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朋友圈吐槽學生真的好嗎?


作為一個一線教師,總會遇到一些奇葩的作業,令人哭笑不得;還會遇到一些奇葩的學生言行,令人五味雜陳!

以前是在辦公室裡發發牢騷,而現代科技的發展,網絡和手機的普遍使用,很多社交圈的興起,於是隨手發個朋友圈吐槽一下自己學生的奇葩作業和行為。

但——這真的好嗎?


對此,歷經二十多年教學的我不由地捏汗,為什麼呢?

我們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吐槽吧。

我們在朋友圈吐槽學生真的好嗎?


,什麼叫吐槽?

a,吐槽一般指從對方的語言或行為中找到一個漏洞或關鍵詞作為切入點,發出帶有調侃意味的感慨或疑問。

b,吐槽還有挖苦抱怨,找茬,吐苦水的意思。

c,吐槽字面意思為“往人家碗裡面吐嘔吐物”,引申為不給人家面子,當面揭穿數落的意思。

從上面的三個解釋中不難發現:吐槽對於吐槽者來說是調侃,而對於被吐槽者來說是並不美好的事件和感受!

我們在朋友圈吐槽學生真的好嗎?


二,吐槽有什麼特點呢?

1.客觀性

絕大部分吐槽都是針對被吐槽者離譜的言行而產生的公正客觀的毫無爭議的感慨和疑問。

但——

教師吐槽學生的內容一般都是學習錯誤和個人成長方面的問題。而其實學生本身來學校是學習的,在學習過程中,在學習和做人方面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正常的,很難說是離譜的。

2.娛樂性

吐槽的目的,是為了指出對方話語或行為的離奇之處。

但——

不難發現,在教師吐槽學生奇葩行為之時確實是揶揄和感嘆,但發朋友圈的目的是什麼呢?很難說,好像往往是挖苦諷刺吐苦水。


我們在朋友圈吐槽學生真的好嗎?


3.吐槽≠諷刺挖苦

任何包含指責與憤怒的攻擊性發言都不算是吐槽,所以雖然說吐槽看起來很像諷刺挖苦,但真正的吐槽不存在惡意。

也就說吐槽和諷刺挖苦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但——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正確地進行吐槽,把握吐槽和諷刺挖苦的不同,從而真正達到吐槽並且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我們教師也同樣做不到,何況是看到自己學生的奇葩作業和行為呢?

4.吐槽的本質是回應。

但——

教師吐槽學生是回應嗎?

學生的奇葩作業或行為出現在我們教師的面前,其實這就是反映學生在知識學習和做人處事方面存在著問題,他最需要的應該是老師的幫助,需要的是正確的學習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而教師在朋友圈吐槽一下,這不管從哪方面講都是無法解決學生問題,無法達到教學和教育中的一個目的。

這樣的吐槽也不是對學生問題的回應。


我們在朋友圈吐槽學生真的好嗎?


三,吐槽是利多還是弊多?

利多?

一檔戲劇類脫口秀《吐槽大會》,節目以脫口秀為表演形式,通過嘉賓和嘉賓之間的調侃,在嬉笑怒罵中,哈哈大笑中傳遞正確的三觀。

可見,吐槽是有藝術性和技術含量的事情,是針對被吐槽人的離譜的言行,用客觀公正毫無爭議的通俗簡易的方式回應對方,提醒對方!

吐槽是有一定的利!

但——

難發現,吐槽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大多是有抱怨,找茬,吐苦水的意思,總會有一些貶義和侮辱的性質。

所以,吐槽到底是利多還是弊多?

弊多!

我們在朋友圈吐槽學生真的好嗎?


四,教師在朋友圈吐槽學生是利多還是弊多?

我們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很明確:老師是為人師表,學生是來學習為做人的學習知識和做人的道理,我們老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

但——

讓學生在學習方面,成長方面總會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作為教師,不管是他在學習還是個人成長方面有什麼不盡人意的地方,有什麼離譜的原因,我們教師的責任是設法去教育引導,讓孩子有偏差的言行,得到糾正,改變,讓他們能夠獲得更正確的知識,能夠更健康的成長。

但——

如果面對學生的奇葩作業和行為採取吐槽的方式,這——

不僅不能夠解決學生的相關問題,達不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並且還有可能讓相關的孩子陷入其他學生和老師的諷刺挖苦之中,從而造成不良的後果,

不僅給孩子造成傷害,也會給我們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這和我們教書育人的原則是相悖的,和我們為人師表的道德規範不一致的。

所以,現在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有一些離譜的問題,我們做教師的不應該吐槽,而是用恰當的方法去解決。

我們在朋友圈吐槽學生真的好嗎?


五,遇到奇葩學生,我們老師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真正的去了解學生髮生這種問題的原因,從而能夠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大學生,真正的獲得更多的知識,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最終能夠更健康地成長。

解決學生的問題就是我們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吐槽不是最佳選擇!


我們在朋友圈吐槽學生真的好嗎?

作者在初中教學近三十年,擔任二十多年班主任,愛教學,愛教育,愛學生,深深理解學生和老師的甘苦,如今做了奶奶,更是發現教育和教學方法需要不斷用心學習才能使教育和教學有方法有效果,更是明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力結合才是最好的教育!不管你是家長還是教師,如果你在教學教育方面有疑問,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交流,一起和孩子快樂學習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