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中“屠夫”,喜歡將食物串在樹枝上,此舉背後可以大作用

有這麼一種鳥,喜歡將食物串在樹枝上,也有網友戲稱其為喜歡“擼串”的鳥兒。它們就是伯勞。很多時候伯勞將食物串在樹枝上,時間一長就變成了風乾肉。感覺像我們置辦年貨做臘肉一樣。

伯勞為什麼喜歡把食物串起來呢?一起來揭曉吧。


鳥中“屠夫”,喜歡將食物串在樹枝上,此舉背後可以大作用


◆伯勞的前世今生。

伯勞科在鳥類全基因組測序分類系統中是鳥綱雀形目中的一個科。在鳥類傳統分類系統中,伯勞科的鳥分為三個屬:伯勞屬、鵲鵙屬、林鵙屬,而在鳥類DNA分類系統中,又增加了白肩鵲鵙屬。全世界大約有64種伯勞,但我們常說的伯勞其實指的是伯勞科伯勞屬下的25種,也被稱之為真伯勞。我國有9種,包括楔尾伯勞、牛頭伯勞、荒漠伯勞、虎紋伯勞慄背伯勞、棕背伯勞、灰背伯勞、灰伯勞、黑額伯勞。伯勞科下鳥類的習性十分相似,並不僅僅是伯勞屬下鳥類特有的,那麼除非特別指出本文將以伯勞統稱以方便理解。


伯勞古稱“鵙”,讀作jue二聲。《爾雅》記載,“鵙,伯勞也。”曹子建集》卷十記載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聽後妻讒言殺了孝子伯奇,後見一鳥認為是伯奇所化,就說道:“伯奇勞乎?是吾子,棲吾輿;非吾子,飛勿居。”結果該鳥真的跟著馬車回家;尹吉甫於是故意叫後妻準備弓弩要射此鳥,卻將箭射向後妻為子報仇,此後該鳥便有伯勞之名。


成語“勞燕分飛”的出典:“勞”指“伯勞”,出自蕭衍(公元464~549年,南朝梁武帝)的《玉臺新詠》中《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牽牛)織女時相見。誰家女兒對門居,開顏發豔照里閭。南窗北牖掛明光,羅帷綺帳脂粉香。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誰與同。” 但事實上,伯勞和燕子的遷徙方向都是夏北冬南,歌中“東飛伯勞西飛燕”原本只是表達遷徙的離愁,後人望文生義,才引申為“各奔東西”。

鳥中“屠夫”,喜歡將食物串在樹枝上,此舉背後可以大作用


如今,中國潛心研究伯勞的生活習性,已成功人工繁殖。伯勞成為人們喜愛的新鳥種,易於壓口,和換食料,性格剛烈,外觀勇猛,深受廣大鳥友喜愛

◆伯勞“屠夫”之名。

伯勞廣泛分佈於歐洲、亞洲、北美洲和非洲大陸,大都棲息在丘陵開闊的林地,而在南美和澳洲都沒有伯勞科的物種分佈。伯勞雖然屬於鳴禽類,但是它們也具有一些猛禽的特徵,比如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曲,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性兇猛,嗜吃小形獸類、鳥類、蜥蜴等各種昆蟲以及其他活動物。伯勞頭較大,多數種類有黑色過眼紋。

鳥中“屠夫”,喜歡將食物串在樹枝上,此舉背後可以大作用


鳥中“屠夫”,喜歡將食物串在樹枝上,此舉背後可以大作用

伯勞屬於雀形目鳥類,身體較為較小,但是因為其性情較為兇猛有“雀中猛禽”之稱。常立於高處俯視,伺機而動。伯勞有把屍體插在棘刺上撕食的習性,有時不全吃掉,用這種方式儲存食物。由於伯勞將食物穿插掛起來的樣子與屠夫賣肉的行為相似,因此英文中也稱其為“butcher birds” 稱呼,即“屠夫鳥”

。不過,在是澳大利亞butcherbirds指的並不是伯勞,而是一種與它們佔據相同生態位的鐘鵲屬下鳥。


在我國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也有“鵙聲嗅嗅,故以名之……殘害之鳥也,謂其為惡聲者……”等記載。伯勞雖然喜歡將獵殺到的食物串在尖刺、細枝上面,但是時候卻會忘記前來將食物吃掉。這些被遺忘的食物經歷風吹日曬之後,就相當於我們做的臘肉一般變得乾癟。等到樹梢上面重新長出嫩綠的枝條或者樹葉之後,就會變成一副奇怪的場景。以前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會迷信說這是幼年夭折的小孩做的“惡作劇”。畢竟長滿綠葉枝條的樹枝卻著各種昆蟲和小動物的屍體,難免人感覺觸目驚心並且奇怪。


伯勞生性兇猛,但它們並不是實際的猛禽,“屠夫”之舉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奧秘。


1、方便進食。伯勞雖然擁有帶鉤的爪子,但是它們

腿部較為瘦小,腿部肌肉不發達。這就使得伯勞的爪子力量較弱,沒有辦法像鷹這種真正的猛禽一樣用爪子抓住食物進行撕扯和處理。於是它們學著利用尖利的樹枝或者荊棘之類的尖刺將食物固定住,然後通過喙部一點點撕扯獵物,把食物分成小塊後吃掉。此外,除了一些較大不好處理的食物之外,一些昆蟲也會被串起來。某些昆蟲具有毒性或者會分泌毒,於是伯勞在進食這些食物的時候會把它們串起來進行“消毒”。等到獵物徹底死亡之後,才會前來進食。比如北美的東苯蝗在遇到危險時胸部會分泌一種毒素,不少動物都不敢吃它,但是,呆頭伯勞敢吃。為了避免被毒素傷害,它們並不進食活的東苯蝗,而是將它們串起來,等到一兩天毒性消失之後再去進食。


鳥中“屠夫”,喜歡將食物串在樹枝上,此舉背後可以大作用


2、沒有嗉囊。脊椎動物鳥類食管的後段暫時貯存食物的膨大部分,稱為嗉囊。食物在嗉囊裡經過潤溼和軟化,再被送入前胃和砂囊,有利於消化。此外,鳥胃中填滿食物的時候,可以將多餘的一些食物儲存在嗉囊裡,對於它們來說這也是食物暫時貯存的地方。嗉囊在很多的鳥身上存在,但是很遺憾伯勞身上並沒有。也正是因為如此,伯勞沒有辦法將多的食物進行自我儲存,於是捕抓到多的食物的時候就會將其串起來隱藏在一些不容易發現的地方。食物對於伯勞的作用不言而喻,有研究表明當食物匱乏的時候,伯勞會將得來的食物串起來保存,而食物充足的時候,這種行為會有所減少。因此,伯勞的“掛屍”行為與環境中食物的多寡也有一定的關係。


3、繁殖。動物在爭奪繁殖權力的時候,雄性會佔領一塊適合繁殖的區域,並且向雌性展示自己的能力。比如雄孔雀會向雌性展示自己華麗的羽毛,火烈鳥會集體遊行,丹頂鶴跳舞等來展示魅力和實力。而對於伯勞來說,它們將食物串起來也有展示自己並佔領地盤的意思。為了求偶,雄性伯勞會把食物串在比較暴露的地方,讓別的伯勞發現這裡已經有主人了。這其實和貓科動物用尿液標記領地的行為十分相似,通過這種方式,雙方劃分了領地也避免了正面衝突。此外,伯勞串掛的食物越多,就更容易得到雌性的親睞,更快的找到配偶完成交配、產卵。

當伯勞幼鳥孵化成功之後,將會由雙方共同撫育,食物豐富的季節幼鳥的存活率會更高。此外,串掛的食物越多,表示夫妻雙方的生存能力越強,其後代成功長大的幾率也就越高。因此,在哺育後代的期間,伯勞巢穴附近會串掛更的多食物作為幼鳥的食物儲存室。而對於幼鳥來說,串掛也並不是天生就會的,想要達到和父母一般熟練的串掛技術,還需要不斷地練習。


鳥中“屠夫”,喜歡將食物串在樹枝上,此舉背後可以大作用

4、婚外配。在自然界,有些鳥類一旦皆為夫婦就會忠於彼此,但是對於大部分鳥類來說,出現婚外配的幾率非常高。對於伯勞來說,它們也並非“一夫一妻制”家庭。雄性伯勞在捕捉到食物之後,不僅僅會帶給自己的配偶,還會給別的雌性“送禮”,如果它送的禮物夠多,或許會得到更多婚外配的機會。由此,有的雄性會有更多帶著自己基因的後代。


結語:伯勞“屠夫”行為的背後原因可不止一種,在各種因素綜合影響之下才出現瞭如此獨特的行為。




我是辛拾秋,關注我,瞭解更多動物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