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野菜可以吃?

徐雪丹


老媽年輕時在林場工作,認識很多野菜。雖然後來調了工作,但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去郊區山上找野菜,樂此不疲。我也跟著認識了不少野菜。

1、竹筍

竹筍因竹子品種不同分楠竹筍,還有一種是苦竹筍。楠竹筍因季節有冬筍春筍之分,苦竹筍則有另一番風味。

苦竹筍有一種大些,一種小些。大的可以炒肉素炒或者涼拌,小的我們則用刀把兒輕輕拍打碎,和瘦肉一起煮湯,鮮美至極。

2、蕨菜

蕨菜焯水後洗淨粘液,和野蔥素炒或者加入臘肉,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


3、野蔥

野菜老家又叫做福蔥,因何得名就不知道了。外形似蔥,地下的根部像個白色的小珍珠。老家有個偏方:把福蔥頭和豬肚一起蒸熟,不放鹽或者為了口感好一些加上一點點點點鹽,可以調理胃病。老媽說她吃了幾個福蔥豬肚後胃舒服多了。以至於她沒事就蒸個福蔥豬肚吃。也不知是真有療效還是心理作用。


4、刺嫩芽

這個野菜的口感是我喜歡的。焯水過涼,涼拌,加入蒜末和湖南特有的油發辣子,我一人能吃一大盆。



5、魚腥草

魚腥草又叫折耳根,生長在田埂上,長有心形葉片。以前老家吃魚腥草只吃根部,後來連同葉子一起涼拌了。

魚腥草有其特有的味道,如同榴蓮,有人極愛,有人極惡。剛開的我也吃不慣,後來媽媽教我先一根一根的吃,等適應了再一口一口吃。現在我不僅適應了,而且上癮了。

6、水芹菜

水芹菜顧名思義長在有點點水的地方,外形像芹菜。可涼拌、素炒或者炒肉。

記得剛和老公訂婚那年,我公婆來我家見親家,我爸媽帶著他們去了我們那的一個景點。回來的路上看到一大片大片的水芹菜。我媽摘了很多,回家拌著炒了吃了,現在十多年過去了,我婆婆還經常想起水芹菜的味道。

7、榆錢兒

榆錢兒是我從文章裡看到的,一直心嚮往之。老家很少見到,我是沒有見過。直到來了北京,才一睹真顏。後來去鄰居家蹭到了心心念唸的榆錢飯,蘸著蒜汁兒的小料吃,一個字:爽!


8、地皮菜

地皮菜老家叫地木耳,可能是因為長得像木耳,又貼地生長的緣故吧。

地皮菜可炒雞蛋、素炒、或者和肉末煮湯,味道極鮮。就是一樣不好,非常難洗。我媽每次都差點洗瘋了。


9、香椿芽

香椿芽炒雞蛋,或者涼拌,帶著它特有的味道清香味兒,深得人心。

不過現在很多大棚種植,像種蘿蔔白菜一樣,也不知道還算不算野菜了。


10、灰菜

灰菜乍一看和野草完全沒有區別。甚至路邊的綠化叢裡都有。

初識灰菜是在去一個郊野公園的路上,媽媽發現了路邊的大片灰菜。採摘了一點回家拌了,口感略澀,相當解膩。

11、二月蘭

二月蘭長著藍色的仿若蝴蝶一樣的小花,焯水後過涼拌著吃,味道爽口。


12、蒲公英

來了北方後才蒲公英原來是種野菜,可食用。在湖南,我見過的都是把蒲公英洗淨曬乾泡水喝,據說可以有保健功效。

13、薺菜

薺菜在老家被叫做地菜子。北方人取貼地生長的嫩葉部分,焯水或拌或做餡兒,而我們那則是在陰曆三月初三那天,取其抽穗開花的那部分,洗淨後連同雞蛋一起煮,名曰:三月三,地菜煮雞蛋。

一時半會兒就想起來這些,竟已經寫的口水直流了。期待春天。


芝麻辰小七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覺又回到了童年,我記得小時候放了學就提著筐拿著小撅頭和同學一起去野外挖野菜,有的餵豬有的人吃。

我家裡還有一本書,是建國後發行的有關可以食用的各種植物,後來撕掉了一些,其中很多我都不認識,不過小時候吃過的一些到時還有記憶。

1.馬齒莧,胖胖的,一般餵豬,人吃的話一般是用熱水燙一下加蒜涼拌;

2.灰灰菜,一般也是涼拌;

3.榆錢,槐花,一般是用豆麵炒著吃;

4.苦菜,炒著吃或者是做苦菜茶;

5.蒲公英,和苦菜差不多;

6.豬牙草,一般是清明節做荷包蛋;

7.薺菜,包水餃;

8.地衣,其實就是菌類,炒著吃或者做湯;

9.木耳,蘑菇,一般做湯;

10.野蒜,野蔥,卷煎餅吃;

11.車釐子,酸棗,草莓,葡萄,都是野生的哦;

還有好多好多,都想不起來了,靠山吃山,山上的東西太多了,好懷念小時候。


跨境電商小學生減肥中


春天到了,花啊草啊都長起來了,又到了挖野菜的好時機,我知道的這三個野菜,都是野菜中的“搶手菜”!來看看你都吃過沒?


一、香椿

小時候家裡有一棵特別大的香椿樹,長得很多個年頭,很粗壯,沒到開春,都會長出香椿芽,整個院子都瀰漫著香氣。

鄰居們都會聞香而來,過來摘一些,因為樹很高,就在長長的木棍上固定一個鉤子,這樣就能把香椿芽鉤下來。

香椿的做法也很多,而且都非常好吃,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做“香椿雞蛋餅”了,把嫩綠的香椿芽和打好的雞蛋液融在一起,然後攤出來,做法簡單,味道滿分!

直接吃的話,可以做淡一些,如果多放些鹽,味道重了,可以用餅捲起來吃,怎麼吃都香!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在嫩芽的時候摘,如果長得老了,就不那麼嫩不那麼鮮了~


二、馬齒莧

馬齒筧,不光好吃,而且兼具藥用價值!具有解毒、消炎、利尿、消腫的功效。對糖尿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很多古書上都有記載:
《生草藥性備要》載:“治紅痢症,清熱毒,洗痔瘡疳疔”。
《滇南本草》載:“益氣,清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滯,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本草綱目》說它“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後虛汗”。


馬齒筧的生命力也非常強,一般都是成片生長,挖來拌涼菜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有些飯店都會有專門的菜品,可謂色香味俱全,清新可口!

如果是自家做菜,洗淨之後,直接用拌涼菜的方法來做,非常簡單,一定要切上一些小蒜塊,味道更棒!


三、槐花

說到槐花,就想起了沁人心脾的槐花香~

槐花絕對是野菜中又好看又好吃的典範!

而且槐花可以直接用來生吃!現摘現吃!

槐花有不同的顏色,不管是白色還是粉色,都是絕對的顏值+實力派!槐花同樣可以入藥,有去毒的功效。

當然,如果做成一道菜,也可以用來像做香椿一樣,和雞蛋一起攤餅,炒雞蛋也可~還可包製成槐花飯,或者調成各種餡,槐花包子、槐花餃子都可以做!


以上三大野菜王,你都吃過嗎?你還知道哪些野菜,評論區一起聊聊~


小渠商機APP


其實可以吃的野菜有很多!簡單告訴大家我吃過的幾種野菜!

(一)香椿

這個想必很多人都吃過,每年春天發芽的時候,把椿天樹上發出的嫩芽摘下來即可!常見的做法有香椿炒肉,香椿炒雞蛋,蒜蓉香椿,我還吃過涼拌香椿,把香椿用開水煮熟了,撈出來冷卻了拌辣椒吃。小時候的味道,好多年沒吃過了!

(二)折耳根

折耳根,一般一年四季都有,過來季節雖然葉子會枯萎,但是對於愛吃折耳根的人,這都不是事,很容易就能找到!由於它的腥味比較重,有一部分人是不會吃,感覺南方人吃的比較多,特別是西南地區超喜歡吃折耳根!

做法一般為涼拌為主,我們這邊都是折耳根涼拌辣椒!折耳根涼拌皮蛋,折耳根還可以炒雞蛋飯哦!把折耳根剁碎了跟雞蛋飯一起炒,個人覺得這樣做不是很好吃,也可能是我廚藝不好👎具體做法大哥都可以試試,畢竟每個人的廚藝不一樣,也許你會做得比較好吃😋

(三)野蔥

這個可能不太常見,在南方廣東我都沒見過。但在我們貴州,野蔥還是比較多了,它比家蔥香很多很多,每年野蔥的季節,我們都會去山上採摘,它可以用來炒任何菜!百搭配菜

做法多種多樣!炒青菜,炒肉,火鍋,燒烤都可以加它,熬湯加野蔥更是不得了,香味都可以傳好遠。口味輕的人可能不喜歡,因為它吃完一天嘴巴里都是那個野蔥味,不知道大家受不受得了!

(四)茶桃

這個可能大部分人都沒有見過,他是一種在茶樹上面結的果!茶樹一般會結出茶片與茶桃!很多茶樹是結不出茶桃的,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氣候地理因素吧!它成熟之後是白色的形狀像一個桃子,中間是空心的。一般都是三,四,五月份才有。

吃法,可以直接生吃,還有一種是把洗乾淨,用開水煮至七成熟,做一個小炒,味道也是很不錯的!

(五)以上這幾種都是我小時候經常吃的,其他野菜不知道學名,如果大家喜歡並且有機會可以嘗試嘗試這些野菜的吃法!下述圖片分別是,香椿,折耳根,野蔥,茶果!






爆笑康康


老家山東,從小就愛和小夥伴拿著籃子去地裡挖野菜。冬天一過去,春天就來了。那時候的野菜最嫩也是最鮮美的。

1.薺薺菜,可以做鹹湯,也可以包薺菜餃子。

2.榆錢,就是榆樹上得野菜了,可以生吃,也可以蒸著吃。

3.槐花,很喜歡生吃,甜甜的。也可以蒸著吃或者炒著吃。

4.馬齒莧,我們那裡叫馬蜂菜,用來做菜窩窩。

5.香椿芽,炒雞蛋吃,很香。

6.灰灰菜,淖水後做剁餡做包子。

7.……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

你們那裡有什麼野菜,可以留言評論嘛😊


80後的大南瓜


大叔,你這問題問得太廣了,野菜長什麼樣?哪些野菜不能吃?如果你是從小長在城市,不知道哪些野菜能吃,哪些不能吃不知道長什麼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一位農村人至少知道幾樣野菜的。

其實,我覺得就像現在有的農村人說,以前豬吃的,現在好像人也能吃,比喻的話難聽,到也是這個理。

我們來說說現在能吃的那些野菜,主要有哪些:

灰菜、馬齒莧、蕨菜、魚腥草、野蒜、刺芽、香椿、紫蘇葉、蒲公英、白蒿、

以上都是基本能吃的,當然也有其它的種類繁多的野菜,這些野菜主要長在田地和山坡之間,不知道哪些野菜能吃的情況下,希望還是去問問熟悉能認識野菜的人,讓自己吃的也放心一些,或者去集市有賣野菜的人,在集市買的吃,也可以。








小雨仙官


農村裡可以吃的野菜太多啦!春天裡出門隨處轉一圈都能找一袋子回來,陝南農村常見的細數如下。

1、魚腥草,春天裡的魚腥草嫩嫩的,挖回來洗淨涼拌,相信很多人吃過,地道的野菜。

2、野山筍,也是在春天裡特有的野菜。竹筍拔回來削殼,焯水,漂清水,之後就可以拿來烹飪。

3、野蒜,春天最多,挖魚腥草的時候順帶挖回來,炒菜做調料或者醃製涼拌。

4、蕨菜,徽菜。春天和野山筍一個時候出來,山裡面特別多,採回來去除雜葉,焯水,漂水後可以烹飪,涼拌,炒臘肉最好吃。也可以曬乾,吃的時候再拿出來泡發,燙火鍋也很好。

5、馬齒莧,門前的院子裡長很多,地邊上到處長,生命力特別頑強。

6、蒲公英,田間地頭常見的植物。涼拌,炒食,做湯,烙餅都能用。

7、灰灰菜,採尖上的嫩芽,回來焯水涼拌特別好。

8、馬頭蘭,田坎上很多,以前做雜草處理,現在也是很多人喜愛的野菜之一。

9、薺菜,薺菜不陌生吧?春天裡很有名的野菜,涼拌,炒食,薺菜餃子有多少人心心念念呢?

走進農村這片大天地,你會發現野菜無處不在,只有你叫不上名字的,沒有不能吃的,有機會在春天裡來農村,歡迎體驗“野菜盛宴”哦😜😜😜

#帶你











秦巴阿超


我是二姐,我來回答下有哪些野菜可以食用的,以及怎麼做出來這個問題。

有一些野菜不僅可以食用,而且做出來的味道非常好吃,很多人都喜歡做

二姐覺得野菜也是非常美味的,可能大家覺得叫野菜可能比較陌生,但是二姐說出這個蔬菜之後,大家就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這些食材是野菜。而且二姐覺得這些野菜不僅可以吃,而且我們平時在農村田間都能看到,有時候去採摘的時候也會出現它的身影的,所以二姐現在就和大家分享下哪些野菜可以食用的問題。而且二姐覺得吃點野菜能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感受,並且野菜做出來的味道也非常受到朋友們的歡迎的。



可以食用的野菜及做法

二姐說的是香椿,提到香椿大家都不太陌生,香椿也是一種我們常見的野菜。而且一到了香椿下來的季節,二姐去市場或者早市的時候隨處可見有賣香椿的,而且二姐也會給家裡人做點香椿吃,香椿的做法也比較簡單,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香椿煎蛋的做法吧:

首先我們準備半斤的香椿,香椿不太佔分量,半斤就能有好多了,配上雞蛋吃的話能炒滿滿一大盤子,這樣我們再炒一個肉菜,加上一個米飯再配一個湯,那麼做出來的這個香椿就非常好吃了。然後我們需要準備出來兩個雞蛋,這樣就能夠煎出滿滿一盤子的香椿煎蛋了。



接下來我們在一個乾淨的碗中打入兩個雞蛋,將雞蛋打散之後在碗中備用。我們先將香椿都清洗乾淨,用一個漏勺瀝乾裡面的水分,然後我們將香椿放到菜板上做成稍微碎一點的香椿小段,這樣和雞蛋攪拌到一起就會好吃了。然後我們將香椿小段和雞蛋液攪拌到一塊,然後在碗中加入食鹽、十三香、稍微少一點的蠔油提高香味,再加上一點點的雞精,然後將食材和調味料都攪拌均勻一些,讓香椿小段都均勻的蘸上雞蛋液,這樣就做好了美味的香椿雞蛋煎的所有材料,下一步我們準備下鍋煎香椿煎蛋。



準備一個平底鍋或者電餅鐺,然後我們在鍋中加入少量的食用油,如果不想放的食用油太多的話我們可以在鍋底用油刷塗抹兩三遍,加熱等油溫升高以後,我們將香椿雞蛋液直接倒入電餅鐺或者平底鍋中。然後先煎一面的香椿煎蛋,等到幾十秒之後香椿煎蛋就會定型的,然後我們接下來做另一面,等兩面都呈帶點糊的金黃色,再翻動幾次香椿煎蛋就能成熟了。


因為香椿煎蛋很細嫩,所以大家在翻動的時候要小心一些,這樣能防止香椿煎蛋被破壞,因此香椿煎蛋才能做的美觀還好看,如果成型比較困難的話也可以在裡面加一點澱粉,讓整個香椿雞蛋液都凝固到一起,這樣我們在做香椿煎蛋的時候就不容易碎了,而且做出來還有一點彈性的感覺。如果喜歡吃香椿的話還可以做成香椿雞蛋餅,在裡面稍微加點麵粉,這樣去做一個香椿雞蛋餅當作主食,這個味道也會很好吃的。而且做法也很簡單,能做到有蔬菜還能吃到主食,這樣就能做出美味的麵食當作主食了。


總結

以上就是二姐寫的關於哪些野菜可以食用以及怎麼做好吃的回答,二姐說了一個我們常見的香椿以及做法。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二姐美食


一、椿菜,這種野菜非常的香,一般春天到了就會有了,建議吃新出的嫩芽,老了就不好吃了,我們的吃法一般是切碎和雞蛋一起煎。

二、薄荷,這種野菜我家的旁邊就有,它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還有一股很大的薄荷香味,吃牛肉的時候配點薄荷,別有一番風味,在我們老家我們喜歡用它和油辣子混合在一起,用來做豆腐的蘸水,也可以直接生吃,。

三、蒲公英,這種野菜在我們老家到處都是,一般是用來燙火鍋吃,非常的好吃,而且還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的作用,但我們老家人對這道野菜不是特別喜歡,可能是因為太多了吧。

四、薺薺菜,這種野菜的葉子是鋸齒狀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富含胡蘿蔔素和維生素等,一般是用來燙火鍋吃。

五、蕨菜,這種野菜在我們老家漫山遍野都是,但是隻有春天到來了才會有,具體做法是用採摘來的嫩的蕨菜用60度左右的水燙過,然後曬乾,用來炒肉或燉湯等,生的也可以用來做涼拌菜,老的蕨菜的根富含澱粉,只是做起來有點複雜,聽老人說,原來救了很多人的命。

六、蘑菇,野生蘑菇在我們老家很多,我記得我們小的時候每天早上都要到山裡去撿蘑菇,每次都要撿很多,野生蘑菇非常的香,但是要小心不要採到毒蘑菇。

七、魚腥草,又名折耳根,有清熱解毒、消腫療瘡等作用,是我們那裡常有的一種野菜,也是我們最喜歡的一道野菜,我們一般都是用來做涼拌菜吃。

以上就是我們老家常有的野菜。我是“烏蒙山裡的小二娃”,我是一個新型農民,期待您的關注!


烏蒙山小二娃


今天走在路上柳絮飄了起來,知道春天就要過去了,想起小時候在農村老家,這個季節正是挖野菜吃野菜的時候,閒坐無聊泡壺明前茶,盤點一下山間路邊的大自然饋贈美味。現在正值清明小假,約上親朋好友出門踏青采采野菜回來吃,也是一份不同的體驗,但是有些野菜是苦的有些有毒,所以記得收藏好,別辛辛苦苦搞了一堆不能吃的回來。

野菜的做法也不需要像大魚大肉那麼麻煩主要採用蒸和涼拌兩種方式

先說蒸,野菜採回來清洗乾淨。拌上玉米麵和麵粉,上鍋蒸幾分鐘。根據自己口味調製料汁趁熱拌勻,什麼蒜泥、辣椒油、糖、香油都可以,喜歡其他口味的還可以用泰式辣椒醬、韓國泡菜,甚至泡麵調味包都可以。發揮自己的現象去吧,適合蒸的5種:野菜槐花、榆錢、蒲公英、麵條菜、馬齒莧。

那麼涼拌呢?野菜採回後洗淨焯水後放涼,根據個人口味選擇鹽、糖、雞精、味精、姜蒜水、紅油等調味品製作醬汁拌勻就可以了,還是那句話,發揮自己的現象去吧,適合涼拌的5種野菜:灰灰菜、車前草、馬頭蘭、野蔥、香椿芽

這10鍾野菜介紹完了,你記住了嗎?親朋好友趕快約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