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孫子被你溺愛成這樣”話音剛落,孩子又朝奶奶頭部踹過去

很多時候長輩對孩子的愛超越了父母,有時候父母會狠下心來教育孩子,但是到了老一輩,他們對孩子愛的方式就不一樣了,捨不得打捨不得罵,甚至大聲對孩子說話都於心不忍,最終也讓隔輩之間的愛變味了。

有天小天的奶奶去接他放學回家,在路過小區附近玩具店的時候,小天想起之前奶奶答應自己要給自己買一個變形金剛。可是小天的奶奶去接他放學口袋裡並沒有帶足夠的錢,就哄著小天說改天再買。

在奶奶拒絕自己後小天可不樂意了,順勢倒在了地上哭鬧起來,說什麼現在也得把這個變形金剛買到手。奶奶看到小天倒在了地上就趕緊去拉他起來,怕孩子在地上著涼。

“媽,你孫子被你溺愛成這樣”話音剛落,孩子又朝奶奶頭部踹過去


誰知小天看見奶奶蹲下來拉自己,哭鬧中用手揪住奶奶的頭髮,用腳勾住奶奶的脖子就開始打奶奶。在小天打奶奶的過程中奶奶就任由小天欺負,作為老人面對孫子的打罵一聲不吭。無形中只要自己的孫子打她能出氣,她就任由孫子打罵。

這時小天的媽媽正好下班回家看到了這一幕,趕緊上前去把兩人拉開,並且對著小天一頓教育,看到小天如此行為作為媽媽都忍不住要出手教訓孩子了。在小天媽媽教訓孩子的過程中,奶奶還一個勁對她說“孩子小,不懂事,別吼他了”“那麼點孩子你兇他幹嘛,不許你教育我孫子”。

“媽,你孫子被你溺愛成這樣”話音剛落,孩子又朝奶奶頭部踹過去


看到奶奶不以為然,小天媽媽對婆婆說道“媽,你孫子都被你溺愛成這樣了你還護著他”。看到奶奶還是向著自己,這時小天竟然指著自己的媽媽大聲吼道不要她多管閒事,話音剛落又伸腳朝奶奶頭部踢去。最後還是等小天對奶奶打夠了罵夠了,這才心有不甘地走回家,邊走還邊罵著自己的奶奶。

又一例這樣長輩溺愛導致自以為是的熊孩子走入人們的視線,在面對孫子的打罵,奶奶全程都是妥協狀態,覺得只要孫子打罵自己能開心,奶奶受得心甘情願,殊不知這樣只會把孩子慣得無法無天。溺愛,猶如裹著蜜糖的誘餌,最後只會把孩子推向深淵。

“媽,你孫子被你溺愛成這樣”話音剛落,孩子又朝奶奶頭部踹過去


溺愛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危害

1、溺愛讓孩子變得自以為是


當家長過分關愛孩子,會使得孩子有種全世界都以他為中心點的概念。當家裡有了美食孩子都據為己有,也不會體諒大人的不易,就算大人為他做什麼孩子都覺得是應該的。當孩子變得自以為是,也是自大的開始。

2、溺愛使孩子驕縱


就好像小天一樣,平時奶奶的溺愛他非但不感激奶奶為他的付出,還變得蠻橫無理,遇到不順心對大人就拳打腳踢。一旦孩子被溺愛養成這樣驕縱的性格,再改變的話是很難的。假如說這樣的性格步入社會,還有人肯慣著他寵著他嗎。

“媽,你孫子被你溺愛成這樣”話音剛落,孩子又朝奶奶頭部踹過去


3、溺愛使孩子“心理畸形”


一般溺愛孩子的家長什麼事都會幫著孩子完成,比如十幾歲了還給喂孩子吃飯,給孩子穿衣服等。這樣孩子本該獨立的年齡還是離不開父母。

對父母的依賴也會日漸加深,最後甚至形成畸形的心理,嚴重會出現“戀父、戀母”的情節。

溺愛孩子的危害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最為大人,對孩子們的愛要懂得適可而止,這樣孩子才能更加張弛有度。尤其是長輩,對孩子的愛更要控制。作為孩子的家長,也是及時告訴長輩這些教育孩子的必要知識。

“媽,你孫子被你溺愛成這樣”話音剛落,孩子又朝奶奶頭部踹過去


長輩們要如何控制自己對孩子的愛:

1、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插手


作為長輩要懂得,自己和孩子之間始終是隔著一代。作為孩子的父母才是最該教育孩子的人。平時父母給孩子“上規矩”的時候相信孩子大多數都是犯錯了,不然父母不會平白無故教育孩子,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長輩還是“眼不見為淨”吧。

2、不要給孩子養成過分滿足的慾望


每個人的慾望都是無止境的,當孩子對長輩有要求時,長輩也要適當學會拒絕。不然一次次地滿足只會使得孩子“貪得無厭”。適當的拒絕也能讓孩子學會珍惜眼前。

當你們在生活中遇到熊孩子的時候,都是用什麼辦法解決的呢?

“媽,你孫子被你溺愛成這樣”話音剛落,孩子又朝奶奶頭部踹過去


育兒問題姜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姜媽育兒記,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