拳道特色學校,他們學校就開跆拳道課,他們的學生,還隔三差五的在市裡面拿獎。

同樣的,書法學校也有教的,我家孩子就買過毛筆和墨水。有一年老師教雕刻,還買了雕刻刀,印章,雕出來的印章,有模有樣的。

音樂也會教識譜。

跳舞就更加了,幼兒園就有教跳舞的。如果跳的好,小學就會拉你進學校舞蹈隊,那裡也有教跳舞的。

當然學校教這些東西,都是很基礎的。

小學老師也好,中學老師也罷,教這些的都不是很高級的專業老師。

如果你家孩子真有天賦,學校老師水平不夠,你就應該另外請人教。

我兒子高中那個學校,有人考上了國家級的藝術類院校,也是得請專業的藝術類院校的老師教。

總結吧,學校教興趣班類的東西,是基礎類的,真的水平高了,學校的水平不夠了,就要去請高水平老師教。


春暖花開003


提這個問題的人,腦子真的有問題。一心想享受免費服務的人,一般都斤斤計較。我做中學體育教師,除了體育課教學以外,一直堅持課外的籃球訓練,一做就是37年。以前,即使是上課期間都要收起一定的費用,從20――400一學期。最近今年由於禁止有償家教的問題,不收費了,免費,有時候還倒貼一部分小錢。比較起來,收費的訓練,學生參訓穩定。不收費的訓練,學生參訓不穩定。一般的人都知道,藝體訓練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保證效果。我的經驗是,免費的訓練就是在耗費老師學生的時間。


日不落143461827


我女兒學校有各種興趣班。週末少年宮。大部分常見的興趣班都有。體育的有足球,籃球,乒乓球,游泳。藝術類的器樂有鋼琴,古箏,口風琴,葫蘆絲,竹笛等,然後還有民樂團跟西洋管樂團。其他的還有書法(硬筆跟毛筆),美術(素描,國畫,油畫,手工等),還有朗誦,主持人,英語口語等等,真的很多。也比外面的培訓便宜很多。


我是窮小子3


我看以前同事兒子上的雙語小學,課後一堆社團活動,什麼都有。跆拳道、游泳、舞蹈、馬術、擊劍、法語、日語、各種語種興趣班,社團活動豐富多彩,一年只要交一千多塊錢,就可以參加自己感興趣的社團興趣班。

公辦小學太少了,和那種國際小學真的不一樣。

樓主說免費開設,這樣的要求不合理


Lionessss


我家孩子學校每天都有免費課外班,書法,舞蹈,京劇,美術,樂高,機器人,朗誦,足球,棒球,月琴,二胡,古箏,合唱……據我瞭解,現在各區學校都是有開設課後興趣班和組織各種社團活動的,有的是全免費,有的是部分免費


愁555


我來回答,專業人士。

學校現在大多數都有藝術類興趣班,也只是興趣班,學校興趣班的老師都是校外機構派去的,而且是校外機構最差的老師,學校是請不起很專業的老師的,我是圍棋老師,以我為例,我一個月收入兩萬左右,學校請得起嗎?

請得起我就去,而且學校人太多了,教學質量沒法保障,有專業的教室嗎?很難有,學校一個學期不如校外一個月學的好,為什麼?不是學校收費便宜,老師不用心,是人太多,教學設施不行,課時短,你沒法保障孩子的進步,學校針對的是基礎性的教學,但,高精尖的提高,你不在校外找老師,你做不到,而且,藝術類真有能力的老師,不會在學校做全職。


用戶4011693444420


現在每個家庭生育的孩子都比較少,大多數是一個孩子,少部分的有兩個。而作為父母,我們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多才多藝,希望孩子在各個方面全面發展,為以後的人生之路鋪好基石,做好準備。

學校是開設一定的興趣班的,但不能滿足家長的需求。

我家小孩今年一年級,在下午4點多之後,學校會開展免費託管服務。託管服務期間,孩子們可以在老師的陪同寫作業、讀書或者參加興趣班。

但就目前來看,參加興趣班,不向家長收取學費,但是相應的樂器等是需要租賃或者自行購買的。同時參加興趣班,也不是報了名就能上的,有的只從班級裡挑選一個人。

這樣的情況之下,很多家長不得不將目光投向校外興趣班。

我是贊成在學校開設興趣班的。

把舞蹈、繪畫、書法、跆拳道等興趣班開設到學校這一點我是贊成的。理由如下:

1.社會上的興趣班,良莠不齊。

社會上的興趣班、無論是從師資上、教學環境上都不能得到有效的監管。如若由學校牽頭,那麼從師資甄選上、從安全保障上都會有一定的提升。

2.社會上的興趣班收費高。

興趣班的價格是很高的,就拿我們這裡來說,一個小孩上一節40分鐘的樂高課,收費大概是在120元左右,全年下來8800元。

這給很多家長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3.為家長省去很多接送的麻煩。

很多家長在孩子放學後,把孩子接上就急匆匆地趕往興趣班,這讓一些家長感覺精力疲乏,勞累不堪。

這給家長帶來了很大的身體上的負擔。

學校開設興趣班的一些阻力。

1.學校開設興趣班,私立的興趣班從業人員不樂意。

這一點很好理解,直接動了人家的蛋糕,自然不會高興的。

2.學校開設興趣班需要更多的投入以及擔負更多的安全責任。

興趣班的開展是需要投入一定的資源的,基於目前國家的投入來看,這部分資源的投入是一個問題。

同時就學校而言,學校也不想承擔額外的安全負擔。

<strong><strong>

3.部分家長更信賴小班制。

學校開展興趣班,一般來說,同時上課的學生數量比較多,很難保證到每一位學生都被照顧到,因此一部分家長會更信賴社會興趣班的小班制。


拋開題主所說的免費不談,把舞蹈、跆拳道、書法等興趣班開始到學校,個人還是很贊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