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犯錯的背後,只是一個缺愛的小孩

《香水》是聚斯金德最著名的小說作品,1984年秋天開始在報紙上連載,1985年出版後,當年就賣出了30萬冊,後又被翻譯成25國文字。到九十年代初,《香水》的全球銷量就已經突破了兩百萬冊,至今仍長銷不衰。2006年,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在全球收穫過億票房。

《香水》是一部糅合了歷史小說、藝術家成長小說、犯罪小說等多種體裁的混合體,主人公格雷諾耶的孤獨、焦慮和虛無深刻地揭示了個體在理性驅動的物質社會中的生存困境。不同於傳統小說“看”的視角,作者選擇用“聞”作為切入點,為天馬行空的想象創造了敘事空間,在著力尋求獨特“氣味”的當代文學作品裡,聚斯金德的《香水》是一座無法繞過的里程碑。

那麼,為什麼男主人公格雷諾耶會從一個有天賦的調製香水師,走向犯罪的道路呢?今天我將從他的成長經歷,來解析這個天才的執著之路。


《香水》:犯錯的背後,只是一個缺愛的小孩


01、悲慘的出生經歷,卻因為沒存在感被排擠

1738年,格雷諾耶就降生在市場裡的一個魚攤上。他的母親只有二十五歲,卻已經生過四個孩子,每次她都把孩子扔在魚攤下的垃圾裡,讓他們自生自滅。幸運的是,格雷諾耶比他的哥哥姐姐都要堅強,他的哭聲從垃圾堆裡傳出來,因此獲救,他的母親卻因為殺嬰罪被判斬首。

他被輾轉送到了一家修道院,由教會出錢請奶媽撫養他。他還被起了一個很有諷刺意味的名字: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名字的前半部分與一個被砍頭的聖徒相同。後半部分“格雷諾耶”則是法語裡的“青蛙”,一種能夠用皮膚去呼吸的兩棲動物,倒是預見了他獨特的天賦。


《香水》:犯錯的背後,只是一個缺愛的小孩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小格雷諾耶的童年,那就是“慘”。奶媽拒絕餵養他,說他沒有普通嬰兒該有的奶香味,是個怪物,把他踢回給了教會里的一個長老。長老一開始不相信奶媽的話,結果醒來的格雷諾耶開始貪婪地聞他身上的味道,聞得那麼起勁,像一隻懷著敵意的動物。

這可把長老給嚇壞了,於是他又把格雷諾耶送進了育嬰所。但是所裡的其他小孩很快發現,他們聞不到格雷諾耶的味道。這讓他們很害怕,想方設法地要弄死格雷諾耶。不過,他們又不敢太靠近這個“怪物”,於是始終沒有成功。

實際上,除了沒有氣味這一點,格雷諾耶是個非常普通的小孩,普通的體型,普通的長相,普通的智力。他本身沒有氣味,但他的嗅覺卻特別敏銳。

他開始學說話也很晚,因為他是通過嗅覺去學習詞彙的,所以那些沒有氣味的、抽象的概念,尤其是道德倫理方面的準則,他根本無法理解。正是這一點,註定要釀成最後的悲劇。

在我看來,或許這就是天才的悲慘開始了吧。因為獨特的天賦,男主格雷諾耶被眾人討厭,因此,童年時候的他基本是被排擠的。所有人都討厭他,而他則想辦法讓所有的人都記住他。


《香水》:犯錯的背後,只是一個缺愛的小孩


02、通過不斷學習,終於學會製造香水

格雷諾耶八歲那年,教會突然不再付錢給育嬰所了,一心想賺錢的育嬰所所長可不做虧本買賣,轉手把他賣給了一個製革匠當苦力。在製革匠那裡,格雷諾耶乾的都是髒活累活,吃住條件也特別差,但他頑強地堅持了五年,終於得到了每天晚上一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

從此,他可以到巴黎城裡盡情地聞各種各樣的氣味,把它們不加區分地收藏在自己的腦海裡。某天晚上,他偶然聞到了一種無比美妙的氣味,讓他覺得自己要是不能佔有這種氣味,簡直就活不下去了。

他一路追蹤,找到了一個正在切李子的紅髮少女。少女身上散發著他能想象到的最甜美、最純潔的香味。這輩子他第一次體會到了“幸福”這個概念,也第一次開始區別自己記憶裡的幾千萬種氣味,懂得了“好的”和“壞的”的區別。

一直以來,他的目標都只是活下去,而現在他意識到自己是世界上唯一能夠掌握氣味之美的人,就此確認了自己命運的方向——成為最偉大的香水製造者。

這時候,在我看來,格雷諾耶已經開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了。而他也不知道,他這麼做是錯的。從小生活在被排擠的孤兒院,現在的主人把他當奴隸使用。他並沒有一個明確的三觀。於是,他為了心中的慾望,漸漸墮落了。


《香水》:犯錯的背後,只是一個缺愛的小孩


當時,巴黎已經有專門的香水製造商了。為了掩蓋自己身上和周圍環境的臭氣,貴族王公們在香水上是很捨得花錢的。其中有一個叫巴爾迪尼的香水商,入行多年,生意卻越做越差。因為他沒有創造力,不懂得開發新的品種,而他的競爭對手卻能夠每季投放新的產品。

就在他瀕臨破產,想要告老還鄉的時候,來送皮革的格雷諾耶意外幫他仿製出了競爭對手的香水,並要求巴爾迪尼收他做學徒。巴爾迪尼在他身上看到了重振旗鼓的希望,把他從製革匠那裡買了過來。

在格雷諾耶源源不斷的新配方的幫助下,巴爾迪尼的香水生意又蒸蒸日上了。格雷諾耶在這裡學到了配置香水的方法和蒸餾制香的技術,但這還不能讓他滿足。格雷諾耶發現,這種技術無法提取所有物質的香味,比如石頭、玻璃、塞納河水。他沒法把自己感受到的氣味保存下來,這讓他感到絕望,就此一病不起。

就在他病得快死的時候,巴爾迪尼告訴他,在南方的格拉斯市,有一種提取香味的好辦法可以學習。這個好消息讓格雷諾耶一夜之間戰勝了病魔。他又花了三年時間,給巴爾迪尼留下無數香水配方後,才被允許離開巴黎,踏上了前往格拉斯的旅途。

細想,格雷諾夫這時候,已經有了一定的香水製造知識。可是他製造香水並不是為了出名或者賺錢,他的內心依舊和當初一樣,想讓別人記住他。可是,沒人告訴他怎麼做,他只好通過他的天賦,來想辦法。


《香水》:犯錯的背後,只是一個缺愛的小孩


03、終於製造出讓人難忘的香水,可是人生卻毫無意義

不久後,格雷諾耶編了一套自己被強盜搶劫、在山洞裡關了七年的瞎話。碰巧,他遇上了一個沉迷科學研究的伯爵。這個伯爵認定土壤產生的氣體對人有害,因此在腐爛土壤環境裡生活了七年的格雷諾耶,成了他證實自己理論的理想對象。他為格雷諾耶提供新鮮的食物和整潔的衣裝,併為他灑上紫羅蘭香水。格雷諾耶騙伯爵說,紫羅蘭也是從土壤里長出來的,紫羅蘭香水自然也是有害的香味。

伯爵聽信了他的話,讓他自由發揮,格雷諾耶趁機制造出一種“人”的氣味。他灑上這種香水,走進人群,第一次被接納,也第一次讓人們意識到了他的存在,再沒有人把他當成異類了。

在這裡,他又一次聞到了完美的少女的芳香,這一次,他要完成未竟的事業,設法佔有這香味。他花了兩年的時間,在一家香水作坊裡學會了離析法和冷油脂萃取法。但這還不足以安撫他躁動的靈魂,他念念不忘的是那些最純潔的紅髮少女的香味。他覺得那是“一種能夠激起愛情的極其稀少的人的香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先後做錯了許多事情。

之後不久,格雷諾耶的罪行被發現了,他就被捕了,法院判處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行刑當天,格雷諾耶在行刑臺上打開了他創造的完美的香水,在場的一萬多人陷入了集體狂歡,把他當成神明一般頂禮膜拜,裡希斯甚至要認他做兒子。

格雷諾耶成功了,但是他並不感到快樂,相反,他看透了這種虛假的幸福的表象,進而憎恨這些盲目追隨他的人。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永遠也不能從愛裡得到滿足,而他的香水能帶給他的,只有無窮無盡的虛偽的愛意。

他悄然離開了格拉斯,再度回到巴黎。午夜時分,他走到一群流浪漢中間,用自己的香水給自己判處了死刑。他身上的絕世香水的氣味,讓人如痴似狂。於是,這群流浪漢懷著滿腔愛意,將他撕碎、吞食,沒有留下一絲痕跡。

我們原本以為,只要做錯了事情一定會受到懲罰。可是,最終卻發現,身體的懲罰比不過心靈的懲罰。也終於在最後,格雷諾耶意識到了,他就算製造再美好的香水,也不會有人愛他,別人愛的,只是香水,不是他。

所以,他活在世上又有什麼意思呢?在我看來,他一生渴望的從來不是名利,而是愛和關心。也因此,他所做的犯罪行為,更像是一個小孩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而做出的舉動。他,其實也只不過是一個缺愛的孩子。


《香水》:犯錯的背後,只是一個缺愛的小孩


結語:

《香水》這本書,雖然講述了格雷諾耶製造香水,引發了犯罪的故事。可是在關注這個故事的背後,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而我認為,這就如同小孩子一樣,他只是需要我們的愛和關心。這或許是這本書的真正內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