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對方有沒有同理心?看他靜息時的大腦活動就知道了

想知道對方有沒有同理心?看他靜息時的大腦活動就知道了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可以通過研究人們靜息時的大腦活動來評估其共情能力 (同理心)。

傳統上,科學家們通過問卷調查和心理測試來評估同理心,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精神病學和生物行為科學教授、主要作者Marco Iacoboni博士說,這項研究的發現為那些難以填寫問卷的人——比如患有嚴重精神疾病或自閉症的人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最需要同理心的人,其同理心卻往往是最難評估的。”Iacoboni說,“同理心是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基石。它促使我們關心他人,增加社交和合作行為。此外,同理心還可以幫助我們推斷和預測他人的內心感受、行為和意圖。”

在最近發表於《整合神經科學前沿》雜誌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58名年齡在18-35歲之間的參與者,並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術收集了他們在靜息狀態下的大腦活動數據。在收集數據的過程中,參與者需要盯著黑色屏幕上的十字架,眼睛保持不動,並處於放空狀態。

隨後,參與者完成了測試同理心的問卷調查,他們對諸如“我常常對那些不如我幸運的人懷有一種溫柔的、關心的感情”和“我有時試圖站在他們的角度看事情,來更好地理解我的朋友”之類的描述進行了打分。評分標準從“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為五級。

研究中,該團隊通過觀察參與者特定大腦網絡中的靜息活動(根據腦部掃描數據可知)對參與者的的共情傾向(即理解他人處境的意願和能力)進行了預測。早期的研究表明,這些區域的大腦活動對同理心非常重要。與傳統研究不同的是,研究人員此次使用了機器學習技術。該技術可以識別數據中的微妙模式,而傳統的數據分析可能做不到這一點。

Iacoboni說:“我們發現,即使沒有直接參與到涉及同理心的任務中,這些網絡中的大腦活動也能揭示人們的同理心傾向。這項研究的美妙之處在於,核磁共振成像能幫助我們預測每個參與者的問卷結果。”

“人們通常認為患有自閉症或精神分裂症的人缺乏同理心。”他說,“但如果我們能證明這些人的大腦具有產生同理心的能力,就能通過訓練和使用其他療法來改善這種能力。”

此外,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南加州大學大腦與創造力研究所的博士後Leonardo Christov-Moore表示,這項技術可能有助於改善治療和診斷手段。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處於休息狀態的大腦與從事某項任務的大腦一樣活躍,而且處於休息狀態的大腦網絡可能會以與從事某項任務類似的方式相互作用。

Iacoboni說,未來,更大規模的研究可能有助於識別人類大腦中與同理心相關的其他區域。

審稿:alone

期刊編號:1662-5145

原文鏈接:

https://newsroom.ucla.edu/releases/empathy-detected-brains-at-res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