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永遠不會成為“村”

由於我們在進化中產生的部落本性,真正的全球化可能永遠也不會實現。

地球永遠不會成為“村”

讓我們快進到2100年。

到那時,計算機將擁有和人類相當的智力;互聯網將可通過隱形眼鏡訪問;納米機器人將消滅癌症;太空旅行將變得廉價而普及;我們將會殖民火星,物理學家和未來主義者加來道雄(Michio Kaku)在《未來的物理學》(Physics of the Future)一書中如此寫道。屆時,我們將會形成一個行星文明,能夠利用太陽投射到地球上的1017瓦特能量,以滿足我們的能源需求。互聯網將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電話系統,英文和中文將成為爭奪“行星語”的有力競爭者。統一的文化將會誕生,全人類將會追求同樣的食物、風尚和電影,真正的全球經濟也會成為現實,大量的國際貿易集團互通有無,就像我們今天見到的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那樣。

加來道雄認為,各國在科學、技術和觀念上的交流將會催生一個全球文明,大大削弱民族、國家間的隔閡,戰爭基本銷聲匿跡。這是一個如史詩般宏偉的想法。在他之前,也有不少人提出過類似的建議,希望能夠通過推動全球化,創造一個統一、和平的文明。說實話,我自己就曾在《市場心靈》(The Mind of the Market)中表達過這樣的想法,而我的靈感來源之一,是托馬斯·弗裡德曼(Thomas Friedman)的暢銷書《世界是平的》。弗裡德曼在書中提出了一個“以網絡為基礎的‘地球村’。無論人們來自何方,相距多遠,說什麼樣的語言,隨時都可以通過網絡展開合作,一起進行研究和工作”。

地球永遠不會成為“村”

然而,無論是加來道雄、弗裡德曼、我,還是其他全球化的支持者都忽略了一點:由於我們在進化中產生的部落本性,這樣的美好未來可能永遠不會實現。西班牙納瓦拉大學的戰略管理教授,同時也是該校IESE商學院安塞爾莫·魯比拉塔(Anselmo Rubiralta)全球戰略講座教授的潘卡基·格瑪沃特(Pankaj Ghemawat)甚至認為,這些全球化暢想根本就是扯淡。他在《世界3.0:全球繁榮及實現方法》(World 3.0:Global Prosperity and How to Achieve It)一書中提出了這一見解。書中指出,在所有經濟活動中,僅有10%~25%是國際性的,即使在這部分活動中,大部分也都是區域性的,而非全球性的。下面是一些國際性業務佔全部業務的百分比:國際郵件1%;國際電話分鐘數不到2%;國際互聯網流量17%~18%;外國專利15%;出口佔GDP比重26%;證券市場的國外投資者持股20%;第一代移民3%。格瑪沃特一針見血地指出:世界上90%的人口永遠不會離開自己出生的國家。這世界,還真是夠“平”的。

地球永遠不會成為“村”

格瑪沃特認為,全球化理論的癥結,是它沒有考慮到實實在在的距離因素(地理上和文化上的)。他將這些因素濃縮合並,創造出了一個像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那樣的“距離係數”(distance coefficient)。比如,他這麼計算:“兩地之間的距離增加一個百分點,它們的貿易往來就會下降一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它們的距離敏感度是-1。此外,“美國和智利的距離如果與它和加拿大的距離相等,那麼兩國間的貿易數字就會很大,可是以兩國現在的距離,它們的貿易額只是那個假設數字的6%”。同樣,“擁有共同語言的國家之間的貿易額,比沒有這個共同點的國家之間多出42%。同處一個貿易集團(比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貿易額要比其他方面相同,但不在一個集團內的國家多出47%。而相同的貨幣(比如歐元)更是能讓貿易額提高114%”。

加來道雄預測的時間跨度是到2100年。以這個時限來看,格瑪沃特的分析好像還不那麼讓人悲觀。但格瑪沃特同時還指出,我們人類有一個難以磨滅的根性,那就是渴望和親屬及同類來往,渴望保留本地的習俗和文化,只要這個根性還在,任何全球合作項目都終將在分化、對立中瓦解。以歐洲為例,在1970~1995年間,歐盟的經濟和政策研究中心對歐盟16個成員國的居民開展調查,並在2004年,根據調查結果編寫了《歐洲民意調查報告》。報告顯示,48%的歐洲居民對本國同胞“很信任”,22%的人對其他歐盟國家的人民很信任,而對歐盟之外某些國家表示很信任的居民只有12%。

地球永遠不會成為“村”

人性的構成決定了人類社會的構成。從這一點上說,我們要創造的世界取決於我們所繼承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