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時期

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

有這樣一群被稱為“動車醫生”的人

他們用實際行動

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疫情結束後,我們一起去看《唐探3》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1月29日,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公司廣州動車段深圳動車所隨車機械師黃文,看到了一條微信通知:“G840隨車機械師劉傑身體不適,需要去醫院檢查。現在車組已經抵達長沙,還剩20分鐘即將發車,我們需要有人去頂替劉傑值乘。”

他轉頭看了下時間,剛剛夠趕上車。“報告,我在長沙,我能頂上!”發完消息的他,立即收拾隨車用品、穿好工作服就趕往長沙南站準備接車。

“你注意做好防護措施,小心點!”“你也是!”黃文的愛人是一名護士,得知丈夫要頂替出乘,她只是囑咐了一句,也沒再多說什麼。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劉晶知道,丈夫放不下他的工作,就像她放不下患者。“本來打算利用春節時間帶孩子好好地玩玩,在醫院工作的妻子也是一年忙到頭,我們都約好了的,春節全家一起去看《唐人街探案3》,看來,這次只能等疫情結束了再補上了。”黃文笑著說。


列車的“呼吸系統”我把關

“防疫意識常記起,保護用品穿戴齊;車廂恆溫別大意,空氣流通病毒去……”近日,包頭車輛段呼和浩特東動車運用所乘務隊隨車機械師吳青原自編的一套值乘防疫順口溜成為了全段乘務隊的日常“防疫法寶”。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吳青原是動車乘務隊一名隨車機械師,疫情防控期間,這個“90後”小夥在做好動車組列車安全值乘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抗擊疫情的各項工作,值乘防疫順口溜就是他從值乘工作中總結出來的,他說:“特殊時期的車上通風系統非常重要,列車上的‘呼吸系統’一定要把好關。”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吳青原在值乘期間總結出的隨車機械疫情防控重點和安全作業項點,對動車上的有效防控起了很大作用,也給隨車機械師的工作帶來不小的幫助。

生活中的吳青原也時刻在為抗擊疫情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疫情發生之初,他就向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捐助現金500元。他還利用休息時間主動報名參加了車間的青年突擊隊,義務為車間辦公區、生產場所、行車公寓進行病毒消殺。

最近,吳青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說,願意接受黨組織的考驗。

誰說女子不如男,巾幗有為綻芳華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鍾金玲是廣西首批女隨車機械師,這位25歲的姑娘持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農曆臘月廿九,南寧動車所團支部書記韋睿在乘務隊微信工作群發佈了一條信息:同志們,我所擬成立黨團員應急突擊隊,將在處理突發情況時頂上一線,自願報名。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看到消息後,她第一時間聯繫了韋睿:“我志願參加黨團員突擊隊。我可以提前出乘,可以去武漢,自己對自己負責。”

經單位考慮,鍾金玲被選入黨團員應急突擊隊。今年春節,她從農曆除夕至大年初二都在值乘,母親盼著她大年初三回家團圓,沒想到她卻加入了應急突擊隊。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每天在車廂接觸不少旅客,為做好自我防護,鍾金玲每次巡檢完車廂都會仔細洗手,退乘回到宿舍就用消毒液浸泡工作服。休息時,她堅持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我的叔叔和嬸嬸都是疾控醫生,也戰鬥在防疫一線。長輩那麼拼,我們晚輩也不能落後。”鍾金玲說。


戰疫需要“這兒聽聽、那兒看看”


一場大雪過後的夜晚,在一彎明月的映照下格外沉靜、明亮。不到凌晨四點,韓春志就出門了。他踩著厚厚的積雪,走在空曠的馬路上,傳來咯吱咯吱的腳步聲。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韓春志是瀋陽動車段的一名隨車機械師,如今已在這個崗位工作了八個年頭。4時10分,韓春志來到瀋陽南乘務隊,安全防護、交接信息、領取工具後,登上了當天值乘的動車組列車。

一上車,他有條不紊地對動車組列車司機室、監控室進行消毒,各項檢查一切正常,他聯繫司機,將列車從庫外停留線遷出,準備承擔D7641次列車值乘任務。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10時13分,韓春志值乘的動車組列車已在瀋陽至丹東間完成了一個往返。接下來,更改為G2630次列車,從瀋陽站開往鹽城站。

一路上,韓春志不是這兒聽聽、那兒看看,就是在監控室裡,監看列車過分相區時主斷路器閉合狀態,除了中午吃飯,一刻不閒。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21時55分,列車正點到達鹽城站。50分鐘後,韓春志終於把動車組列車安全地送到了動車檢修庫,來到值班室辦理退乘。


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今年是哈爾濱動車段運用車間隨車機械師張巍的第18個春運。受疫情影響,他深感保證旅客旅途安全的擔子更重了。

在零下二十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中進行車體下部作業,口罩冒出的哈氣很快就在眉毛、睫毛上結成了霜。“有時候眼睛上的霜粘在一起,眨眼睛都費勁。”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親愛的,值乘時一定要做好防護!你堅守你的崗位,我也要堅守在我的崗位!”妻子每天都要通過微信叮囑他。

張巍的妻子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從大年初一開始就在雙城北站監測出站旅客體溫。穿著厚實防護服的滋味並不好受,但工作起來也就顧不了那麼多了。他的妻子平均每天要為400個人監測體溫,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


動車醫生”的守護丨戰“疫”中的鐵路人


張巍最近看到妻子的工作狀態是在照片裡,看著妻子瘦小的身軀被白色防護用具嚴嚴實實地包裹著,張巍眼圈都紅了:“在這個非常時期,我答應她自己會好好的,就希望她也好好的。等疫情結束,我們一起回家抱抱孩子。”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隨車機械師們雖然沒有白色“鎧甲”

但依舊果斷逆行、無畏奔赴

這背後是鐵路人鋼鐵般的信念

和堅如磐石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