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多半是這2個原因,家長要及時引導

進入幼兒園是每個寶寶初步接觸社會的第一關,面對突如其來的陌生朋友,絕大部分寶寶在心理都會有牴觸感,想回到爸爸媽媽的懷抱中。

麗麗今年剛上幼兒園,麗麗媽本來以為可以減少負擔,獲得更多自由的空間。

沒想到,麗麗一直十分抗拒上幼兒園,只能硬生生拖著去上學,並且一直大哭大鬧,給幼兒教學帶來了嚴重困擾,老師最後不得不妥協讓寶寶再回家調整一週。開學第一天,就給其他小朋友和家長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多半是這2個原因,家長要及時引導


寶寶入園存在牴觸心理的原因有哪些呢?

1、心理層面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黃佳豪教授提出,學齡前兒童普遍會對陌生環境產生恐慌感和焦灼感,這是幼兒初上學牴觸的重要原因。

寶寶們不喜歡獨自處在陌生環境,適應性低弱。

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多半是這2個原因,家長要及時引導


2、人際交往受挫,無法適應集體進度

寶寶一直寶媽寶爸們的集中關注下成長,然而,幼兒園老師無法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一個寶寶身上,無法時刻關注每個寶寶的行為和感受,此時,這種被忽略的感受挫傷寶寶的內心,也是寶寶牴觸上幼兒園的原因。

其次,一些較為內向的寶寶不善於和其他小朋友交流,阻礙寶寶上學的積極性。不僅如此,集體生活裡具備一定的規章制度,寶寶跟不上集體生活節奏也是其熱情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多半是這2個原因,家長要及時引導


如果寶寶能夠儘快適應離家的幼兒學習,將對未來心理發育和能力發展大有裨益。提前進行入園準備,能夠緩解焦慮,牴觸心理的發生,推動寶寶順利入園學習。

家長該如何正確進行入園準備呢?

1、提升寶寶的心理適應能力

幼兒從家庭走入校園產生的焦慮被稱之為“分離焦慮”。美國洛杉磯大學史密斯布朗恩教授研究發現,幼年時期的分離焦慮過度嚴重降低寶寶智力活躍性,甚至影響過將來的創造力。

為此,入園準備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情感傳遞和語言描述,讓寶寶對幼兒園有一個美好而溫暖的印象,減少陌生感。

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多半是這2個原因,家長要及時引導


寶媽寶爸們可以採用講故事的方式,編出一些小動物們在幼兒園生活很快樂的內容,或者把幼兒園的宣傳資料給寶寶看,提前告訴她們那些的老師,那些是院長,讓他們熟悉和認可校園的具體情況

同時,還可以提前帶她們去幼兒園看看其他小朋友活動情況感受集體環境。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播放一些幼兒園教學視頻,也能消除一定的陌生感。

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多半是這2個原因,家長要及時引導


2、提前進行社交活動

在寶寶上幼兒園前,寶媽寶爸們可以帶寶寶多和周圍其他小朋友交流,常常請其他小朋友來自己家裡玩耍等,或者一起到小區內玩

培養他們和同齡人相處的能力,甚至可以提前找一些同伴小朋友一起玩耍。有了熟悉的夥伴,寶寶們的牴觸感會大幅度降低。同時,初步具備社交能力也能使寶寶快速融入集體中


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多半是這2個原因,家長要及時引導


3、耐心和包容

很多寶媽寶爸們一看到寶寶哭哭鬧鬧就會很生氣,採用棍棒和辱罵的方式強迫寶寶接受幼兒園。這樣的方式只會適得其反,造成寶寶心理缺陷。

寶媽寶爸們要努力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寶寶不適應幼兒園的情況予以理解和開導積極解決寶寶的困擾焦慮,讓他們內心感到安定。隨著寶寶的內心逐漸平靜,對上幼兒園也會逐漸接受,不再大哭大鬧。

除此之外,寶媽寶爸們還可以將寶寶的作息調整成幼兒園模式,同時讓寶寶獨立進行吃飯和洗漱,穿衣服等日常動作減少寶寶對父母的依賴性。

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多半是這2個原因,家長要及時引導


入園準備消除寶寶內心的恐懼和陌生感,加快寶寶適應社會集體生活,對他們未來的成長大有裨益。關鍵還是讓寶寶提前瞭解幼兒園的生活。楠哥為家長和粉絲們推薦<strong>《我愛幼兒園》以及《陪你長大》2套繪本,用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接觸幼兒園的生活。


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多半是這2個原因,家長要及時引導


《我愛幼兒園》主要通過小主人公米勒在幼兒園的故事,米勒在幼兒園遇到的問題、以及交朋友等等,讓孩子全面瞭解幼兒園,並教給孩子解決方法。《陪你長大》則是教給孩子基礎的獨立生活能力與社交能力,讓孩子在幼兒園更容易交到朋友。

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多半是這2個原因,家長要及時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