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榮耀:為什麼很多射手或者打野只帶“三個奪萃”,難道是因為續航?

小皮聊遊戲


小夥伴們,大家好。在王者榮耀中,英雄出來在遊戲中的裝備以外,自身配備的銘文也會影響實力。所以很多的玩家都會根據英雄的需要來裝配銘文,達到增加輸出的效果。那麼大家有沒有使用奪萃銘文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奪萃銘文的作用吧!

在遊戲中射手和打野都是需要在前期發育的英雄,而且發育的時間較為漫長。這個時候就需要可以保證續航的銘文,奪萃銘文的作用正好就是這個。例如是打野英雄如果在打野後缺少能量的話,只能回家一趟再出來。這樣就很浪費時間,而且發育較慢。

但是如果是射手的銘文不適合全部添加奪萃,這個並不是最佳的選擇。射手的裝備主要是末世,但是這樣的話吸血就比較低。玩家可以選擇搭配的裝銘文。選擇幾個帶有1.6%的奪萃銘文,可以達到很好的吸血效果。

有玩家總結了一套適合射手的銘文搭配,六個狩獵銘文搭配四個奪萃銘文。如果在遊戲中,玩家是偏向於喜歡先出吸血刀這類的裝備。那麼這套銘文就可以更好的保證你前期的吸血量,畢竟是6.4%的吸血。這就相當於有個一把小的吸血,而射手可以在前期出血攻擊性的裝備增加輸出。射手最好是在前期有限出末世、接著是無盡,出完這類的在來合成泣血,可以打出一套很好的輸出。

玩射手前期的發育很重要,不要為了出吸血被抓了哦!這樣會阻礙自身的發育節奏,最好是和坦克輔助一起行動。

7狩獵3奪萃銘文搭配中的屬性包括吸血、移動速度、攻速三部分,這裡我們分開說

一、先說攻速方面:

【攻速閾值】大家都知道吧,這個沒法具體說明,總之根據不同的銘文來計算出最有利於英雄攻速的檔位才是最合適的,這一點比較依賴於裝備以及紅色銘文的搭配。與此同時,狩獵是目前最有性價比的藍色銘文,若非打野續航困難,恨不得人人都是10狩獵。

二、吸血方面:

對於打野來說,10個奪萃無疑是比較好的續航組合,但是10個奪萃又意味著犧牲了一部分攻速和移速,這會影響前期的一些打野節奏以及釋放技能時的手感流暢度,而若是沒有奪萃銘文打野又會非常的傷,在高端局泣血之刃並不是非常吃香。於是就有了折中的辦法,即奪萃與狩獵混著使用,既保證了一定的續航(比如配一把小吸血或者末世),又不至於讓打野以及Gank效率下降。至於為什麼是73組合而不是55或者64、46這樣的組合呢?接下來看第三點。

三、移動速度方面:

【攻速閾值】這個東西很多人都清楚,但你是否想過是否存在【移速閾值】呢?其實按照遊戲機制每“60Tile”為一個檔位,王者榮耀中的基本位移約等於是你的步速×8,那麼我們假設當你選了基本移動速度是360的英雄,則6個狩獵銘文下你的1Tile位移是6×(1+6%)×8=50.88,7狩獵銘文下你的1Tilee位移是51.36,10狩獵下是52,然後小數取第一位,等於說7個狩獵比6個狩獵只快了1Tile,10狩獵比7狩獵只快1Tile。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1+6%)裡“6”就是一幀的步速,即360/60就是6,而後面的8是個固定常數,計算後得到的值是你的座標位移。

因此,結論就是:

7個狩獵僅僅針對基本移動速度為360的英雄而言性價比最高,其他英雄的最佳搭配可以根據我給的公式自己算,不過大部分英雄的基礎移速都在350——380之間。1個Tile卻能夠換來餘下的3%吸血,這樣的買賣是相當划算的!

如果大家依舊無法理解,可以這樣做結論:3個奪萃是為了補續航,7狩獵是為了移速、攻速 ,這是對於前期依賴攻速型打野的最佳方案。

希望可以幫到你


宇萍憶夢情


王者榮耀銘文一直是很多玩家前期制勝的根本所在,一個滿銘文的鑽石線上絕對可以打崩一個王者,但是關於銘文的搭配,相信大部分玩家都是找攻略摸索的,其中最多的莫過於直接去國服主播的直播間去問銘文搭配,這個相比大家也都經常可以看到,那麼很多主播的射手或者打野只帶三個奪萃7個狩獵,很多玩家表示是因為前期需要續航,但是並不完全正確,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不管是李白玄策等打野英雄還是大部分射手,都喜歡在銘文中搭配三個奪萃,首先一點就是需要續航,因為前期一旦回家,會造成極大的劣勢,依靠三個奪萃即便是線上小逆風也可以守著防禦塔,在合適的機會再選擇回城,早在前期,人們一見到奪萃這麼好的銘文,恨不得藍色全部換成奪萃,連吸血刀都不用出了,這樣線上的確是很強勢,但是別人一抓你,或者打團支援,你移速不夠,團戰一點輸出都打不出來就死了,後來人們就搭配出經典的“七三分”銘文。

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大家可能都聽說一個詞叫做攻速閾值,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拿后羿為例,他的攻速閾值,這個並不在官方公佈的屬性之內的,比如說后羿的上限攻速大概是183%,倒數第二個臨界點大概是136%,也就是說當你的攻速突破這個檔位的時候,你每秒的攻擊次數才會發生改變,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就好比咱們打怪升級,1級升到2級所需要的經驗是1000,那麼1級0經驗和1級999經驗的人,他的戰鬥力是一樣的,永遠都是一級。

那麼為什麼要說這些呢?大部分英雄的二級攻速閾值檔位都在7%左右,7個狩獵不多不少正好卡在關鍵點,而且也正好卡在了移速閾值這個點,當然這裡是卡絕大部分英雄的檔位,並不是適用於所有英雄,像是牛魔,守約等咱們肉眼可見的慢攻速英雄不在其列,所以說這時候帶三個奪萃完全可以將前期效果發揮到最佳,當然如果射手帶五個奪萃或者10個奪萃,那前期就捨棄了最佳的攻速閾值和移速閾值,不過十個奪萃前期線上倒是無敵,不過這也看個人喜好。

像是國服橘右京的銘文都是6狩獵4隱匿,很多人都不理解這種操作,就是卡住了橘右京6%這個攻速閾值,然後剩下的帶隱匿不提供攻速加攻擊力,從而讓自己前期對拼發揮出最大的傷害,這裡大家明白了大部分射手為什麼這麼鍾情於3個奪萃了嗎?


納爾


你好,打野帶3奪萃確實是為了續航,不然一圈野怪打下來就只剩半罐血量了,帶上3個奪萃剛好能無傷打野。

而且,只要英雄基礎移速360左右的,帶上7狩獵,剛好能卡上攻速值,帶上10個狩獵比7狩獵移速只高出一個小步,主要是這樣的搭配在打野效果上更加合理以及移速攻速不會太慢。

對於射手,其實得根據你自己的手感,有的帶7奪萃3狩獵,不出末世的射手基本都可以用,前期能打也能續航,有的是出7狩獵3奪萃,平a和走位更加順滑,所以還是根據你自己實戰經驗以及射手的選擇去搭配比較好!

碼字不易,希望給個採納,祝你上分如水的魚!



愛玩皮皮醬


銘文對於玩家來說是非常的重要,這也是老玩家和新玩家的區別所在,剛剛玩的王者榮耀玩家,前期總是打不過人家,就是因為自己沒有銘文,同水平下,沒有銘文和有銘文的差距太多了,所以很多新玩家,為了體驗到遊戲的快感,不被人家皮膚,只能捅過購買銘文和皮膚來彌補。

5級的銘文相當於一件裝備,所以有沒有銘文是非常關鍵,有些射手和打野,在前期的時候可以一套帶走人,但是沒有銘文的,打野都快被野打死,打了半天都沒有傷害,而最近玩家曝出,王者榮耀準備取消銘文和安卓、蘋果互通。




為什麼打野和射手帶三個奪萃

帶三個奪萃肯定是為了續航,為了更好的發育,需要奪萃的吸血效果,因為在四級之前,我們還不具備購買吸血刀經濟,如果總是回家補血,那麼就很容易被對方推塔,他打野在前期的時候,大多數是通過普攻打野,技能冷卻比較長,奪萃是通過普攻才可以有吸血效果,如果自己的血量非常的健康,那麼就可以快速的積累經濟,同時讓自己的裝備快速成型,然後可以抓取敵方的射手,或者中路法師,讓自己經濟滾雪球,拉開經濟優勢形成碾壓。

奪萃不僅在前期的時候有作用,在後期的時候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因為射手大多數都是通過普攻打傷害,這個時候奪萃可以很好的吸血,讓射手的生命得到保障,打野不容易一套帶走,只有射手沒有被秒殺,絲血也可以通過普攻瞬間回滿。

為什麼打野和射手只出三個奪萃,而不是十個呢

如果出了十個奪萃,那麼勢必會影響到射手和打野的移動和攻速,打野需要移動速度增快自己打野,不然會被敵方打野搶野區、搶龍,而射手如果沒有了攻速和移動速度,勢必會影響到開團的走位和傷害,射手大部分都是攻速打出傷害,特別是魯班、后羿,沒有攻速就等於被虐殺。

三個奪萃、七個狩獵是很多射手和打野的銘文搭配,有移動速度、有攻速、有吸血,這是比較全面的銘文搭配,如果不出奪萃,那麼就非常依賴吸血刀,而末世和泣血之刃都影響暴力和傷害,所以打野和射手都出奪萃。

很多孫尚香玩家,都喜歡出十個奪萃,因為大小姐很少普攻打傷害,大多數通過一二技能的暴擊打出傷害,當一技能釋放之後,第一次的普攻是被強化的,所以技能後的第一次普攻,大多是收人頭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玩法,和不同英雄搭配不同的銘文,銘文的搭配不是一層不變,要有自己的一套銘文,才能能更好的上分。



吳憂遊戲君


我覺得他們只是為了前期的續航能力,首先,單個的奪萃能夠+1.6%的物理吸血,10個的話總屬性就是+16%的物理吸血,可以來說這樣的物理吸血增益是相當可觀的,毫無疑問它的作用是給英雄們提供了續航能力。現在隨著版本的更新,遊戲節奏快,而場上帶動節奏的主要是打野英雄,那麼打野英雄對於續航能力是非常看重的,所以打野英雄和AD最適合搭配奪萃銘文來保持續航

S18的改動有如下幾點,第一點改動就是對抗路兵線的調整,新賽季中對抗路取消遠程兵的生命回覆效果,改為經驗兵,擊殺後可以額外獲得65點經驗。千萬不要小瞧這點改動。經過在體驗服的測試,新版本對抗路吃滿3波兵線,就可以升到4級,最快1分50多秒就可以升到四級,而對比現在的正式服,需要吃滿4波兵才可以升到四級,最快2分20秒。也就是說,新版本對抗路前期對兵線的爭奪更加激烈,一個不小心就會被等級碾壓,很有可能造成3級打5級的尷尬。





國民老公孤影


不管是李白玄策等打野英雄還是大部分射手,都喜歡在銘文中搭配三個奪萃,首先一點就是需要續航,因為前期一旦回家,會造成極大的劣勢,依靠三個奪萃即便是線上小逆風也可以守著防禦塔,在合適的機會再選擇回城,早在前期,人們一見到奪萃這麼好的銘文,恨不得藍色全部換成奪萃,連吸血刀都不用出了,這樣線上的確是很強勢,但是別人一抓你,或者打團支援,你移速不夠,團戰一點輸出都打不出來就死了,後來人們就搭配出經典的“七三分”銘文。 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大家可能都聽說一個詞叫做攻速閾值,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拿后羿為例,他的攻速閾值,這個並不在官方公佈的屬性之內的,比如說后羿的上限攻速大概是183%,倒數第二個臨界點大概是136%,也就是說當你的攻速突破這個檔位的時候,你每秒的攻擊次數才會發生改變,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就好比咱們打怪升級,1級升到2級所需要的經驗是1000,那麼1級0經驗和1級999經驗的人,他的戰鬥力是一樣的,永遠都是一級。 那麼為什麼要說這些呢?大部分英雄的二級攻速閾值檔位都在7%左右,7個狩獵不多不少正好卡在關鍵點,而且也正好卡在了移速閾值這個點,當然這裡是卡絕大部分英雄的檔位,並不是適用於所有英雄,像是牛魔,守約等咱們肉眼可見的慢攻速英雄不在其列,所以說這時候帶三個奪萃完全可以將前期效果發揮到最佳,當然如果射手帶五個奪萃或者10個奪萃,那前期就捨棄了最佳的攻速閾值和移速閾值,不過十個奪萃前期線上倒是無敵,不過這也看個人喜好。 像是國服橘右京的銘文都是6狩獵4隱匿,很多人都不理解這種操作,就是卡住了橘右京6%這個攻速閾值,然後剩下的帶隱匿不提供攻速加攻擊力,從而讓自己前期對拼發揮出最大的傷害,這裡大家明白了大部分射手為什麼這麼鍾情於3個奪萃了嗎?


回憶留給那個夏天


王者榮耀銘文一直是很多玩家前期制勝的根本所在,一個滿符文的鑽石線上絕對可以打崩一個王者,但是關於符文的搭配,相信大部分玩家都是找攻略摸索的,其中最對的莫過於直接去國服主播直播間去問銘文搭配,這個相比大家也都經常看到,那麼很多主播的射手或者打野只帶三個奪萃7個狩獵,很多玩家表示是因為前期需要續航但是並不完全正確,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不管是李白玄策等打野英雄還是大部分射手,都喜歡在銘文中搭配三個奪萃,首先一點就是續航,因為前期一旦回家,回造成極大的劣勢,依靠三個奪萃即便是線上小逆風也可以守著防禦塔,在合適的機會再選擇回城,早在前期。玩家一見到奪萃這麼好的銘文,恨不得藍色全部換成奪萃,連吸血刀都不用出了,這樣線上的確是很強勢,但是別人一旦抓你,或者打團支援,你移速不夠,團戰一點輸出都打不出來就死了,後來玩家就搭配出經典的“七三分”銘文。

有什麼特殊含義嗎?大家可能都聽說一個詞叫做攻速閾值,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拿后羿為例,他的攻速閾值,這個並不在官方公佈的屬性之內,比如說后羿的上線攻速大概是183%,倒數第二個臨界點大概是136%,也就是說當你的攻速突破這個檔位的時候。你每秒的攻擊次數才會發生改變,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就好比咋們打怪升級,1級升到2級所需要的經驗是1000,那麼1級0經驗和1級999經驗的人,他的戰鬥力是一樣的,永遠都是一級。

那麼為什麼要說這些呢?大部分英雄的二級攻速閾值檔位都在7%左右,7個狩獵不多不少正好卡在關鍵點,而且也正好卡在可移速閾值這個點,當然這裡是卡在絕大部分英雄的檔位,並不是適用於所有英雄,像是牛魔,守約等咱們肉眼可見的慢攻速英雄不在其中,所以說這時候呆三個奪萃完全可以亮前期小夥發揮倒最佳,當然如果射手帶五個奪萃或者十個奪萃,那前期酒捨棄了最佳的攻速閾值和移速閾值,不過十個奪萃前期線上倒是無敵,不過這也看個人喜好。

像是國服橘右京的銘文都是6狩獵4隱匿,很多人都不理解這種操作。就是卡住了橘右京6%這個攻速閾值,然後剩下的帶隱匿不提供攻速加攻擊力,從而讓自己前期對拼發揮出最大的傷害。

以上都是自己的個人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討論,謝謝!


FM遊戲頻道


奪萃銘文可以讓英雄開局就自帶16%物理吸血能力,對於打野英雄來說,四級之前帶上奪萃可以更好的處於一種打完自家一圈野怪還處於滿血狀態,直接進行支援上單都可以更好的進行。對於四級直接單人開小龍也非常有保障。當然這個奪萃銘文不是適合全部物理英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道說道奪萃適合什麼樣的英雄。

首先說物理吸血,物理吸血只有普攻傷害才可以進行有效回血,沒有吸血回覆效果的技能是不會附帶物理吸血的。老玩家可能會記得,李白這個英雄剛出的時候,一個大招都可以回滿自己的血量。直接導致天美終結李白時代,修改了物理吸血機制。所以奪萃銘文適合以普攻傷害為主的英雄使用(技能後加強型普攻也是普攻),十個奪萃附帶16%吸血能力,傷害越高越頻繁,回覆效果就越好。高普攻輸出的一般都是戰士刺客與射手。適合使用的英雄:

韓信、孫悟空、鎧、宮本武藏、成吉思汗、狄仁傑、后羿、黃忠、李元芳‘、魯班七號、孫尚香


單機手遊阿澤


為什麼要帶奪萃銘文?

先分析一波奪萃銘文,如果想直接看帶幾個奪萃銘文的,可以直接跳過這一段。

主要也是那段時間,韓信的禍源奪萃流銘文,還有猴子的無雙奪萃流銘文,當然禍源奪萃流銘文更通用些,所以一些玩家更乾脆了,很多英雄都直接套用禍源奪萃了。

不過隨著版本的改動,10奪萃銘文已經沒之前那麼實用了。奪萃銘文的出現,都是為了保證續航問題。

射手是一個需要發育時間較長的時間,為了儘量長時間的賴線發育,就需要有一定的續航保證,通過刷野和刷兵來保證自己的血量。

當然,除了射手,最需要續航的就是那些打野英雄了,因為他們要經常刷野gank,如果續航得到了保證就可以再gank完一波後,刷波野出來繼續gank。

如果沒有續航能力,就得回家再出來刷野,就浪費了很多時間,這也是為什麼趙雲和娜可露露比較少見的原因,就是因為沒續航,老是要回家很累。

不過現在打野英雄中,戰士刺客類的打野都處於T1末和T2級別,T0和T1主要都是以射手和有續航能力的英雄為主,而其他自帶續航的英雄對於吸血銘文和裝備的需求自然不高。

所以主要繞了一圈回來,還是因為射手型英雄需要帶奪萃銘文,但是射手型英雄的移速一般都比較慢,如果還帶10個奪萃,不管是gank還是跑路,節奏反而更差,所以大部分射手型打野還是以狩獵為主。

然後射手們的續航裝備又以末世為主,但顯然以末世的吸血量並不能滿足射手英雄的需求,不論是在前期中期還是末期,都不夠,所以就可以在藍色銘文中,適當的穿插幾個奪萃銘文。

要帶幾個奪萃銘文才好?

我的搭配是6個狩獵4個奪萃,朕哥也直接把這個搭配的銘文用於射手通用銘文了。如果覺得不夠,可以5個放奪萃,狩獵至少要在5個,再少就感覺跑很慢了。

如果你說,你的射手喜歡先出泣血之刃,不缺吸血?其實不然,直接出泣血之刃的話,只有吸血和攻擊,但是前期的輸出就會差很多,打不動戰士和坦克。

所以就算是不出末世,打爆發出泣血的英雄,朕哥也建議前期買一個小吸血,再去出你的無盡宗師,哪怕是破軍,在輸出成型後再合成泣血之刃。

一把小吸血8%的吸血,加上4*1.6%=6.4%的吸血,也有14.8%的吸血了,雖然說比泣血之刃差了一點,但也能基本滿足了。

畢竟之前玩10奪萃的時候,就是不出吸血,16%的吸血,加上暴擊提升的吸血量,已經很夠用了,所以如今只是多出了個小吸血,但是多了6%的移速。

主要是因為吸血裝很拖裝備的成型,射手要堆攻速、暴擊和攻擊,戰士要麼堆暴擊,要麼堆穿透,所以吸血只是解決續航問題,並不是主要的輸出裝備哦!








楠170494983


王者榮耀銘文一直是很多玩家前期制勝的根本所在,一個滿銘文的鑽石線上絕對可以打崩一個王者,但是關於銘文的搭配,相信大部分玩家都是找攻略摸索的,其中最多的莫過於直接去國服主播的直播間去問銘文搭配,這個相比大家也都經常可以看到,那麼很多主播的射手或者打野只帶三個奪萃7個狩獵,很多玩家表示是因為前期需要續航,但是並不完全正確,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不管是李白玄策等打野英雄還是大部分射手,都喜歡在銘文中搭配三個奪萃,首先一點就是需要續航,因為前期一旦回家,會造成極大的劣勢,依靠三個奪萃即便是線上小逆風也可以守著防禦塔,在合適的機會再選擇回城,早在前期,人們一見到奪萃這麼好的銘文,恨不得藍色全部換成奪萃,連吸血刀都不用出了,這樣線上的確是很強勢,但是別人一抓你,或者打團支援,你移速不夠,團戰一點輸出都打不出來就死了,後來人們就搭配出經典的“七三分”銘文。

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大家可能都聽說一個詞叫做攻速閾值,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拿后羿為例,他的攻速閾值,這個並不在官方公佈的屬性之內的,比如說后羿的上限攻速大概是183%,倒數第二個臨界點大概是136%,也就是說當你的攻速突破這個檔位的時候,你每秒的攻擊次數才會發生改變,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就好比咱們打怪升級,1級升到2級所需要的經驗是1000,那麼1級0經驗和1級999經驗的人,他的戰鬥力是一樣的,永遠都是一級。

那麼為什麼要說這些呢?大部分英雄的二級攻速閾值檔位都在7%左右,7個狩獵不多不少正好卡在關鍵點,而且也正好卡在了移速閾值這個點,當然這裡是卡絕大部分英雄的檔位,並不是適用於所有英雄,像是牛魔,守約等咱們肉眼可見的慢攻速英雄不在其列,所以說這時候帶三個奪萃完全可以將前期效果發揮到最佳,當然如果射手帶五個奪萃或者10個奪萃,那前期就捨棄了最佳的攻速閾值和移速閾值,不過十個奪萃前期線上倒是無敵,不過這也看個人喜好。

像是國服橘右京的銘文都是6狩獵4隱匿,很多人都不理解這種操作,就是卡住了橘右京6%這個攻速閾值,然後剩下的帶隱匿不提供攻速加攻擊力,從而讓自己前期對拼發揮出最大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