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拍攝手法和故事主題都不錯,評分一路降低有兩個原因

《寄生蟲》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生活在地下室且全家無業的一家人通過偶然的一個機會接觸到上流社會家庭,並通過各種哄騙手段分別替代了其家庭原有的家教,老師,司機,保姆等工作,然後再一切都很順利的時候因為原保姆的凌晨闖入而發生了一系列令所有人都震驚的真相,並通過一個生日會來戲劇化的結束這個電影。

《寄生蟲》拍攝手法和故事主題都不錯,評分一路降低有兩個原因

這部電影的導演奉俊昊出身於社會學專業,這也是他最拿手的題材電影。在整個電影中也無時不刻的在對比和諷刺,探討了一系列不同的社會環境中 階級,界限 ,心裡認知和思考方式,性格的差異等。

首先,拍攝的手法而言是比較不錯的,貧富之間倆種色調的對比啊,下水道、雜亂無章的電線等等這些意象也運用不錯。細心觀察還有許多,細節上的對比,來表現不同層面人們的生活狀態。

《寄生蟲》拍攝手法和故事主題都不錯,評分一路降低有兩個原因

然後就故事而言,是相當優秀的。從全家人到樸社長家裡,再到矛盾的部分激發(搶奪手機),再到生日快閃的爆發,然後再是最後父子通過莫爾斯電碼的交流的持續情感輸出。整個故事非常通暢 ,但不無聊,起伏有致。

《寄生蟲》拍攝手法和故事主題都不錯,評分一路降低有兩個原因

主題,毫無疑問是展現資本主義世界的貧富差距,因為無法理解窮人所以樸社長一家無法發現這個圈套,也因為無法理解富人所以會捅下毫無必要的一刀。但是導演想讓我們看到的不是這個世界有多麼殘酷多麼無情。想讓我們看到的是差距,是這個社會仍然有很大的貧富差距 ,而我們要做的不是高人一等,也不是寄人籬下,更不是嫌貧恨富,這樣只會兩敗俱傷。要做的是縮小差距,富者不高高在上 ,窮人要積極向上。

《寄生蟲》拍攝手法和故事主題都不錯,評分一路降低有兩個原因

但其實電影另一個隱約流露出來的,主題是父愛(母愛),無論身處什麼樣的階級,對待自己的子女,總是溫柔的,這一點是相通的。而這種隱約流露出來的愛,也讓電影的主題更加深刻,也讓電影的殘酷更加刺骨。

《寄生蟲》拍攝手法和故事主題都不錯,評分一路降低有兩個原因

影片中富人善良,本分,住著豪宅,沒有生活壓力,而底層的家庭中兒子四年高考失利,女兒擅長偽造各種證書(ps),父親曾投資生意,泊車,看似一身本領的一家人卻在資本主義的壓榨下住在凌亂潮溼的地下室,他們充滿著無奈和失望,為了生計而設計出一系列手段去獲取工作,就像劇中那個媽媽說的:“是因為有錢,所以善良。 ” “就叫他們小孩的衣服也沒有任何褶皺,生活中的褶皺也被金錢推平了”(臺詞大概句意是這樣)。他們所作所為其實現在兩種立場上看,導演通過影片告訴我們,沒有好人和壞人,每個人的事情似乎都是合理的,而是社會發展的問題。

《寄生蟲》拍攝手法和故事主題都不錯,評分一路降低有兩個原因

但是這部電影並不會讓我感到非常的驚豔,或者令我非常的震驚。或許他會令人深思,不會讓人難以釋懷,也或許他會讓人有所改變,但無法擊中人們的心靈。拍出了現實的深度,沒有拍出靈魂的深度。

這部電影在imdb上評分到史上22名,在豆瓣從9.1到8.7,針對大多數豆瓣評論熱短評中存在兩個低分原因,一是bug,二是劇情理解。

《寄生蟲》拍攝手法和故事主題都不錯,評分一路降低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他們認為窮人一方是笨賊,而富人一方是無辜受害者,這樣一來整個劇情邏輯就被無比簡化,糾結的中心自然會偏移到動作邏輯(遠不是劇情邏輯)的細微瑕疵上,忽略了虛構電影所具有的的寬容度,或者根本不明白這一點。

《寄生蟲》拍攝手法和故事主題都不錯,評分一路降低有兩個原因

第二個:我覺得是文化差異的問題,imdb和豆瓣的評分代表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不同意識形態下對該電影的理解,因為電影是韓國的生活,部分國人理解不了 個有手有腿的人怎麼可能常年住地下室,但是在發達國家資本主義世界就是如此,富人建立起來的制度已經非常完善,階級分化和資本剝削的鏈條也已經固定,一個人再努力也是看得到“自己的天花板的”。

很多文化是存在的,你理解不了,不代表它不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