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釣鯽魚朝天鉤配七星漂適合什麼場景使用,怎麼調漂?靈敏度跟釣跑鉛比哪個更靈敏?

反貪能手沙瑞金


冬釣鯽魚朝天鉤配七星漂適合什麼場景,怎麼調漂,靈敏度跟跑鉛比哪個更靈敏?

簡單來說題主想問的應該是:

朝天鉤、七星漂使用範圍?

七星漂怎麼調漂?

七星漂的靈敏度怎麼樣?(傳統釣和跑鉛完全是兩種釣法,靈敏度比跑鉛高)

隨著冬季的來臨,使用傳統釣的越來越多,長竿、短線、七星漂適合各種水域。尤其是臺釣不能釣的地方長滿水草的小河道;環境複雜的釣點;大水面的淺灘等。

這些水域被厚厚的水草覆蓋,水比較淺。冬季溫度低,水溫也比較低,隨著中午溫度的升高,淺水首先升溫,魚兒來到淺水活動,在這些淺水水草邊釣魚,很適合用長竿短線。使用傳統釣,要先來了解下傳統釣的方式。


一、傳統釣特點

傳統釣攜帶非常方便,一支魚竿、幾副線組、一個魚桶就能打天下。一般來說傳統釣魚竿比較長,特別在大水面用傳統釣,魚竿長度在10米以上。小水面根據水面的長度選擇魚竿。 線組比較短,一副線組在2米左右,漂粒6-7粒,魚鉤為鉛頭鉤,可以帶鉛皮座,也可以不帶。

短竿淺水不用帶鉛皮座,長竿淺水風大天氣為了好拋竿,線組上可以帶一個鉛皮座,根據浮漂的浮力來調漂。 傳統釣長竿可以佔據有利釣點,相對於臺釣來說釣的遠,更隱蔽,鯽魚可以放鬆警惕,安心覓食,不受其他因素打擾。

長竿短線方便向草窩、荷葉處、蘆葦蕩準確投放釣餌,同時提竿快速刺魚,防止魚兒進入雜草跑魚,快速帶魚離窩,動靜小不驚魚。


朝天鉤效果更好,鉤柄自帶鉛皮,鉛皮密度大於魚鉤,入水後鉛塊躺底,魚鉤朝上,方便魚兒吸食。傳統釣釣精髓是“逗魚”,上下提拉,左右提拉,讓餌料在水底活起來,誘惑魚兒捕食。

冬季傳統釣比較靈活,扛著魚竿隨釣隨走。採用廣撒網的方式釣魚,窩點打的比較多,窩料用的比較少,哪個窩子有魚在哪個窩子釣魚的方式垂釣。相對於臺釣來說效率更快,傳統釣用蚯蚓紅蟲,魚兒更容易開口吃餌。

二、傳統釣適用範圍

傳統釣攜帶方便,敏度較高。製作簡單,調漂容易。適應範圍廣,水深水淺、草叢草邊、走釣、換釣位特別方便。


1、淺灘

有些淺灘不能用臺釣,近水比較淺,大量的水草覆蓋。臺釣線組比較長,中魚後魚兒很容易進入草內。如果臺釣,用長竿拋竿準確度也不是很好。這些地方比較適合用長竿釣遠水,長竿短線定點垂釣。

冬季淺灘太陽直射,水溫升溫比較快,淺灘處水草眾多,為魚兒提供了食物。水溫的合適食物的眾多,魚兒對於淺灘流連忘返,這些地方很適合傳統釣。

2、草洞

有些河道水草很厚,整個被厚厚的水草覆蓋,溫度高的時候很少有釣友來這裡釣魚,因為小魚太多了,水草也太多釣魚很不方便。隨著溫度的降低,小魚不知道在哪裡躲避嚴寒,冬季相對於夏季來說小魚少了很多。

在這些地方釣魚,用撈水草工具撈幾個碗口大小的草洞,用長竿短線釣魚非常合適。打幾個窩子游釣效果不錯,哪個窩子有魚在哪釣。


3、小水面浮萍塘

有些小池塘水質比較肥,長滿了浮萍,這些浮萍沒有根系,一直漂浮在水面隨波逐流,給釣魚帶來了很大麻煩。臺釣浮漂到不了底,浮漂很容易掛在浮萍上。

用七星漂、朝天鉤釣魚很合適,魚鉤自帶鉛頭落水後直達水底,單鉤不會掛到水草,浮漂浮粒比較小,很容易落水,省去臺釣魚鉤浮漂落水滑浮萍的麻煩。

4、河鉤淺水

在郊外小河道,或者農村小河道,水比較淺,有些地方只有不到1米水深。臺釣的浮漂很長,子線也很長,淺水用臺釣很容易鉛皮或者魚鉤掛到浮漂。 傳統釣線組是一條直線,拋竿入水,浮漂自動到位,不會出現鉛皮掛到浮漂的情況。


傳統釣適用範圍太廣了,可以說只要人們能夠到達的地方都能使用。只要能到達水邊,伸開魚竿,沒有傳統釣不能釣的地方,

三、傳統釣調漂

七星漂調漂非常簡單,漂粒露出2粒或者2粒左右都可以,最中間的漂豆,可以使用另外一種顏色,與整體浮漂形成明顯色差,方便觀漂。

七星漂調漂,先將漂粒向下捋動使之靠近鉛皮座或者鉛頭鉤。然後拋鉤入水,觀察浮子在水面下幾粒、在水面上幾粒。比如魚鉤在水底懸浮,漂粒水下5粒水上1-2粒,那麼釣1-2粒漂粒,鉛皮座懸浮而鉤餌輕觸底,是最靈敏的狀態。 (如果魚鉤較大,魚鉤上鉛塊也比較大,不用鉛皮座也可以)

如果調1-2粒釣3-4粒漂粒,這種情況比較鈍,根據魚情水情,適當調整浮漂漂粒,並不影響。漂粒只要露出水面,水底的魚線是繃直狀態,可以清晰看清魚兒的吃口,只要不是漂粒完全露出水面都不影響。


傳統釣調漂十分簡單,沒有臺釣那麼多方式,可以說,只要漂粒露出水面就行,只要不是完全露出水面,完全露出水面就是調的太鈍了。

四、七星漂靈敏度和跑鉛的靈敏度

七星漂靈敏度和跑鉛靈敏度是兩個概念,釣法不同,調漂方式不同,並沒有多大關係。

1、跑鉛

一般走水或者小魚多的時候使用跑鉛,跑鉛調漂是,上拉浮漂太空豆,上拉鉛皮座太空豆。使浮漂和鉛皮座可以來回滑動,鉛皮躺底應對走水或者小魚過多帶來的影響,釣的比較鈍。

2、傳統釣

傳統釣沒有子線,鉛皮在魚鉤上,魚兒吃鉤後,信號就能很好的傳遞給浮漂,很靈活。

傳統釣和跑鉛完全是兩種釣魚方式,不存在對比性。傳統釣直達水底,應對複雜的環境,跑鉛只是為了減少小魚的鬧窩,或者應對走水帶來的浮漂不穩定。


綜合:傳統釣釣也叫長竿短線釣法,機動性更好,沒有那麼多的裝備,只要一個杆子、加一個線組還有一魚桶,遊釣為主。長竿短線的線的長短,魚竿的長短,根據自己所在水域來界定,只要是線比水深就行了。

釣友們,這是光頭對於傳統釣的理解,不對之處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頭一一改正,希望對釣友有所啟發,大家覺得有用的話可以收藏,點贊,轉發瞭解更多關注頭條號《光頭魚司令》謝謝大家。


光頭魚司令


七星漂屬於傳統釣

傳統釣一般都是使用長竿短線、七星漂+朝天鉤,優點是裝備簡單,冬天可以釣得比較遠,可以釣草洞,可以直擊躲藏在草底的大鯽魚。

使用七星漂,調漂簡單、方便,水中行程大、使用靈活,適合新釣手入門,也被眾多老釣手喜愛。當然並不是說傳統釣不可以使用立漂,但在草洞施釣時,由於一般草洞直徑較小,線組直上直下,發生鉤掛的機率總是比星漂要多點,所以首選星漂而已。

七星漂在線組上串列,拋入水中,猶如天上的七星排列,所以稱七星漂。但七星漂並不一定是七顆,可以是七顆、六顆,也可以是四顆、五顆,也有釣友使用三顆的,因人而異,根據使用習慣和經驗而定。我一般使用六顆,習慣而已。

小時候釣魚都是乘過年過節或家裡來重要客人時,家人殺鵝宰鴨時藏幾根大毛作星漂的,現在都使用商品星漂了。市面上的星漂按形狀大致分為三種:橢圓形、流線形、圓柱形;按型號通常分為大、中、小號,也有商家細分為000號、00號、0號、1號、2號、3號等……;顏色有黃色、橙色、紅色、綠色、白色、雙色等。

同型號的星漂,根據形狀不同,浮力也不同,要根據使用者的視力、習慣、所釣水域環境和氣象情況來選擇。橢圓形星漂浮力最大,吃鉛量也大(商品星漂上都標註了吃鉛量),一般適用於水較深、釣點較遠或有風浪時候,此時一般需要重鉛,觸底快、拋投方便、精準;圓柱形星漂浮力較小,吃鉛量也小,適合視力較差的釣友,即使使用小鉛量的朝天鉤也可以使用大號的星漂;流線形的星漂浮力介於前兩者之間,性能也介於兩者之間。

同形狀的星漂,大號的浮力大,吃鉛量,所用朝天鉤鉛頭(或目困釣法的鉛墜)也要大,在方便看漂的同時,對整個線組的靈敏度有所影響。小號的浮力小,吃鉛量小,適合冬天小鉤細線,整個線組比較靈敏,但相對視力不太好的釣友或有風浪的時候看漂較困難,特別是在有風的時候釣草洞,投鉤也比較困難。中號的性能介於大號和小號之間,釣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

使用七星漂的傳統釣組,相對臺釣法調漂方法相對簡單,一般都是朝天鉤直接到底,底釣鯽魚等底層魚。但如果調漂精準了,靈敏度其實一點也不比立漂差,並且同樣可以實現臺釣的釣離底、釣半水、甚至釣浮等特殊情況。

實際垂釣時,根據施釣水域水深,先大致調整一下星漂位置,每顆星漂之間一般距離5-10釐米即可。當鉤墜重量大於星漂浮力,朝天鉤直接到底,此時根據水深情況,調整星漂位置,使部分星漂沒於水中,部分星漂浮於水面即可,通常是水中三顆、水面兩顆,還有一顆介於水上和水下之間。這是最簡單的調漂方法,也是最常用的,特別是入門新手,一看就會,簡單、實用,魚吃餌時漂相清晰,冬天釣鯽魚時,只要看到星漂緩慢上浮,提竿肯定有魚。

當星漂浮力略大於鉤墜重量時,即可實現臺釣法的釣離底、釣半水、釣浮等功能了。方法是使用重量小於星漂浮力的鉤墜,在線組的下端增加臺釣中的太空豆和鉛皮座等配件,通過增減鉛皮的用量來使線組實現水中的平衡,再通過調整星漂的位置實現釣底、釣離底、釣浮。

實現方法如下:

一、在魚線上正常穿制七星漂,上端製作竿梢接頭。

二、在下端穿一顆太空豆,穿上鉛皮座,再穿一顆太空豆,繫上朝天鉤或八字環(快速子線夾)。

三、裹上鉛皮,入水調試,視情增減鉛皮(一般根據星漂標註的吃鉛情況,適當多裹點,再逐步剪少)。

通線直接系朝天鉤時,通過減少鉛皮,調至鉤離底,星漂只露1顆在水面。釣底時,根據水深調整星漂位置,當星漂有2顆以上露出水面時,即表示鉤已到底。向下調整星漂位置即可實現釣離底、釣半水,直至釣浮,此時水面始終只露1顆星漂。

系八字環或快速子線夾時,可實現主線、子線分離。調試時,鉛皮座上裹上鉛皮,繫上朝天鉤(最好單鉤),通過減少鉛皮,調至水面只露1顆星漂;此時線組狀態和前述相似,同樣可以實現釣離底、釣半水和釣浮。此後應解去朝天鉤,測試一下星漂和鉛皮座的平衡度,即看看不帶鉤時,八字環或快速子線夾離底,星漂實際露出水面幾顆,在實際垂釣時,當星漂露出水面的數目超出此數,則可能鉛墜已經躺底了。

七星漂使用心得

七星漂相對較適合靜水,長竿短線是筆者較擅長的傳統釣中星漂釣法,雖然有很多大師都分享過,但我還是希望我的經驗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首先,釣草洞最重要的應該是誘餌窩料,其次是對漂的要求,然後是對釣法技巧的相對要求,最後才應該是餌料的選擇。窩料,首選的應該是酒米類顆粒狀的窩料,它相對其他種類(如粉狀成團的窩餌)更易留魚,並且相對不吸引小魚,但不管用什麼窩料,一定要用打窩器精準定點的打窩。釣草洞的漂最好使用星漂,筆者通常做釣時都選擇釣五科浮子,三顆沉水,兩顆浮在水面上,這樣使用星漂時眼睛不會太累,並且漂相相對明顯,對中魚率有很大的提升。說到中魚率,不得不提的是與星漂堪稱絕配的朝天鉤,簡直天衣無縫,因為朝天鉤的重量剛好可以平衡星漂的浮力,所以線組不用多加鉛墜,從而使星漂的靈敏度有一定的提升,調試好了的星漂線組,便可達到魚動漂動的效果。這就是傳統釣的魅力!

打窩一小時左右,把調試好的線組掛上餌料即可作釣,釣餌的話,蚯蚓餌和紅蟲餌會比其他的商品餌好強上很多,由於是說的星漂的技巧,筆者就著重說一下蚯蚓,蚯蚓的穿法每個地區都有很大的不同,筆者跟大家分享的是幾年前看一個釣魚節目學會的方法,一直到現在都仍在使用,具體操作是:找一根大小適中的蚯蚓,用鉤尖橫向穿過蚯蚓的頭部,可能筆者說的不夠清楚,那麼現在做一個形象的比喻,可能需要發揮一些。把主線當成魚鉤,漂當做一整根蚯蚓,那麼漂座就像魚鉤和蚯蚓頭部的連接位置,這個釣法好處是蚯蚓長時間在水下都可以保持活性,有更好的誘魚效果。如果做釣後漂許久都無反應,可以用魚竿輕輕拖動線組,這樣可以給魚一個視覺上的動態效果,窩中有魚,在拖動後大多就會有明顯的吃口。

星漂的草洞方法大致說完,接下來筆者要說一說的是傳統釣中星漂的各種漂相,星漂在無風雨浪的的環境下漂相更加明顯,這也是釣魚與天氣之前微妙關係。筆者總結了一些自己的經驗,歡迎吐槽:

1.在水中的浮子突然上浮一顆,這時候提竿便中魚,且魚不會太小。

2.浮子既不下沉,也不上浮,橫向移動,這時候就要注意了,要麼餐條,要麼是大東西,不用幹什麼,準備好抄網,來了就是幹。

3.浮子突然沉入水中,基本沒事,超過一半的幾率都是小魚。

4浮子一顆一顆緩慢下沉,這就有點兒恐怖了,恭喜你,可能是真的遇上那啥了,同樣什麼也不用幹,準備好抄網吧。

5.浮子漂相不明顯,稍微有點兒動作但又沒有達到可以提竿的要求,便可按照筆者前面的方法,拖動魚線,等漂相。


全村的問題少年


傳統釣七星漂朝天鉤,小號浮漂對小號的魚鉤基本上是不調漂的,釣小鯽魚使用小鉤2/3細條鉤帶坨,浮漂1號粒漂,使用蚯蚓或者紅蟲釣,冬季酒米做窩居多。朝天鉤不需要調漂。

調漂一般是臺釣進入以後才有調漂這說法,七星漂調漂是根據臺釣調漂的基礎上使用的,七星漂中臥鉤有少數老師傅調漂,臥鉤是鉤坨分開線組還是通線。以修剪坨的重量來平衡粒漂的浮力,鯽魚吃食是吸餌,吸餌的時候七星漂表現的是一點一點,如果浮漂沒有一點一點提竿上魚說明浮漂的坨重量偏大粒漂表現不出來,就需要修剪坨的重量直到粒漂表現出一點一點的信號。靈敏度絕對的高魚以吸餌粒漂就能表現出來。

冬季魚在

深水或者草低下過冬,所有釣魚一般選擇相對較深的水域或者草洞雜草叢生的倒樹水域複雜地方做窩,深水可能在遠處手竿需要長竿做釣。

七星漂在靈敏度上是沒有問題的肯定比大跑鉛要靈敏,前題是必須把握好魚鉤浮漂的大小,小鉤細線使用的餌要活才能釣獲更多。


老五釣魚筆記


釣魚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而且民間高手很多。不少喜歡野釣的高手,會不斷找出比較低成本的方式,去釣獲更多的魚。經常看到一些臺釣的釣友還在調漂的時候,別人已經開始有收穫了。很多老釣魚人用長杆加朝天鉤線組加蚯蚓或紅蟲做釣餌加酒米打窩,一樣釣得很好。這其實關乎的釣法的問題,野釣最要緊的是靈活應變,不同的作釣環境,使用不同的釣法,往往有不一樣的效果。現在就說一下朝天鉤七星漂釣法。

一、裝備的選擇

魚竿選擇至少7米2長的短節魚竿,這樣無論是釣遠或釣近都可以,而且收縮也方便,同時方便換餌料,臺釣中使用的長節竿就不具備這種優勢。

魚線不能過長,一般不能超過3米,這樣方便我們作釣水草區域,下鉤也更加準確,同時減少秋季大風對我們作釣的影響。此外,魚線的線號選擇0.6到0.8為宜。

魚鉤的話就釣多大魚選擇多大鉤就可以,另外它分有溝槽和有洞的兩種,有溝槽的綁鉤和臺釣中主線鏈接八字環基本一樣,而有洞的綁鉤比較方便。

星漂顆數選擇3到6顆都可以,主要根據作釣的環境來選取,走水或者水深落差較大的環境可以多放幾顆星漂,反之可少放幾顆,這樣星漂的靈敏度也會較高,也比較適合冬季。

二、垂釣技巧

釣點的位置最好選擇在水草區域,注意一下水面的魚泡,一般會有魚在下邊。但是這樣的地方有可能水底下會有雜物或者暗草,因此最好先試釣下。其次野釣必須打窩,窩料可以使用酒米。打窩可以多選擇幾個窩點,因為冬季鯽魚的活性不高,遊動的範圍很小,多個窩點同時誘魚,可以輪流走釣,這是此釣法非常好的一個特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等了較長時間,如超過一個小時沒上魚的話,這個窩點基本上就要放棄了。


梅劍的美好生活


朝天鉤配七星漂是傳統釣的標配,冬季手杆釣鯽魚的最佳釣法。冬季釣鯽魚方法一般有三種:釣草、走釣、釣泡,每一種釣法多有一個故事,七星漂是以釣頓為主,下面我們在談談七星漂釣靈的方法。

七星漂釣靈

北方的冬季也剩下鯽魚有口,鯽魚屬於小型魚在冬季雖然有口,但吃口非常輕而七星漂是以釣頓為主。我們多知道朝天鉤的鉤柄的鉛塊是固定的,此時我們想釣靈只有從七星漂入手。可以使用大一點的七星漂,線組使用0.4-0.6號線,使用2到3粒入水半粒或一粒使其更加靈敏。如果釣遠就使用七粒便於觀察。跑鉛釣想要釣靈或頓可以通過添減鉛來調節,有點內是調漂的方法。

七星漂傳統釣法

使用七星漂的多少要根據水深、風的大小、釣者的視力來決定。正常情況線組在3米左右,七星漂之間的當距可根據個人喜好來決定。冬季的魚不是在深水區就是在茂密的水草下。正常深水區手竿無法到達釣點,臺釣又無法釣草洞,傳統釣就體現其優勢。

總結:七星漂傳統釣是冬季手竿釣魚的最佳選擇。


樂山樂水樂魚


可以這麼說,對於傳統釣來講無論河、塘,底部和水面四周的情況是多麼的複雜,傳統釣都能適應。那麼冬季傳統釣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魚獲滿滿的呢?對於這個問題絕大部分垂釣愛好者都認為,坐北朝南釣向陽處,釣背風處,深水處,這種說法是沒什麼不對。但是魚獲不會是很好,而且魚的個體不會太大。要想冬季魚獲好,坐東面西釣風口,冬季都以北風或東北風天氣較多,陰天晴天都可出釣(3一4級風)杆子的長度最好是12米或以上,釣線的長度以水線以上1米3左右最佳。由於釣的是風口,風浪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你不須要看七星漂是否有信號(頂漂,拖漂),這時七星漂的作用只是便於你觀察,鉤子是不是放在窩子裡和窩子的周圍。也許有些垂釣愛好者會問,不看漂怎麼知道鯽魚咬鉤呢?其實很簡單,就是用逗釣法,當鉤子沉到河塘底部所打的窩子裡或周圍時,每隔3至4秒輕輕的提杆(以水下1到2顆浮漂出水面為準)然後輕輕的放下,當提起的杆在放下的過程中,提出水面的1到2顆浮漂不下沉時(說明鯽魚己將鉤呑入了口),又或是在提起的過程中感覺有份量(手感很重要)這時繼續提杆就可以了。現在說一下如何調漂,當到一個陌生的水域垂釣時,先估計一下水的深度,然後將七星漂的間距拉到20公分左右(漂與漂之間的距離),在找到底之後,以離水面最近的那顆浮漂為準進行調漂即可。您的最後一問可能屬於臺釣方面的知識,臺釣方面的知識對於我來說是少至又少,是門外漢,因此回答不上來。

總之傳統釣適合所有的場景,水草樹樁,橋上橋下,橋洞,深淺,幾乎不受場地場景的影響,機動性很強很大。

冬季垂釣,釣線0.8號線最佳,釣鉤:袖“剛一針"七號。如上圖。上圖中的鯽魚是前天上午10點到12點半的魚獲。一個不大的小野塘!


法與罰


七星漂又稱星漂、散子漂、蜈蚣漂、臥漂,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浮漂。在使用時可以是三粒到七粒,根據魚情和個人習慣而定。七星漂一般適合在靜水,風浪小,近岸,水較淺的水域垂釣,不過在緩流中釣浮效果也不錯。七星漂在高位垂釣容易觀看漂,如果使用的是立漂,在觀看漂尾時,漂尾的可視角度太小,不利觀察抓口。七星漂配合長杆短線適合草洞,走釣。

傳統的七星漂調漂相對比較簡單,通常調鉛墜的重量比浮漂的浮力略大一些就可以了,使用的鉛墜可以是鉛皮或其它形狀的的鉛墜,對鉛墜要求不高。最後調中間的一顆斜臥水面,上面三顆橫臥水面,水下也有三顆就可以。水下三顆弧度越大漂越鈍,垂直為最靈敏。要調節它的靈敏度把七星漂整體上移或下移就可以了。釣大魚把七星漂顆粒間距拉大,釣小魚距離拉短。

可以根據所魚情不同來調整七星漂的狀態,調好的七星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與立漂一樣也有“吃水”問題,在使用過程中隔一段時間要檢驗一下,看是否還是最初的狀態,如果發現不太準確要及時的調整。




魚娛樂視頻


沒有比釣草洞更適合用七星漂的場景了。直接調入水三目就行,因為釣草洞有時候要釣浮,所以我們不能調得太鈍了。因為立漂可能會掛草,釣浮的話也容易纏線。七星漂的每顆浮粒的浮力都是一樣的,所以哪怕你餌料重一點,也只是吃漂多幾粒而已。

釣草洞先打窩,釣底沒有口的話,那麼就從30CM左右開始往下面擼,每次20CM直到找到魚層為止。

有時候我們釣的草洞比較小,不太容易拋投進去,那麼這種時候直接採用長杆短線放進草洞就行。如果是立漂釣浮,可能會讓漂先入水,然後再立起來,草洞太小浮漂橫著會被草絆住立不起來。


釣魚蓑笠哥


冬釣鯽魚朝天鉤配七星漂是傳統釣法,對冬季垂釣鯽魚而言有臺釣釣法難以比擬的優勢。

冬季野外垂釣鯽魚,多在草多區域,草縫,草洞,近草區域,是鯽魚常見垂釣釣點。而在這樣的釣點,地形複雜,水底深淺不一,水面雜草從生。七星漂的優勢可以更加適應釣點。無論是使用長竿,或是超過10米以上的傳統長支釣竿,進行上下垂釣,更適應陡坡交界地形探釣,而且還有一定抗流水功能。

傳統七星漂朝天鉤釣法,沒有靈鈍之說,就是釣鈍。七星漂加上朝天鉤,不需要添加鉛皮,鉤餌直接到底,鉤柄在底,鉤尖在上,顧此有朝天鉤一說。傳統七星漂朝天鉤釣法只有等死口一種釣法,簡單好操作。只需將七星漂漂豆調至水面露出想要的豆數即可。冬季鯽魚口輕,釣鈍更能多捉實口,放棄虛口。

相對比臺釣跑鉛釣法,兩種釣法截然不同。不能比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