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觀點的90後白衣天使:“能為防疫盡點力,很光榮”

20天前,杜晶華從老家鳳縣風塵僕僕地趕回了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中心衛生院。平時只有節日才能回家的她,壓下心中最後的一絲不捨,馬不停蹄進駐空港新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學觀察點,司職醫療保障。

留觀點的90後白衣天使:“能為防疫盡點力,很光榮”

生命重於泰山,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發展,陝西省隨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作為空港新城區內最大的交通樞紐和陝西西安重要的開放門戶,已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關口。空港新城按照相關要求全力防控疫情,嚴格排查進出港航班旅客。

留觀點的90後白衣天使:“能為防疫盡點力,很光榮”

“能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我和同事們都覺得很光榮。”工作一開始,醫學觀察點就接收了上百位醫學觀察人員。測體溫、送三餐和日用品、收生活垃圾、收發表格……這些所有與醫學觀察人員密切接觸的工作讓杜晶華和同事們忙得不可開交。雖然前三四天每天只能睡3個小時,杜晶華卻覺得,“有使不完的勁。”

留觀點的90後白衣天使:“能為防疫盡點力,很光榮”

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杜晶華和同事的工作效率越來越高,服務也越來越好,被留觀旅客更多的是感謝和感激。一次,一位60多歲的阿姨肚子疼,身體忽冷忽熱,杜晶華一邊讓同事進行基礎護理,一邊上報指揮部聯繫救護車,把老人及時送到了醫院,最終一切平安。近日解除醫學觀察的武漢旅客陳先生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對醫學觀察點以及工作人員給予的關心與服務表示感謝。

留觀點的90後白衣天使:“能為防疫盡點力,很光榮”

“那麼多人都在給武漢捐物資,去不了武漢,我的使命就是出這份力,在醫學觀察點盡職盡責。”她覺得在疫情面前,不管身份怎樣,自己都要向黨員看齊,向身邊的榜樣看齊。比如,為節約防護服捱餓熬夜開救護車從機場轉運人員的男醫生,為兼顧數據信息填表和單獨送餐、收垃圾、測體溫在防護服裡悶了5個小時的女同事,在醫學觀察點晝夜執勤的公安民警……

2月3日,是杜晶華28歲生日。晚上加班填寫完當天的信息表格後,她發了一個朋友圈,“這個生日很有意義,戰‘疫’結束後要吃火鍋,許願:醫學觀察點不要再來新的旅客。”和她一起駐點的衛生院同事把吸管插在糕點上,兩個90後姑娘共同約定:“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一起報名支援武漢。”

華商記者 魏曉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