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過後,會對房價產生什麼影響?

渭水之北


疫情過後,由於受疫情影響,估計房價會有一些波動,但是時間段不是很長,房開在3-5月會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如果有購房打算,建議在這個時間段購入;待到6月份左右,經過市場調節和國家政策的支持,房價預計會達到平穩狀態。

以上為本人主觀建議,投資有風險,入手需謹慎!


影視之匯流行絕


主要看四個階段的政策共振度:

1、第一階段:陣痛維穩期

也就是當前,政府給予的政策基本都是短期緩解房企壓力的,昨天的沈8條(瀋陽)、今天的青17(青島),一個邏輯,目前尚未進入政策實質利好階段。

2、第二階段:門檻放鬆期

門檻放鬆包括落戶政策放鬆、限購區位放鬆、限購套數放鬆等,這個力度的政策支持需要等疫情結束,經濟亟需提振的情況下刺激。

3、第三階段:信貸鬆綁期

放鬆首套貸款利率(晴雨表),放鬆二套貸款利率(大熱表),還是那句話,信貸不放開京樓難大漲,但是一旦到了認房認貸解除,那經濟是真的差到一定程度了,這一輪放鬆信貸層面一定會慎之又慎。

4、第四階段:開閘放水期

這個不用多說了,17年317之前我們賺的錢都是形勢比人強,自那之後我們過的都是一天比一天苦的日子。降準降息、資金流入地產池是疫情後一定會發生的事,從北京最近的土拍可見一斑,但放水力度不會之前那麼大也是一定的,機會還有,給有心人。


為智去野遊


首先看基本盤,近期內房價沒有大漲的可能,期待大幅降低也不太現實。

小的方面,利好因素包括進一步鞏固剛需(這次疫情凸顯有房的重要,可以增加安全感,生活也便利)、信貸寬鬆(但利息成本降低)等。可能會有小幅上漲。

另一方面,部分人可能由於資金緊張,需要急著賣房。可能會碰到性價比較高的房源。這個不確定性較大,需要慢慢看。

總的來說,對於剛需和改善型需求,該出手就出手。至於炒房就不要想了。畢竟國家都發話了,房住不吵。如果硬要和國家政策背道而馳,最後肯定賠的褲衩都不剩[呲牙]


石博不忽悠


疫情的發生,對各行各業都會產生影響。同樣的,對房價也有影響,但是很小。疫情發生之前人們打算買房的,疫情之後還會有這個打算。需求沒有減少,所以房價會很穩定。有人要說了,但是最近貌似恆大地產正在七五折網上賣房,我只想和你說一句,你有可能小賺,但開發商永遠不虧!這些都是他們的營銷手段而已。


一隻蠢蝸牛


我我們來看下數據,購房者如何看疫情後房價的走勢?調查顯示,43.9%的受訪者認為房價會小幅下跌,27.6%的受訪者認為房價會保持穩定。對房價下跌的預期,可能來自於開發企業有儘快降價促銷回流資金的需要。到去年年底,部分城市的新房庫存上升,面臨去化難的問題。以北京為例,截止目前,北京新房(普通住宅+自住型商品房+別墅)尚有9.6萬套待售房源,開發商降價促銷是大概率事件。購房者期待未來的降價空間,因此會進入觀望期。


新房思密達


武漢疫情過後,對房價的影響只會降不會升。

原因之一,這場疫情對各行衝擊都很大,絕大多數人宅家裡坐吃山空,沒有收入來源,許多人都產生了焦慮,資金短缺。購房不是必須品,因此錢還是拿來保障基本生話比較穩妥。購房對絕大多數家庭都需要貸款,貸款是要還息的,衝動購房會加重自身的額外負擔。除非剛需,畢竟是少數人。不會導致房價上漲。

原因之二,這場疫情對房企影響,一段時間房子滯銷,大量房子買不出去,自然資金鍊會吸緊,甚至斷裂。員工工資要發,銀行貸款要還。因此房企會加大降價促銷優惠力度,吸引購買者。也不支持房價上漲。

市場價格由供需關係來決定,基於上述兩個原因,疫情過後房價會跌。


破風騎遊


不會漲,會有一個大幅的降價促銷期。

1.經過這場窩居,人們正處於理性中,更感覺現錢在手,安全有保障。

2.疫情初過,各行各業都需要從靜止到恢復正常的這程,這個過程中,如不是當下的必需品,則大多數人不會急於買。

3.基於以上兩點,很有一批房企會因為迫於還貸和生存而急於回籠資金,會降價促銷。


華聯輝


疫情會短時間滯後需求,並不會消滅需求。

2003年非典期間,疫情發展最快的3月,4月,全國房地產銷售面積出現了一定幅度下降。

但是,5月就開始實現回升,整個第二季度銷售面積依然增長了33%。

同樣地,疫情結束之後。全國樓市可能會迎來一波集中性反彈,成交量會迅速上升,房價也會短期上調。


阿海的平凡生活


城市住房.無人要。

城市居民.都想到農村買別墅。

空氣好,氧氣多,負離孑多,果蔬.禽蛋新鮮,環境幽靜。價格便宜。


用戶3909682456216


武漢作為湖北省會城市,經濟比較繁榮,房價也一直屬於高位,疫情來襲,目前武漢的樓盤在58同城價格大幅下降,投機性購房者減少,短期下降是必然。若疫情在短期內得到控制,房價也不會大幅降溫,長期看還是會微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