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區小區適當開放 鄉村路障陸續撤除 部分公園有序開放

封閉有序解除 防控未曾鬆懈

泉州網2月21日訊(記者 林福龍 許奕梅 李波玲 王柏峰 吳嘉曉 通訊員曾鴻煌 林桂華 文/圖)根據市防控疫情應急指揮部通告,除疫情防控城封閉管理外,昨天8點前撤除已設置的路障、全市公園等露天場所有序開放。昨天上午,記者兵分幾路,探訪市區部門小區、公園、鄉村道路等地的情況。

泉州市区小区适当开放 乡村路障陆续撤除 部分公园有序开放

小區業主通行不再需要出入卡,但仍要檢測體溫。

泉州市区小区适当开放 乡村路障陆续撤除 部分公园有序开放

市民戴口罩在西湖公園遊園

泉州市区小区适当开放 乡村路障陆续撤除 部分公园有序开放

老城區街邊巷口已經解除封閉

泉州市区小区适当开放 乡村路障陆续撤除 部分公园有序开放

張坂鎮後見村,工作人員正在撤除路障。

小區

部分進出適當放寬 防控措施仍未鬆懈

昨天上午,記者走訪了泉州市區多個小區,發現雖然基本上採取適當開放的管理方式,但物業公司不敢鬆懈,依舊保持高度警惕。

在福新花園城,記者表明探訪友人的需求,門口保安人員隨即對記者進行信息詢問登記、體溫測量等流程操作,經確認無誤,才放記者進入小區。“保守起見,我們依舊不敢放鬆警惕,對進出人員尤其是非小區住戶,仍按先前的操作進行處理,出入頻次方面會相對放寬一些。”管理小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家住在盛世領墅的業主們早早就收到物業服務中心發來的通知,得知20日下午2點起,小區將解除封閉管理措施,不再限制業主出入次數,原有的出入證也作廢,但物業亦表明態度,“解禁不代表防疫結束”,訪客們如非必要,還是暫時被拒入小區。“企業已經陸續復工復產,小區的管理也應隨時調整。”業主陳女士對這樣的操作十分認可。

市區經典名門小區業主王先生說,雖然小區目前取消了出入證,但該怎麼管理還是應該繼續嚴格對待,不能放鬆警惕。“物業公司也要和街道、社區方面相互配合,隨時瞭解最新動態。”

“不少非泉州籍的業主、租戶已經返泉,大多數都會配合我們的工作,主動告知行程、身體狀態等,只有極個別不願配合,或存在隱瞞。”一位物業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疫情防控期間,希望各位外地返泉的業主可以配合物業、社區,安全復工復產,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負責。

公園

四座公園先行開放 市民遊園須戴口罩

根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統籌做好社區(村組)疫情防控與有力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工作的通告》要求,市城市管理局管轄的西湖公園、東湖公園、濱海公園和中山公園已於昨天先行開放。

記者走訪市區西湖公園等,發現已有一些佩戴口罩的市民進入遊園。公園管理方面提醒,在疫情結束之前,請市民在公園裡佩戴口罩,嚴禁聚集、聚會、聚餐,文明遊園,並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1.入園期間必須全程佩戴口罩,並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

2.入園遊玩鍛鍊請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避免聚眾聊天、聚餐等聚集性遊園;禁止廣場舞、交誼舞等集體健身活動。

3.注意公共衛生,禁止隨地吐痰、吸菸和亂扔廢棄物;做好自身防護,如廁後需按照洗手“六步法”做好防護工作;遵守文明遊園規範,不騎乘車輛入園、不攜帶寵物入園。

4.公園內封閉性公共場所及經營性項目繼續關閉,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5.疫情結束之前,公園內不舉辦聚集性公共活動,不接待團隊遊客。

鄉村

路障已陸續撤除 防疫宣傳不鬆懈

昨日,各社區和鄉村因防疫需要設置的路障已陸續撤除,但有發現個別群眾不佩戴口罩外出,社區居委會、鎮村兩級繼續加強防疫宣傳,防疫工作不鬆懈。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鯉城區鯉中街道東門社區轄區看到,原本因疫情防控需要,暫時實行封閉式管理的東街便民攤點路口、溫陵北路三巷口、溫陵北路忠義後巷口等9個路口,均已撤除路障,群眾可以自由通行。東門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在收到上級通知後,在前日下午,就派有關人員將路障撤除,恢復通行。

在鯉城區開元街道刺桐社區,大希夷路口等6個路口的路障也已撤除,與此同時,社區居民志願者還會自發在路口,督促外來租戶到社區報備,引導外來人員佩戴口罩。

此外,鄉村路障也陸續撤除。其中臺商投資區張坂鎮31個行政村原設路卡均已解封。群眾看到設卡解除,或以為疫情解除,不佩戴口罩不時出現。對此,張坂鎮預防在先,保留人流集中區站點,從防禦性卡點變成宣傳性卡點。配備工作人員對過往行人進行口罩佩戴勸導,築牢思想防“疫”牆,在逐步恢復正常出行同時,也要注意自我防疫。

編後:

有序開放公園等露天場所及撤除路障,是為了科學防控疫情有序復工復產,不是為了讓“閉關”多時的我們馬上就能走親訪友,更不意味著從此可以放鬆防疫,而是要做到疫情防控與抓經濟發展兩不誤。

時下的泉州,企業正在有序火熱復工,城市由靜向動。在有序復工時,我們依然要謹記: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不聚集。一句話,不要讓無數人的努力功虧一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