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德文:「解局」復工復產,破除這些“梗阻”迫在眉睫

呂德文:「解局」復工復產,破除這些“梗阻”迫在眉睫


2月10日起,各地陸續按下復工復產鍵,農民工返城務工意願高漲。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政策措施扶持復工復產,按理說,生產應當逐漸暢旺起來。

但島叔的觀察是:一些企業仍舊達不到復工條件;即便能夠復工,產能也難達預期。一言以蔽之,復工復產遇到了“中梗阻”。

阻滯在何處?因何不暢通?這兩天,島叔所在的課題組在全國範圍內80個“零病例村莊”進行調研。我們就來談談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阻滯

最近網上流傳一張圖,某地企業申請復工的表格上蓋了9個章。章印所屬機構或個人分別為鄉鎮政府、應急管理部門、環境衛生部門、健康衛生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分管縣領導、防疫指揮部等。

表格的內容,是企業做出的保證:當外來務工人員返崗時,要組織他們做好隔離,預備防護裝備,做好生產場地的消殺工作。

據島叔瞭解,這些章全辦下來花了一天時間。雖然耗時不算太久,但流程看起來未免繁瑣。

有企業負責人向媒體抱怨:企業想復工,要填15個表格、2份承諾書,制定1個應急預案、1個復工方案、1套食堂防護措施和1套宿舍防護措施,共計21份材料,有些材料還要去街道蓋章。“企業填材料填得手軟,想復工咋就這麼難?”

監管責任到這兒還沒有結束。復工後的員工情況監測也是重頭。有地方實行新增病例倒查追責——每發現新病例,相應層級的政府和幹部要承擔“防控不力”的責任。

為求穩妥,一些社區做封閉式管理,部分縣、鄉、村規定人員

“只出不進”。人口流動管住了,返城農民工的流動也被鎖住了。

說到這兒,有個問題浮現出來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有明顯的區域差異,東部人口流入地和中西部人口流出地的復工復產動力有明顯差別。

因此,東部和中西部各地的地方政府,政策目標本來應該是有明顯不同的。但現在的一個問題是,中西部地區通過嚴格的隔離措施,控制人口流動,連帶把東部地區迫切需要的勞動力也“阻斷”了。

島叔所在團隊2月16日對全國近80個“零確診病例”村莊進行調查(注意,這80個村莊是沒有確診病例的),發現中西部地區已流出的外出務工人口,還不足當地外出務工總人口的20%,其中一半還是在2月13日左右流出的。

別忘了,返工後14天內,外地農民工要進行自我隔離。這就意味著企業即便復工,也要等到這些農民工回到工作地14天后,短期內難以顯著提升產能。


呂德文:「解局」復工復產,破除這些“梗阻”迫在眉睫

關卡

封閉管理、“只出不進”並非各地疫情管控的普遍做法,仍有不少村鎮允許農民工返城。但是,返城過程難言順利,農民工要通過層層關卡方可如願復工。

簽字審批是第一關。一位在東莞工地上幹活的農民工說,在返城前,他按規定去村委會開證明。但是因為自己的鄰居有武漢接觸史,村委會拒絕了簽章要求,直至第三次方才簽妥。

健康審批是第二關。有些縣域規定,申請外出的農民工,須拿到戶籍所在地衛健部門開具的健康證,部分村鎮要求農民工到一定級別的醫院做檢查,之後才能拿到健康證。

回程交通是第三關。島叔所在團隊調研發現,許多地方公交不暢,火車、大巴停運。一位從山西晉城赴杭州務工的農民工說,他原本應該到鄭州轉車直奔杭州,但因晉城到鄭州的火車仍舊停運,

只得先乘火車北上太原,再搭飛機南下杭州,多了一番折騰。

好不容易回到務工城市,就能順利開工嗎?不一定。從調研結果來看,復工復產的企業多半與疫情防控相關,同時規模較大。這意味著許多非防疫相關行業的企業及規模較小的企業,暫時未能開工復產,這些企業的工人自然無法返崗。加之返程後外地工人須自行隔離14天,這種情況下,若無企業的復工表態或補貼支持,農民工多半不會貿然返城。

最後,留在務工城市、並未返鄉的農民工能如願復工嗎?對於部分人來說,答案是否定的。有些城市為了保險起見,對來自湖北和需要經過湖北的農民工持不歡迎態度。據深圳媒體報道,有些年前到現在未曾回鄉的湖北籍農民工,被房東趕出門,找不到工作,只能流落街頭。“我希望疫情早點結束,早點出去工作。”其中一位農民工說。


呂德文:「解局」復工復產,破除這些“梗阻”迫在眉睫

視頻採訪截圖


島叔所在的課題組調查顯示,歸結起來,造成這些“梗阻”的原因大致有四:


其一,中西部省份的縣市區域實施封閉管理,要求人口外出必須獲得企業復工通知,規定限時離境,且準出不準進,造成無固定企業的農民工不敢申請流出。


其二,大部分縣市區域的公交車、大巴以及部分火車車次停運,農村勞動力外出的交通條件嚴重受到限制。


其三,作為人口流入地的東部沿海發達省份,對勞動力流入設置高門檻。除了來自重點疫區的一律不接收外,所有外來人口一律需要隔離14天,且勞動力流入與企業復工被捆綁在一起,未獲得復工審批的企業老員工不允許返回工作地。


其四,部分中年人不進企業工廠的,尚沒有找到工作,無處可去。


疏通

2月12日中央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議,在繼續指導疫情防控重點工作的同時,進一步提出要“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防控的確到了最吃勁的階段,疫情特別嚴重或風險較大的地區,防控不可有一絲掉以輕心,但不能將這一原則簡單化、擴大化。

對於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分區分級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才是實事求是的做法。若只是一關了之、一停了之、只出不進,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正常生活都要受影響。復工復產中的梗阻問題必須要解決,且迫在眉睫。

疫情防控是系統工程,要科學辯證,要講方式方法,最重要的,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相結合。因此,“全國一盤棋”十分必要。

如何做到“全國一盤棋”?島叔認為兩點很關鍵:

第一,應統籌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和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關係。對於前者,防控當然還是第一要務,但也要在疫情防控的同時開展生產自救,不能影響必要的生產活動。對於後者,要擺脫對疫情的過度反應,樹立在正常生活中開展疫情防控的思維。一封了之,一鎖就死,其實是懶政,既不符合公共衛生防疫的科學經驗,也不符合經濟生活發展規律。

在浙江省,除省際和溫州外,2月19日起將撤除所有的公路防疫檢查點。此外,浙江省根據各區縣復工率的高低,繪製了與疫情圖相匹配的復工率圖,據此提出復工率目標

:到2月23日為止,風險低的地方復工率要求達到70%以上,較低風險的地方,復工率達到60%以上。

第二,應統籌東部和中西部的關係,兩個地區間要建立聯動機制。比如,四川與廣東、浙江互認健康證明材料,減少不必要的材料審查環節;同時,四川開設專車,將農民工點對點、門對門地送回廣東、北京、浙江等省市,截至2月15日,累計發車346輛,運送12763人次。

除四川外,浙江也對運送復工人員多有部署,其中義烏步子最大。其對企業包車、自行返回義烏的員工進行補貼,拿出真金白銀鼓勵農民工返崗。

這些省市的“撐復工”措施,直中要害,務實高效,值得借鑑。


呂德文:「解局」復工復產,破除這些“梗阻”迫在眉睫


文/呂德文(武漢大學社會學院研究員)

調研/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課題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