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的常年熱銷,國貨卻很多人嫌棄,又是“崇洋媚外”?

前幾年網絡上有這樣的新聞前幾年網絡上有這樣的新聞,有許多中國人跑到日本去買馬桶蓋,並且大肆宣揚這種馬桶蓋的好處,最後發現原來是中國製造的。除了桶蓋以外,社會上有許多這樣的現象。就如,獼猴桃在中國稱為獼猴桃,可移植到新西蘭去就被人們稱為奇異果,出口到國內市場上就能夠賣到更高的價格。

進口的常年熱銷,國貨卻很多人嫌棄,又是“崇洋媚外”?

和獼猴桃一樣,還有一種水果,進口的比國產的更受人們歡迎,這種東西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車釐子(櫻桃)。早在古代的時候,國人就已經開始種植櫻桃了。在當時,吃櫻桃被視為一件無上光榮的事情,因為當時種植的人少,物流運輸不便捷,除了產地,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夠吃到這種水果。

進口的車釐子,在每年的12月就開始成熟,並很快的供應到國內市場,由前期的空運供應,再到海運供應,進口的車釐子都是處於熱銷狀態,哪怕是空運的車釐子,一斤賣上百元,依然抵擋不如人們對它的熱愛。而海運過來的車釐子,往往幾十個集裝箱運到碼頭之後,就已經被別人提前預定了,短短的幾天之內就可以脫銷。因此現在有很多人做車釐子進口的生意,而且還賺了不少的錢。

進口的常年熱銷,國貨卻很多人嫌棄,又是“崇洋媚外”?

雖然目前我國的北方多個省份,比如山東,陝西,吉林,遼寧等,都大面積種植櫻桃。但卻與進口車釐子熱銷形成明顯反差,3月份即將上市的國產櫻桃,在往年市場上的表現遠遠不如進口車釐子,遭到人們的嫌棄。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國產櫻桃和車釐子都是同一種果子。這就導致社會上形成這樣的一種輿論:很多人到現在還是崇洋媚外,認為來自國外的車釐子就比中國的櫻桃更高級更好吃。

如果把這兩個品種的水果放在一起對比,明顯就會覺得,國產櫻桃的個頭比進口的車釐子更大,有一些顏色看上去還更好看。那為什麼人們不去購買個頭更大的國產櫻桃呢?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主要是由於國產櫻桃的價格往往比同期進口的車釐子還要高。因此很多人在將兩者進行對比之後,就決定購買進口車釐子,而不是國產櫻桃。

進口的常年熱銷,國貨卻很多人嫌棄,又是“崇洋媚外”?

那麼除了個頭和價格上有著明顯的區別以外,這兩者的口味又有多大的區別呢?正如中國的那句老話說的一樣,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吃過兩種櫻桃的人都說。從口味上來講,兩者各有各的優勢。國產櫻桃吃起來汁水更加飽滿,但含糖量更低,而車釐子則含糖量更高,吃起來更加軟糯清脆。若是按照國外的標準,採用幾個“J”來衡量大小,再拿價格對比,那國產的櫻桃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進口的常年熱銷,國貨卻很多人嫌棄,又是“崇洋媚外”?

當然隨著近幾年,中國櫻桃種植業的不斷升級和調整,國產櫻桃在價格上也有了一定的優勢,同時在品質和口味上也有巨大的提升,市場上購買國產櫻桃的人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就為種植櫻桃的果農帶來了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