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見的掃帚苗能做菜吃嗎?怎樣做好吃?

樓外殘月


掃帚苗嫩嫩的時候,把它的尖兒摘下來,用水洗淨,溼溼的灑上面粉,上鍋蒸,做上蘸料蒜泥,那叫一個美味


胖園圈


初見掃帚苗,我也沒把它和二姐家掃院子的掃帚聯繫到一起,在二姐家附近,隨處可見這種植物。它莖直立,有的淡綠色有的淺紅色,小株體毛絨絨的,稍大的也長的鬱鬱蔥蔥,形狀有的是紡錘型,有的圓蓬蓬的很好看。於是我經不住好奇問二姐:“這是什麼草呀?在咱老家沒見過”?二姐說“這是及及苗,能扎掃帚”。


以至於後來,我發現這東西在二姐那個村的野外,房前屋後到處都是,還很有觀賞價值,這種草不用人工修剪,長得像城市路邊被人工修剪過的觀賞植物。掃帚苗不喜乾旱,在氣候溫潤的條件下容易生長,而且是適應性非常的強的植物,我是很喜歡這毛蓬蓬的大傢伙,閒來無事總愛拿手摸來摸去,掃帚苗的葉子是尖葉,也不嬌嫩光滑,摸上去手感是沙濛濛的那種。


這種及及苗雖然形狀好看,但多了也顯的卑賤了許多,到了秋天,掃帚苗的葉子紛紛攘攘落的滿地都是,農人們只等它葉子掉光了就把它的株體拔掉,抖把抖把就是一把天然的掃帚。掃帚苗的枝條非常柔韌,做掃帚使用耐用還掃的乾淨,二姐的婆婆深秋就拔上許多回來,大的做大掃帚用來掃院,小點的掃地,再小的就扎捆一下掃炕用。

掃帚苗的生命力極強,落地就能夠成活,來年就會繁衍成為一片,二姐農閒時也掐一些嫩葉回來調理生活 ,掃帚苗可以蒸了拌上面油來吃、也可以做成菜團放冰箱裡儲存。 由於天熱煩悶,我們很喜歡把掃帚苗拿來涼拌:將掃帚苗放入開鍋之中,用水焯一下撈出,放入精鹽、食醋、蒜泥、香油進行攪拌,就是一道很精美涼菜,我們把掃帚苗從春季能吃到夏季。



二姐夫喜歡吃辣椒,常常把掃帚苗拌的通紅,每次吃菜,二姐總把二姐夫的單另拔出去讓他拌成他自己喜歡的口味。掃帚苗還可以炒菜,燒湯,夏天的田野裡到處都是野菜,但只有苦苦菜和掃帚苗能隨手拈來。在二姐家住了一年多,離開哪裡遠嫁內蒙,在內蒙古就再也沒見過掃帚苗了,田野裡的野菜同樣多的數不勝數 ,但掃帚苗獨特的風味卻讓我至今難忘。


金秋麥穗兒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我們院子前前後後都有許多掃帚苗滿地的都是。那時候我們這裡的人剛分生產隊人非常窮,我奶奶用手親自摘下掃帚苗最嫩的尖子回來用清水洗一洗用一些白麵用手親子拌一下放在鍋上蒸,蒸熟以後放在盆裡在用香油均勻的拌一下,我們一家的人家高高興興的及當饅頭又當菜吃個滿口香。想起了小時候的美餐掃帚苗蒸菜我的嘴水不由得流下來了,那叫真的好吃。哈哈哈


站集鎮孔治業


當然能吃!


我們常說的掃帚苗的學名叫做“地膚苗”,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為一味中藥名,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效。

一般情況下,種植掃帚苗是為了做掃帚使用的,很少當藥材出售,但它的確是一味用途比較廣泛的中藥材。

我很小的時候就吃過掃帚苗。因為我們小時候很窮,既缺糧食,又買不起蔬菜,於是,就在小菜園裡種了許多掃帚苗當糧食和蔬菜吃。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在鍋裡下少許麵條,然後放入大量的掃帚苗,待煮熟了就可以撈出來吃了。記得剛吃的時候,還感覺很好吃,不過,吃的時間久了,就感覺不好吃了。因為掃帚苗有一股青草味,澀澀的,口感不好。

到了後來,我家改變了掃帚苗的吃法。我們先將掃帚苗放入開水中燙一下,然後撈出並瀝乾水分,放案板上剁碎後拌上蒜汁當菜吃,味道不錯。但吃久了之後,又感覺不好吃了。於是,我們又換了一種吃法,那就是把剁碎的掃帚苗放到鍋裡炒一下再吃,感覺吃著不錯。再後來,我們又用掃帚苗烙菜合吃,感覺吃著也行。

吃掃帚苗得講究時間。不能吃過嫩的苗,也不能吃過老的苗。過嫩的苗“菜量”很少,過老的苗又纖維太多,嚼不動。一般來說,待掃帚苗長至10釐米高時吃著正好。另外,依據經驗,要想把掃帚苗當菜吃,在種植時一定要採用“草糞”做底肥,不能使用化肥做底肥。因為採用“草糞”做底肥種植的掃帚苗纖維少,比較嫩;而採用化肥做底肥種植的掃帚苗則纖維比較多,容易老。



另外,不管採用哪一種吃法,都必須配有大蒜。因為大蒜能夠消除掃帚苗的一部分“草腥味”,比較好吃一些。否則,“草腥味”會比較濃,不好吃。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掃帚苗是可以吃的,而且,因為它是一味中藥,所以,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呢!不過,掃帚苗不能多吃,吃多了肚子會脹氣,對腸胃功能有影響。因此,不管它味道美不美,嚐嚐鮮就行。


老胡說三農


掃帚苗是一種什麼植物,可能得有很多朋友不會知道。但這種植物在我們北方的農村裡卻很是常見,在我們這裡都叫它掃帚草、掃帚苗、或是掃帚菜。它愛在農田邊、空地,以及房前屋後生長,頗喜陽光。在乾旱、缺水、貧瘠的地方都能生存,對土壤和環境的要求不嚴,也幾乎不會招蟲害,自繁能力強,是藜科地膚屬一種草本植物,生態長相呈紡錘狀。它是一種天然生長而成的掃帚形狀的清潔用具。


從幼苗到生長期,整植碧綠毛茸茸的,莖基部半木質化,到了秋季成熟期,葉片會變成暗紅色,植株在秋季結籽之後會變的乾枯發黃,細小的枝條相當的稠密,而且韌性十足,這時候我們農人就會把它收割做成掃帚用來掃地,也有把它做成廚房裡用來刷鍋的鍋刷子,用著輕巧方便。

當然,這種植物能被叫做掃帚苗或是掃帚菜也足以說明它可是一種除了能作為清潔用具外,還是一株可食用的野菜。掃帚草的幼苗,營養價值非常高,植株的莖葉中含有豐富的鈣、胡蘿蔔素、維生素B等多種營養物質,可以說是農村眾多野菜中含營養物質比較豐富的一種野草苗。


在農村,我們農村人對掃帚苗的吃法有很多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涼拌,在幼年期時掐它頂尖部分的莖葉,清洗乾淨後輕微的用熱水一燎,讓後隨之撈出來用涼水浸泡一會,然後再將其撈出來瀝乾水分盛入盤中放些精鹽、搗爛的蒜泥、醋水、香油進行攪拌之後就可以食用,吃起來清清爽爽,很利口的感覺,涼拌掃帚苗在盛夏時節是一道很難得的開胃野菜。

掃帚苗也可以焯熟之後,配上五花肉蒸包子,包餃子,掃帚苗菜能夠將豬肉的油膩吸附,吃起來沒有那麼的膩,就連飯店也有這種野菜包子出售,這也得益於大家對於掃帚苗菜的喜愛,也催生了人工種植的開發,能夠讓這種口感鮮嫩的野菜,成為源源不斷的食材擺上我們的餐桌。


掃帚苗的嫩葉和幼苗,可以直接炒食,或是做湯、炒食時可用花椒先入熱油中熗一下鍋,然後其爆出香味後再將嫩掃帚苗加入鍋中炒熟,然後按口味加佐料入味即可食用。另外掃帚苗也可以曬成乾菜吃通常是開水燙一下再曬比較好,掃帚苗做成乾菜易貯藏可留待冬天吃。

最後,在這裡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要注意,掃帚苗正式名字叫地膚子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有利尿消腫的性能。所以,有小便過多或是腎功能有疾病的人應該慎食。


農嫂話農事


一,掃帚苗的基本情況

人們說的“掃帚苗”在植物學上通常指的是地膚和掃帚菜兩種植物。地膚是藜科地膚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掃帚菜是地膚的一個種下變型。

地膚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分佈,多為野生,通常生長在溝旁、路邊、荒蕪場所;一些地方庭院有栽培。它的外形特點:高50-150公分,莖直立,分叉多,淺綠色或淺紅色,到晚秋全部變成紅色;幼枝有白色柔毛;葉窄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花兩性或雌性,花被片黃綠色;胞果扁球形。

地方的主要用途:第一,幼苗和嫩莖葉可以作蔬菜食用;第二,果實稱為“地膚子”,是常用中藥,具有清溼熱、利尿等功效;第三,成熟的植物體幹後壓扁可作掃帚用;種子榨油食用和工業用。

掃帚菜是地膚的一個變型,與地膚的區別是株形為緊密的卵形。在秋季通常變為紅色,作為觀賞植物栽培。其他用途與地膚相同。

二,掃帚苗能做菜吃嗎,怎麼做好吃?

掃帚苗是一種傳統的野菜,食用歷史悠久。

食用部位的幼苗和嫩莖葉,老的植株不能吃。採摘時間通常在春季三四月。做法是輕輕焯水後做菜。在我們這裡的吃法有涼拌菜、

蒸食、

包餃子包包子、

做湯等,味道鮮嫩,沒有異味,特別好吃。根據有關研究測定,掃帚苗主要含有粗蛋白、銅、鋅、錳、鐵、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人們食用具有增加營養物質、充飢和保健身體的作用。


老姚談植物


你好可以吃的,掃帚苗,性寒,味甘、苦。 嫩莖葉稱地膚苗,具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 掃帚苗,聽著名字蠻有趣的,似乎跟掃帚有關係。 呵呵,猜對了,這個植物的用途蠻多的,它的嫩葉可以食用, 種子可以入藥,治療膀胱炎、尿道炎。 到了秋季,成熟的枝條還可以剪下來,做掃帚。

做法也很簡單。

掃帚苗摘取頂端嫩葉,洗淨,控水。

步驟2

留出少許掃帚苗,將其餘大部分掃帚苗放入盆中,加入適量麵粉。

步驟3

拌勻,使每一片葉子都均勻裹上一層面粉。

步驟4

蒸鍋鋪上屜布,先撒少許的掃帚苗墊底。這樣做可以防止拌過麵粉的菜葉粘屜布。

步驟5

把拌好麵粉的掃帚苗,均勻的鋪在屜布上。

步驟6

大火燒開,轉中火8分鐘即可。

步驟7

在等待的空當,做蒜泥。大蒜去皮洗淨,放入蒜臼內,加少許鹽。

步驟8

搗成蒜泥。 加鹽是為了是蒜泥變得粘稠。

步驟9

8分鐘後立即把蒸熟的掃帚苗取出,倒扣在盆子裡,迅速用筷子挑散。均勻無疙瘩。放適量鹽。

步驟10

適量雞精。

步驟11

再放適量香油拌勻。

步驟12

最後放入蒜泥,拌均勻即可。喜歡吃辣的,也可以加點辣椒油。



會飛的小小奇


摘其嫩尖,稍作處理,好吃。

1、涼拌:入滾水焯熟,撈入涼水,再撈出瀝水擠水。用蒜茸,甜醋,香油,生抽,鹽,十三香等拌勻可矣。

2、粉蒸:洗淨瀝水,拌入小麥粉,涼水入鍋蒸熟。拌上蒜茸,香油等即可。

3、燒湯:洗淨切碎,加麵粉,做成麵疙瘩。鍋內水繞開,西紅柿切碎入鍋,淋入蛋花,加入麵疙瘩,煮熟,淋香油。

4、油炸:整條嫩尖,洗淨,裹蛋面稀糊,入七成熱油鍋炸熟,碼盤。

5、清炒:油燒熱,放入蔥薑蒜,放入嫩尖,烹入少許料酒或少許白酒,白糖,調料,快炒,出鍋。


欣欣然46


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現在是雨水節氣,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每當時令進入到這個時間,農村遍地的野菜,綠油油的,非常喜人。這時,農民們都趁農閒時間,下地挖野菜,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野菜成了農家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而在眾多的野菜中,有種掃帚菜,農民非常熟悉,這時的幼苗肥胖惹眼,鮮嫩可口,關中人叫它“地膚菜”。農民將其挖回家,淘洗乾淨,用來蒸菜疙瘩(城裡人叫麥飯),或用來當青菜下面鍋,還可炒著吃,總之吃法多樣,口感不錯,營養豐富。那究竟怎麼做菜吃呢?那就隨鄉村關中一起,來了解掃帚苗的民間吃法。

第一,用掃帚苗做蒸麥飯。

鄉村關中喜歡吃野菜,每個季節,田野都長有不同的野菜。在春天,過去農村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掃帚苗,農民們都提著籃子下地,不大一會兒的功夫,就撅一籃子的野菜回家,擇去幹葉,淘洗乾淨,控幹水分,用刀切碎,撒上面粉,倒面盆揉搓均勻,上蒸鍋15分鐘,香噴噴的掃帚苗麥飯(菜疙瘩)就做好。這時,吃得時候,放點蒜泥,倒入辣椒汁液,潑上熱油,攪拌均勻,美味可口的掃帚苗疙瘩菜,就等著你的胃口了!

第二,掃帚苗涼拌,或下面鍋。

如果其他蔬菜吃膩了,這時在地裡拔些綠菜,那用掃帚苗下面鍋,味道可口,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慾陡增;或在開水裡,焯熟涼拌,或與剁碎的大肉混和均勻,用作餃子餡包餃子,口感都很不錯,且營養極其豐富;過去,每到春天,農民對掃帚苗經常換著做法吃。現在因為農民給地裡打除草劑,掃帚苗變少了,即使這樣,農村荒地的犄角旮旯依然生存,只是沒有以前多了而已。

第三,掃帚苗在民間藥食兩用。

記得小時候,鄉村關中患有皮膚病,鄰家二爺說他有祖上傳下來治皮膚病的偏方,非常靈驗。母親就上門造訪,原來是從地裡拔些掃帚苗,用開水反覆煮,用煮熟的水洗澡,當時我們都很懷疑,但經過幾次全身洗澡,皮膚病就減輕;再堅持了一段時間,皮膚病就變好,且這個方法在民間很常用,這就說明掃帚苗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第四,掃帚苗長用來做掃帚用。

每到秋季,萬物凋零,掃帚苗經過春夏秋三季的自然生長,整個株植枝叉很多,長得很大,也變老了;這時,就有農民在田野裡,將這些長老的掃帚苗砍倒,拉回家,用繩子綁好,製作成非常實用的掃帚,用來掃庭院,非常輕巧,掃地也很乾淨,還為家裡省去了買掃把的費用。這是農民在實踐中的發明,也是廢物利用的現實體現。

總之,每到春季,掃帚苗是農民餐桌上一道不錯的美食,每到春暖花開,萬物勃發之際,農民家裡都少不了掃帚苗這道食材製作出的花樣百出的美食。不管蒸熟、涼拌,還是用來作餃子餡,味道都極其鮮美;可是,長老了,它依然在民間有著廣泛的用途。現在,已經開春,走進田野,只要你看到掃帚苗,可就不要錯過這道天賜的野味嘍!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何高見,歡迎留言分享。


鄉村關中


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

掃帚苗是一個很好的東西。

能去溼疹治失眠。也很好做,掐苗的尖,清洗乾淨。拌適量麵粉,上鍋鍋開蒸十分鐘。也可以開水燙一下。用醬油味極鮮,味精香油拌一下。也是一道很好的涼拌菜。也可以包包子包餃子,很多種的吃法多種多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