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馬超武力究竟如何?為什麼會有一呂二馬的說法?他真比關羽張飛趙雲要厲害嗎?

ZERO56244276


馬超,字孟起,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更是“五虎上將”之一,為劉備集團作出了傑出貢獻。很多三國迷一提起馬超,那都是相當敬佩的,說他之勇不下於關羽、張飛和趙雲,是當之無愧的猛將。

那麼,《三國演義》中的馬超的武力究竟如何呢?為什麼會有一呂二馬的說法?馬超真比關羽張飛趙雲都要厲害嗎?下面我將根據演義和正史的記載,來給大家回答這三個問題。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三國演義》中的馬超,他的武力如何呢?

且看第五十八回: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

馬超得知他父親馬騰被殺後,對曹操恨得咬牙切齒,並表示要跟他決一死戰。隨後斬殺使者,揮師二十萬向長安進發。馬超到了潼關後,大罵曹操祖宗三代。守將曹洪大怒,打算出兵迎戰。就在這時,徐晃諫言:馬超是想激怒你,好讓你出戰,不妨等曹公前來,再做區處。

從徐晃的話中,可以看出他十分懼怕馬超。

後來馬超在九個回合內,戰勝于禁,二十回合內擊敗張郃。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曹操背後于禁出迎。兩馬交戰,鬥得八九合,于禁敗走。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

于禁和張郃,那都是曹操手下數一數二的大將,也都是“五子良將”之一。馬超能連續戰勝他們二個,可見他武藝超強。

也就是在這次戰役中,馬超殺得曹操割須斷袍。最後還是在曹洪的幫助下,曹操逃過一劫。不過曹洪也沒有好果子吃,四五十回合內,就被馬超擊退。

再看第五十九回前半回:許褚裸衣鬥馬超,曹操抹書問韓遂。

這一回合,曹操大力誇讚馬超,說他之勇不下於呂布。呂布那可是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曹操如此誇讚馬超,可見馬超武藝之精湛。

許褚,號稱“虎痴”,長期擔任曹操的保鏢,多次救過他的命,也是一員猛將。可是許褚碰到了馬超,那也是略顯下風。他們最開始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人困馬乏後,兩人回軍營歇息一番,換了馬匹,繼續大戰一百回合,還是沒分勝負。

許褚徹底急了,卸掉鎧甲,“裸衣”上陣,跟馬超對戰三十回合。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棄刀將槍挾住。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褚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桿,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

站在一旁的曹操,徹底慌了,連忙讓夏侯淵和曹洪去營救馬超。

最後看第六十回:馬超大戰葭萌關,劉備自領益州牧。

馬超投靠了劉璋後,出兵葭萌關,並在關前叫陣。張飛暴跳如雷,揚言要跟馬超決對決。諸葛亮趕緊阻止,說馬超不可輕敵,只有關羽能對付他。張飛一聽,徹底急了,連忙立下軍令狀。諸葛亮這才讓他出戰。

張飛跟馬超大戰一百回合,站在一旁的劉備,感嘆:“真虎將也!”劉備怕張飛有個三長兩短,當即鳴金收兵。之後,雙方又大戰一百回合,仍然勝負未分,劉備再一次鳴金收兵。

張飛那可是被譽為“萬人之敵”,有萬夫不當之勇,他都不能戰勝馬超。馬超的武藝,可想而知有多高了。

然後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何會有一呂二馬的說法?

大家對三國這段歷史,幾乎都是從《三國演義》中瞭解到的。喜歡三國的朋友,為了給武將排名,編了一句順口溜,即“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當然了,這句話的前半句,也有另一個版本,即“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顯然,後一種版本,就是趙雲和馬超的順序對調了一下。

上面那兩句順口溜,並不是三國武將的真實排名,只能說是一般人眼中的排名,或者說大致的排名。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猛將。

喜歡馬超的朋友,自然把他排在趙雲前面;反之亦然。“一呂二馬”的說法,就是更喜歡馬超的朋友,編出來的順口溜,如此而已,沒有其他意義。

最後回答第三個問題:馬超真的比關張趙要厲害嗎?

在演義中,我認為馬超跟張飛不相上下,但是不敵趙雲和關羽。不過在正史中,我認為趙雲就不是馬超的對手。原因很簡單,趙雲在歷史上,並沒有斬殺過哪位大將,長坂坡之役也沒有小說中描述的那麼精彩,趙雲連“五虎上將”之一都不是。

諸葛亮曾這樣說道:

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也就是說,馬超雄武過人,是漢代的黥布和彭越,可以跟張飛一較高下,但是無法跟關羽相提並論。

綜上所述,馬超和張飛旗鼓相當,但不敵關羽;演義中的馬超不敵趙雲,正史上的馬超遠勝趙雲。

那麼,大家怎麼認為呢?

專注三國史,喜歡三國的朋友,歡迎關注、轉發和評論!

元哥說三國


演義中的馬超單挑並無敗績,而且和張飛、許褚大戰二百多回和不分勝負,實力非常強悍。我認為如果呂布的武力值是100的話,那麼馬超的武力值為98,屬於超一流武將,和關羽、趙雲等人不相上下。

馬超17歲初次登場時便斬殺一將、生擒一人。

演義中馬超初次登場時年僅17歲。當時李傕、郭汜為董卓報仇後,佔領長安,禍亂朝廷。馬騰領兵勤王,李傕、郭汜派王方和李蒙二將前去迎戰。

馬超出陣與王方交手,書中寫到“只見一位少年將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

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槍,坐騎駿馬,從陣中飛出。”這描寫和呂布不分上下。

最終馬超戰不數合刺死王方,又生擒李蒙。雖然王方和李蒙最多也就70左右武力值的水平,但馬超當時年僅17歲,可謂少年英雄。

潼關之戰是馬超巔峰之作

潼關之戰,馬超殺得曹操割須棄袍,是其巔峰之作。

馬超此戰一共對戰于禁、張合、李通、曹洪四將。先是八九回和殺退于禁,再二十回合殺退張合,又數回合之內一槍刺李通於馬下。最後在追擊曹操的時候,和前來護衛的曹洪大戰四五十回和,使其刀法散亂。

于禁雖然是五子良將之首,但論單挑沒有什麼參考價值。張合在演義中單挑也是好手,同張飛、趙雲都有交手,都是二三十回和敗下陣來,以張合為參考的話,馬超與張飛、趙雲實力相當。

李通和高覽的實力差不多,趙雲一槍刺死高覽,馬超數回合刺死李通,雙方實力也差不多。不過此戰最讓馬超掉價的是他竟然和曹洪大戰了四五十回和不分勝負,不過鑑於曹洪是拼死護衛曹操,其實力有大幅度爆發。

所以從潼關一戰來看,馬超和張飛、趙雲的實力在一個檔次。

當然最能說明問題的是馬超裸衣鬥許褚,又在葭萌關大戰張飛,說明以他的實力拉出來,絕對不虛五虎上將其餘四人。但非要分上下也不好說,只能說他們難分伯仲。


石頭說歷史


一呂布二馬超的說法有,但是並不常見,而且如果和關羽、張飛、趙雲相比,馬超還真不比這三個厲害,眾所周知馬超潼關大戰大顯神威,幾合敗於禁、二十合敗張郃、秒殺李通、二百三十合和許褚戰平。但是如果和這三位比較的話,戰平許褚反而成了馬超一大黑點了,以為這三位可根本不把許褚放在眼裡。

一、關羽戰許褚

下邳之戰,關羽被曹軍圍困,關公暴走超神,關公大怒, 引三千人馬出城,與夏侯惇交戰。約戰十餘合,惇撥回馬走。關公趕來,惇且戰且走。關公 約趕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只聽得一聲炮響,左有徐晃,右有許褚,兩隊軍截住 去路,關公奪路而走,兩邊伏兵排下硬弩百張,箭如飛蝗。關公不得過,勒兵再回,徐晃、 許褚接住交戰。關公奮力殺退二人。

這一戰關羽十合敗夏侯惇,暴怒的關羽更是奮力殺敗許褚、徐晃的聯手,許褚和關羽對戰的表現和差,關鍵還加了個徐晃都給關二爺打跑了。

二、趙雲戰許褚

趙雲一戰許褚:曹操大怒,教許褚出 戰。玄德背後趙雲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忽然喊聲大震,東南角上,雲長 衝突而來;西南角上,張飛引軍衝突而來。三處一齊掩殺。曹軍遠來疲睏,不能抵當,大敗 而走。玄德得勝回營。

趙雲二戰許褚:玄德慌尋走路。趙雲曰:“主公勿 憂,但跟某來。”趙雲挺槍躍馬,殺開條路,玄德掣雙股劍後隨。正戰間。許褚追至,與趙 雲力戰。背後于禁、李典又到。

趙雲第一次和許褚只佔了三十合,關羽、張飛殺到曹軍就潰敗了。第二次趙雲一人力戰許褚、于禁、李典三人,戰完不久還抽空去殺了高覽,三十合敗了張郃,可見這三人聯手沒有在趙雲身手討到便宜。

許褚和趙雲的對戰也和差勁,明顯被趙雲比了下去。

三、張飛戰許褚

張飛一戰許褚:山口一軍擺開,為首乃燕人張翼德,橫矛立馬,大 叫:“操賊走那裡去!”諸軍眾將見了張飛,盡皆膽寒。許褚騎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 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兩邊軍馬混戰做一團。操先撥馬走脫,諸將各自脫身。張飛從後趕 來。操迤邐奔逃,追兵漸遠,回顧眾將多已帶傷。

張飛二戰許褚:許褚曰:“吾有萬夫之勇,豈懼他人哉!今夜乘著月色,正好使糧車行走。”許褚當先,橫刀縱馬,引軍前進。二更已後,往褒州路上而來。行至半路,忽山凹裡鼓角震天,一枝軍當住。為首大將,乃張飛也,挺矛縱馬,直取許褚。褚舞刀來迎,卻因酒醉,敵不住張飛;戰不數合,被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馬;軍士急忙救起,退後便走。張飛盡奪糧草車輛而回。

許褚第一次被張飛擊敗騎的是無鞍馬,第二次是醉酒,但是第一次是和張遼、徐晃合擊的三人均被張飛擊退,當然三人本身也帶傷;第二次雖然有醉酒成分,但是數合就被張飛刺落馬下。

許褚兩場對決張飛表現很差,張飛的打法就是許褚的剋星。

四、最後看馬超對許褚的表現

馬超和許褚戰了一個旗鼓相當:許褚拍馬舞刀而出。馬超挺槍接戰。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馬匹睏乏,各回軍中, 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 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兩軍大駭。兩個又鬥到三十餘合,褚奮威舉刀便 砍馬超。超閃過,一槍望褚心窩刺來。褚棄刀將槍挾住。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諸力大,一聲 響,拗斷槍桿,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

五、馬超武藝高於關羽、張飛、趙雲嗎?

至少從對決許褚來看,關羽、張飛趙雲的表現來要比馬超高不少,況且潼關大戰還是馬超的巔峰之戰,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張飛、趙雲的武藝至少不會低於馬超的,馬超武藝高於三人是無稽之談!


我家的貓叫皮蛋


最原始三國武將排行為: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後來偉大領袖因為覺得趙雲忠心,想以此懟手下戰將起表率作用,更將趙雲排行提升至第二!

按《三國演義》名將相鬥的情節來看,除了呂布有以一敵多的經歷(戰三英)(戰曹營六將)其他武將還是沒有同時一打多的記錄。

所以除了呂布,其他武將我們只能從他們單挑過的記錄裡找聯繫!

馬超在跟曹操大戰時,為了報仇,大怒三回合擊敗張郃,八回合擊敗於禁,秒殺李通,可謂是打紅了眼。

趙雲曾一槍就秒殺了高覽,接著又三十回合擊敗了張郃。

這裡兩人終於有了重合點——張郃。

三回合和三十回合了不是一個效果的!

整部《三國》前表呂布後表馬超,所謂金呂布銀馬超,老羅初衷可能也確實如此





假粉絲說文娛


關於這個問題,就演義而言,應該是一呂二馬!有道是一部三國前表呂布後表馬超!說白了馬超就是呂布再世!此二人居超一流武將之首,是超一流武將的代表!

三國演義兩場最精彩的單挑其主角都是馬超,一場殺得虎痴棄甲丟刀,另一場大耳賊耍奸等馬超人困馬乏才叫張飛出戰,張飛以逸待勞也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很顯然這兩場巔峰對決馬超均是佔上風的,

還有馬超只用20回合擊敗張郃,這一點縱觀整個三國時期無人能及,這個就連當時的見證人一代梟雄曹操都不得不承認,馬超有不減呂布當年之勇,

馬超在羌人中更是神一樣的存在,有著神威天將軍之稱!


12345688順流


馬超的武功肯定是超越了其他人的,一呂二馬的說法並不過分,但是,這樣籠統的對於三國演義的武將進行排名也是不科學的,這裡有一個時間順序的問題,呂布並不是一直都保持著巔峰狀態,關羽張飛等人也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漢末天下大亂的時期集中在漢獻帝時期,前後達30年以上,“三英戰呂布”是在漢獻帝初平二年,這個時候的呂布應該是30多歲,從此時一直到漢獻帝興平三年的這一段時間,應該是呂布的巔峰時期,此時的呂布當真是縱橫四海,所向無敵,在虎牢關力戰關羽張飛不落下風,在兗州力敵典韋,許褚而好整以暇,曹營諸將甚至要集六人之力才打敗呂布。而此時的馬超年紀尚幼,興平三年他隨父親討伐李傕,郭汜的時候,只有17歲,雖然在戰鬥中已經初露崢嶸,斬李蒙,擒王方,但是他畢竟是一個17歲的少年,武藝,體力,實戰經驗都還有待提高,這個時候他馬超,肯定比關羽張飛等武將要差很多,當然就更談不上跟呂布比肩了。

每個武將都有一個成長過程,張飛在虎牢關的時候跟呂布鬥了50個回合,雖然羅貫中沒有說張飛敵不過呂布,但是我們從關羽不顧臉面的上去雙戰呂布來看,肯定是他看出了張飛已經露出敗像,在這個時期,關羽和張飛的武藝跟呂布之間肯定是有差距的,許褚,典韋也打不過呂布。到了建安三年的時候,張飛已經能夠跟呂布打上100個回合了,這是因為呂布此時已經年過四詢,加上長期酒色過度,體力,反應能力都在衰退,而張飛經過這七八年的磨練,武藝,經驗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經可以躋身一流高手的行列了。呂布死後的頭幾年,是關羽大放異彩的時期,他在白馬一刀斬殺顏良,三合放倒文丑,當真是聲震天下,傲視群雄,曹魏諸將莫敢當者,但是到了建安十三年開始,關羽也開始走下坡路了,當年可以一刀斬殺顏良的猛將,跟名不見經傳的老黃忠居然打了三天不分勝負。而此時的馬超已經成長起來了,建安十五年的時候,此時的馬超三十多歲,正是體力,經驗和武藝的巔峰時期,在渭橋六戰,所向披靡,殺得曹營人人膽寒,跟許褚的一場惡鬥,簡直是驚世駭俗,雖然雙方在200多個回合中沒有分出勝負,但是許褚已經明顯的落了下風,演義中說“許褚斗的性起,飛回陣中,卸去盔甲,渾身筋突,來鬥馬超”,而實際上是因為使刀的許褚屬於力量型的武將,力大刀沉,時間一長,體力就已經出現了問題,他已經無法負擔盔甲的重負了,而馬超卻是衣帽整齊,氣定神閒,鬥到最後,馬超一槍刺來,許褚躲避不及,急忙棄刀抓住馬超的槍桿,這說明許褚已經輸了招數,如果不棄刀就會被馬超捅死。而馬超卻還能率軍衝鋒陷陣,一直殺到曹操的大營門口,第二天許褚躲在營裡養傷,而馬超居然還可以耀武揚威的再次挑戰,說明馬超不僅僅是體力充沛,而且對於自己的武藝也是信心滿滿的。

四年之後的葭萌關一戰,馬超再次展現了他過人的武藝,張飛在劉備的策劃之下,待馬超挑戰了一上午顯得人困馬乏的時候跟馬超決鬥了200多個回合,最後是劉備主動叫停了這次比武,雖然演義中說是劉備愛惜馬超人才難得,想要收服以為己用,但是如果張飛有必勝的把握,劉備肯定不會主動叫停,他會讓張飛打敗馬超,讓他心服口服的為自己所用,這肯定是劉備看出了張飛根本就無法戰勝馬超,後來關羽提出要跟馬超比武也不過是刷存在感而已,如果他真的跟馬超動手,屬的肯定是他,以為關羽不僅僅是巔峰時期已經過去,而且他已經55歲了,十年前連黃忠都敵的住他了,而此時的馬超已經是縱橫天下,罕逢敵手了。所以,籠統的說誰排第一是很難說明問題的,只能說在這30年中,呂布,關羽,馬超各領了10年的風騷,


狼的影子716



要知道,張飛的武藝,比起馬超並不遜色。葭萌關之戰的時候,他們兩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交手,“兩馬齊出,二槍並舉。約戰百餘合,不分勝負。”劉備鳴金收兵之後,兩人只是稍微休息了一會,“看張飛和馬超又鬥百餘合,兩個精神倍加”。之後兩人挑燈夜戰,戰到二十合,馬超詐敗,想用流星錘暗算張飛,結果被躲過;張飛想用暗箭傷馬超,也未能成功,如此看來,不管是鬥智還是鬥勇,兩人都不分勝負。



而且,當對上同一個對手,即許褚的時候,張飛的表現,比馬超要出彩的多——張飛遇上許褚,不出數合就一矛刺殺對方肩膀,將其刺於馬下;而馬超與許褚大戰二百餘合,也沒能將許褚如何,反而與許褚一起滾落馬下,毫無形象的相互廝打。那麼為什麼在民間說法中,馬超的排名在張飛之前呢?要知道,最初的版本是“一呂二馬三典韋”,馬超的排名要比張飛高的多。對於這個問題,有以下幾點猜想。

一、最初關羽、張飛不參與排名 張飛在蜀漢滅亡之前,就已經被封神,而關羽到了唐朝時也有了自己的神號,因此最初的時候,他們是不參與排名的,因此有了“一呂二馬三典韋”的說法,只不過後來人們為了讓排名涉及更多的三國名將,又將他們重新排了進去,之後又有趙雲與馬超排名互換一事,因此馬超力壓張飛,排在了張飛之前。

二、張飛戰勝許褚勝之不武


另外,以許褚為他們兩人武藝的參照,是不公平的,因為許褚戰馬超的時候,是為了證明自己比馬超強,可謂鬥志昂場,他一直保持著最佳的狀態,馬超打起來自然費力。而當他戰張飛的時候,已經因為對張飛的輕視,喝得酩酊大醉,連舞刀都費勁,怎麼可能敵的過張飛呢?所以張飛輕戰刺傷許褚,而馬超只能戰平許褚的說法,是不嚴謹的。

三、與呂布有關


雖然真實歷史上,楊阜在評價馬超時,說他有“信、布之勇”,意思是說馬超的能力堪比漢初大將韓信、英布。可是到了演義中,這句話卻被改成了“馬超有呂布之勇”,因此民間有“前三國呂布,後三國馬超”的說法,也就是說馬超的武藝,與呂布相當。而張飛雖然曾兩次戰平呂布,但是就算有關羽為他助力,對上呂布也不佔上風,所以整體來看,他大約是不如呂布的,因此對上馬超也只能退後一步。

四、名字押韻 這些民間的排名說法,之所以流傳甚高,除了有一定的邏輯依據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押韻,也就是朗朗上口。“四關五馬六張飛”怎麼讀,都比“四關五張六馬超”要順口的多,而他們二人的武藝,又不相上下,所以人們自然而然的選擇了前一種說法,這與典韋排在關羽之前,是同樣的道理。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張飛和馬超的武藝,大約是旗鼓相當的,很難分出勝負,而民間說法中,馬超排在張飛之前,則有多種原因。


娛樂新聞搞笑視頻


“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七許八黃九姜維”按照這種說法的話,排名就是這樣的,呂布死後馬超就是天下第一。其實這種比法不怎麼正確,因為在當時關羽和張飛都已經封神了,所以他們的排名應該不算數。但是也漸漸的反映出馬超的實力也是非常厲害的,武功也是可以是繼呂布之後,又是一個萬夫不當之勇的猛將,但是真的實力是不如關羽和張飛的。


這種說法的來源是三國故事的評書

在宋朝的時候,評書得到了很快的發展,但是由於古代人民的識字率非常的低,為了能夠讓人民更加的記住這個故事,讓人們對武將有一個更好的瞭解,所以就創造了這一個排名,念起來真的是朗朗上口,所以就被很多人知道了。

但是到了清朝的時候,毛宗崗就重新的平定了一下。在他的三國演義裡,呂布依然是天下第一,不過天下第二卻換成了趙雲,其他的位置都不怎麼發生改變。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鏽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隨著後來人們的識字率普及,以及後來很多人都認為毛版的是最正宗的三國演義。漸漸的第1種說法就已經消失了,然後大家都選擇了第2種說法。

馬超武藝高強,有呂布的萬夫不當之勇。

馬超從小是在西北的荒涼之地長大,,那裡自古以來民風彪悍。而馬超可是經常與少數民族接觸,並且是憑藉著自己武藝高強,能夠取得勝利。可以說是在當地已經是無人能及,但是在前期的三國演義裡,馬超表現是沒有的,直到和曹操接觸之後,開始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當時的曹操已經看上了馬超的地盤,而且他手下的精兵良將也是非常的好,希望馬超能夠投降於曹操,可是馬超誓死都不想,而且還和曹操打了起來,差點要了曹操的老命。最後他們的交戰結果就是馬超一家幾十口人都被殺掉了,馬超面對這樣的情況,經過幾次輾轉,最終投奔到了劉備的帳下。


曹操在門旗下回顧眾將曰:“馬超不減呂布之勇!”言未絕,許褚拍馬舞刀而出。馬超挺槍接戰。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馬匹睏乏,各回軍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

馬超為了報殺掉全家之仇,還跟曹操再打過一次,當時憑藉著西涼的兵役,差點是將曹操打得落花流水,但是曹操手底下還是有一員猛將,這個就是許褚,他的武功也是非常高強。他們也是打的難捨難分,這個可是曹操手底下最厲害的一員大將,從這上面可以看出馬超是非常厲害的,就連曹操都承認,馬超是不亞於呂布的。


就連曹操曾經還說過馬超不死的話,曹操便就死無葬身之地。這個已經是曹操對一個武將最高的評價,當年對關羽都沒有這樣過。可是後來馬超也是沒有打敗過曹操,最後也被曹操打敗了,如同一個殘兵敗將一樣,只能再尋找一個其他地方,經過幾次的輾轉,最後從投奔到了劉備手下。

馬超可以和張飛打平手,但是關羽卻能打贏馬超

這個在三國演義是有記載的,馬超曾經和張飛交過手,他們兩個人曾經大戰了300來回合,卻從來沒有分出過勝負,他們武功都是一樣的,而且是非常的接近,否則的話不會打這麼久。

張飛大怒。兩馬齊出,二槍並舉。約戰百餘合,不分勝負。玄德觀之,嘆曰:“真虎將也!”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兩將各回。


張飛和馬超打的難捨難分的時候,劉備已經對馬超非常的喜歡了,最後派人把馬超說服了。從此馬超就跟著劉備走,因為他是跟曹操做的對的,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最大的朋友。馬超可是從來沒有忘記過家人的死亡,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曹操。

至於馬超能不能打贏關羽呢?這個馬超是不行的。在關羽已經有了赤兔馬的相助之後,關羽已經是無人能及了,現在的關羽已經是三國第一猛將,就算呂布在這裡也不能夠打贏。張飛一直對關羽稱之為二哥,而且是心服口服,最重要的就是關羽的武功能夠壓得住張飛。張飛和馬超處於同一水平,自然是打不贏關羽的。

關公不得過,勒兵再回,徐晃、許褚接住交戰。關公奮力殺退二人,引軍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廝殺。

在三國演義的故事裡,羅貫中已經將關羽塑造的是天下無敵的形象了。最開始開始曹操和馬超打仗的時候,許褚就和馬超打的難捨難分,可是關羽卻可以將許褚徐晃兩個人都打敗,可見關羽已經是無人能及。最後曹操又送給關羽赤兔馬,關羽可是殺顏良誅文丑,輕鬆如宰狗,已經是天下無敵了。

你們認為馬超究竟是有多厲害呢?與這個排名認可嗎?歡迎在下方留言。


汪公說


白銀鎖甲帶長槍,挑落西風霸渭涼。

幾見寒門生猛士,何來公子擅戎裝?

食梅不悔輕羌客,臨陣無須棄錦裳。

一入川巴聲漸遠,曾教蜀相痛枯腸。
馬超的武藝非常高超,民間曾有“一呂二馬”的說法,因為在《三國演義》中,馬超曾經被曹操稱讚為“不減呂布之勇”。

同為蜀漢五虎上將,馬超與關羽、張飛和趙雲相比,又孰高孰低呢?

我認為,即然要互相比較,就應當以各個猛將的巔峰期進行對比。

馬超的巔峰期無疑是在渭水之戰中。八九合殺退于禁,二十合殺敗張郃,數合刺死李通。不久後,又二百餘合戰平許禇。先拿張飛與馬超對比。

張飛和馬超曾經對陣過三個共同對手:于禁、張郃、許禇。

1.于禁

張飛VS于禁――奮力殺退。

馬超VS于禁――八九合,于禁敗走。

論表現,兩人基本相當。

2.張郃

張飛VS張郃――三十合、三五十合、十餘合張郃詐敗。

馬超VS張郃――張郃二十合敗退。

論表現,馬超優於張飛。當然,張郃見到強手就總是選擇逃跑,這是張郃的原則:遇強即退,保命為上。

3.許禇

張飛VS許禇――三戰三勝。

馬超VS許禇――三次交戰,數百合打成平手。

論表現,張飛優於馬超。這也於當時具體的戰場情勢有關。

馬超也與張飛有過直接交鋒,兩人數百合打成平手。但我們要注意的是,此時的張飛早已過了其武力的巔峰期。


張飛的真正巔峰期實際上是在徐州之戰擊退高順和呂布,十合挑翻紀靈的那段時期。

那時候的呂布不復虎牢關之勇,遇到張飛,先派上高順來消耗張飛的體力,然後又替下高順,親自接戰,但看到敵方援軍到來,立即回馬就走。這是呂布戰鬥生涯中唯一一次在單挑的時候選擇撤退。從這一刻起,張飛就是當時的天下第一。

但隨著呂布的逝去,張飛沒有了他一生中最強勁的敵手,他不屈不撓,再接再礪的精神也隨之遠去。

張飛幾乎所有的斬殺記錄都是在到了荊州以前取得的。到了荊州以後,戰鬥力下降得很厲害,截江奪阿斗時一刀砍死個小渣渣周善,再往後就再也沒有斬殺過敵將了。

所以,我認為,葭萌關一戰,張飛年齡已經大了,體力和敏捷度都有下降,而且又身居高位,不再有當年玩兒命拼殺的勇猛,馬超實際上對陣的是一個打了八折的張飛。

結論:若都在巔峰時期,張飛的武力值應高於馬超。但在葭萌關之戰時,馬超的武力要更勝張飛一籌。


再來看看關羽。

馬超與關羽沒有過直接對戰,但他們曾經有一個共同對手――許禇。

關羽VS許禇――擊退許禇與徐晃的聯手

馬超VS許禇――三次對戰,數百合打成平手

這樣對比,關羽的表現優於馬超。白馬坡一戰,顏良挑戰曹軍,斬宋憲、魏續,擊退徐晃,曹軍諸將皆“慄然”,許禇也不敢應戰,也說明當時的關羽是強於許禇的。

關羽的巔峰期是在土屯之戰到千里走單騎這段時間。擊退許禇、徐晃,斬顏良,誅文丑,過關斬將,殺蔡陽。

和張飛一樣,關羽也是到了荊州以後,戰鬥迅速下降,看來,桃園三兄弟在荊州沒幹什麼好事。

後期的關羽拿不下垂老的黃忠,與馬超部將龐德戰平,甚至還讓徐晃在馬前耀武揚威。居然墮落到了如此境地。

結論:巔峰時期的關羽要強於馬超,但是如果鎮守荊州的關羽想去西川與馬超一較高下,他那兩下子恐怕是不行了,那時候的馬超比他強。



要來說說趙雲。

趙雲是個比較特殊的戰將,他沒有明顯的巔峰期,也從來沒有衰落過,從年輕時代一真到年近七旬,都很能打,戰鬥力沒有褪化過。

所以,趙雲任何時候的表現都能拿出來進行對比。

趙雲和馬超有過兩個共同對手:許禇、張郃。

1.許禇

趙雲VS許禇――三十合打成平手。

馬超VS許禇――數百合打成平手。

兩人表現基本上旗鼓相當。

2.張郃

趙雲VS張郃――三十合擊敗

馬超VS張郃――二十合擊敗

這樣對比,馬超優於趙雲。但是,要考慮到一個客觀因素:馬超對戰張郃之前,與于禁戰過八九回合;而趙雲對戰張郃之前,是從許禇、徐晃、李典等人的包圍圈中衝出來,又在路上挑翻了高覽,這才與張郃對戰。體力消耗應該比馬超大得多。

結論:馬超在巔峰期遇到趙雲,兩人旗鼓相當,馬超的表現還稍微更好些。但趙雲在任何時候都能維持良好的戰鬥力,這一點比關羽、張飛和馬超都要強。


饞嘴肥貓鏟史官


三國是人才輩出的亂世,三個集團都有武力超值的大將,也許由於作者正統思想的限制,他認為劉備是漢室的擁護者,一直把劉備寫成恢復漢室的英雄,至於曹操孫權只不過是漢朝的亂臣賊子,所以劉備是個寬厚待人,性格仁慈的君子。他手下的文臣武將也是非常的厲害,也很出名,寫的比較多也很細緻。

但是在劉備的五虎上將裡關於馬超的武功在民間有很大的爭議,人們給三國武功排名是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把馬超的排名提到第二,劉備的兩個兄弟排在第四第六。

張飛五十合打張郃拿不下來。而且還總被張郃氣著。馬超二十合就打敗張郃。張飛和馬超交手的時候是張飛以逸待勞,見馬超人困馬乏的時候出戰,劉備在一旁觀戰,看到馬超英勇,劉備鳴金收兵,可見馬超出於上風,劉備怕張飛有失。由此可見馬超應當是強於張飛的。

許褚是曹操手下大將,綽號“虎痴”。也是武功非常厲害的角色。馬超點名要許褚出戰。兩個人大戰三百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脫了衣服光著身和馬超大戰,還是曹操恐怕愛將有失,鳴金收兵,看來許褚沒有佔到馬超便宜,出去下風!最多和馬超打個平手就不錯了!

關羽在五虎將裡排名第五,劉備也是綜合能力的考量。也有政治因素的原因。但是關羽和徐晃龐德才打成平手。龐德曾是馬超部下。如果張飛關羽這哥倆較量一番,關羽肯定不是張飛對手,也可以說,馬超武功強於關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