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服務?把教師看成“服務員”,受傷心的最終還是學生


教育即服務?把教師看成“服務員”,受傷心的最終還是學生

偶然看到一個話題,說教育應該屬於服務行業。在我看來,當所有人真的都認為教育是服務行業的時候,那教育就走向了末路,對此我不敢想。如今教育環境複雜,家長矛盾增多,就是有太多人潛意識裡認為學校就應該為學生和家長服務的。

教育即服務?把教師看成“服務員”,受傷心的最終還是學生

01

一個教師得不到應有尊重的時代,是沒有希望的時代,不尊重教師,現後受傷害的絕對不只教師本身,傷害更深的肯定是學生。

我們呼籲要尊重教師,並不意味著教師就得高高在上。在現代社會,學生的思想越來越複雜,對學生的教育也越來越難,與家長的關係越來越難處理,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也應該有為學生的服務意識,放下身段,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關愛每一名學生則是教師服務意識的精髓。

教師的服務就是要對學生有著發自內心的愛,就是對學生有平等的溝通和真誠的尊重,就是要在學生需要的時候能及時提供幫助,就是要對每一位學生有耐心、包容心。

教育即服務?把教師看成“服務員”,受傷心的最終還是學生

02

教師的服務意識絕對不是如有的人宣揚的,家長是教師的“衣食父母”,學生是“上帝”的極端思潮。

教師,跪著教不出站立的學生 。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師生關係不再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但不論怎樣改變,“尊師重教”卻是教師挺直腰桿教書育人的基礎。

試想在每一位家長心中將教師定位成服務員,教師怎麼能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影響到家長,怎麼能讓家長配合對學生的管理。當教師在學生眼中不再是師長,失去教師應有的威嚴,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何談說服力。

教師不能保持自身的風骨,教師丟棄了“師道尊嚴”,還談什麼教育學生,又怎麼能教出品格健全的學生?

教育即服務?把教師看成“服務員”,受傷心的最終還是學生

03

如果要給教育套上一個服務功能,那教育服務的本質是為國家培養需要的人才,是為國家服務。

當教育要看家長的眼色行事,教育是為家長和學生服務,那教育就走向了末路。

曾幾何時,教育的天空不再湛藍,隨著每一個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高度關注,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於是對學校的要求也越多,對教師越來越嚴苛,甚至出現了許多妖魔化教師的言論。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教師越來越迷茫,一條條紅線架在頭頂,家長越來越不好說話,學生越來越不聽話,管理學生的手段也越來越少,複雜的教育環境使得“師道尊嚴”正在漸漸消失。

有大量的人會說,現在的教師不值得尊重,有許多教師都不稱職。不否認有不職稱甚至師德敗壞的教師存在,對這部分教師要抵制要嚴懲,但由於這一小部分的人的存在,就否認教師整個群體,這是教育的悲哀。

我們不能說沒有通情達理的家長,但在學校中發生的許多事,讓我們不得不懷疑家長和學生真正能給予每一位教師公正的評價。而到底有多少家長認為學校和老師是應該為學生和家長服務,我也沒有答案。


教育即服務?把教師看成“服務員”,受傷心的最終還是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