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的進攻與美軍的原子彈,對二戰的結束都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二戰後期,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儘管戰鬥力依舊強悍,依舊無法阻止美軍的步步推進。靠著偷襲獲得的一些戰果喪失殆盡,連自己的本土都不斷的遭到盟軍遠程轟炸機的襲擊。到了1945年5月,在納粹德國宣佈投降之後,全世界都已經知曉日本已經山窮水盡了。

蘇軍的進攻與美軍的原子彈,對二戰的結束都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東京大轟炸

儘管在《波茨坦公告》中,反法西斯盟國再次敦促日本儘快無條件投降,歸還戰前佔領的一切領土,但是日本政府依舊幻想著血戰到底,直到盟國接受有條件的投降為止。到了1945年的8月,日軍本土已經被美軍轟炸的遍體鱗傷,依舊幻想著通過蘇聯的居中調停,試圖保住七七事變之前的侵略所得。然而斯大林並沒有買日本人的賬,不僅沒有買賬,甚至提前通知了日本政府,蘇聯紅軍對日宣戰的具體日期。

蘇軍的進攻與美軍的原子彈,對二戰的結束都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蘇聯出兵東北

1945年8月8日晚, 蘇聯根據雅爾塔會議中,關於蘇軍在歐洲結束三個月之後對日宣戰的相關規定,宣佈從次日起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8月9日,早已準備充足的150萬蘇聯紅軍從三個方向上向日軍發起進攻,日軍引以為傲的關東軍頃刻間就被打垮,除了部分被殲滅之外,大部分被俘虜。加上美國在8月6日與8月9日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政府徹底崩潰,於8月15日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

蘇軍的進攻與美軍的原子彈,對二戰的結束都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蘇軍對日作戰

可以說,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徹底撕碎了日本軍民的心理防線,將日本政府推向了崩潰的邊緣,而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則讓最後殘存的一點僥倖心理徹底消失。在此之前,日本甚至幻想著遷都中國東北,一億國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與英美等國血戰到底,然而原子彈的爆炸和蘇聯紅軍的到來,讓日本軍民再也無力繼續抵抗,選擇了無條件投降。

蘇軍的進攻與美軍的原子彈,對二戰的結束都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日本投降

因為近代中國的積貧積弱,加上國內的分裂,致使中國戰場是二戰中最後發起反攻的戰場,直到1944年的豫湘桂會戰,中國軍隊依舊在全線潰敗。到了日本即將投降之前,中國戰場似乎依舊沒有看到勝利的曙光。毫無疑問,如果沒有美蘇的援助,中國戰場還不知道要犧牲多少軍民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蘇聯紅軍和美國的原子彈是造成日本無條件投降的關鍵因素。

蘇軍的進攻與美軍的原子彈,對二戰的結束都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豫湘桂大潰敗

當然了,到了日本即將投降之前,美國已經研究出核武器,日本敗亡也只是時間的問題。為了搶奪更多的戰利品,在戰後有更多的話語權,美、蘇兩國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就已經有了長期的考慮。為了爭取蘇聯紅軍的對日作戰,盟軍不惜出賣了中國的利益,承認了外蒙古的獨立,並且將旅順港租讓給蘇聯作為軍港,儘管如此,蘇聯原本還是想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蘇聯的小算盤打的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卻沒有想到兩枚原子彈把日本瞬間就炸懵了,美軍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依舊堅持投放了兩枚原子彈,這不僅僅是扔給日本人看的,更是告訴蘇聯人誰才是日後的世界霸主。

蘇軍的進攻與美軍的原子彈,對二戰的結束都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雅爾塔三巨頭

雖說蘇聯紅軍最後出兵東北,佔領了南千島群島,按照《雅爾塔協定》的相關規定撈到了一些好處,但是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美國獨佔了日本本土。二戰收場階段這點不經意之間的改變,深刻的改變了日後的格局。不難想象,如果美、蘇兩國共同佔領了日本本土,那麼後來的日本會走上怎樣的道路呢?

蘇軍的進攻與美軍的原子彈,對二戰的結束都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長崎核爆炸

美、蘇雙方在二戰的最後時刻,一方面為了加速日本的投降,儘快結束戰爭,另一方面也為了爭奪更多的利益,各自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正是這些臺前臺後的博弈,促使著日本帝國主義最終選擇了無條件投降。歷史雖然過去了數十年,但是依舊提醒著世界人民,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可以稱道的意義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對內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對外推動區域與世界的進步,任何一個企圖通過軍事擴張來維持霸權的國家最終都會走向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