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的五塊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普法幫


參照物不同給出的結論也會不同,用副食品比如豬肉 雞蛋 做比較物價上漲了幾倍到10幾倍 但是用工業品 比如家電做比較反而還貶值了。現在 我們用過去的方法 使用糧食做參照物我想還是比較靠譜,81年普通大米應該是一毛六七 一斤(不是糧店裡需要糧食計劃的的米)。現在兩塊五左右,這樣看的話也就漲了15倍, 當時的5塊大約相當於現在75塊左右。但是我們的工資漲了多少呢??普通青工那時候參加工作每月18塊,加上各種補助應該也到不了30,現在呢,,按每月3000算是不是漲了有100倍??


1我比八戒帥1


1981年的五塊錢相當於現在多少購買力?

這個問題有點籠統,真的不好說。

那時候火柴兩分錢一盒,現在火柴兩毛錢一盒,基本是十倍。

油條一毛錢一根,現在一塊錢一根,也是10倍。

冰棍五分錢,現在一塊錢,是二十倍。

小學學費兩塊五,現在免費。

十五寸黑白電視機七百多塊錢,還沒有貨,現在二十五寸液晶電視也是七百多塊錢。

……

所以,真的不好說。


基層微課堂


1981年元月我進一家化肥廠上班,學徒工每月生活費是20元,外加營養費7元,每晚大小夜班還有幾毛錢補貼和幾兩糧票,廠裡有免費洗澡堂,幼兒園,醫療室,圖書室,有集體單身宿舍與家屬區,單位發勞保鞋、帽、手套、工作服和肥皂等福利,八月半和過年還會發些過節禮品,工會亦經常發電影票、戲票。



寫以上內容的目的是,我想說明在單位的人家中不增置生活大件用品,靠所得工資日常花費是卓卓有餘的。那時每月5號開工資,我就交給母親20元,補充和改善自家生活,餘下的錢自己零用,遇上車間師傅們家兒子娶親、女兒出嫁就出5塊錢喜禮,反正我靠自己的零花錢,半年內買了一塊40元的防震鐘山手錶,一年內又購置一輛156元的長征牌自行車……


書歸正傳,當年吃的糧油肉、穿的布料棉花、燒的煤球都是憑證按計劃供應,十分便宜,又因為年代久遠,當年各方面的日常商品價格已經糊塗不清,硬要用當年5元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那就按友友們所言,800元以上。


老夥計610322


1981年5塊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關於這個問題,那個時候物資比較緊張,一般工人都是三四十元錢工資,那時候公社書記才四十五元工資一個月,一個家庭四五個人,就靠幾十元工資生活,都不會餓到,還能活得下去,但是那時候物價都很便宜的,青菜,羅卜只要幾分錢一斤,豬肉,牛肉,魚都是8角錢到1元錢一斤,那時我是農民,我們生產隊每10工分有丨元錢,每年能分四五百元錢,還是很不錯的,現在農民工每個月有三四千元工資,現在物價很高,工資差不多也漲了100倍,但是糧食價格漲了十幾倍,肉也漲十幾倍,總的來說現在生活富裕多了,比以前過得舒服了。


水太5


我八一年進大隊衛生室,一年二百元錢,算是高收入了,當時我大隊八個自然村,三千多口人,衛生室六個醫生,日營業額二十多塊錢,別提掙錢了,聽老先生說七幾年也有合作醫療,每人交五分錢,老先生說狠狠心,開了個一毛五分錢的大方子,我村有個腦出血住院去,問老先生帶五元錢夠吧?當時我鄉去省城濟南是車弗一塊一毛九,一天一趟,市裡公交101是五分錢。哪時上邊領導下村辦工,有吃一斤多面條的,現在想想都想笑,別的不說了,真的。


榮生576


1981年的五塊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說實話,那時候光有錢也沒用,因為買東西還需要各種票進行配套。比如說,糧票、布票、自行車票等等。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有幸經歷過上世紀80年代的人一定最有發言權。反之,如果單憑簡單粗暴的數據去分析,一定會顯得生搬硬套。而我本人正是80年代走過來的,雖說那個時候還僅僅是小學生,但對於兒時的那段美好時光至今記憶猶新!

時至今日,已過去了38年,也許大家的工資收入都早已翻了上百倍,但我可以肯定地說,很多人的幸福感都下降了不止萬倍!很可能有人不信,沒關係只需要去問一下您身邊的長輩,聽一聽他們或者她們的說法便知。

上世紀80年代初,絕大多數人的月薪不過就是20-30元左右,但也就是這幾十元錢足可以解決一個家庭的生活全部開支。那個時候,作為一個小學生如果手裡拿著1毛錢就可以買2-5個冰棍兒,為什麼會是一個區間呢?原因就在於中午的時候只能買2個解渴,而到了放學後小商販箱子裡剩下的就“不值錢”了,可以批發至5個。


小時候,我清晰的記得只需要花10元左右就能把家裡種地所需要的農具、種子、化肥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油鹽醬醋一切全部包攬了。還有就是當初上小學時,好像除了繳納2元錢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費用。最有印象的是,那時候農村經常停電,以及燒火做飯都離不開火柴,家裡必須要常備一盒火柴,而買一墩子火柴(裡面有10盒)僅僅是5毛錢。此外,80年代的一斤牛肉不到2元錢,而現在近30元。

現如今,北上廣有近三成的人月薪過萬,可就算如此,他們在上海地區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夠買一平方的房子。哪裡有什麼幸福可言?因為按照當前上海地區的均價都在5萬以上,相當於一年下來不吃不喝也就夠2平方米左右。但是在1981年時,房子的問題完全由國家解決。

198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4935.80億元,而去年我國經濟總量GDP已經突破90萬億元。從人均GDP來看,1981年我國人均GDP497元,而去年我國人均GDP達9700美元。但即使是90年代末,我國廣義貨幣M2僅為15293.4億元,相當於當時整個GDP的0.8192倍;但目前國內的M2已經突破190萬億元,達到了同期GDP的2倍以上。由此可見,近年來國內通貨膨脹率之高。


總之,1981年的20-30元錢差不多夠一個普通家庭幾口人一個月的生活開支。而現在一個普通家庭的月開支恐怕得3000元左右(備註:還月供以外)。從購買力來看,當時的5元錢解決一個人一個人一月生活,而現在不夠一頓早餐。


東震木


1981年的物價與現在來比較,不能簡單孤立的去比較某一個商品的價格,而那時候又沒有商品房銷售,同時,那時的輕工業品(如電視機、自行車、手錶等)屬於稀罕商品(還要憑票購買),與現在沒有可比性。那就只能比較一下日常生活費吧。81年我在縣城中學讀書,一個學期回家一次,從開學到學期結束,大概將近5個月,僅伙食費一共不超過30元(扣除米飯,因為米是自家運來),平均每月伙食費6元左右。加上學費、來回車費以及其他開銷,一個學期下來50元左右。去年,我老家一個親戚的孩子在縣城讀高中,一個學期下來,光伙食費就花了6千元,平均每月1300元左右,扣除現在的生活標準高多花費500元,最低也需要800元才能相當於81年的6元錢開銷。這樣一比較,就能看出81年的6元錢值現在的800元。也就是當年5元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600多元,現在的基本生活費是81年的120倍以上。


山萱子


根本沒有可比性

聽我爸說,一斤餃子――一斤麵包的餃子。

5塊錢,一群叔叔大爺――大西轉盤“延安”飯店――十多個大老爺們吃好喝好

36塊8能養一大家子

房子單位分,自行車、上下班有事算公傷、第一天上班趕上開工資給全月的。

飯票(家屬都可以用)、澡票、勞保用品……。

單位都管

現在公務員5000左右,二師兄多錢了?

老闆魚――破華子魚以前幾分錢一斤,沒人買。

一平二靜三黃花

公交車9分錢我趕上了,坐一天都就9分。


東北大哥玩彩票


1981~2018,跨度達到了37年。這37年內絕大部分商品的價格都出現了暴漲,只是漲幅不一而已。比如,1981年大米零售價是每市斤0.18元人民幣,2018年大米市價在每市斤2.7元左右。那麼,在1981年5元錢能購買28斤大米,現在買28斤大米要花76元。即使,如果以大米為錨,1981年的5元就相當於現在的76元。



如果以豬肉為錨,情況又不一樣。1981年豬肉的零售價每市斤1元人民幣,2018年豬肉的價格大約是每市斤12元。那麼1981年5元可以買5斤豬肉,現在買5斤豬肉需要60元。也就意味著,1981年的5元,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60元。

再來看黃金價格。1981年國內黃金平均價格大概是在每克20元人民幣左右,那麼5元人民幣就只能買1/4克黃金。目前的國內金價是每克280元人民幣,那麼1/4克黃金的價格就是70元。也就是說1981年,5元人民幣對黃金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70元。

這30多年來價格上漲最快的主要是勞務。比如在1981年理一個髮只要兩三毛錢。現在就是一個普通的洗剪吹,也要二三十元。也就是說這30多年理髮的價格上漲了100倍。1981年理一年的發也花不掉5塊錢,而現在如果每個月理一次的話,一年理髮費用就是兩三百元。
(80年代的轎車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奢侈產品,那個時候汽車保有量很低)

工人在這30年也有商品的價格在下跌。比如在80年代,一輛普通的桑塔納價格要20萬元人民幣。如果一年工資能拿到1000元的話,需要200年,才能買到一起一輛桑塔納轎車。而現在很多人一年的收入就能夠買得起一輛桑塔納轎車。


(小米電視價格不到1000元,幾乎每個家庭都消費得起。在80年代,一部彩電對大部分中國家庭來說算得上是奢侈品了。)

還有電子產品價格也沒有怎麼漲。1981年一部國產的彩色電視機價格在1000元人民幣左右。很多人一年的工資收入都買不起一臺彩電。而現在液晶電視價格也就是一兩千元,便宜一點的甚至只要幾百元。


財經知識局


1981年,那會新進單位的員工叫“學徒工”,月工資收入是18.80元,三年後轉為正式工,收入可以略微增長几元錢。那時候工齡長的月工資收入也不過20多元。有幾十年工齡的老員工工資收入會比較高,但是,很少有超過50元的。

八十年代初,國家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全國各地到處都是“光榮媽媽”,95%以上的家庭都有五個以上子女。我們小區街坊鄰居還有幾戶人家的子女達到十二、三個人。那會,倘若哪家的子女是四個人以下的,絕對是屬於非常稀少的,會被人議論的。

大夥兒或許會感到不可思議了吧,當初,就這麼一點點工資收入,能夠扶養起這麼一大家口子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

那個年代和現在還有一點不同的是,“家庭婦女”多,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家庭只有男人在上班掙錢,女人一般都閒賦在家,這種家庭的生活條件會比較緊巴巴一點。如果是婦夫倆人都上班掙錢的話,家庭條件會寬裕得多,兩個人掙錢總比一個人掙錢強嘛。

時下,住房、就學、就醫是生活支出的主要方面,是大頭。但是,在八十年代初,在這幾個方面恰恰是不需要你化費多少錢的。住房是供給制(單位無嘗分配),子女學費一年才一二元錢,就醫靠勞保。

在吃的方面,一斤大米才一角幾分錢,一斤白菜是1~2分錢,一斤肉才7角錢,一包香菸是8分錢。坐公交車化上一角錢,可以坐二十多公里的路程……

八十年代初,最大面額的人民幣是10元錢的紙幣,俗稱“大團結”。當時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張大團結,走遍天下都不怕”。

看了以上論述,大家一定了解八十年代初的五元錢相當於現在多少購買力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