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女兒後為什麼不能在孃家過年?

紅伊豆


如此荒唐的說法,或許在個別偏遠落後,至今頑固保留一些陋習的地方,有這類要求。


四川蔡斌


在以前這不是一個問題,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孃家過年的,尤其是家裡有兄弟的,以前人們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孃家過年對自己的哥哥或弟弟不好!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仕途,甚至是生命!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以及人們觀念的轉變,嫁到很遠地方的女兒的開始流行回孃家過年了,當然不會是每年都回孃家過年,也許是五年或十年才回一次,在我老家山西大同這裡,嫁出去的非獨生女兒(家裡還有哥哥或弟弟)現在是可以回孃家過年的,不過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大年初一是不能在孃家過的,只能去關係好的親戚家或鄰居家過,等初一過完了就可以回孃家了!

就想我遠在蘭州的二姐一家今年回老家過年,她已經遠嫁蘭州十多年了,第一次回年家過年,雖然我們全家都很高興,但老家的習俗還的遵守,我們已經安排好大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我二姐去我大家家或除夕夜,我二姐夫哥外甥女和我們一起過除夕。

不過,對於現在的獨生女兒的家庭來說,女兒回孃家過年就沒有啥習俗可講,家裡沒有弟弟或哥哥,大年三十晚上個初一也不用去別人家躲了,這樣又多好呀!

不知道,全國其他地方的有出嫁女兒回孃家過年有啥樣的習俗?




帶球想過人


過年了,一家聚在一塊團圓,兒媳婦是自己家人,女兒不是自己家人,有不成文的規矩,女兒是潑出去的水,是人家的人,三+晚上不能看見孃家的燈,如果看見孃家的燈,孃家就會倒黴的,女兒初二必須回孃家,這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不規定,不知為什麼,現在獨生子女多,女方的父母也需要人照顧,如果女方父母都在,那就自己過春節,如果一方不在,女兒就接到她家去過春節,像我的親戚和鄰居,有的父親不在了,女兒就給接到她家去過年,這都是老的一代的留下來了,到底為什麼說不出來。


淑敏1955


出嫁女只是不過頭個年,我們這也有這種習俗是頭個端午二個年,就不知道為什麼,從我懂事就聽說過這個習俗,象我是正月結婚的,第一個節是端午節,我爸媽就喊我去過節的,再過了中抉節,過年就是第三個節了,所以過年我爸媽也讓我們四姐妹到他們家去的。


吳安秀13


老一代可能比較講究這個,都是傳統觀念嘛。現在一家一個的比較多,很多也是輪流著在哪一方過年,父母肯定希望都在自己家過年嘍!但是,雙方父母不能從中強制要求,這樣會導致小夫妻感情不和~我婆婆就要求三十初一必須在婆家過,那就在婆家過唄,我爸媽只要家庭和睦就好,初二早早回孃家,然後隨便呆到什麼時候。還有我婆婆比較明事理,一年除了過年,其他節日隨我們在哪裡過~


以愛之名142276357


不知道,為什麼不能?像我這樣的獨生女父母就註定要孤獨過年嗎?誰規定的?我結婚後把雙方老人一起接到我自己的家過年的。我身邊也有閨密和老公商量好了一家過一年的。也有婆家過三十孃家過十五的。新社會了,搞這些封建迷信幹嘛。


半圓半圓


老輩兒人是有這個說法,不清楚農村,城市裡執行起來也沒那麼嚴格,比如我舅姥爺家只有一個女兒,女婿家情況我不瞭解,那時我還很小。

上年紀70年代,象舅姥爺家只有獨女這種情況很少,過年節的時候,我這位姨帶著丈夫、孩子回孃家和父母一起過。

我姥家住在一個四合院裡,進出有條窄巷,除了我姥家,院裡每戶人家都是以牆為隔,但凡發生點兒事,不出5分鐘,小小的四合院就傳開了。

我姥有1子1女,我爸父母早亡,每年大年三十我家都在姥姥家過,我爸曾經偷偷和我說過,讓我結婚後除夕那天別回孃家過,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習俗。

我這代是響應國家獨生子女政策的一代,我家是女孩兒,回哪家過年聽憑孩子們安排,孩子們不回來,我們老倆口自己樂呵;孩子們回來,全家一起樂呵。


阿娥你好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一旦嫁出去,似乎註定成了外人,從此孃家變成了客人。如果沒有孩子的時候,還可以回孃家過年,若有了孩子,既要帶孩子,又要顧家裡,情況截然不同了。

中國人過年講究闔家團圓,對嫁出去的女兒來說,團不團圓與他們而言,貌似不在範圍之類。反而,在婆家才是團圓。出嫁以後,似乎一切都變了,真正的家在男方家裡,只是根永遠在孃家,鄉愁在孃家,牽掛在孃家,

再者,遠嫁的女兒,回一趟家太遠,即使再孤獨也得忍者。雖然交通方便了,高鐵、飛機,速度很快,但費用也高。如果情況好點,還可以隨時跑回來看一看。若是情況並不好,節約的人總會把錢省下來,留給孩子。

如果日子過得並不好,或者婆家人態度不太好,女兒們寧可把所有的傷痛自己扛,而不是回一趟孃家,把自己的不幸告訴家裡人,那樣對老父老母來說,牽掛會更多,擔心會更多。

再者,如今社會大發展,信息交流也方便了,網絡覆蓋城市農村,有微信、電話等,如果想家了,隨時打開視頻聊一陣子,鄉愁也就解決了,也許沒必要再跑一趟。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女兒因為父母贍養問題或其他敏感問題,和孃家同輩之間鬧矛盾,也是一個最大的障礙。


文巖小說


我們老家就有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的習俗。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出嫁後就成別家的人了,所以過年不能在孃家過。如果在孃家過,孃家過年接祖宗回來祖宗都會哭。

社會再變遷,傳統的禮儀,豈諱都還是有遵從的。



汪賽良


其實這個問題還蠻有意思的,在我們當地的習俗裡,不光是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孃家過年,倒插門出去的兒子也是不能和自己父母一起過年的。

但是我認為這種傳統觀念與現今的社會現狀已經嚴重脫節,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需要共同承擔照顧雙方父母的責任,無論是哪一方父母完全沒有必要區分,誰不是爹養娘生的,大家說是不?

<strong>

那麼在傳統的習俗中,出嫁女兒究竟為什麼不能在孃家過年呢?

  1. 傳統觀念對人思想的束縛,導致對女性地位的偏見。在舊時代,甚至是現在很多人眼中女兒終究是別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兒就如潑出去的水,養女兒就是替他人做嫁衣。傳統觀念對女性地位的不尊重,甚至是歧視,從很多父母對待男孩女孩的區別上可以直接看出。現在的社會,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們應該一碗水端平。


  2. 封建思想的殘留,對傳統文化的陋習禁忌盲目繼承。這種人對神靈非常敬畏,通常會很篤定地認為,女兒在孃家過年,會影響孃家一年的財運,是很不吉利的事。其實你要神的時候神不會來,你不要神的時候,他也不會出現,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3. 還有一種思想認為女兒回孃家就是夫家不合。女兒回孃家會遭到旁人的風言風語,特別是在老一輩中更是墨守成規。我想說的是現在時代變了,多一份團圓,就是多一份愛,管他閒言碎語作甚!

我認為今年在孃家過年,明年在夫家過年,圖個團圓,圖個熱鬧,有何不可?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