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農村老家,你認為最美的風景是什麼?為什麼?

五常大米惠惠


我的家鄉公主嶺,地處東遼河東岸。全市人口105.8萬,主要種植的玉米和水稻,是全國著名的玉米之鄉。以前,由於廣大農民缺乏種植技術等多種原因,糧食產量不高,現在黨中央非常重視農業,農業稅全免,極大的激勵了農民的極積性,加上化肥農藥和優良品種的普遍使用,今天的產量和以前翻了幾番。每到秧收時節家家戶戶的大玉米堆和稻垛那是相當美觀的景象!這正是

……

一道小嶺坐遼東,

百萬人民嶺上行。

遼水灣灣潤大地,

黑土油油養眾生。

稻花飄飄香南北,

玉米黃黃映西東。

君若問我哪最美?

我的家鄉公主嶺!


南郭鑫嘉銘


我的老家在廣西都安縣,這裡有高高的山清澈的湖水。我認為最美的風景還是我家裡的那條熟悉的小路,有太多太多我的回憶了。

在我家的東邊就有一座山,山上長了好多的竹子一棵棵的竹子長的又高又長,小時候經常去山上去玩。還有好多的野果,及蘑菇。以前放學經常去山上採蘑菇,這蘑菇又大又圓純天然沒有汙染。山上的風景很醉人,走進山上讓人感覺很放鬆,有壓力還對著大山喊兩聲立馬好了很多。

這裡水也是比較清澈的,有好多的地下河,一年四季都有水在流動。夏天的時候在河裡劃劃小船,釣釣魚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到傍晚的時候有好多人到河邊洗衣服,有說有笑談論著瑣事。我喜歡自己家鄉,喜歡這裡的山山水水我認為我的家鄉很美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6,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f2c000d224c7dd240f8\

憶夢壯鄉


我老家在田陽區,一般週末會回家看看,那裡是一片平地,有水稻、玉米、芒果,西紅柿等農產品。我家的前面是一片基本農田,春天時是綠油油的田野,秋天時是金燦燦的豐收景象。每次在樓頂上能把這些美景盡收眼裡,真美!這幾年搞房地產開發, 用去好多田地了 ,良田餘下不多了,真希望這片田野還能保持下去。。。


糯米香香


我來自湖南農村的,也是少有名氣的紅薯幹之鄉,我們家住在海拔大概是900多米的小山村,是典型的高寒山區,早晚溫差大,一年當中有二分之一都是被雲霧環繞,好像人間仙境。這裡夏天非常涼快,是最適合避暑的地方,山多地少,所以空氣質量非常好,四季分明。

這麼藍的天你可曾看過?


山村阿曉


我的家鄉在仙月湖畔。依山傍水,風景秀美.國家現在實行農村改造,家裡面老房子全拆了變成小樓。非常的漂亮。但這些我認為都不是最美的,最美的是我們家鄉的鄉情.記起兒時,農閒時老少爺們兒在街頭喝茶聊天打牌。現在每年也就回老家2~3回。在村裡不管碰見哪一個,都感覺非常的親切。那濃濃的鄉情,總讓我流連忘返。但是現在真的沒辦法,生存的壓力,讓我不敢在老家多逗留。回去看一眼,又匆匆忙忙返程。老家的人樸實。待人厚道。回去碰上飯點兒,不管是哪一個,總要往家裡拽.我們全家人都不在老家,但是回去總能感受到那種親切,那種老少爺們的感情。真的想得回去生活,但是也沒辦法。我覺得這就是我家鄉最美之處




山東濰坊老韓


我認為我家鄉最美的風景是村子裡幾顆百年老樟樹,從小就圍在老樟樹下面玩耍所以對老樟樹的情懷是很深的,二十年過去了兒時的我已為人父老樟樹卻變化不大,兒時的美麗風景依然還在,對童年的快樂與無憂嚮往的我們已然回不去,但古樟樹依然保持兒時的美,所以這樣的風景是最漂亮的,讓我們能回憶起童年的美


鄉村華歌


我的家鄉在農村,鄉親們以種植農作物為生活的來源。以前吧,農民們種有玉米、小麥、高梁、穀子、大豆和向日葵,現在全部種植了玉米。

每年的五月份過後,農民種植的玉米一天天長出,並茁壯成長,遮罩了黃黃的大地土壤,也掩蓋了田埂路邊的雜草,遠運望見的是一片片綠油油,像海像湖像潮,隨風飄波浪滾滾,讓人心潮澎湃,激動盪漾。這就是農村我的家鄉最美好的風景。

走在田野的小路旁,望著這綠油油的莊禾,讓人充滿了想象和希望。農民朋友們,真的辛苦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耕耘著人類的美好和幸福生活,農民永遠偉大。如何讓偉大的農民不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何讓每一個最光榮的人過上幸福的生活,同志,還需努力!努力!!



李增喜3


我的家鄉在位於四川盆地偏北劍閣縣,這是生我養我的農村地區。有我最親的人,優美的農村景色。老家最特色就是山高,物產資源豐富。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5A景區【劍門關】;肉質鮮美的【劍門土雞】。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味道。父母年紀大了,想著在他們需要我的年紀來陪著他們度過晚年生活。同時,四川人民樸實,好客。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做客。






卓馬觀農


我家鄉在四川山區,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家鄉,因為這片土地養育了你,這裡有你的父母有你兒時的夥伴,有你的童年記憶,自己的家鄉再不好,我們都會覺得是最美的,我的家鄉是典型的山區,這裡空氣清晰,風景如畫,四季分明,百姓勤勞樸素,這裡有我喜歡吃的美食,有美麗的自然風景區,有很多水果,比如說獼猴桃,桃子,枇杷,李子,櫻桃,核桃,蘋果,梨子,葡萄,橘子,釉子,八月瓜,地瓜等等,夏天可以下河洗澡,冬天可以在家烤火烤紅薯土豆,我愛我的家鄉,哪怕再窮……







川北cheng波


我的家鄉木蘭圍場位於河北承德市北部,

距承德市區240公里,距北京460公里。是清代皇家獵苑。塞罕壩位於圍場縣北部,北臨內蒙古克什克騰旗。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屬寒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氣候涼爽,最高氣溫一般不超過25°C。年均氣溫-1.4℃,氣候涼爽,盛夏溫度平均在25,極端最高、最低氣溫分別為30.9℃和-43.2℃,年均無霜期60天,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雖地處華北,靠近京津,但其氣候特點知與東北大興安嶺相近。夏季涼爽,最高氣溫一般不超過25℃;冬季寒冷,積雪時間長達7個月。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內蒙古高原與冀北山地的交匯地帶,地形結構和植被複雜。海拔高

度在1100米-1940米之間。山地高原交相呼應;丘陵曼甸連綿起伏。

塞罕壩按地形分壩上、壩下兩部分:壩上是內蒙古高原南緣,以丘陵、曼甸為主,海拔1500米;壩下是陰山山脈與大興安嶺餘脈交匯處,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1010-1500米。

塞罕壩在地理上屬華北、東北和蒙新三個動物區系的交匯處;在植物地理上,不但是內蒙古、東北和華北三個植物區系的交匯處,而且有西北和達烏里成分,因此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獸類11科,25種;鳥類27科,88種。其中重點保護動物國家二級5種,省級2種。國家保護動物獸類有馬鹿、黃羊等;鳥類有灰鶴、蒼鷹、紅腳隼、黑琴雞等。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野豬、猞猁、狍子、艾虎等;鳥類赤麻鴨、綠頭鴨、環頸雉、骨頂雞等。有自生維管植物81科、312屬、659種(包括種下等級),其中野生花卉植物:金蓮花、銀蓮花、二色補血草(乾枝梅)、翠雀、映紅杜鵑、錦帶花、胭脂花等。藥用植物:金蓮花、細葉白頭翁、升麻、草芍藥、黃芩、柴胡、剌五加、野罌粟、鈴鐺花等120多種。山野菜植物:蕨菜、升麻、小黃花菜、蒲公英、河北大黃等。釀造果醬飲料植物:秋子梨、楔葉茶藨子、山杏、沙棘果、東方草莓等10餘種。草原退化指示植物:百里香、地椒等。主要造林樹種:華北落葉松,落葉松、長白落葉松、日本落葉松、樟子松、雲杉、黑松等。

塞罕壩滿、蒙、漢三族人民聚居在一起,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特別是漢族蒙古族文化特色比較突出。遊人到此,可以品嚐各種滿蒙風味的飲食、小吃,參與滿蒙民族的賽馬摔跤、敖包會等系列活動,開展民族風情旅遊,這也是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不同於其他森林公園的特色之一。

離家已經20餘年,也很少回去了,再回去感覺自己已經成了外鄉人。更是對景區的攔路收費感到不滿,一條必經之路已經成了個別人謀私的工具,這種收費的方式在全國也不是獨一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