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必須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怎樣做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必須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很多人都知道演講能力非常重要!作為銷售人員,給客戶做產品介紹的時候,非常需要演講能力;作為領導,給團隊進行培訓的時候,也非常需要演講能力;作為老闆,給員工進行士氣鼓舞的時候,更是需要演講能力。

很多人也懂得需要下苦功夫才會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於是,瘋狂看書,拼命看碟,甚至花鉅款去現場參加培訓,但後來卻發現學習效果並沒有達到自己當初的期望值!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筆者認為:原因無外乎下面兩個:

第一,沒有堅持下去。因為相比起游泳、開車等其他技能,演講能力的掌握還是非常不容易的。筆者發現,很多人都沒有堅持滿一年的時間就徹底放棄了。說到這裡,你可能就明白了,為什麼有的人一輩子都在學習演講,剛學習幾個月,堅持不下去了,過一段時間又去學習。

第二,學習並不系統。很多人誤以為,敢在講臺上說話就是掌握了演講技能。殊不知敢說才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越往後面卻越難!別說思維思路,就是手勢表情、語音語調,沒有一兩年是掌握不了的。

既然如此,我們應該怎麼去學習,才能掌握演講這一項技能呢?也就是說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應該如何訓練,才科學和高效?

不過,在探討如何快速提升當眾演講技能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關於當眾演講失敗的原因。經筆者歸納總結,主要原因有如下幾種情況(見圖1-1):


怎樣做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必須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圖1-1 當眾演講三圈模型


一、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還包括兩種情況:

1、演講者自己的心理素質太差

演講者一站起來說話就兩腿哆嗦,緊張得不得了,不但醜態百出,甚至言不由衷。曾經有某位大領導,在公眾面前即興講話時,也是由於太怯場,大腦一時短路,竟然如此'謙虛'地說:"大家好!本人文化水平不高,口才不好,說話有時像羊拉屎,可能不符合大家的口味,希望大家多多原諒。"

2、演講者沒有把握好聽眾心理

演講者往往不是說聽眾想聽的話,而是說自己想說的話。比如過分吹噓自己,想當年他是如何如何的厲害,"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解放海南島"等等;或者自以為是,以命令和指責的口氣說話:"你們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在整個演講中,他對聽眾的呼聲充耳不聞,對聽眾的反映視而不見,只管講他自己的。結果,臺上的人"喜氣洋洋",臺下的人"怒氣衝衝",整個場面"死氣沉沉"。


怎樣做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必須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二、表演方面

表演方面還分為兩部分:

1、口頭語言

口頭語言包括音準、音美和調美等。在這部分常見的問題有如下這些:例如語調過於平直,沒有抑揚頓挫,吊不了聽眾的胃口;例如語速沒有快慢,聽眾也不會怦然心跳;例如聲音偏小,演講缺少震撼力和穿透力,這也難怪有名家說,演講缺少了激情和抒情,再好的內容都是花瓶;更有甚者,在演講中還帶大量的口頭禪'這個嘛'、'哪個啊',讓聽眾非常厭煩。另外,也有演講者由於緊張,說話老是卡殼,讓聽眾替他難受;也有演講者把普通話說成'不通話',讓聽眾練聽力等等。

2、態勢語言

態勢語言包括儀表、身姿、手勢、表情、眼神等。曾有演講者說過,個人形象很重要,'頭可斷,髮型不能亂;血可流,皮鞋要擦油'。誠然,穿著打扮固然重要,但是,手勢和表情更加重要。一個演講者在臺上,如果面無表情、動作呆板、手臂僵硬的話,那就失去'演'的意義了。所以臺上振臂一呼,臺下雲集響應的效果,優雅的態勢語言從中起了不少的作用的。


怎樣做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必須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三、內容方面

內容方面共有五點:

1、主題

主題就是你在演講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你演講的主題不是很深刻,不是很新穎,那你的演講就很難引起臺下聽眾的共鳴了。曾經有演講大師說過:一流演說家傳播信仰;二流演說家傳播思想;三流演說家傳播情感。

2、材料

如果所講內容是演講者親身經歷的,或者是演講者的專長,那麼,演講起來肯定是得心應手。但演講者倘若去講剛看到的東西、剛學到的知識,甚至是不熟悉的話題,那演講效果就會大大大折扣了。所以說,初學演講的人,要先從熟悉的話題開始。當然,頂級演講家,會讀萬卷書,行千里路,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不斷學習新知識,以充實自己的'演講材料庫'的。

3、思路

為什麼有些人在臺下說得頭頭是道,在臺上剛說幾句就說不下去了呢?歸根到底這是思路的原因。因為臺下是'合唱',你一句我一句搶著說,無需過多思索。而臺上是'獨唱',需要引言來打開話題,需要縱深思維來分析話題,還需要聯想思維來昇華話題,更需要綜合思維來總結話題。於是沒有經常上臺講話的人,就容易出現說不下去,或老是重複幾句話,或條理性很差,或講得沒頭沒尾等等情況。但如果是演講高手的話,思維卻非常活躍,越講越起勁,可謂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4、結構

演講結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演講的效果。好的結構,會使主題鮮明突出,內容層次清楚,過渡自然,前後呼應,從而增加演講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反之,如果不講究結構,信口雌黃,想到哪說到哪,即使主題再好,材料再新穎生動,也是越講越糊塗,倒不如不講還好。

5、語言

如果演講者在利用材料的時候,能夠準確、簡練地闡述出來,同時還能做到幽默風趣,富有哲理性和說服力,那他的演講就非常精彩了。否者,就是等於在折磨聽眾。曾經有觀眾"誇"某演講者說,你的演講太'感'人了,不過,不是感動了別人,而是'趕'跑了別人,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