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在隔離期間,應當正常發工資嗎?

任律師工作室


疫情期間工資是發放的,是按基本工資發放,如果停工在一個支付週期內是正常發放,就要不低於該地最低工資標準來發放。


江西小榮哥


根據國家規定是要發的,而且應該待遇不變。

我們來梳理一下都有哪些情況下是帶薪休假,為什麼要帶薪休假?

1.工傷

員工因工負傷,在工傷期間工資待遇不變。

2.產假

員工休產假期間有工資。

3.哺乳假

女職工在孩子出生到滿一週歲期間每個孩子每天可以有一小時哺乳假,這是不扣工資的,也是帶薪的。

4.產檢假

產檢也不扣工資。

5.年假

畢業工作滿一年可以享受年休假,帶薪。

6.病假

因病請假帶薪,每個公司標準不同,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7.公休假和法定節假日

每年有11天法定節假日和週六週日,都是帶薪休假的。不應該扣工資。

以上帶薪休假,大家看一下有沒有共同點?

肯定有!都是為了滿足員工身體和精力恢復需要,根據休養生息需要,科學合理安排勞動而設置的。

尤其是工傷,產假,哺乳假,病假,這些都是為了保證身體健康和人類休養生息需要,那麼在疫情面前,工作暫停,而帶薪休假也是最大限度地保證生命安全的舉措。

如果不帶薪休假,那麼很多人會選擇提前上班,會造成更多人感染病毒的風險,得不償失。

被隔離,屬於非個人主觀意願不能上班,類似工傷和病假,因此參照這兩種假期,帶薪處理也是無可厚非的。


職場小葵


員工因疫情被隔離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標準支付給員工。

【法律依據】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在隔離期間,實施隔離措施的人民政府應當對被隔離人員提供生活保障;被隔離人員有工作單位的,所在單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離期間的工作報酬。且工資待遇應當由其所屬企業按照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支付。



小金分享老歌


疫情期間工資是發放的,如果停工在一個支付週期內是正常發放,如果超過,就要不低於該地最低工資標準來發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44000e4247a714b2ba\

帥丫頭霍霍


為避免聚集性疫情,不少職工居家工作或錯時上班

延期復工,職工工資該咋算?

閱讀提示

近日,各地紛紛發佈延遲復工的消息,不少企業採取靈活方式安排工作。防疫時期,用工雙方最關心的莫過於工資將如何計算。由於各地疫情不同,工資發放以地方發佈標準為準,希望企業與勞動者相互理解,共渡難關。

疫情之下,安全、健康最重要,企業紛紛響應號召延遲復工。不過,期間員工工資、房租、貨物積壓等支出,讓中小企業倍感壓力。

不論是延長假期,還是延遲復工,用工雙方最關心的莫過於工資將如何計算。記者採訪發現,各地對於延遲復工期間的工資發放及加班工資支付時間的規定並不統一,專業人士指出,考慮到各地疫情不同,應以地方發佈標準為準。

各地工資發放標準不統一

1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明確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2月3日起正常上班。隨後,多地政府下發相關通知,延遲企業復工,復工時間多為元宵節後,不早於2月9日24時前。

記者採訪瞭解到,對勞動者而言,“延遲復工”包括兩個時間概念,一個是國務院辦公廳延長的3天,一個是各地規定的延期時間。

其中,對於國務院辦公廳延長的3天假期,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洪桂彬律師認為,應屬於國家針對全體公民統一新增的額外假期,在此期間休假的職工,用人單位應按標準支付工資。

各地延長復工期間,工資怎麼算?記者梳理發現,各地對於延遲復工期間的工資發放規定並不統一,有的未明確。

如最早發佈延遲復工的上海市明確,延遲復工這幾天屬於休息日。對於休息的職工,企業應按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工資;廣東省提出2月3日至9日未復工期間,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北京市提出,具備條件的企業應安排職工通過電話、網絡等靈活方式在家上班,並按照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支付工資。

還有地方針對雙職工家庭出臺人性化措施,如北京市明確每戶家庭可有一名職工在家看護未成年子女,鼓勵在家看護職工採用電話、網絡等方式靈活辦公,期間的工資待遇由企業按出勤照發。

對於各地延期復工的工資發放標準不一,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楊保全解釋道,目前國家層面並沒有就各地延遲復工的性質及復工工資給出統一性意見,各地均具有法律授權對於公共事件進行處理的權力,考慮到各地疫情不同,因此應以地方發佈的標準為準。

對於跨地區工作或被外派的勞動者,楊保全指出,原則上以勞動合同履行地的規定為準。

“可以手機打卡以確定出勤時間”

防疫期間,不少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城市運行必需等行業企業職工堅守崗位,對於期間的加班工資,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娟告訴記者,“應按《勞動法》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在工作日內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對於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職工,國務院辦公廳提出應根據《勞動法》規定安排補休,未休假期的工資報酬應按照有關政策保障落實。

具體落實時,記者梳理發現,對於未休假期的工資報酬,多地明確按不低於工資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只是在哪些時間算休息日加班需付兩倍工資方面,各地規定不一,如北京市是1月31日至2月2日期間,上海市則延長至2月9日,而廣東則是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2月8日、2月9日。

延遲復工期間,如何界定加班?楊保全認為,對於實施標準工時制度的勞動者,還需看假期性質,如果是國家或地方強制安排的假期,如目前春節延長的3天假期及上海的延遲復工時間,單位如在此期間安排工作,視為員工加班,需支付加班費,對於其他一些地方的非強制性假期,則單位安排員工上班和在家上班屬於正常出勤,單位支付正常工資就可以,無須支付加班費。

“延遲復工期間,多地是按工作日處理,那麼在家辦公等只可能存在‘延時加班’。”洪桂彬建議,“企業可以出臺一些手機打卡、自行申報工作時間的措施,以確定出勤小時數。”

建議緩繳社保減輕企業壓力

疫情突襲給企業經營發展帶來影響,讓一些企業負責人叫苦不迭。某知名餐飲企業董事長直言,目前上萬名員工待業,按規定工資要繼續發,這樣下來一個月的支出就達1.5億元左右。

對於疫情給企業造成的工資支付壓力,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房連泉建議緩繳社保。

“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企業,確實無力足額繳納社保費的,經核准可緩繳3個月左右的‘五險一金’。待疫情解除後,對少繳或緩繳部分再按照正常繳費基數予以補交,免收利息。”房連泉建議道。

記者注意到,北京、蘇州等地陸續出臺支持困難中小企業最長緩繳6個月社保等措施,獲得了當地企業的好評。

同時,房連泉認為要繼續加大實施社保降費政策。在2019年降費的基礎上,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增大失業保險金用於穩崗返還和在崗培訓的力度,“對困難職工,給予防疫期間的生活補助。”

為緩解企業發放工資壓力,人社部日前發文,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

對於工資發放困難的企業,楊保全認為,可以依據員工工作性質安排遠程辦公、線上會議等變更工資。對於降低工資難以實現的,他建議企業可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開會與職工協商延遲發放工資,“但這種延遲原則上不得超過1個月。”


青島新聞網財經


問這個問題的一定是個體或者是小企業老闆。國企或大企業不用考慮就發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考慮問題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分析。對於員工會想為什不發呢?我是在響應國家政策,更關鍵的是你不發工資我們一家老小怎麼活呀!而對於國企或大企業的負責人都是聘任制,他們會想,上有國家政策,中有大愛無疆,下有順應民心,更關鍵的是又不是出自己的錢。可個體或小企業的老闆,他也想大愛無疆,得到民心,關鍵的是他得自己出錢。俗話說得好“除了割肉疼,就是出錢疼。”可話又說回來了,如果你不出。對於信息化的今天,用不了一天,中國人都知道了,再加上特殊時期,你覺得你的企業還能活幾天。所以我覺得工資該發還得發,對於怎麼發,發多少,或者通過發1元的工資如何運作能產生100元的效益,才是您應該考慮的問題。


順風遠航


應當正常發工資。


用戶55583972240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已經發布通告,新型冠狀肺炎隔離期間有工資,但是不能低於當地城市最底基本工資,所以隔離期間帶薪休假,另外住院政府兜底。


知青蘭老師


要看企業的贏利狀況,如果企業贏利良好,當然可以足額髮放員工工資;如果企業效益不佳,那就只能按最低保障線標準發工資了。


跪射俑


應該正常發工資,有利於疫情控制,國家可以用過減稅的方式補償這部分給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