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母子血濃於水,所有矛盾都可以冰釋前嫌,可是夫妻呢?

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只看了一部電影,就是《囧媽》。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囧媽》也是,母子間思維代溝和價值觀、行為方式的差別,並不是留給我最深印象的地方,畢竟母子連心,無論有多大的隔閡,一趟六天六夜的莫斯科之旅就給成功的化解掉了。

《囧媽》:母子血濃於水,所有矛盾都可以冰釋前嫌,可是夫妻呢?


母子關係的困境,可以通過交流、合作、共同生活這些方式得到明顯的改善。

但是電影從始至終未能化解的是:徐伊萬和妻子張璐之間的矛盾。

婚姻到這兒,說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根本聽不進去。能在最後時刻說一些暖心和祝福的話,是彼此給予的最大善意了。

爭吵多年,誰也聽不進誰的話,都覺得自己有理,直到分手才不吵了,願意發自內心的釋放善意、傾聽對方的話,回頭想想,心酸啊!

愛情,大多從希望開始,從爭吵後的絕望結束。

【1】爭吵,就是拒絕聽見的具體表象

德國思想家歌德說:人身上原有許多願望和嚮往,高貴的衝動和善良的激情,可是這一切都給日常生活中的瑣屑事情破壞,被淹沒在日常爭吵的泥潭裡了。

《囧媽》:母子血濃於水,所有矛盾都可以冰釋前嫌,可是夫妻呢?

感情的破裂婚姻的沉沒,來自爭吵。而爭吵,就是拒絕聽見的具體表象。

婚姻的破裂有太多深層次的原因,包括:原生家庭的影響、價值觀的不同、行為習慣生活方式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性格差異、外在誘惑……

很多人未能及時挽救,是忽視了這些深層原因所表現出來的現象。

如同海嘯來臨前的預兆,提前發現,就可以採取補救措施。我們缺少的不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發現問題的能力。

是拒絕聽見,讓人們錯過太多,無法彌補。

【2】拒絕聽見,不是聽不見,而是不想聽。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想聽對方說的話呢?

從你要求對方更完美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另一半,有一個幻想中的模樣。而一旦真實中的另一半不符合幻想中的形象時,改造就開始了。

改造不是從婚姻的一開始就進行了,而是度過了甜蜜期、磨合期之後,發現對方的不合適,改造才會開始。

改造一旦開始,爭吵便銜尾而至。

都想改造對方,卻不願被改造。兩個人就在改造與被改造中拉據、僵持,直至一方勝利而另一方妥協被改造,或者乾脆一別兩寬,各自安好。

《囧媽》:母子血濃於水,所有矛盾都可以冰釋前嫌,可是夫妻呢?

電影中的張璐對徐伊萬說的這番話,很有代表性,刺中了婚姻中每一個人的內心。

“你心裡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都有了設定。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這話,徐伊萬對母親也說過。

徐崢扮演的徐伊萬和袁泉飾演的張璐這對夫妻,吵了多年,在最終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幻想中的那個人,也無法改造成為那個人時,分手,便水到渠成了。

當你開始不斷要求對方做出改變,得到的回應卻是我行我素,你就應該知道,問題來了。

不傾聽,只爭吵,就是對婚姻敲響的警鐘。

【3】拒絕聽見,是長期溝通無效後的否定,是對另一半的全面否定。


柴靜《看見》一書中這樣寫:沒人跟你過不去,是生活本身矛盾密佈。

矛盾像野草一樣,薅掉一茬又長出一茬,最終導致情感一次又一次的爆發!而矛盾不是哪一方故意製造的,它就是婚姻生活的附帶品。

否定,就是你說的再有理,我也不聽,我也會認為沒有理。這是矛盾到了不可化解時產生的觀念和現象。

婚姻到了這個時候,只剩下一個邏輯:只要你人是錯的,你的思想言語也全都是錯的,對也是錯的。

當張愛玲說出“你可以愛他到塵埃裡,但你記住沒人會愛塵埃裡的你”的時候,是她對胡蘭成和這段婚姻的徹底否定。

當張璐對徐伊萬說出“我告訴你我從來沒有喜歡過這個檯燈,我覺得它長得很做作!”的時候,就是對徐伊萬的公開否定。

徐伊萬是如何回應的呢?他始終沒有發現到問題所在。

他不理解,他說:“你怎麼能這麼侮辱這個檯燈呢?”他還是把焦點放在了檯燈上面。

但問題不在於檯燈,問題是張璐對徐伊萬始終的不察覺明確地做出了否定。

《囧媽》:母子血濃於水,所有矛盾都可以冰釋前嫌,可是夫妻呢?


你能察覺到你的另一半對你的否定麼?如果有,請及時止損,避免擴展到全面否定。如果沒有,那說明兩種結果:

一、祝賀你,你們的婚姻生活目前十分美滿。

二、提醒你,你需要提高發現力了。

當你開始否定你的另一半的時候,也是對自己婚姻否定的開始。

【4】拒絕聽見,是自己心門的關閉


累了,放棄了,毀滅吧!

有多少人的婚姻,一直就是這樣愛著,怨著,擰著,傷著?

真的累了,也痛夠了,不想敞開心扉任意傷害了,那就抱緊自己。

當張璐說出“我不可能一直這樣陪著你演戲的時候”,就是關閉了她的那扇曾經一直為徐伊萬打開著的門。

愛就是打開心扉,讓它自由地流淌,讓對方看的到聽的到感受的到。

可惜的是,當張璐關上心門的時候,徐伊萬甚至沒有意識到那是扇門為什麼被關上,什麼時候被關上。

徐伊萬忙到已經沒有時間傾聽,忙到母子離心、夫妻反目,卻一再苦惱為什麼會這樣。

一個人對婚姻和感情的遲鈍,受傷害的卻是兩個人,關上心門是對自己最後的保護。

《囧媽》:母子血濃於水,所有矛盾都可以冰釋前嫌,可是夫妻呢?

【5】學會傾聽,擅於發現,是保持婚姻長久的重要技能。


l 用“心”去聽,不是耳朵。

朋友溫心就是一個簡單的人,總是別人說什麼,她就覺得是什麼,為此我常對她說:學會聽話聽七分。

溫心一臉的不解:難道連你說的話,我也只能聽七分?

我思考良久說:對,我的話你也聽七分。我也有可能誇大事實,帶有主觀色彩。但不是我說我有一塊錢,你理解成我只有七毛錢的那種!

溫心笑:我有你說的那麼笨麼?

每個人說話都不可避免帶有其主觀性,減去的那三分,不是不信任,而是過濾掉主觀意識帶來的不客觀和掩飾,去偽存真,最大程度的還原真實。


l 會傾聽,還要能聽得懂。


張璐說不喜歡那個檯燈,並不是檯燈的問題,而是買檯燈的人的問題。

如果女人對你說:這件大衣有些過時了。你要是回答:湊和穿吧,反正就穿這麼幾天。你收穫的只會是白眼。

如果你說:一會兒我們去買件新的。恭喜你,答對了!女人不一定會去買,但一定會給你一個笑臉,說不定還會有擁抱和親吻。

會說話是學問,會聽話則需要智慧。聽出所謂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l 學會傾聽,還要明白在婚姻感情裡面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婚姻中沒有對與錯,更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只要感情融洽就好。婚姻也是以成敗論英雄的,幸福了就是對的,失敗了就是錯的。

《囧媽》:母子血濃於水,所有矛盾都可以冰釋前嫌,可是夫妻呢?

夫妻和諧定律是這麼說的,第一條:老婆總是對的。第二條:如果老婆錯了,請參照第一條處理。

沒有經歷過婚姻的人會覺得這是一個笑話,而飽經滄桑的中年男人,會認為這是一條真理。

為了不辜負當初我們遇見時的歡喜,為了彼此少受傷害,為了婚姻的持久,很多男人一直堅守這條真理。

只是徐伊萬就很較真,張璐也是,最終都成了失敗者。

兩個都在婚姻中講道理的人是過不好的。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電影的最後,徐伊萬終於學會了傾聽,發現了自己之前忽視的問題,並做出檢討,儘管這檢討來的晚了,但實實在在的給了張璐以安慰。

通過一段婚姻,總算學會了傾聽,夫妻做不成,曾經的美好還在,未來的美好還在。

這,就夠了。

《囧媽》:母子血濃於水,所有矛盾都可以冰釋前嫌,可是夫妻呢?

—— END ——

作者:鬍子周,湯小小寫作班學員,山東威海人,職業文案策劃,喜歡用文字說話。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