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家,老人去世,在主持祭祀的那個人你們對他的稱呼是什麼?

黃曉紅果果


在我們這裡農村老人去世的主持人分兩種。

第一種叫“總拿”,總拿是這次”過事”的總管理者和指揮者,一般由農村裡威信高、組織協調能力強、對農村風俗精通的人擔任,這個總拿由過事的主家指定,由過事的主家指定規則,主家和總拿共同商量過事的相關事宜,商量確定後由總拿去執行。通俗的講總拿就相當於這次過事的執行董事,相當於公司的CEO。總拿按主家的意圖去指揮和辦理這次過事的相關事宜,抱著對主家負責的態度安全順利圓滿的完成,這次過事。

第二個主持人叫司儀,司儀是在總拿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司儀的主要工作是在起喪之前。瞭解老人去世前的各種豐功偉績,寫號老人的悼詞,在送葬前舉行一個儀式。讓村裡人集合起來,首先點評老人生前生兒育女以及各種好人好事的豐功偉績,然後讓大家默哀一分鐘,同時還要宣佈老人去世時親朋好友上得挽金以及挽蟠等。司儀一般請有主持經驗,文字功底好的人擔任。

[我是農人潘哥,一名熱愛三農的退伍軍人,喜歡我的觀點或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哈!]


農人潘哥


我也講幾句

我們那主持祭祀的有2種人

1、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有知識、懂喪事禮節的年輕人。(如果沒有以上的人,就用2)

2、選日子的先生

以上第一點,我們那叫“座櫃者”,俗話管帳的

客人來的禮品、禮金……做記錄。一般2個人:1個記帳、一個收錢。重要人物是拿筆那位。

我們那,如果村裡選不出,或沒有“座櫃”的,會被鄰村或親戚笑話“村裡無人”,會瞧不起這個村。說這個村沒有“文脈”。

我從小就受舅舅的指導(因為我在舅舅家長大),舅舅是村裡的長者。我5歲開始接受這方面的教育。

後來長大、上學、成家……。我村裡懂這個喪事禮節的老人相繼去世,我就順其自然的接了班(我也不想讓村子被別的村瞧不起,笑話咱村裡無人呀,這樣村裡名聲不好)。

如今,我雖然懂的不多,也還在不斷的學習……

希望這些祖宗留下來的禮儀能夠發揚下去


了——凡


不管是什麼人去世,我們老家稱呼這種操持葬禮的人為“死屍客”,客讀“KEI”,是一種很地方化的稱謂,不是當地人聽不明白。

在我們老家,老人從倒頭(嚥氣)到下葬出殯,整個殯葬過程和各個環節都需要很多我們稱之為“幫忙”的人,而負責指揮和協調的這個人就是主持人,都是由村子裡固定的人來做這個事兒,這樣的人在村子裡是很受尊敬的,因為每家每戶將來都會有人離世,都會找到這些人幫忙。

老人從嚥氣開始,主持葬禮的人就帶領他的團隊就入駐了,從指揮給死者穿衣服,到家裡的靈堂設置,需要買什麼東西,如何安排前來憑弔的人,如何修墳,何時下葬等,事無世細都要考慮周全,而且最為重要的是:一定要嚴格遵守傳統的殯葬習俗來,步驟不能亂,禮節不能少,規矩必須講,農村出殯很講究,是不能隨心所欲的。

同時,主持殯葬的人還負責整個葬禮的經費管理問題,這個通常都是由主持人指定團隊裡的具體人負責,我們當地都是打村子裡會寫毛筆字,心細有點學問的人擔任,對每一個前來憑弔送錢送物的人逐一登記在冊,葬禮結束後收入和支出做一個明細,然後將老人的家人叫在一起,公佈賬目,說明收支情況,對富餘的進行分配,對超支的債務也進行分配。


元芳有看法


我們這裡一般給主持葬禮的叫先生,也有是上了年紀的德高望重老人,他們被尊稱老師。

以我幾十年的經驗,主持葬禮首先要自己有德,死者為大,對死者要尊敬,對賓客要禮敬,對死者家屬要盡心盡意。

主持葬禮者不管你是什麼人,首先要吃透葬禮的繁雜事情。什麼時候入殮下葬,什麼時候斬草動土都要心知肚明。對賓客誰該拜誰該跪要懂得。就好比說外孫給姥姥姥爺祭拜要三跪九拜,然後舅舅來謝客外孫要跪拜。太多的禮儀是先祖遺傳的美德,這是不能忽視的。

在農村主持葬禮這個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事主相信的人,這不比當總管,總管管全面,而主持葬禮的人也要是讓總管放心的人。

我是農民我在農村,我關心我們農民的生活。





王銀令


這種事,我們那邊都是請的道士。我們那裡屬於道教,祖師是張天師。我們一般稱x師傅。前面那個是他的姓。我們一般都很尊敬師傅的。一切都白事都是他說了算。要怎麼祭拜。禮節是什麼都是他說的方法弄。當然客人來,吃飯。睡覺這些問題我們自己解決。他不管。這樣的道士我們那邊地位都很高,平時很讓人尊敬的。當然我們那個鎮好像就一個人。假如老人走了,從選日子到選地到完他都會在。也是很忙的人。我看比我們上班忙多了。我們道士是可以結婚生孩子的哦。我們那裡那個師傅,小孩子都是很優秀的。都在大城市當大官的。在我們那邊偏僻的農村供出大學生而且還當大官的。真的很優秀的。不是書上說的那種道士,不結婚,沒有家庭的那種。



光頭老沙


在我農村:老人過世,首先是陽先生,由他杳日子,看山地。

在是做樂隊,和老人過世,場景設置。稱他為祭司。





3756589201346正軍君


白事一般都有一個管事的,叫總管,還有幾個副總管,各自分管不同的事項,那個主持人一樣的角色由總管或副總管擔任。


我是李小利


在魯西南範縣、鄄城縣、莘縣、鄆城縣一帶對憂事(喪事)的總攬全局的人叫大執客(kei)!他領著問事之人分裡棚人、外棚、櫃房。(一般的村裡五丶六位人就可以了!裡棚之人來了祭奠客負責靈棚內供案上引神香、祭酒、奠帖交於奠客並接過祭品和燒紙等事。外棚之人負責開弔奠客和主祭者等人喝禮,並且安排喪灶廚和一切繁瑣之事!櫃房帳桌之人負責書寫訃狀、奠帖、奠客排列先後順序、禮薄、賻儀等禮節丶帳目之事!

大執客負責策劃、管理、調撥、安排此事的全部工作!


亞聖七十四代孫孟繁思


我們叫老家長或總管:必須是家族裡有身份的德高望重的人主持,事事想的周到,安排的妥妥的!


51團遠遠


我們這兒把那個人稱“總管”!

下面還有分其的一些人———“掌盤”。他是專們從灶房給酒席桌上端菜的。

每張桌上還有一個專人叫——“照應”。專門侍後桌上人的吃喝及衛生的(包括裝煙,倒酒,倒水,抹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