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學校要求學生穿校服上網課,你怎麼看?

小眼瞧世界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在家的狀態:

每天早上睡到8點多甚至9點起床,洗漱一下吃飯,然後寫作業,閱讀,休息的話就是看電視,做手工,看似很充實,實際上很枯燥,孩子每過一會兒就過來找我一次問道:“我該幹什麼呢?”,就這樣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以後睡覺。

我相信這是大多數有孩子上學的家庭的現狀,太枯燥乏味了,雖然有課作息時間表,但是一切都顯得那麼隨意和枯燥,時間每向後推遲一天,孩子的狀態就會變得差一點。於是,我不得不想辦法給孩子做心理疏導,讓他找回該有的活力與生機。

1、每天早上開始學習前戴上紅領巾,對著電視上的升國旗視頻唱國歌,讓他感受到學校的氣氛。

2、上午和下午的網課學習期間,穿上校服,不允許穿睡衣學習,讓孩子真正進入學習狀態。

3、對於老師佈置的作業,全部限時完成交給我批改和簽字,錯誤的地方孩子需要進行訂正和記錄。

通過這幾個措施,孩子的狀態明顯有所好轉,時間一到就會主動去戴上紅領巾,穿上校服,不僅僅讓他自己感受到活力,讓家裡也充滿了生機,這就是我理解的穿校服最大的意義。

所以,穿校服上網課並非是壞事,而且這個條件也很容易達到,特殊時期我們最需要的就是統一指揮,步調一致。明明是一件很容易辦到的事情,就沒有必要鑽牛角尖抬槓了,這是毫無意義的。穿上校服,讓孩子進入學習的狀態,認清自己學生的身份,一切都會變得更加有活力。

我支持這樣做,你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美蛙英語


一些學校要求學生在家穿校服上網課,有人認為形式主義害死人!我反而認為這是值得肯定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我身邊,還就有孩子在家穿校服上網課。開始,我很好奇。既然在家上課,為什麼要拘泥於形式?這個孩子的回答讓我耳目一新。

她說,既然是上課,就要有在學校正式上課的狀態。她們班的孩子大多自發穿校服,嚴格按照學校作息時間。課間休息時間,即使上衛生間都是小跑去的;眼保健操絲毫不馬虎;課後作業按時、高質量的完成。

在成人世界裡,我們反對形式主義。在孩子的世界裡,這種做事規範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

試想,如果大多數孩子在家上網課如此自律,我們家長還會抱怨孩子難管嗎?

無規矩不成方圓。即使孩子在家上課,必要的規矩還是要有的。比如,按時起床,嚴格完成老師佈置的早讀任務,按時進入直播間,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按時完成作業等,課後及時預習與複習等。

當然,在這裡並不是提倡所有的學校都去模仿,但是,必要的規矩是必須要有的!

我是清揚,中學教師,家有學童,喜歡聊一點教育話題。如果您也喜歡,歡迎關注我!


清揚教育說


我家孩子才開始上網課是睡衣加拖鞋的標配(好在不是在被窩裡面對著手機[捂臉][捂臉]),被我訓一頓。這是上學,就要有一個上學的樣子,把散漫,懶惰都統統收起來!在學校的學生會這個樣子嗎?

孩子是六點起床早讀,要在六點半前打卡到群裡,否則老師視為遲到。語文、數學、英語、物理,這四門是重點,差不多天天都有作業,生物、地理、歷史、政治(坑人的年年換教材[捂臉]),這些輪流上陣,背誦、默寫、做習題,孩子累,老師也心煩,但情況就是這麼一個情況,你可以偷懶,但別家的孩子不會,不想被拉開距離就得跟得上節奏。中考、高考可沒有那麼多的理由!

今年情況特殊,孩子從年三十開始就貓在家裡,到現在已經快一個月,過年的新衣沒有出去秀就在洗衣機裡被洗了幾次,心煩氣躁得自己主動穿學生服,[捂臉]咱啥也不敢說,也不敢問,天天好吃的供應著(還好節前有囤貨)。

穿什麼衣服是一個形式,主要是想把孩子的心給收回來。不只是孩子,家長也得收心,睡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時候快結束了,到時候我們會很快忙碌起來的(我天天看著我的工裝,無比懷念穿著它們時的日子)。

厄運退好運來,2020我們會好起來的![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星茉蘭


由於年初疫情的擴散和蔓延,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紛紛推出了線上教學的課程,組織學生在延長的假期當中線上學習。

最近網上曝出河北某中學要求學生在家上網課的時候要穿著校服,教師講網課的時候要著正裝。

這所學校的這種要求在網上曝光以後,批評者有之,支持者有之。

作為一名高中學校的老師,我對這所學校的做法非常支持、大聲叫好!



批評者的理由無非有這幾種:

認為這是一種形式主義,是花裡胡哨,是折騰學生。

我就納悶了,這怎麼就折騰學生了?

難道校服是洪水猛獸嗎?批評者認為學生對校服不感冒,在校的時候是被校方約束著才穿的。這是事實,我知道。因為走出校門就脫掉校服的學生也是存在的。

學生為什麼比喜歡校服呢?樣式不喜歡、古板不個性、難以襯托美好的身材、身份標識感太強。

細想一下,這種理由經不起推敲。

什麼身份就應該有個什麼樣子,學生時代主要時間和精力就是學習。如果沒有統一的校服,部分學生可能就把精力花在吃穿打扮上。統一校服,可以斷掉這部分學生的念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貧富差距導致的問題。家財萬貫的孩子也穿校服,家境貧寒的孩子也穿著一模一樣的校服,對孩子的心靈是一種保護。

再說,穿著校服也是對自己的保護。現在孩子生長髮育快,如果穿著便服走在大街上,十五六歲的孩子看起來就像二十多歲的青年一樣。如果穿著校服的話,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學生,寬容度會明顯增加,受侵害的概率也會降低不少。

還有的批評者認為這是搞形式,是形式主義。其實,不要對形式這麼反感,該搞的形式必須要搞,比如吃年夜飯、春節走親拜友等是不是形式?難道認為是形式就不搞了嗎?



我支持河北這所中學的“形式主義”

今上午,我在辦公室裡給部分高三學生打了電話,詢問他們在家學習的情況。

大多數學生能夠認真、自覺的學習,也有不少的學生缺乏自制力,比較懈怠、放鬆,玩手機、不按時上線聽課等。

當時我就在想,假如有一種什麼形式提振學生的精氣神的話就好了。

巧了,正好又看到了這則新聞。

我認為讓學生在家上網課的時候穿著校服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1、一是提醒自己的身份

牢記自己是一名高中生、高三畢業生。距離高考還有107天的時間,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2、二是克服慵懶的心理

我敢肯定很多學生上網課的時候,有些是坐在被窩裡拿著手機看課,有些穿著睡衣睡褲坐在電腦前聽課,有些是邊吃東西邊學習……

按理說,無論採取什麼樣的形式學習都是值得表揚的。

但是穿著睡衣、躺在被窩裡,本身就是一種慵懶的外在表現。

有些學生睡到很晚才起床,有些學生在直播過程中,被老師點名好多次才有回應……

如果讓學生穿著校服的話,從心理上就能起到自我約束的作用。

因此,我覺得這所學校的做法非常好,值得學習和借鑑,又有什麼可批評的呢?
作為家長必須支持和配合,作為社會人來說對學校指三道四好像不太合適吧?畢竟讓學生身著校服上課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吧?




我是朗月寒雪,歡迎關注,一起聊教育。


朗月寒雪


穿著校服上網課

我看純屬是閒的

權力任性沒人管

形式主義把人煩

竟然真有這樣的學校?

昨天還真有個學生問我,老師,上網課用不用穿校服?當時把我笑噴了☺,我說:“你是不是學傻了?平常不是最不願意穿校服嗎?只要不光膀子,穿啥都行!”

到網上一看,還真有一所,石家莊一中。根據老師介紹。為了增強上課正式感,提升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河北石家莊一中要求老師著正裝,學生穿校服。

和小學“雲開學”有一拼

前兩天新聞上說,有的小學搞“雲開學”,學生對著屏幕。孩子們早早起床整理好儀容儀表,身著乾淨的校服,佩戴上鮮豔的紅領巾,在升旗儀式環節,孩子們面向電視或電腦屏幕上的五星紅旗,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高唱國歌,少先隊員規範行禮。

小學是為了培養孩子心繫家國、肩負使命的愛國主義情懷。

形式大於內容,權力又在任性

難道穿校服能提高你的成績嗎?

你在學校天天穿也沒提高,

穿校服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提高集體責任感?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知道學習的學生就是衣不蔽體他也會懸樑刺股,那些紈絝子弟縱然是龍袍加身難寒窗苦讀,作為一個學校,必須要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什麼是學生最反感的?

總是搞一些形式主義,假把式,久而久之學生厭煩,老師遭罪。

莫不如把時間多用在研究學生成績如何提高?如何讓老師工作更有積極性,提高老師的幸福感,吸引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能力上來!


宇宙最好老師


有人認為學生上網課穿校服,教師穿正裝,這是形式主義。

對於這件事情,我個人並不這麼看。我反倒認為這樣做很有必要。

要知道,這段時間孩子在家中的狀態有多麼的懶散、消沉和隨便。有些孩子幾乎連臉都不洗,牙都不刷,頭都不梳,就情願不情願的去聽網課。

那種狀態,那種樣子,你能想象來聽課的效果和結果。

還有一些孩子躺在床上,睡在被窩裡拿著手機上網課。你覺得這種狀況能行嗎?

當然,對於老師也是一樣的。

一個寒假讓人的惰性又滋生了不少,隨意,鬆散,自由,散漫,成了一種生活的狀態和常態。

有一些老師給孩子上網課關閉攝像頭。原因是自己連臉還沒洗,頭還沒梳呢,衣服還穿得不夠整齊呢,這種樣子如何能把課上好?

所以說,要求上網課,學生穿校服,老師穿正裝,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

(1)這是一個基本的禮儀和態度,衣服本身並不能決定什麼,但衣服能影響人的心理和態度。學生穿上校服 教師著正裝,這就顯得特別的正式、正規,也比較嚴肅,從而無形之中就能夠約束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

(2)穿上校服和正裝上網課,本身就有一種莊重感和儀式感,使老師和學生能夠自覺不自覺地認真對待網絡教學和學習。

(3)穿著校服和正裝上網課,也有一種自覺不自覺的歸屬感。

(4)學生穿校服,教師著正裝上網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消除和防止在家期間的懶散、散漫和隨便等不良的現象和問題。

因此上,我個人是比較贊同這樣的做法,我認為利大於弊。


教育探微


解決教學問題,這是校服應該做的事嗎?何其無辜。

校服的作用是什麼

  1. 便於學校管理。

  2. 提升集體榮譽感。

  3. 避免攀比。
  4. 社會關注和保護。

可以看到,校服的本質是約束。沒有證據表明,校服能極大的促進學習效果。

在家上網課,能穿拖鞋嗎

如果學校要求在家穿校服上網課,那我想問一問,拖鞋能穿不?拖鞋配校服,好像態度不端正啊,但是,家裡穿運動鞋也是怪怪的。

穿校服上網課,有說形式主義的,有說態度塑造的,其實,在家穿不穿校服,是學生的自由,學校哪怕說了只是建議,但只要稍微露點意思出來,家長就明白要照做了。

學習既然不分高低貴賤,那也是不分場合的。即使對禮儀、制服有極端要求的伊頓公學,在校園裡也有無制服日,哪怕天性解放得辣眼睛。在家上網課,不是常態,跟穿校服沒有必然的聯繫,怎麼舒適這麼來。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愛校服的,很多校服真的不好看。


網課的吸引力,才是重點

對很多學生來說,上網課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從線下走到線上,角色的轉變,都是新鮮的。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挖掘新鮮事物的趣味性和彌補不足。保持學生嘗新鮮的勁頭,讓網上課堂有趣有效,這才是要關注的重點。

教學要循循善誘,如果有足夠的吸引力,學生的態度自然會端正。

結束語

在家懶散,主要是家庭教育問題,校服不背鍋;上網課不用心,主要是課程吸引力的問題,校服也別背鍋。

對絕大多數學生而言,他們真正懂得校服的珍貴,是步入社會多年,唱著“懷念我們的青春啊”的時候。


漁火漫天


想起一個著名案例,或許可以佐證學校要求學生穿校服上網課多麼必要。

個青年接到美國微軟公司電話。

美國與中國因為時差的問題,微軟公司總部打來電話的時間正是中國應聘者脫衣上床休息的時間。

這位青年以迅雷不及掩的速度穿好西裝,打好領帶,穿上皮鞋,接聽了美國微軟的電話。

事後,青年的母親問孩子:“電話那頭的人也不知道你是否西裝革履,何必多此一舉呢?”

青年回答說:“雖然他不知道我狀態,但是我知道,如果我倚靠在床上那麼就會顯得鬆散,並且對他人也是不尊重。”


這位青年的回答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儀式感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讓我們認真、嚴謹、負責任。

<strong>


青衫李探花


我作為一名老師,是非常同意這個做法的。

這是學校在培養學生的儀式感,告別昔日穿著睡衣拖鞋,通過校服的心理暗示,提醒學生現在是該認真學習的時候。

因為越是在現在這個情況,越是要注意,本來學生已經不在學校了,沒有學生和老師集體在一個環境所保證的那個氛圍,學習的熱情也會大受影響。

穿上校服,在自己的臥室或者書房,無人打擾的情況安心學習,怎麼也好過在客廳,伴著抖音和說話的雜音,再穿個睡衣上網課強吧。


小清說教育


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需要必要的儀式感,但不能矯枉過正。

通過這次疫情,我想全國上下無論男女老幼,對於我們這個國家的熱愛會更加的深厚,看著那些一線的醫務人員的出征儀式,心中的敬佩之情會油然而生,看著他們簽下的生死狀,從心裡覺得那不是簡單的儀式,那是莊嚴的宣誓。

我想,在危難的時刻,如果電視裡或是網上播放國歌,播放歌唱祖國,那麼心中的愛國熱情會讓我們熱淚盈框,就像鍾南山之前說的,在武漢那麼困難的情況下,他聽到小區裡的人集體唱國歌,他也不自覺的留下眼淚,這或許也是一種儀式感,我們這個民族就是這樣,越是危難的時刻,越是能夠團結到一起,心聚到一起。

對於學校要求穿校服上課,個人覺得還是有必要的,但是可以適當的變下方式,不一定要穿校服,但必須像平時上學一樣穿符合要求的衣服。要不然在家裡,穿睡衣在學習,總感覺少點什麼,在這樣隨意的情況下,學習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的。

這樣的措施,其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們從懶散的狀態中調整回來,為接下來的返校學習打下基礎,要不等到真正開學了,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調整,等到調整好了,可能學期都結束了,所以,還是鼓勵學校在安排網上學習的時候,對學生不僅要有學習任務的要求,對於日常的一些常規細節也要有要求,保證整個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且保證教學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