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重要的藝術品種,凝聚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泥塑藝術是我國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模製。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泥人張”指天津泥人張長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寫實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裝飾,無不強調一個“像”字。泥人張彩塑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藝術特色,能真實地刻畫出人物性格、體態;追求解剖結構,誇張合理,取捨得當;用色敷彩,典雅秀麗。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惠山泥人,是江蘇無錫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之一,無錫三大著名特產之一。無錫當地藝人取惠山東北坡山腳下離地面約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質細膩柔軟,搓而不紋,彎而不斷,幹而不裂,可塑性佳,適合"捏塑"之用。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飽滿,線條流暢,色彩鮮豔,形態簡練而蜚聲中外,其精湛的工藝技巧和完美的藝術造型,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惠山泥人由於受模型的限制,因此,泥塑造型一般十分簡練,大都是圓渾渾、胖乎乎的,看似簡單,但實際效果卻又十分完美。彩繪的造型十分講究和繁複,如色彩的搭配、線條的運用,紋樣、圖案裝飾,以及貼金描花、開相妝鑾有的已形成固定的程式。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泥塑藝術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泥塑一直伴隨著生活不斷傳承,從陶器皿、陶佛像,到兒童的玩具,從沒有間斷過。製作工藝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泥塑藝術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一種,它早已走出國門,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遠涉重洋,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所接受和珍愛。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四川成都博物館陶俑,自新石器時代之後,中國泥塑藝術一直沒有間斷,發展到漢代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品種。考古工作者從兩漢墓葬中發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為數眾多的陶俑、陶獸、陶馬車、陶船等等。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準備,一般選用帶些粘性又細膩的土,經過捶打、摔、揉,有時還要在泥土裡加些棉絮、紙、蜂蜜等。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