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武漢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這個城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小軍徒步去旅行


武漢:位於我國的中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楚文化的發祥地。近年被評為新一線城市,人口將近一千萬。到武漢給人的感覺地方很大,人也很多,車也很多;有很高的建築也有很矮的建築一、兩層。

著名的旅遊景點:

黃鶴樓:武漢標誌性建築,建於三國時代;一直以來吸引著眾多熱愛遊玩的文人雅士到此賞風觀光,讚美不絕。

武漢大學:以優美的校園環境和大片的櫻花樹而聞名,是全國櫻花最美的校園,每當櫻花盛開,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絡繹不絕,真是令人留連忘返。

戶部巷:能體驗武漢一直以來的美食文化,匯聚了本地特色的漢味小吃,三鮮豆皮、熱乾麵、各種燒賣等等。

光谷步行街:匯聚了部分國家特色風格的建築,到意大利、西班牙、美式、法式特點的風情購物街逛一逛。

江漲路步行街:是武漢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來這裡逛街購物、品賞特色美食,應有盡有。


一品拍客阿榮


作為非武漢人要說出對武漢這座擁有千萬人口,廣闊的空間,大跨度的時間歷史的城市的具體印像很難。因而我只是從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說一下對武漢的印像。武漢很大,很美,景點很多,武漢學校很牛,武漢人很棒。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在上大學之前從未出過遠門,最早對武漢的印像是從書上看到的。武漢—湖北省省會,那裡有長江,是武昌起義的發生地。第一次真正接觸武漢是考上大學入學的路上,火車經過武漢。當時我奇怪的是隻有江北漢口站,江南武昌站沒有武漢車站,但是當時沒好意思問。到學校後查了一下才知道漢口,漢陽,武昌合併後稱武漢,這是第一印像武漢之大。

後來多次經過武漢,當時窮學生一枚,從沒在武漢玩過,只聽別人說過好吃好玩。參加工作後才有機會去玩過幾次,黃鶴樓,龜山,蛇山,東湖,黃陂,木蘭等,感受到了武漢之美。

上學的時候就知道武漢的大學很牛,可惜自己沒考上。就把希望放到兒子身上,櫻花開時就帶他就武大,去華中,告訴他武漢很美,這些大學很牛,讓他努力學習。能有機會去武漢享有武漢的優質教育資源。

今年的疫情又讓我更加認識了武漢人,在封城之後,克服重重困難的艱難自救,對疫情控制所做的重大犧牲。武漢人很棒!很牛!







李松樹林


去年四月份我給朋友一起去了唸了很久的武漢,當時櫻花🌸已經敗了,但是還是抵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1⃣️我們當時第一站去了武漢大學🏫跟著導航的做公交和步行真的很方便。學校真的超級大各個學院有到達的公交🚌但是我們沒坐想走走體會別人家的大學。

2⃣️大家知道武漢的應該都很熟悉光谷,這是我們的第二站,裡面的建築都很歐洲的感覺,拍照📷真的很美,有一種出國的感覺嘻嘻😜

3⃣️曇華鈴想必武漢人和外來旅遊者都會知道的,來武漢旅遊的大概都會來這走一走,體會一下清新寧靜的生活。

4⃣️正宗的武漢熱乾麵人真的超級多,我們早晨去的很早,隊伍已經排的很長了就沒有吃到。

5⃣️疫情過後我們一起去武漢看櫻花坐輪船吃熱乾麵吧👬





如初遇


行走過了大半個中國,四大直轄,北上廣深,北及遼寧,東抵舟山,南下廣深,西致喀什。每個城市給予的感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印象。對於這個我成長的城市也有很多要說的。

對於武漢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大,亂,市井氣息濃厚的散不開。早上大街上端著熱乾麵走的大有人在,大夏天吃著油燜大蝦,周黑鴨的滿臉通紅,還有那些毫不避諱的摩的,不時的勾搭著你:走不走?還有四處可尋的漢罵:婊子養的,板馬養的,媽的個…那些堪稱真實版的速度與激情在武漢的每條大街小巷上演。

無論是湖北本省還是外省人對武漢的印象都好不起來。有人說這個城市積攢了所有的城市病:塞車,空氣,衛生不好,氣候極端,市民素質有待提高。

不過呆的時間長了,會慢慢喜歡這個城市,這裡市民的不裝逼,講口味,講江湖氣。

武漢城區面積大,大江大湖大武漢,有山有水,談及人文歷史,瀏覽自然風光,都有去處。三鎮鼎力,覺得漢口呆膩了去武昌,覺得武昌呆煩了去漢口。北上廣能看的艾薇兒演唱會,武漢也能看,班得瑞,科比等國際巨星也不會跳過武漢。

地鐵…輪渡…輕軌…無軌電車...雙層公交…交通便利,當然也會很堵。而且最大的感覺是因為武漢很大,每去一個地方,猶如去了另外一個城市。

因為高校雲集,還有武漢本土的美食文化,你可以在武漢找到全國各地的美食。廣西的同學要吃粉有,江西同學要喝湯有,山東同學吃大餅有,廣東同學喝粥有,上海同學吃包子有,清真啊,東北烤肉,陝西烤麵筋,山西刀削麵,都不難找到…

百度旅遊上這樣介紹武漢:一樣的大城市,卻不可思議的走著親民路線。消費水平也是大城市很低的,在武漢讀書比在珠三,長三,京津…省錢多了,而且不會讓你和國際脫軌,至於武漢的科教水平還真沒得說,在全國範圍能夠和武漢比教育的城市估計也就北上,還有一個不相伯仲的南京。當然西安也不錯。很多人最好的大學青春都留在了武漢。

武漢正在復興中,這個城市經歷的劇痛會讓每個在武漢的人感受到,這個城市的決心也不僅僅體現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的口號裡。

如果你現在來看武漢,很大一定程度猶如看二戰後的柏林,到處都是工地,過幾年滿城挖模式完成,再來看看,這個城市會讓你還有中華諸城刮目相看。

其他省份人眼中的武漢

好吧,既然有人點贊多說一點,因為行走中國,我總是試著從各地人的眼中窺測他們眼中的武漢。

行走中國,在很多時候我都會試探性的問問別人武漢心目中的是個什麼樣子?

基本上的第一感覺就是說武漢很熱吧!!!這幾乎是我遇到的所有外地人都說形容武漢的一個字,包括廣西廣東的同學。

然後就是武漢的鴨脖了。至於其他的還真的是不多了。

所以很多人心目中,武漢是模糊的。順帶提一點,我在廣西生活的時候,要寄快遞到武漢,說要寄到武漢,快遞小哥問,武漢在哪?????還有一次一個問:武漢是市還是縣??????、

好吧,我想說的是我是在廣西大學東門那個專門給學校取寄快遞的地方問的,當時我就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了。

所以至少給我的感覺,廣西對武漢的理解是很淺很淺的。。。甚至很多人都覺得鄭州。長沙比武漢強。。。。。

說完廣西再說廣東,我指的是在廣東長的人,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沿海的都覺得內陸很落後,就算說武漢,也是感覺提不起精神的樣子。

無論是珠三角,還是非珠都對武漢有著一種天然的短視。當然不得不說的,事實上深圳,乃至廣州超越武漢也不過三十年的事情。就這三十年,讓武漢從全國僅次於北上津的城市;淪落為一個被沿海諸城邊緣化的城市。

當然這個也可以用在江浙一帶的人的眼光中。江浙人眼光中對武漢乃至湖北的概念因為同處長江流域稍微好些,但是還是沒有上升到什麼重要地位。

說完珠三角。長三角。在說說京津唐,至少京津唐對於武漢的概念估計會稍微強一點。畢竟如果廣東吹過去的風,總是要經過武漢。但是更多的是關注著從我們湖北調過去的水。。

作為中國最發達的三個地方基本上對武漢的概念都是很模糊的,撐死也就知道個武大櫻花,黃鶴樓之類的。還有辛亥革命。

這三個中國發展的區域,也是相互吸引著,珠三角的想去江浙看江南水鄉,江浙的想去珠三角感受港澳風情,還有北京這個首都,讓全國人敬仰者。基本上就沒武漢什麼事了。

當然武漢的知名度不高和我們城市的宣傳上有有很大的關係,武漢的旅遊和同是內陸城市的成都比起來還是差了很多,還有武漢的旅遊上總是感覺在對全國其他城市的影響力是很好的,辛亥主題的文化旅遊完全沒有進行宣傳策劃(當然這也是和政治有關)看看紅色旅遊做的多好,一些地方都是靠紅色旅遊生存。辛亥革命這個旅遊主題並沒有挖掘並宣傳的很到位,還有我們的民國文化,漢口站修的真的很漂亮,其實我覺得完全可以把那個臺灣風情廣場改成民國風情廣場,還有漢口的租界老建築,曇華林,漢陽造,這些承載著大武漢記憶的東西都處於一種沒有充分利用的狀態。

再一點,武漢三鎮合併不到百年(1927年北伐時候廣州國民政府遷都武漢,三鎮合併,為京兆區)

漢口、漢陽、武昌。三鎮的名氣各自在外,讓很多不懂的外地人經常會問,這三鎮和武漢的關係。每年基本上我都會被問諸如漢口是不是武漢,武昌是不是武漢之類的問題搞的頭痛,我想說是武漢的一個區,但是行政上壓根就沒有漢口這個區。而那個武昌區也不是我們俗稱的那個武昌。

這個樣子的記憶混亂,也導致了武漢這個城市的知名度問題上不去。

好吧,覺得不錯的繼續關注吧,我會時不時上來吐槽的。

繼往開來的武漢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大武漢、東方芝加哥。湖北省省會。

或許這樣抽象的回答讓你毫無興致,但是沒辦法這個城市的種種顯赫都被深深埋在歷史了。而這樣的顯赫距離現在還不到一百年,一百年前,這個城市的在中國的地位比現在強多了。大武漢。東方芝加哥,這些別稱都是在不到一百年前那些外人給取的。

一百年前能夠在名稱加大的城市,一個依舊閃耀,一個暗淡無光。一個要做世界級城市,一個連中部老大都有點保不住。

歷史中的洋務運動,漢陽造,辛亥革命、京漢鐵路、粵漢鐵路、保衛大武漢。萬里長江第一座橋。都通通隨著改革開放成為老黃曆。無論是民國的第二大城市,還是解放初的省會老大,中南分局的總部。這些關於這個城市的歷史開始在年輕人中漸漸黯淡。全國人民知道北京是首都、上海是第一大城市、廣州是省會第一。深圳是經濟特區。還要沿海那些各種擁有名譽的城市。青島大連的浪漫海岸。廈門的文藝四溢。成都的悠閒自在。重慶的志氣風發。天津的直轄之名。蘇錫常的蘇南風光,杭州南京的歷史文化,科技現代。而武漢僅僅留下了一個火爐的稱號,

清末時期。夙超,近凌廣東“駕乎津門,直追滬上”多麼豪壯的口號。

1911年武昌一呼,天下響應,“民國開創,武漢實為首功”

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武漢。

1938年,保衛大武漢。

單從從改革開放以來GDP排名上可窺一般。

半個世紀來,先是改革開放初期廣東諸城廣深佛莞光芒四射,然後是上海浦東新區崛起,帶領著長三角的群星閃耀,北京的奧運躍進,天津濱海新區的躍進,一起中部的長沙鄭州都在逼近武漢,一度有取代武漢僅存的中部老大地位,沉沉浮浮一個世紀,90年代到世紀初期的武漢實在有點窩囊。

如今隨著“復興大武漢”武漢也在爆發中成長,作為傳統老牌大城市,昔日的GDP十強,如今的他們也在做著和天津重慶同樣的事情,從GDO上說那就是歸位,相對來說,擁有1400萬人口的成都還稍微好一點,最差的時候也差不到哪裡去,而對於成都而言,成都已經順利歸位了,重返大陸老八的位置。

而武漢卻更值得讓人同情一些,從曾經改革開放初期的僅次於三大直轄北上津一度跌到了十七名開外,這其中辛酸,猶聞可想。而今,武漢如一條東方巨龍站了起來,正朝著歸位之路堅定不移的走下去,這就好比一本血淚史,可以想象,武漢的歸位路必然比成都更加壯麗,更加充滿挑戰,更加波瀾壯闊,也更加基情四射! 但是這個城市會做到如何的成績,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武漢這幾年處在大建設中,滿城挖的咋一看,猶如二戰後的柏林,這個城市伴隨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的標語開始自己的復興道路。縱然武漢本地人嘴裡罵著:尼瑪今天挖武昌,明天挖漢口,後天挖漢陽!有木有!現在三鎮一起挖了,走哪都是堵,尼瑪有木有!!!!但是心裡還是默認就算把這個城市翻個底朝天,那個大武漢才是最後的追逐。

無論這個城市歷經如何的鉅變,如何在近一百年從國際化大都市淪落為一個勉勉強強的二線城市。

以及這座城市的未來,也會在隨著時間,讓我們人生某段難忘的時光歷歷在目。

至於武漢的旅遊景點就不細說了,到處都能搜到。


泰國佛牌哥


我覺得武漢挺好,我也去了很多城市,武漢的熱乾麵,武漢的飯菜我都吃的挺習慣。武漢的江灘兩邊很漂亮,也很乾淨。

我是第三次去武漢,喜歡上了武漢,我在那邊上班,吃早飯幾塊錢就吃飽了,還不貴,都是一次性飯盒,又方便還乾淨。尤其是在武漢坐公交車,語音報站挺有意思說車開了。聽的特別舒服,在其它城市沒聽到過。

我從武漢回來的時候還去了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公園,武昌起義紀念館,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加油,我愛武漢!

我如果以後有錢的話,會選擇武漢,在武漢居住,因為我深深的愛上了這座城市。


天天zm


全中國,看湖北,全湖北,看武漢。因為新冠肺炎,武漢再次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舉世震驚。可是,疫情之外,武漢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

武漢是一座“大”城市武漢有多大?網絡上有個段子是這麼說的:早晨,你在法國,坐一小時車,到德國了。再坐一小時車,到波蘭了。同一時間點,你在武漢光谷,坐一小時車,在光谷。再坐一小時車,還在光谷……在武漢打車,師傅會告訴你,我是漢口的車,不去武昌......武漢有多大?武漢的面積是紐約的10倍,巴黎的80倍,深圳、香港、廈門加在一起也只有武漢的1/2。武漢曾經其實是3個城市,武昌、漢口、漢陽 。長江、漢江,在此交匯,也就形成了武漢三鎮三足鼎立的局面。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才合併為今天的武漢,這也奠定了大武漢的城市基礎。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總面積是8495.41平方公里,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特大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稱,“九省通衢”說的就是武漢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公路與鐵路縱橫交錯,以及長江、漢江交匯的航運,這種水陸兼有的交通,很少有其他大城市能相比。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月28日,84歲的鐘南山院士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談及武漢抗疫,雙眼滿含淚水。他說:“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岳飛北伐中原、武昌首義、二七大罷工、武漢保衛戰、1998年特大抗洪,2003年抗擊“非典”.....一次又一次見證了它的堅強和戰勝困難之勇猛,又令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如今,疫情之下,壯士斷腕封城,全國對口支援,武漢勝則全國勝,武漢保衛戰再次打響,戰鬥正在進行中......多少有名無名的英雄倒下。

這座城市成長起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

武漢是一座科技學府城市 在光谷,越來越多的高新產業,給予了這座城市新的血液,在2001年,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成立,其中光電子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有著全國,甚至全球領先的地位。同時也吸納了許多各地的互聯網公司和金融公司,從而集結了數不清的青年才俊在此發展。成為武漢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

武漢擁有84所高校(僅次於北京的92所),95家科研院所,共約120萬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佔武漢常住人口約11%,武漢是全世界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大學生之城”。武漢的高校數量和“雙一流”學科數量,遠遠高於湖北周邊省市,眾多外省的學生選擇到武漢來讀書,這也為武漢成為年輕人聚居地提供了重要基礎,為武漢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智力資源。

武漢是一座旅遊文化城市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古無數詩人、名流在此留下了千古詩篇和不朽傳奇。一軸一心一山三城百湖,武漢旅遊資源豐富,很多景點到漢非去不可的。

1、武漢大學

三月賞櫻,唯有武大。坐擁珞珈山,環繞東湖水,佔地面積5187畝,建築面積262萬平方米。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其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堪稱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的佳作與典範,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校園。

2、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湖北省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

3、黃鶴樓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4、武漢長江大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伊始即成為武漢市的標誌性建築。

5、光谷廣場

光谷廣場位於武漢市的東大門,倚立"中國·光谷"入口處,位置得天獨厚。整個"光谷廣場"採用弧型的時尚建築理念,主題結構新穎 ,設計巧奪天工。遠遠望去,廣場的圓柱支撐柱穩若泰山,在它的 兩側,建築幕牆逐漸伸展,似一隻大鳥正張開兩翼、振翅欲翔。

6、東湖風景區

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面積88平方公里,由聽濤區、磨山區、落雁區、吹笛區、白馬區和珞洪區6個片區組成,楚風濃郁,楚韻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頃,青山環繞,島渚星羅,素有九十九灣之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東湖湖畔,成為一道絕佳的風景線。

......

待戰疫結束,我建議大家都到武漢看看,我們一起把英雄的城市再次點燃。武漢加油,我們等你!


唐街宋城


您好,很高興為你回來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我去過武漢的一個身份給你說一下武漢這個城市。

武漢是一個合併的城市歷史不長,是在上個世紀由武昌漢口漢陽三地組成,武漢是一個新一線城市,武漢是一個大江大湖大武漢的城市,武漢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工業城市,科教城市。

武漢有哪些景點,我說一下幾個主要的景點。

第一個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長江南岸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西山坡特,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的美譽,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和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成千古絕唱使其聞名古今,使其成為國家級5a景區,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的美譽,黃鶴樓景點是要門票的,票價80元,登主樓的話,建議遊玩一個鐘,登樓遠眺武漢市區的風光可以盡收眼底,黃鶴樓景區還有勝像寶塔,軒廊,亭閣,白雲閣,山門等建築可以遊玩,是武漢旅遊的重要景點和武漢的地標建築之一,開放時間為:旺季8:00—18:00(4月1日至10月30日)淡季(11月1日至3月31日)。

第二個東湖景區:東湖景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沿湖大道,國家5A級景區,分為聽濤景區、東湖磨山景區、落雁景區和吹笛景區,磨山景區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稱,景區內有東湖梅園、櫻花園、荷園和很多的娛樂設施等景點,門票免費,建議遊玩2個鐘開放時間為7:30到晚上5:30,聽濤景區:景區有行吟閣、長天樓、湖光閣等遊玩好去處而且門票免費,開放時間為全天,落雁景區由八大景點組成由清河古橋、鵲橋相會、雁洲索橋、團湖古渡、趙氏花園、古樹奇觀、雁棲坪沙、蘆洲落雁,區內植被茂盛,百鳥爭鳴,有古樹名木,有陽光草灘,還有棧道觀鳥,建議遊玩2個鐘,開放時間8:00~17:00,吹笛景區公突出森林和溼地的特點,集“自然、生態、清新於大成,吹笛景區以優美的自然風光取勝。景區有風箏山、馬鞍山、喻家湖等景點門票:部分小景點收費,開放時間:7:00到19:00,離市中心15.8公里

第三個歸元寺:歸元寺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歸元寺路,國家4A級景區,歸遠寺建於清代,又稱歸元禪寺,武漢佛教四大叢林之一,歸元寺由藏經閣大雄寶殿羅漢堂等建築組成,詩內有假山、放生的蓮池、小亭、花壇極富園林的意味,景區收費,門票十元,建議遊玩兩個鍾,開放時間為8:00~17:00

以上景點比較出名,也比較多人愛去的景點。在武漢還有很多景點比如有武漢長江大橋,武漢江灘,武漢大學等,那也是比較有特色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用戶新視界


提到武漢市,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更是我國中部六大城市的成員之一。

地處漢江平原,也是長江的中游城市,發展條件可謂是得天獨厚!

作為華中地區的教育中心,國家在武漢開辦一系列大學,如武大、華科、華師、中南財經等,是諸如河北、河南、山西等省份無法比肩的——把大家請到武漢來讀書,不是為了讓大家建設武漢,而是為了讓大家建設祖國的。”

提起武漢的景點,對於黃鶴樓,很多網友並不買賬,認為門票貴,不是古建築等等。如何在不花錢的情況下,欣賞非常古韻的黃鶴樓呢?位於武昌區的得勝橋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拍攝黃鶴樓的攝影點。暮色蒼茫,雜亂無章的街道之間,商鋪都亮起了微弱的燈光,這使得市井氣更充滿了生活味。

論建築之美,就現代仿古建築群中,位於武漢東湖磨山櫻花園內的古塔,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這“值得”必須是有千畝櫻花所襯托。這是看武漢春景最美地方之一,與日本青森縣的弘前櫻花園,美國的華盛頓州櫻花園並稱為世界三大櫻花之都。

武漢作為國內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坐落於東湖風景區的湖北省博物館千萬別錯過。現有館藏文物26萬餘件(套),以青銅器、漆木器、簡牘最有特色,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笑看人世間萬物


大家覺得武漢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這個城市有哪些旅遊景點?武漢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每年舉辦國際武漢旅遊節。武漢自然風光秀美獨特,四季氣候分明。擁有很多湖泊和山巒,擁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46個,人文景觀具有濃郁的楚文化特色。必去的旅遊景點推薦如下:

1、武漢大學 中國最美麗的大學。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全天。武漢大學的櫻花需要網上預約門票

2、湖北省博物館 是湖北省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門票:免費。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7:00

3、黃鶴樓 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門票:70元

4、戶部巷小吃街 是一處由名街名樓名江明名景環繞而成的美食天堂。建議晚上去更熱鬧,門票:免費

5、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市的標誌性建築,“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6、二七長江大橋 是武漢顏值超高的橋,武漢還有一座很美的大橋—古田橋

7、楚河漢街 民國建築風格的商業街

8、武漢科技館 科普展品260多件,科技知識含量高,互動性強

9、光谷廣場 位於武漢市的東大門,位置得天獨厚,設計巧奪天工

10、曇華林 裡面有很多文藝風格的小店,很適合去拍照

11、東湖風景區 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頃,青山環繞,島渚星羅,素有九十九灣之說。東湖一直是武漢景點中的明星,楚風濃郁,楚韻精妙。

12、海昌極地海洋世界 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多層多館組合式室內極地海洋主題公園

武漢是一座很美的城市,美食美景令人流連忘返,疫情過後再去一次武漢,是很多人的願望,讓我們共同努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靜待春暖花開時,武漢再會!











渤海鑽珠號


作為武漢本地領域原創作者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本人從以下5個方面簡單概括一下我們的武漢:

1.大

都說夜上海大武漢,那麼武漢到底有多大呢?擱以前一對情侶分別在漢口和武昌上班就等於是異地戀。武漢,別稱“江城”、“九省通衢”、“東方芝加哥”,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副省級城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聯勤保障部隊機關駐地。長江和漢江把武漢分成武昌、漢口、漢陽三足鼎立的局面,截止2019年,常住人口一千萬,流動人口五百萬!大江大水大武漢!

2.才

武漢確實人才輩出,享譽全國的八大高校: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大學。武漢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武漢有普通高校84所,全年在校研究生13.8萬人,本專科在校生97萬人,也就是說武漢擁有百萬在校大學生,可想而知,武漢每年為社會輸送幾十萬人才!

3.美

高山流水,白雲黃鶴!武漢十大美景榜單:國立武漢大學、黃鶴樓、湖北省博物館、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武漢長江大橋、曇華林、楚河漢街、江漢路步行街、漢口江灘、戶部巷。還有武漢人最不願意路過的光谷廣場、街道口、廣埠屯、中南路、武漢天地、漢口火車站……因為這些地方人流密集可以讓你堵的懷疑人生,但是它們的繁華確實毋庸置疑。所以就有了武漢城市宣傳標語:武漢,每天不一樣!

4.藝

武漢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發源地。武漢音樂學院和湖北美術學院的前身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是中國現代第一所私立藝術教育學堂、中國最早的三所藝術專科學校之一,因此武漢也成了中國近現代高等藝術教育的發源地之一。武漢主要藝術院校有:武漢音樂學院、湖北美術學院、湖北藝術職業學院、中南民族大學等。武漢主要藝術表演場館有:琴臺大劇院、洪山禮堂、湖北劇院、武漢劇院等。

5.人

武漢的夏天酷熱難耐,所以武漢人的脾氣不太好,火爆、直爽,待人比較熱情。武漢地域寬廣,九省通衢,南來北往的人多,所以城市比較大氣,人也比較大氣。武漢人很好吃,能接受全國各地各種口味的食品菜餚,尤其喜歡吃辣。武漢的女孩很漂亮,很時尚,最明顯一點就是美女較多。武漢的高等院校很多,全國數一數二,所以文化氛圍比較濃。武漢人不太排斥外地人,很有包容心。

看了以上介紹,大家是否愛上了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